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垂直極限觀后感(一):
《垂直極限》觀后感
每一部電影都會反映出人性的特點,《垂直極限》也不例外。
人是感情動物,所以有血濃于水。老人為了自己的兒女能夠毅然放棄自己的生命,為了妹妹,恐怕只有自己的哥哥才能冒天大的險——以命換命。
感情的力量是偉大的。魏蒙哥為了愛妻能夠在氣候惡劣的喜馬拉雅山巔不停地苦苦追尋,追尋的不僅僅是軀體,更是愛!
人們常常形容女士為弱女子,在這部影片中不乏女性的堅韌。為繼承父業,實現父親的夢想,安妮迎難而上,多少有點楊八妹女兒當自強的味道!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正是由于有許多同安妮一樣的探險者。
生命是奇異的,我們都渴望它給我們幸福的生活。但是只有當我們真正面臨抉擇時,我們才定義我們自己。當六個勇士為救人以身冒險,勇敢的人性凸顯。雖然大家都明白那可能是自殺,但是只一句“我加入”就足夠了。雖然,單從救援生還人數上來說,這次救援是失敗的。但是,生命的美不在于其結果,而在于其歷程。同前一段時間長江大學文理學院三名大學生英勇獻身救落水兒童一樣,精神的力量是不能透過所謂的價值來衡量的。人性的光輝在四位勇士身上閃耀。
當我們真正面臨抉擇時,人性的弱點也會出現。忽視自然力量,輕視經驗固執不明事理自私狠毒的老范所暴露的不僅僅是他自身的缺點,更是我們全人類的。
就故事情節本身而言,沒有什么好稀奇的,就是英文版的連城訣,美德合拍的《同母異父兄弟》翻版。但是本片注重細節,給觀眾一種真實感。更重要的是,在挖掘人性廣度和深度上,《垂直極限》所到達的垂直高度,十部《連城訣》也比不上。不明白為什么,看《連城訣》,我覺得是在看故事;看《同母異父兄弟》,我覺得是在看小說;看《垂直極限》,我覺得是在看人生,看人生中真真實實的人性。
再想到中國電影的前途,我不禁默然了。
垂直極限觀后感(二):
垂直極限觀后感
這是一部好萊塢驚險動作片,但我卻認為是一部親情片或者是一部人文藝術片,影片在展示特技鏡頭中也同樣展示出了一種對生命的思考,應對死亡時,人是靈活處理現實還是固守倫理道德?父對子女的犧牲,妹妹勸哥哥不要救她,殺妻仇人在面前是救還是殺?甚至陌生人為陌生人的犧牲,都在不斷地探討人性的極限,如果說父母對子女的犧牲,哥哥為了救妹妹而寧可背負間接殺父的歉疚是一種基因的延續,人性的本能外,那陌生人之間,仇人之間的互相救贖和犧牲,就讓我們看到了好萊塢的道德面。片中有一句話我還覺得挺屌:“他有權明白死亡”,這話雖然出自片中第一反角,但在必須程度上也體現出了一種西方的人文精神。
雪山,也許到老我都沒有機會嘗試,但應對故事情節,心里所受到的震撼還是巨大的。
一個問題,當我們行走于主流世界之外時,思考最多的是什么?
金錢?美女?時間?生命?
到底行走的價值是什么?忘了這天在版上哪位兄弟提到,行走時不要帶著頹喪的情緒,我想是這樣的。要是給行走一個發泄的借口,那樣太不靠譜了。灰色的情緒給周圍的美景蒙上面紗,這多么殘忍啊!
