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7-07 14:06:20
  • 相關推薦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實用13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1

  暑假里,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使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地震時悲壯又驚心動魄的場面,家人間濃濃的愛,都令我感悟出了許多道理。

  影片講述了“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人們都還在熟睡中,一場突如其來的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內變成了一片廢墟。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原來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卻因為這場地震,李元妮失去了丈夫,又面臨著兒女被壓在同一塊樓板的兩邊,救一個,就得放棄另一個。當我看到這位母親用手不停地挖著石塊,嘴里哭喊著“都救,兩個都得救!”我的心靈受到了沖擊,使我難忘。母親最終選擇了救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而頭腦清醒的姐姐聽到了母親的抉擇。震后,李元妮獨自撫養弟弟方達,堅強地活了下來,劫后余生的姐姐方登也被一對解放軍夫婦領養,但她怨恨母親,決定不再與她相見。直到十幾年后的汶川地震中,姐弟倆都加入了救災隊伍并相遇,方登終于原諒了母親,當兩人相見時,都抱頭痛哭起來,我不禁也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電影中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從父親冒死救子,母親忍割親肉,姐姐的埋怨和憎恨,解放軍夫妻的博愛和寬容的胸懷,每個人的情感都震撼著我。看完這部電影,也使我明白了“天地無情,人間無愛”這句話的含義,這種偉大的愛正源自于親情啊!親情是一棵大樹,能為你遮風擋雨;親情如一座港灣,永遠停靠你心靈的小船;親情像一縷陽光,給你送來陣陣溫暖……所以每個人回到家時都應該給家人一個溫馨的擁抱和話語。同時,電影里李元妮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是啊,沒有任何人愿意親自實驗,因為只有真正失去時,才知道應該去珍惜!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應該珍愛生命,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2

  《唐山大地震》通過一地震中的幸存者方登為線索,把唐山大地震與四川汶川大地震巧妙的聯系在一起,并以我是唐山人為主題把唐山人的感情,唐山人的善良,唐山人的倔強表現得淋淋盡致。

  首先是方達的母親,在救兒子還是救女兒的選擇中痛苦的掙扎,一句救弟弟使這位母親始終生活在愧疚中,以至兒子在深圳混出名堂了,有車子和房子,還有了自己的公司,想接母親去享福,可這位母親倔強的說:我哪也不去,我要去了,就更對不起你姐姐和你父親了……

  再說方登,也為母親的“救弟弟”那句話折磨著,壓抑著,直到被善良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以后,幾天都不說一句話,甚至以為是啞巴,可是當她第一天上學報名,老師問她的名字的.時候,母親說叫王凡,小方登馬上說“我叫王登”,把大家都愣住了,在這只有兩個字的語言里表現出了極其復雜的心情,一方面母親的“救弟弟”讓小方登無法接受,另一方面,也為“我是唐山人”這個主題思想埋下了伏筆。

  在杭州醫學院學習期間,方登和一位研究生意外懷孕,男友為了不影響王登的學業,希望王登做人流,方登堅決不肯,男友問為什么,方登說“因為我是唐山人”,不用多說,就這一句我是唐山人,道出了一個經過了唐山大地震幸存下來的人對生命的執著。

  王登在加拿大結了婚,當某一天,她從電視里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當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即刻浮現在她眼前,立馬到了四川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工作中。影片就這樣把相隔32年的唐山和汶川大地震巧妙地聯系起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3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電影,它是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非常讓人感動。主要講的是唐山地震前的一戶人家回去的時候,看見了一些反常的情況;很多蝗蟲。到了晚上,家里的孩子睡覺,大人干活,干著干著聽見幾聲雷響,下起雨來,然后天空慢慢發紫,緊接著有房子大面積塌陷,轟!轟!正在干活的爸爸恍然大悟,說:“是地震!快跑!”爸爸帶著媽媽小心翼翼在陣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孩子們的媽媽要進去,孩子爸爸說:“危險!”說著把自己妻子一拉,自己進去救孩子了,剛一進去那棟房子就嘩啦一聲塌了,孩子也被壓在下面。

