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講座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1
交通日益發達、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日常的出行,都離不開交通工具。它給大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與快捷,也給大家帶來了災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在飛馳的車輪下,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間便破碎不堪了。因此,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才能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健康成長。交通事故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它就像顆威力十足的原炸彈,一時大意,這顆埋伏在大家生活中的炸彈就會爆炸,炸得家庭支零破碎,炸得人心悲苦。
我在電視上目睹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走在男孩子面前的是一位活蹦亂跳的女孩,頭上扎著一對粉黃的蝴蝶結,身穿一條漂亮的'白紗裙,正準備過馬路,綠燈停了,紅燈亮了,男孩子立刻停在馬路邊,小女孩卻飛快地向前沖。說時遲,那時快,一輛汽車像箭一樣向小女孩駛來。司機來不及剎車,“嘭”的一聲,小女孩躺在地上,鮮血染紅了白紗裙,是那么令人眩目。她“睡著”了,再也沒有醒來了。她媽媽聞聲趕來,看到女兒冰冷的尸體,她失聲痛哭,含著眼淚說:“我的寶貝女兒啊!我。你去了,我該怎么辦?你快醒來。”隨后,她媽媽當場昏倒了,她的父親早就猝然長逝了。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啊,一剎那間,就奪走了人的生命。唉,一個春光燦爛的生命消失了,真令人悲痛。這悲劇是誰造成的呢?是小女孩自己吧!真讓人揪心啊!
讓大家時刻敲響交通安全的警鐘,永遠銘記血的教訓,學習交通全知識,遵守交通規則,提高交通安全意識,讓生命之花綻放吧!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2
星期五下午的時候,黃老師的講座在五年級同學們熱烈的鼓掌聲中拉開了帷幕。根據鄧老師的介紹,我知道這位黃老師將會是我們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
講座開始了,看到標題“五年級青春期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我們班的女生一看到“青春期”這三個字,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們班的男生一看到“青春期”這三個字,就開始想入非非。主題是“成長的`秘密”,大家看到“秘密”一詞,肯定會很好奇,很想知道成長的秘密吧?那就隨著我的介紹來進入黃老師的講座吧!
一開題,黃老師就給我們提出了三個有趣的問題:1、上體育課做運動時,會發現總有那么幾個同學坐在旁邊,為什么?2、小明最近的聲音漸漸開始低沉,開始長了一點點胡子,這是怎么一回事?3、小康看到同桌小麗的椅子上有紅色的血跡,小麗到底怎么了?同學們可都積極了,都把問題一一解答出來:1、因為那幾個同學來月經了,來月經了不適宜做劇烈運動。2、因為小明開始發育了,發育的時候會長胡子,聲音也會慢慢低沉。3、小麗來月經了。女孩子們聽了同學們的一一解答,臉漸漸都紅得像個紅蘋果了。
接下來,黃老師通過幻燈片的形式簡簡單單的講述了一下男女生青春期發育的時間:男生是11歲多;女生是10歲左右。然后又講了,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的第二特征:男性表現為長胡須、喉結突出、骨骼粗大、聲音低沉等;而女性表現為乳房增大、骨盆寬大、皮下脂肪豐富、嗓音尖細等。黃老師還給我們放了一段“月經”的視頻,大家看完后,大會議室就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
最后,黃老師也隨著同學們“排山倒海”的掌聲中,離開了大會議室,結束了這次講座。這次講座,使我懂得了要愛護自己的身體。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3
通過今天的直播,我們對于生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知。我們知道了生命的誕生只有億萬分之一的概率,所以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是獨一無二的。通過《活了100萬次的貓》,我們明白了,要做“自己的貓”不要做“別人的貓”,要做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要悅納自己,尊重他人;提升生命的“長、寬、高”;提高生命的價值。
在這次疫情當中,也有許多“為別人而活的人”例如:我國的.鐘南山院士、張定宇院長以及快遞小哥汪勇,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和擔當,拓展了“社會生命的寬度”,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
著名哲學家薩瓦特爾曾說過:“認識死亡,才能更好的認識生命。”在《當鴨子遇見死神》這個動畫中,死神被刻畫成一個慈祥的老爺爺,一直陪在鴨子身邊,直到永遠……鴨子死后,死神,也為其流下了眼淚。鴨子的生命結束了,它身邊的一切也隨即消失,沒有了涼爽的池塘、沒有了粗壯的大樹,只有眼前那黑漆漆的一片。