我真期望有機會走遍世界每個角落。
我認為那樣才算擁有完整的人生。
但是,這樣的追求會暗藏多大的風險?畢竟,時間會改造一切,包括人的思想。若干年后,也許我也同樣感慨:“小樣兒,以前背包瞎走也不明白狠命賺點錢……”
世界那么大,人的心卻越來越小了。
影片一開始就把氣氛推到緊張時刻,兄妹倆和父親在為攀巖布置繩索。突然,在上方位置的兩位新手登山者因為登山包掉下順帶拉下兩人,同時他們的繩索順帶也將父親和兄妹倆牽扯下,五個人一齊懸吊在一根繩子上,狀況極其危險。父親當即扭身甩下纏繞在他身上的那根懸吊兩個新手的繩子,減輕了自家吊繩的負重,避免五人一齊落下山崖。
父親指導妹妹準備在山巖的間隙中插入機械扣,懸掛新的繩索擺脫困境。但是,原先的一個機械扣在山巖間隙中承受不了三人的重量,即將脫出。在父親的極力規勸下,哥哥別無選取的用刀割斷了繩子,父親落下了山崖,用自己的生命減輕了繩索的負重,挽救了兄妹倆的生命。
若干年后,兄妹倆在喜馬拉雅山半山腰遇見了。妹妹還是不原諒哥哥當年在危急時刻用刀割斷繩子致使父親死亡的舉動。
當哥哥得知妹妹在登山途中遇到險情,便毫不猶豫的組織人員和設備去營救。在途中歷經艱險,最后最后就出妹妹。
這部電影印象深刻的是在攀登高山的時候,必須要熟悉高山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必須要對帶給實時氣候狀況的人多加留意,多加防范。必須要畏懼和信任大自然的力量。在任何時候絕不能被別有用心的人的花言巧語所蠱惑和欺騙,那將會把自己的一切及其生命毀于一旦。
垂直極限觀后感(三):
看過電影《垂直極限》,情緒始終不能平靜。只是覺得值得回味與深思的東西太多了,以至于一時有些找不到頭緒。故事以海拔8611公尺的僅次于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二高峰K2峰以及一群為著各自不同目的的登山者為背景展開的,在白雪皚皚,雪山連綿的壯闊景色中上演了一出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劇。
在影片中處處可見愛,有父親對子女的愛,兄妹之愛,兄弟之愛,夫妻之愛,都是那么自然而真摯:
首先,三年前,父親與兒子彼得,女兒安妮在登山時遇難。兒子彼得父親在父親的催促下,閉著眼睛割斷了父親的生命線。父親最后跌入谷底,換得了兒女的安全。電影短短幾分鐘的開頭,就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一種超越生死的愛——親情。
其次,安妮突遇雪崩,彼得呼吁立即組織一支六人救援小組去兩萬六千英尺高處找到他們,并救其下山。但是六人救援小組中的四個人卻都不幸遇難了。很多人看后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嗎?我覺的,我們不就應用世俗的經濟學的投入與回報的原則來對待生命問題。只要有一點可能性,都就應盡力拯救生命!當這六人決定上山救人之時,不管成功與否,不管自己是否能平安回到,他們的生命已經得到了永恒,他們已經彰顯了人性的偉大與崇高!生命是偉大而無價的,我們不就應漠視生命!漠視生命就是漠視所有的一切。
再次,安妮和麥湯米,范愛略遇到大風暴被困于峭壁。這時麥湯米因受傷,過早地得了肺氣腫,需要消耗更多的地塞米松。當安妮決定給他注射地賽米松時,卻被另一個商人出身的范艾略制止了。這的確是很難抉擇的問題。理智告訴我們,商人把實情告訴湯米,并要求湯米等待死亡或許是正確的。湯米似乎也該認清形勢,尊重生命。但是誰能肯定奇跡不會發生,麥湯米不會得救呢。麥湯米并沒有等待死亡的意圖,商人也就更沒有權力剝奪湯米的生命權。在生命處于極端困窘的狀態下,在生死之間,人性中善的、美的;惡的、丑的都被放大了。平日里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樣貌,關鍵時刻卻為了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不惜剝奪他人的生命權。良心何在?這樣的生命還有什么價值?