  過了一會兒,地震停了,一片凄涼。死的死,傷的傷,那一戶人家的.爸爸被先找到了,可是已經死了,之后找到了兩個奄奄一息的孩子(自己的),但是只能救一個小孩,因為水泥板只能撬一邊,媽媽正在猶豫不決,人們要救別人去了,媽媽著急地說:“救弟弟!”弟弟被據掉了一只胳膊,而姐姐死了(其實還活著)。之后媽媽帶著弟弟去治療,而剛剛在拉尸車上醒來的姐姐北一個解放軍救援隊的叔叔救走并領回了自己的家。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她)們各有所成,弟弟當了經理,姐姐當了醫生,最后姐弟在一次成都大地震是遇見,姐弟相認,最后姐姐跟隨弟弟找到了媽媽,然后去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并且在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再看了看你幾堵唐山大地震死去人名字的墻,流出了傷心的眼淚。

  當看到姐姐跟媽媽相逢時,當看到記載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萬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紀念墻的時候,我的淚不斷流下。雖然唐山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堅強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雙手,從廢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園。

  這部電影是帶有傷感的,讓我們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4

  《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以一家四口的生活為線索展開,但這幸福美滿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得支離破碎。

  23秒,蜻蜓掠過、紫光籠罩、大地顫動、房屋倒塌、人群慌亂、四處奔逃。一時間,天崩地裂,人們就像大自然的'玩偶,又像被獵殺的獸,無助地尖叫,最終一個個倒下。

  父親死了,母親撕心裂肺地叫:“老天爺,你個王八蛋!”另一面,一塊板兩頭壓著兩個孩子,只能保住一個,母親最終低下頭痛苦地選擇了弟弟。

  母親帶著缺了一只胳膊的兒子重新生活。兒子事業有成,母親絕不再嫁,杭州不去,新房不住,獨自守著老房子,心靈的創傷用什么也無法彌補。

  女兒則從死人堆里死里逃生,被一對軍人夫婦領養,絕口不提以前的事,平淡地生活著。

  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災區失散多年的姐妹倆偶然相遇,回到唐山,見到了老母親。

  母親說:“西紅柿我洗好了,我沒忘。”地震前給了兒子而未給女兒的西紅柿,壓了老母親整整32年!

  老母親給女兒下跪:“媽給你道歉了……”

  女兒原諒了她,一連聲的對不起,32年的煎熬啊!

  “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失去了丈夫和女兒的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女兒,內心的痛苦無法言盡。而我,根本無法體會她那內心深深的痛楚。我還 有很多很多,有爸爸、媽媽,有老師,有朋友,還 有家!我們擁有的實在太多太多。珍惜吧,珍惜現在的一切!都說人生短暫,當我們覺得每一分每一秒都該珍惜時,生命就長了,有意義了!

  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沒有什么比親情更偉大!學會珍惜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5

  星期六晚上,媽媽讓我看“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讓人催人淚下。

  主角有“方登”、“方達”、“方大強”、“元妮”。

  講了在1976年里,元妮和方大強正在夜里工作,突然,一聲巨響,倒得倒,垮的垮,他們出來一看原來是發生地震了,元妮一下想起了孩子還在屋里睡覺呢,她不顧危險去救孩子,方大強攔住了她,自己去救孩子,可一樣東西落下來把他砸死了,元妮傷心極了。

  第二天,絕望的元妮鋪在地上大哭起來,后來有人叫道:“元妮快過來你的兩個孩子都在里邊呢!”他接著說:“可你只能救一個,如果你救了男孩,這塊石頭就得壓著女孩,救了女孩,就得壓著男孩。”元妮哭著說:“兩個都救呀!求你了。”他說:“不行,你快選一個吧!”元妮猶豫了一會兒,吞吞吐吐地說:“救弟弟。”這句話被方登聽到了,因為她是清醒的。

  姐弟倆被拉上來的時候,元妮抱著方登哭了一會兒,就背著方達上了一輛車,過了一會兒,下起了一場大雨,方登奇跡般的.醒了,后來被一位解放軍叔叔抱去了集中營,最后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去了。