為此,我覺得我們更應該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要知道,我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拿任何一秒鐘做標準,我們就會生活得很好,每一個點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加起來才等于我們整個的生命;不管是誰,創造者、求索者、努力者、奮斗者……生命最終都會匆匆而去,匆匆而過,每個生命都是自己生存空間里的一個過客,因此,我們要在僅有的時間里,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更加出彩,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最后,讓我們行動起來,努力學習,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出彩!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4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榜樣的力量不容小覷,在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引導上舉足輕重。自古以來,父母普遍對孩子持有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大多懷揣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標。但試以反問,父母是否達到了孩子的期望呢?孩子為何會從兒時的崇拜父母演變為青春期的逆反父母呢?自己是一個好榜樣嗎?這些問題直逼內心、句句入骨,讓我對“榜樣”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更體會到了父母作為“榜樣”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身為一名高一學生的家長,高中三年是一段特殊卻又精彩、艱難卻又重要的人生旅途,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共同成長、共同成就。一方面,我們要爭做好榜樣。“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全家的功課,在周末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讀讀經典名著,看看中外史書,學學專業知識,提供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給予孩子內生的學習動力。在雙減政策和高考改革背景下,學生內卷、家長雞娃應成為過去式,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已不是素質教育的口號,我們家長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踐行落實,做到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好好學習、強身健體,溫和謙卑、循循善誘,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另一方面,我們要尋找好榜樣。歷史上與生活中不乏值得尊敬與崇尚的.好榜樣,偉大的開國元首、抗疫的醫護人員、英勇的消防官兵以及辛勤的農場園丁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勞動教育獨特的育人價值可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私以為為孩子樹立勞動的榜樣十分關鍵,這也是在學校教育中無法涉及的,我們應在家中教育引導孩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5
11月18日接到學校通知,觀看了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劉林亞“雙減”政策解讀。坦率的說,作為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我們對于國家“雙減”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通過這次學習之后,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家長在家庭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做好家校溝通。家長配合學校、老師,積極主動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在家跟孩子做好溝通與調整,讓孩子有良好的狀態參與到學校的學習和各項活動中。
2、理性的看待孩子的成長。在學習方面做到不攀比,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精神負擔。
3、認真的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與愛好,找到孩子發展的內生動力,讓自己主動學習成為良性習慣。
4、少指責、少動口。全過程的增加對孩子的陪伴,多關注孩子思想情緒變化,做孩子的朋友。以身作則做好家庭榜樣,樹立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帶領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5、合理安排在家的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的參與家務勞動,加強體育鍛煉,做好勞動教育,養成自立的生活習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是家長、學校和社會的一致愿望,我們要認清形勢,把握大勢,積極的配合學校和國家做好孩子的教育與成長,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6
生命對每次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都是值得我們去珍惜和愛護。生命不是畫在紙上的圖畫,錯了,可以重新畫過;生命不是一顆長青樹,不可以永遠立在風雨中,不可以橫沖直撞。正因生命如,我們就要更加注意安全,保重健康,健康是無法用金錢來買賣的。這就是我聽完安全教育的最大感想。