最后,四年前的一次登山災難中,商人范艾略搶奪了女向導的地賽米松。結果女向導死亡,范愛略為了逃避職責向法庭撒謊。女向導的丈夫魏蒙為了復仇守在雪山,并且持之以恒的尋找妻子的尸體。但是最終卻放棄了復仇,靈魂陪妻子永恒。
影片《垂直極限》讓眼睛過癮的同時,還恰當地慰藉了心靈,生死善惡都在一次極致環境中得以彰顯,人類在雄壯的雪山上變得很渺小脆弱,生死系于毫發之間,同時人性的丑態盡顯。在特殊環境的逼迫下,冰縫中善良與邪惡的雙方既緊張對立又不得不相互依靠,這構成了整部影片最驚動魄的資料。應對死亡,人性的復雜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垂直極限》引發的人性思考是多方面的。它告訴我們:生命是堅韌而頑強的,生命是偉大而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權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有權力隨意結束他人的生命。絕不能因為一己之私,于他人生命不顧。在他人生命權受到嚴重威脅時,我們的社會務必挺身而出,傾其所有,拯救生命。因為,生命權始終是第一位的,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一根繩子被割斷,有的人因此死了,有的人因此活下來了,我們沒有立場去討論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只能告訴自己,熱愛生命,自己的,他人的;認識的人的,不認識的人的,熱愛生命,心存期望,相信愛。
垂直極限觀后感(四):
《垂直極限》觀后感
看過電影《垂直極限》,情緒始終不能平靜。只是覺得值得回味與深思的東西太多了,以至于一時有些找不到頭緒。故事講的是一群為著各自不同目的的登山者在白雪皚皚在雪山連綿的K2峰壯闊景色中上演的一出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劇。
在影片中處處可見愛,有父親對子女的愛,兄妹之愛,兄弟之愛,夫妻之愛,都是那么自然而真摯:
鏡頭一:
三年前,父親與兒子彼得,女兒安妮在登山時遭遇不測。在危急頭,兒子彼得在父親的催促下,做出了艱難的抉擇。父親最后跌入谷底,換得了兒女的安全。電影短短幾分鐘的開頭,就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一種超越生死的愛——親情。
鏡頭二:
當攻頂小組遇到惡劣天氣,他們的努力不得不能又要化為泡影時,領隊麥湯米做出的正確的決定,但是商人這就是這次行動的贊助商——-范艾略制止了他,經濟利益改變了這一切,使他們抱著萬分之一的僥幸心理去挑戰大自然,事實證明他們鑄成了大錯。
鏡頭三:
攻頂小組突遇雪崩,彼得呼吁立即組織一支六人救援小組去兩萬六千英尺高處找到他們,并救其下山。但是六人救援小組中的四個人卻都不幸遇難了。很多人看后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嗎?我覺的,這個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在自然面前,人類的生存極限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只要有一點可能性,都就應盡力拯救生命!當這六人決定上山救人之時,不管成功與否,不管自己是否能平安回到,他們的生命已經得到了永恒,他們已經彰顯了人性的偉大與崇高!生命是偉大而無價的,我們不就應漠視生命!漠視生命就是漠視所有的一切。
鏡頭四:
安妮和麥湯米,范愛略遇到大風暴被困于峭壁。這時麥湯米因受傷,過早地得了肺氣腫,需要消耗更多的地塞米松。當安妮決定給他注射地賽米松時,卻被另一個商人出身的范艾略制止了。這的確是很難抉擇的問題。理智告訴我們,商人把實情告訴湯米,并要求湯米等待死亡或許是正確的。湯米似乎也該認清形勢,尊重生命。但是誰能肯定奇跡不會發生,麥湯米不會得救呢。麥湯米并沒有等待死亡的意圖,商人也就更沒有權力剝奪湯米的生命權。在生命處于極端困窘的狀態下,在生死之間,人性中善的、美的;惡的、丑的都被放大了。平日里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樣貌,關鍵時刻卻為了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不惜剝奪他人的生命權。良心何在?這樣的生命還有什么價值?