  方登長大了,學了醫,方達去開三輪車,后來他當了某個公司的董事長。方登她生了一位可愛的小女孩,方達他娶了媳婦有了一個帥氣的小男孩。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又發生了大地震,方登和方達在那兒悄然相遇,方達讓他媽和方登見了面,元妮一見方登就跪下了,連說:“對不起,你怪我吧!”下午,元妮又帶方登去見他爸爸(方大強)的墓葬,方登傷心的哭了。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脆弱的,我們要珍惜它。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6

  我喜愛看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就是他導演的震撼影片。

  十月六日向黨的“十八大”獻禮,“五個一工程”獲獎影片《唐山大地震》展播。“唐山地震”對我來說很是陌生。當36年前的那場災難性的地震出此刻我的眼前。震撼我的不僅僅僅是大自然的殘酷無情,更是人們在災難面前表現的勇敢、堅強、團結、還有骨肉分離的痛苦,生與死之間的抉擇……

  唐山本是河北省的一個美麗、祥和的城市。在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改變了。人們都在熟睡時,一陣陣山搖地動,房屋倒塌了,大地撕裂了,驚叫聲,哭喊聲,混雜在一齊,當大地停止了怒吼,唐山已成了一片瓦礫。

  有一對姐弟被壓在一塊石板的兩頭,撬起一頭另一頭就會重重地壓到姐姐身上,無論壓在誰身上都意味著死亡。選取姐弟誰生誰死由他們的媽媽決定。媽媽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又務必做出讓自己一個孩子死的選取時,是多么的殘酷。當母親決定救弟弟而放下姐姐時,姐姐聽到了媽媽的話,對她來說是多么的殘忍呀,她滿是灰塵的臉上一雙絕望的大眼睛,用手憤怒的敲打著石板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堅強的姐姐沒有死,被一對解放軍夫妻收養。她恨她的.媽媽,在生死關頭拋棄了她。直到汶川地震,她和弟弟都去救援災區,在那里相遇,見到了20多年沒見面的媽媽,媽媽跪下請女兒原諒,女兒也明白了媽媽。這一幕,感動了所有人,坐在身邊的媽媽淚流滿面,我的眼眶里也充滿了淚水。

  看完這場電影,我感觸很多: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一個幸福的家庭,在災難面前瞬間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此刻一個嶄新的唐山又站立在中國的大地上。矯情的句子

  我們每個人在學習、生活、工作遇到困難時,必須要像唐山人那樣,堅定信念,樹立信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7

  所有事情不是提前預知的,你也不知道你再下一秒會怎么樣。就像前段看了一部電影《唐山大地震》,電影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動物們表現的與平常大不一樣,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處亂飛,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這是災難來臨的前兆。夜晚,一陣巨大的轟隆聲把沉浸在美夢中的人們驚醒了。大地劇烈震動起來,天邊一片紫色,這時候,人們才明白是地震了!方登、方達姐弟倆被壓在廢墟下,他們的爸爸為了救媽媽而犧牲了。人們發現方登、方達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面的兩端。只能選擇救一個,可是他們的媽媽一個也不想放棄,兩個孩子都想救,但是余震又來了,沒有時間再考慮了,媽媽最終選擇了救弟弟。被壓在水泥板下說不出話的姐姐清楚地聽到了媽媽的選擇,心都快碎了。弟弟得救了,媽媽也以為姐姐不在了,可是姐姐方登在拉尸體的車上奇跡般地醒了過來。姐姐不理解媽媽選擇,失散后一直不原諒母親。直到汶川地震姐姐參加救援,親歷一位母親的痛苦救援決定。才感受自己母親的內心痛苦感受,32年后與母親冰釋前嫌感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愛的`偉大。我也明白了無論面對什么樣的災難,只要心中有愛,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人有不足,事有不滿,別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別人,天下無完人,做人先做己,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桿秤,秤人也秤己,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為人處事,心地善良才是本錢,人活一世,光明磊落才是關鍵,懂寬容,懂尊重,懂體諒,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才有事可為,做好自己加油!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8