另外,我還學到了火災自救的有關知識。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發生火災時,要積極行動,不能坐以待斃。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于逃生的東西,如把床單、窗簾、地毯等接成繩,進行滑繩自救,或將洗手間的.水淋濕墻壁和門阻止火勢蔓延等。同時我們在火災中逃生時的還應該特別注意:不能因為驚慌而忘記報警。進入高層建筑后應注意通道,警鈴、滅火器位置,一旦火災發生,要立即按警鈴或打電話。延緩報警是很危險的;不能一見低層起火就往下跑,低樓層發生火災后,如果上層的人都往下跑,反而會給救援增加困難。正確的做法是應更上一層樓;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貴重物品而延誤時間,起火后,如果發現通道被阻,則應關好房門,打開窗戶,設法逃生;不能盲目從窗口往下跳,當被大火困在房內無法脫身時,要用濕毛巾捂住鼻子,阻擋煙氣侵襲,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設法報警呼救;不能乘普通電梯逃生。高樓起火后容易斷電,這時候乘普通電梯就有“卡殼”的可能,使疏散失敗;不能在濃煙彌漫時直立行走。大火伴著濃煙騰起后,應在地上爬行,避免嗆煙和中毒。
通過這次講座,我才真正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遵守規則,不僅是一種美德,還保障我們的安全。珍愛生命,就要重視安全,為我們的明天而努力。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7
誰能順應時代發展,誰能掌握技術優勢,誰就能占據主動,這是毫無疑義的。
以BAT為代表的,它選擇改變世界,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所有的東西呈現在你面前,讓我們任意挑選,因為方便,所以我們就選擇它。抖音是推送改變世界,它最大的特點是算法,通過大量的數據沉淀下來之后,它算出你心里真正想什么,然后把它呈現在你面前。所以,它更符合人性特點,把你包裹起來,最后你就成了它這個繭房里的蠶繭一樣了。抖音在技術層面上,是革命性的變化,超越了我們傳統的互聯網企業。
做家長,做老師,做校長,首先要站在高處往下看,你要看未來,了解大勢,了解大局,了解世界發展的格局,你才能心中有數。然后再來研究微觀的東西,再把握新的`微觀的一些具體的方式和方法,我們才能夠了然于胸。
我們的理解中,所謂知識就是有效有意義的信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除了信息,還包括理解。你對信息理解嗎?對信息能夠掌握和運用嗎?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面對知識是什么樣的態度?是膜拜之至?還是超越知識;是科學對待知識?還是勇于質疑知識……我們過去關于知識的概念,是靜態的,死的知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個官方文件關于知識,是動態的,活的知識。你怎么運用它,抱著什么樣的態度,什么樣的價值觀,有什么樣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這個觀念值得我們思考。
知識已經是一種免費的商品了,像空氣像水一樣了。只要你擁有一部智能手機、一臺PAD、一臺電腦,你就可以非常自如的獲取知識,因為它都是免費的,于是代表知識的學歷優勢迅速消失。
知識那么多,不但要把它找到,而且能學會它,不但能學會它,而且能運用它。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則是其中關鍵。很多家長都抱怨,學校的老師越來越不管事了。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不僅能夠學會那些豐富的知識,也能夠學會怎么做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現在的孩子都是心頭肉,學校的老師哪敢怎么管?所以首先家長先做好表率,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首先得教育好。
家長應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很多家長也懂得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于是,孩子學習的時候去陪著孩子,就出現了這樣一幕:孩子在伏案寫作業,家長在一邊玩弄手機,當孩子左顧右盼,說想看電視的時候家長卻反過來批評孩子不認真。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學習,而別人在你旁邊拿著手機在玩弄,你會是什么感受,且不說一個成人應該會有比孩子較好的自控能力。既然是陪伴,就應該高效,孩子學習時,作為家長也應該拿出一本書閱讀,讓學生知道作為家長我都在學習,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身教重于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9
犯罪,犯法,他們是兄弟嗎 不,不是。
犯法,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犯罪,就像一棵長滿刺的玫瑰花,一旦你觸摸了它,就會淚流不止。
20xx年10月28日,我們看了《法制教育講座》,它告訴我們,近年來,中小學生殺人往往是因為家庭與社會的不良風氣所造成的,還有兩位同學因貪玩溺水身亡,面對可怕的壞人因棄金錢而護自己。
看完這個講座,有的同學會問 ,我們是中小學生,怎么會殺人呢。”答案很簡單 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能去網吧玩,為了買一些傷害自己,卻又能感到快樂的毒品。別人不愿給,就拿刀殺人,充分展現了現代中小學生的恐怖。而這些原因,往往是家庭暴力和溺愛家庭教育所釀成的錯。
有的同學會問,中小學生是不會投毒的。” 不,你錯了,根本沒有多少男孩能抵擋毒品的誘惑,這些毒品通常是煙,煙含有一種叫尼古丁的毒物,據說,一根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那么又有多少人為此付出代價呢?