鏡頭五:
四年前的一次登山災難中,商人范艾略搶奪了女向導的地賽米松。結果女向導死亡,范愛略為了逃避職責向法庭撒謊。女向導的丈夫魏蒙為了復仇守在雪山,并且持之以恒的尋找妻子的尸體。但是最終卻放棄了復仇,靈魂陪妻子永恒。
影片《垂直極限》讓眼睛過癮的同時,還恰當地慰藉了心靈,生死善惡都在一次極致環境中得以彰顯,人類在雄壯的雪山上變得很渺小脆弱,生死系于毫發之間,同時人性的丑態盡顯。在特殊環境的逼迫下,冰縫中善良與邪惡的雙方既緊張對立又不得不相互依靠,這構成了整部影片最驚動魄的資料。應對死亡,人性的復雜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垂直極限》引發的人性思考是多方面的。它告訴我們:生命是堅韌而頑強的,生命是偉大而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權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有權力隨意結束他人的生命。絕不能因為一己之私,于他人生命不顧。在他人生命權受到嚴重威脅時,我們的社會務必挺身而出,傾其所有,拯救生命。因為,生命權始終是第一位的,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一根繩子被割斷,有的人因此死了,有的人因此活下來了,我們沒有立場去討論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只能告訴自己,熱愛生命,自己的,他人的;認識的人的,不認識的人的,熱愛生命,心存期望,相信愛。
垂直極限觀后感(五):
《垂直極限》以雄健粗獷卻又不乏溫情細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雪地救援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人性的偉大和堅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在情感與理性的較量中,謳歌了人性的美,鞭撻了靈魂的丑,奏響了一曲生命的贊歌,有著撼人心魄的力量。
下面就其中的四處細節談談自己的看法。
細節一:三年前,父親領著一雙子女和其他登山隊員正在攀登幾乎垂直的巖壁,突然上方有新手墜崖,他們躲閃不及,共同被吊在依靠一個安全栓固定在巖壁的繩索上,父親在繩索的最下端,兒子彼得居中,女兒安妮在最上端。安全栓在巖壁的縫隙里漸漸松動,很顯然的,一個安全栓是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的。這是,父親讓兒子拿出匕首,讓其從身后割斷繩索。兒子彼得實在不忍下手,可安全栓繼續往下滑,眼看三人即將喪命,在父親的催促下,兒子彼得萬般無奈,閉著眼睛割斷了父親的生命線。父親最后跌入谷底,換得了兒女的安全。
這就是父愛的偉大!這就是理智的登山家正確的選取!試想,如果當時兒子在沒有得到父親命令的狀況下從自己身后割斷繩索,盡管是理智的行為,能舍一保二,我相信,獲救后的兒子也會內疚、終生良心不安的。可妹妹還是不能原諒哥哥當時的舉動。此后,彼得自責不己,再也不登山了,妹妹安妮說他是在畏懼,在逃避。安妮繼續從事著父親的登山事業,最后成了登山速度最快的女性,上了《國家地理》的封面。安妮說,唯有如此,才能最接近父親的靈魂。
細節二:安妮最后自行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向喜馬拉雅山脈的第二主峰K-II峰發起沖擊了,不料突遇雪崩,很多隊員都命喪雪山。在山腳登山基地的彼得透過微弱的通訊信號(摩爾密碼)得知妹妹安妮及兩同伴幸存后,大家一片歡欣。可隨即又是一片的死寂。彼得呼吁立即組織一支六人救援小組去兩萬六千英尺高處找到他們,并救其下山。在高氣壓及嚴重缺氧的惡劣自然條件下,極易得肺氣腫,能活命已市奇跡,而此刻人們還不知三人的具體位置,就算確定了位置,還要除雪,需要急登山,務必在三十六小時內將其救出。誰都不愿冒這個險。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嗎?