  《唐山大地震》,講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殘酷,而是大地震對人們心靈的摧殘和重傷,起初,我在看電影海報時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還以為是一種概念性的炒作。看罷《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僅僅是二十四萬個鮮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靈。在經過漫長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這也是一輩子都無法抹去的傷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讓觀眾的心靈可以得到洗滌的電影,它不是在再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難和當時恐怖的場面。地震過后,經過十余年的重建,唐山變成了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城,可是關于這座城市下面眾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來的生命們,誰也沒忘記誰,這是一種情節,看著唐山大地震紀念墻,我卻想到了抗日戰爭中那些為了新中國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靈魂,為什么沒有人為他們建立一棟紀念墻,哪怕是像萬里長城一樣長么。因為“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但是他們的靈魂應當永存,應當為后人所發揚傳承和銘記。

  關于《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我想到的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們分開。而今我們的心靈已經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觸動一下。08年的地震讓我們短暫地拋開了升職加薪還放貸,有空想了想原來除了錢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暫的人生還可以有別的意義。轉瞬間,玉樹地震,我們的心靈又像打過了疫苗般無動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詞一直在那邊鼓吹多難興邦。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馮小剛這個好導演,也有徐帆這個演技嫻熟的演員,最重要的是有這么一個關于情感的宏大敘述,讓觀眾在老天爺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親人”!困難和災難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的泯滅和無知。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9

  有一種情,叫親情;有一種愛,叫母愛。

  一場無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變成了一家兩口,但那位母親還不知自己的女兒被一位解放軍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陰影,因為在她和她弟弟之間,她的母親選擇了弟弟女孩長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終于理解了自己的母親。

  在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記得三個字,也是讓她徹底絕望的三個字:救弟弟。對于她,這樣的選擇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連生的希望都不給她留下。

  小女孩獲救后,也許他對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許,是一定。然而她的母親也在為失去她而痛苦。對于這位母親,她得到兩條命的喜悅,也掩蓋不了失去一條命的痛苦。當初在選擇時,他曾央求過:兩個都救。這說明,他同樣不想失去女兒。只不過條件不允許罷了。我們也再也沒有理由去責怪那位母親的偏心。

  在女兒前去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了挽救她女兒的生命,竟選擇了鋸掉她女兒的腿,而真正據掉后,她的母親卻又哭著喊要她女兒的腿。在這位母親選擇后,女兒問:“你不怕你女兒將來恨你?”她說:“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輕松的`四個字,卻是經過多少思想斗爭后得到的?她為了換回女兒的生命,寧愿讓自己養大的女兒恨自己。

  這時,女兒似乎明白了,母親也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救弟弟,她說出這三個字,經過的思想斗爭也不比那位母親少,她應該原諒她母親,因為她母親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價。

  我終于明白:什么情都會磨滅,但親情不是,什么愛都會黯淡,但母愛不會。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10

  卡車司機方大強,妻子李云妮,龍鳳胎姐弟方登,方達,一個幸福美滿的四口之家,在這一瞬間被摧毀了。大強為救孩子,死了,方登、方達被一塊水泥預制板壓著,一頭壓著姐姐方登,一頭壓著弟弟方達,設備簡陋,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此時,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母親做出抉擇,“救弟弟”,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方達的左臂沒了,方登在大家都認為死了時,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方登因為對母親狠心放棄自己的行為感到憤怒,她選擇遺忘,選擇離開,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她從大學退學,當外教,打工,和大自己10歲的外國男人結婚。她移居加拿大,希望能忘記母親,忘記那份復雜的感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了。此時,方登移居加拿大,而方達已成為一家國企老總,他們紛紛前去救援災區,在災區見了面,之后家人意外團圓,方登心中的裂痕得以撫平,一句句,一字字,都在訴說著當年那一段慘痛的災難與回憶,讓她知道,母親還是愛著她,深深地愛著她。

  是啊,天災無情人有情,經歷過,并且感受到了他的.殘酷,就應該去幫助和你的過去一樣的、可憐的人兒,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人們內心的這份溫暖,這份真誠之心,忘掉過去,像剛開放的花兒一樣,向著太陽,堅強地走下去!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和平社會嗎?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文章中說“有的人在黑暗中為自己折了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到心靈的對岸;有的人則自暴自棄,活在這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由死亡的黑暗吞噬自己的靈魂。人生中怎么會沒有挫折和失敗,只有自己將自己擺渡到對岸,才可以生存。” 我愿做折出的船上那個撐船的人,幫助他們,讓他們從黑暗的過去中走出來,找到新的自我!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11