夏天里,最讓我們高興的`事就是游泳了,水為我們解除干渴,滋潤我們的心田,又能給我們帶來歡樂。但是,水也可以給我們帶來災難,20xx年,在邵武市附近已有兩位同學溺水身亡,所以盡量不要河里游泳。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繼承人。珍愛生命,共建和諧社會吧!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10
爸爸這個陳教授講得挺好,里面實例很多,而且他的思維觀念也很新鮮,據他講,好多方法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陳教授不是學院派,是個實干家。印象深刻的有這么三個事例:一是女生染頭發,陳教授沒有生硬地規定就是不行,染可以,考進前五名;二是游客總是到果園把里面弄得亂七八糟,主人想了個辦法,弄個牌子寫著如若被毒蛇咬傷,醫院離此二十公里,這樣再沒游客敢進去了;三是陳教授講他自己當年入伍超齡,他想辦法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
我覺得這個陳教授不簡單,首先他頭腦活絡,善于思考,特別是通過逆向思維解決問題;其次陳教授是個敢想敢干有魄力的人,從一個普通的鐵路工人成就了今天的一番事業,的確不簡單,善于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成就自己,就是他說的要善于整合資源吧;還有就是陳教授把自己投資兩個億的學校捐給社會,也說明他是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最后他說的`話,雖然不是第一次聽說,但也的確如此,成功的人總是在困難面前積極地想著對策,他們可能會一個困難想到三個解決辦法,再從中選優,不善于動腦的人,可能一個辦法都想不出來,或者總是寄希望于別人替自己解圍,永遠掌握不了生活的主動權,的確那些失敗者總是在為自己找理由或者是抱怨上天不公,從沒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我經商的弟弟常說的話,我覺得很有的道理。人生之中出現困難那是太正常的事了,關鍵是出現困難該怎么辦。一個困難出現,我們起碼要想到兩至三條應對之策。而且也要培養自己孩子這方面的能力。陳教授提到孩子懂得愛父母,也就是感恩教育,也是大有必要。懂得愛別人,特別是父母的孩子,才會具有健全的人格,成功之后才會走上更高的境界。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11
今天,我們學校請來一位爺爺,是一位退役的空軍,他的名字叫姜凱,下午我們要聽姜爺爺的報告。
姜爺爺今年80多歲了,但卻精神抖擻,一點也不像退役的老兵,而是像準備上戰場的'新兵。姜爺爺胸前佩戴的軍功章閃閃發光,那上面記錄著姜爺爺的榮譽。
他出生于1930年,可是1937年他剛剛7歲就參軍了,那時候的中國貧窮落后,不斷被世界列強欺辱,八國聯軍、日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無數的珍寶和資源被掠奪,無數同胞被殘殺,僅僅南京大屠殺就有30萬同胞被無辜殺害,慘絕人寰。之所以我們被欺負,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大,最終,在若干個像姜爺爺這樣的中國人民的齊心協力下,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姜爺爺還是中國第一代的空軍飛行員,那時候新中國剛成立,飛機還很少,姜爺爺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學校讓他們用半年的時間學習三年要學的內容,每天在機場訓練,一天要訓練十幾個小時,有時候別人晚上睡覺了,姜爺爺就自己偷偷在機場練習,發揮一不怕打仗二不怕死的精神,終于練就了過硬的本領,成為中國空軍的先驅。
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期的我們,要多多學習歷史,牢記歷史,多學習國防知識,長大后報效祖國。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12
星期一上午8點,我看了貴州電視臺第六頻道播放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電視上說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安全知識對于學生非常重要的,應該讓學生知道,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
通過這次安全知識的學習,使我樹立了安全意識,了解安全常識,學會自我保護,提高應變能力。我知道了以下四點:
一、中小學生游泳不能在沒有家長的帶領下獨自去游泳,不能去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游泳前要做好下水準備,不能馬上下水,下水后不能嬉戲打鬧。假如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應該大聲呼喊成人相救,不要跳到水里救人。或者用救生器材或竹竿、木板等工具營救。溺水者也不要慌,盡量讓口鼻露出水面。
二、當地震發生時,學生在教室上課應該迅速抱頭、閉眼、蹲到課桌下面。地震一停,我們要迅速撤離教室到外邊空曠的地面。如果地震發生在家里時,應該選擇衛生間或廚房等跨度較小的`房間里避地震。
三、有火災我們應該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有濃霧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自己的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大火來時要迅速從安全通道脫離險境。
四、在道路上行走應該要走人行道,注意紅、綠燈,不在汽車臨行時或車輛前后橫穿馬路。不在道路上嬉戲打鬧,不越護欄,不追扒、攔車輛。