只要有一點可能性,都就應盡力拯救生命!在彼得的呼吁下,最后組建起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六人小組。當這六人決定上山救人之時,不管成功與否,不管自己是否能平安回到,他們的生命已經得到了永恒,他們已經彰顯了人性的偉大與崇高!我們不就應用世俗的經濟學的投入與回報的原則來對待生命問題。如若那樣,我們又怎樣去看待當災難到來時,一次又一次不遺余力的救援行動呢?個性是當自己也處在災難之中時,我們又該如何思考這個問題呢。生命是偉大而無價的,我們不就應漠視生命!漠視生命就是漠視所有的一切。
細節三:被困于峭壁中的三人,依靠地賽米松艱難地維持著生命。這時湯米因受傷,過早地得了肺氣腫,需要消耗更多的地賽米松。當安妮決定給他注射地賽米松時,卻被另一個商人出身的范艾略制止了。
安妮:不打他會死的。
商人:我們都明白他已經撐不下去了,你已經盡力了。我們不能浪費資源。
安妮:救人不是浪費。
商人:除非救得活。為何要兩人陪葬這一人?
商人決意將實情告訴湯米。
商人:你是個職業登山家,你明白現實,就算他們(救援人員)來了,他們也沒辦法送你下山……安妮想幫你打救命針……這只是拖延時間。
湯米:你要我死?你是這個意思?
商人:我沒有什么意思,我是要你尊重生命,不要浪費他,我要是你……
湯米:你不是我!
商人:沒錯,我不是。你要了解,你不只害死我,也會害死她的。
趁安妮睡著時,商人殺死了湯米。
這的確是很難抉擇的問題。理智告訴我們,商人把實情告訴湯米,并要求湯米等待死亡或許是正確的。湯米似乎也該認清形勢,尊重生命。但湯米并沒有等待死亡的意圖,商人更沒有權力剝奪湯米的生命權。
細節四:四年前在攀登K-II峰的時候,范艾略雇魏蒙哥的妻子為向導,可惡劣天氣讓他們困在山上,范艾略用完自己的地賽米松,還搶奪了女向導的地賽米松。結果女向導死亡,商人靠多次注射地賽米松后脫險。商人之后卻說,女向導的地賽米松在登山的過程中不留意掉落才導致了她的死亡。魏蒙哥守在雪山上,他一向在尋找妻子的遺骸。這次救援行動,魏蒙哥也參加了。當他找到凍死的妻子,明白了妻子真正的死因后,魏蒙哥說,他要親手殺了范艾略。最后,救援小組找到了安妮他們。魏蒙哥并沒有殺范艾略,而是決定救出害死自己妻子的范艾略。可這次卻又出現了與三年前類似的險情,一根繩索上系著多條人命。彼得與妹妹安妮在上,魏蒙哥居中,范艾略最后。魏蒙哥閉上眼睛祈禱片刻,果斷地用匕首在自己身前割斷了繩索,拯救了彼得兄妹,自己和范艾略墜入深淵。
在生命處于極端困窘的狀態下,在生死之間,人性中善的、美的;惡的、丑的都被放大了。平日里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樣貌,關鍵時刻卻為了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不惜剝奪他人的生命權。良心何在?這樣的生命還有什么價值?