  看完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震撼、忍耐、親情、責任、拼搏 ,用這幾個字可以概括整部影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撼了全世界。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沒有接受任何國際組織的援助,全憑中國軍隊、各地政府派遣的救援隊以及國人自發組織的志愿者參與搶險、救災。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有的只是人的一雙肉手,救援的速度和質量以及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當時的政治精神激勵唐山人戰勝了災難。

  余震和震后的建設中,忍耐、親情和責任又促使唐山人默默地投入到重建家園的熱潮中。他們忍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忍受孤獨寂寞,忍受災難帶來的副影響以及自卑的心理,強迫自己忘卻災難的陰影去救險,去工作。可是災難的陰影不是輕易可以抹掉的,需要長時間的慢慢磨礪。就像影片中母女的心結在災后的32年才得以化解。

  當然,唐山的今天,離不開唐山人的拼搏。沒有拼搏就沒有現在的唐山;沒有拼搏,唐山有可能在國人乃至世界人的心中只是一個瞬間而已。

  很佩服馮小剛導演的天才,抓住了人的心理,把一個災難片用親情串起來,沒有刻意描寫災難的殘墻瓦礫,而是渲染了人的本性,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不愧為新一代的.導演大師。

  看了唐山大地震,不能不提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影片中馮導巧妙地把唐山大地震中失散的姐弟倆放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中相見相認,讓觀眾再次進入災難的殘酷中,使得觀眾在馮導蒙太奇手法的調動下,心靈再次得以震撼,淚水再一次控制不住。汶川震后的搶險,唐山的救援隊無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唐山和汶川聯系在一起,同樣再次引起世人的矚目。

  唐山,不僅僅只代表一座美麗的城市。在當今金錢、利益高于一切的社會,唐山更是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支柱。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12

  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看后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揮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能夠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杯具,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理解,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什么是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僅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終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發到了最高點,太杯具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應當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當選擇有信心的戰勝這種困難,僅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僅有自己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期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期望的,只要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更完美。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應對困難大態度卻能夠是永遠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篇13

  影片結構概述:影片以敘事為主,以片中主人公的感情為線索進行的,把人物的情感與地震發生始末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采用對比,相關等手法,又影片情節感人至深,再有大牌明星的參與和一些搞笑情節的加入,使得影片更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影片觀后感概述:影片以一個慘痛經歷唐山大地震的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的,看似是一部紀實片,實則是一部講述人性倫理的情感大戲,影片開端丈夫與妻子非常恩愛,當地震來臨時,為了救自己的.孩子,丈夫舍生將妻子推開,自己卻葬身于廢墟之中,和后面王登與研究生的愛情觀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不僅體現的是一種人性情感的美,更是對青年男女之間愛情是否能經的一種考驗的一種鞭策,還有母親在面對救助兒子與女兒抉擇時,內心的無耐與糾結,這也是對人性的一種考驗,女兒被救出時,和在隨后的幾年里一直對母親當初的做法耿耿于懷,其實母親的心里一直十分的痛苦,正如片中臺詞所說;‘唐山的建筑經過多年重建是可以修復的,但母親心中的那份傷痛是始終無法修復的。”片尾最后女兒與母親的心節終于得到了解開,母女二人又重歸于好,與片的開端得到了呼應,正好也印證一句話,只要人自有真情在,任何代溝都是可以逾越的!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視敵人淋漓的鮮血,"而這位母親在失去自己丈夫和女兒的雙重打擊,任然堅持獨自生活三十幾年,不僅體現了對丈夫的忠貞,更是對人性美的一種宣揚,用修改過魯迅的名言講;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視慘淡人生,一點都不為過!不僅刺醒了人的靈魂,更喚起了人的本性,這也就是這部電影能成為最強華語電影的關鍵所在。

  好了,就寫到這吧!好的電影還需觀眾躬親去感悟,體會!望大家也觀看一番,細細品讀,定有感悟萬千,高屋建瓴之言,如有雷同,概不負責 !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1-31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8-1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12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1-1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12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精選)07-0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推薦】08-17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熱門】08-07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10

【薦】《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伦中文 | 思思99热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日本一道久高清免费的视频 | 永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