通過以上安全知識的學習,使我樹立了安全意識,今后我會更加注意安全的。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13
我兒子是示范幼兒園小(二)班的倪安東小朋友,作為家長我有幸觀看了老師推薦的關于育兒的專家講座《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觀看后我對“最好教育是陪伴”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在直播中老師首先提到家長應該做孩子的榜樣,不要抱怨孩子經常坐不住,應該想想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的狀態。自己是否在做某一件事中做到了“坐的住”。家長的生活狀態直接影響孩子的.做事方式。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榜樣。
其次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堅持閱讀,先從手繪本開始,一本一本帶領孩子進行閱讀。在他對一本書已熟記內容,失去興趣再帶領他進行下一本的閱讀。
再次又提到要尊重孩子的童年,不要讓他們受到壓力,培養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東西。讓他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特別是有家長在問答階段提到如何才能算是高效率的陪伴,老師講的我非常認同。老師說:在幼兒階段最好的陪伴就是參與成長。從他學會的每一件事情里都有你的參與就是對小朋友們最好的陪伴。
孩子的教育不能單單依靠老師,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家長在一起的,家長更應該為孩子的教育做出貢獻。對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核心大事,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則需每個家長用心去做去感受。
陪伴能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安全感。和他們一起互動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不僅能在學習中學到知識,更能得到快樂。
今晚的講座讓我上了很有價值的一堂課,非常感謝幼兒園讓我們觀看優秀的幼教專家講座。為我們傳授那么多那么富有價值的育兒經。希望在老師的教育及家長的輔助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成長的更加優秀和快樂。
教育講座觀后感 篇14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了解和懂得一些法律知識,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提高自身素質,還可以防止青少年犯錯誤和犯罪。
通過學習《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使我懂得了一些法律的知識。認真讀這本書,真讓我受益無窮。這本書有圖畫又有文字解說,講解比較細致,學起來比較輕松,容易學懂里面的知識;它主要以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即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為背景,教我們如何自我保護、如何遠離違法犯罪等法律知識和生活小常識。我認真閱讀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也懂得了不少的法律知識。
在實際生活中,這本書對我們青少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獨自在家怎么辦”等知識,這種事在我身上經常發生,因為我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我經常一個人在家。書里教會了我一個人在家如何做:
一、要鎖好防盜門,不能隨便開門;
二、門鈴響時,先看清楚來客是誰,除非是認識的人才可以開門。不認識的人不要開門;
三、來訪者提出問題時,你可以隔門與其對話;
四、有佰生人打來電話,不要告訴對方家中只有你一個人;
五、晚上開燈后,要拉上窗簾,不要讓人從窗簾外看到只有一個孩子在家的情景;
六、如果發現有人隔窗戶偷看,盡快打電話給親朋好友,或撥打“110”;
七、如果竊賊已經進屋,但沒有發現你,你要迅速躲起來,尋找機會逃走、求救;
八、家長在出門前給孩子寫幾個必要的電話號碼,告訴孩子如果感到害怕就可以打電話。懂得了這些知識,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不害怕了。所以學習《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我越學越有興趣。每一次讀,都能學得新的東西。
【教育講座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5-19
家庭教育講座的觀后感12-21
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07-28
教育聽講座心得體會05-30
教育講座心得體會范文06-07
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3篇11-16
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3篇)12-02
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12篇04-14
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匯編3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