熱愛生命,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極限條件下,仍不失生存的勇氣,不要輕易放棄,要始終堅信自己必須能戰勝困難,走出困境。如杰克·倫敦的小說《熱愛生命》中的主人公,只要還有堅強的毅力,就必須有期望,只要有不滅的期望,就能獲得重生!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權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有權力隨意結束他人的生命。絕不能因為一己之私,于他人生命不顧。在他人生命權受到嚴重威脅時,我們的社會務必挺身而出,傾其所有,拯救生命。因為,生命權始終是第一位的,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垂直極限》引發的人性思考是多方面的。它告訴我們:生命是堅韌而頑強的,生命是偉大而無價的。
垂直極限觀后感(六):
垂直極限觀后感
影片一開始就把氣氛推到緊張時刻,兄妹倆和父親在為攀巖布置繩索。突然,在上方位置的兩位新手登山者因為登山包掉下順帶拉下兩人,同時他們的繩索順帶也將父親和兄妹倆牽扯下,五個人一齊懸吊在一根繩子上,狀況極其危險。父親當即扭身甩下纏繞在他身上的那根懸吊兩個新手的繩子,減輕了自家吊繩的負重,避免五人一齊落下山崖。
父親指導妹妹準備在山巖的間隙中插入機械扣,懸掛新的繩索擺脫困境。但是,原先的一個機械扣在山巖間隙中承受不了三人的重量,即將脫出。在父親的極力規勸下,哥哥別無選取的用刀割斷了繩子,父親落下了山崖,用自己的生命減輕了繩索的負重,挽救了兄妹倆的生命。
若干年后,兄妹倆在喜馬拉雅山半山腰遇見了。妹妹還是不原諒哥哥當年在危急時刻用刀割斷繩子致使父親死亡的舉動。
當哥哥得知妹妹在登山途中遇到險情,便毫不猶豫的組織人員和設備去營救。在途中歷經艱險,最后最后就出妹妹。
這部電影印象深刻的是在攀登高山的時候,必須要熟悉高山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必須要對
垂直極限觀后感(七):
在高級班一階的時候,博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垂直極限》。資料大意是:在一次登山運動中,因為突發意外事故,彼得的父親為了讓他和妹妹有生存的機會,毅然選取割斷繩索,墜崖身亡。由于內心的痛苦陰影,彼得放棄了登山事業,成為一名攝影師。而妹妹為了與爸爸的靈魂更接近成為了一名登山家。妹妹在一次挑戰喀喇昆侖山脈的K2(喬戈里峰)時遇險,全隊困在高峰上的巖洞里。由于食物與藥物的緊缺,他們的生命岌岌可危。為了營救妹妹,彼得不惜生命危險,再次登上喬戈里峰,展開了與時間與自然的挑戰。
在這部影片中,當面臨選取的時候,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人性的善惡美丑就暴露出來。
第一個選取點:
隨著扣緊巖壁的安全栓逐漸松動滑落,父親覺得繩子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毅然作出選取讓兒子割斷繩子(父親沒有小刀,兒子有小刀),把生的機會給一對兒女,避免了三人同時死亡。那里不只彰顯了親情的偉大,同時也表現了作為一名職業登山家所具備的素養。
第二個選取點:
兒子彼得不想父親犧牲自己,但父親的催促以及提醒還有妹妹的生命,這個選取讓彼得內心備受煎熬,痛苦萬分,最后不得不閉上眼睛割斷繩子。(心得體會)彼得一向被內疚感籠罩,也不被妹妹諒解,從此以后不再登山。當在之后營救妹妹的途中,同行的當地登山向導魏蒙戈說了一句“你沒有錯,如果是我當時也會那樣做的”,讓彼得感覺被理解,內疚感開始放下了。
第三個選取點:
在登山隊上山之前,魏蒙戈提醒天氣突變,不適宜登山。范艾略不以為然,為了自己能成功登頂喬戈里峰,完成四年前沒完成的愿望,堅持上山。正因為范艾略不聽他人意見,導致之后把整支隊伍逼近了危險的境地。安妮也同意。在安妮心中,每次登上頂峰才覺得與父親的靈魂更接近。
在那里面,魏蒙戈的一句話很值得思考:在山上,誰來決定人的生死?換句話說,誰來扮演上帝?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很渺小,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果硬要與自然抗衡,結果可能會死得很慘。魏蒙戈認為范艾略不能為了自己而操控別人的命運,踏著別人的尸體前行來完成自己的愿望。在這個選取點中,只要重新選取適宜的時機登山,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第四個選取點:
當離山頂5小時的路程時,基地發來信號說有風暴,登山向導麥湯米提出下山,范艾略不同意,為了自己所謂人生的好處,不顧他人生命,一意孤行。安妮聽了麥湯米的話覺得有道理,但又被范艾略說服。如果這個時侯安妮堅持意見,堅決跟湯米下山,或許范艾略思考只有他一個人可能就不繼續上山,結果又是另一個樣。
第五個選取點:
當登山隊遭遇雪崩被困時,哥哥彼得召集伙伴上山救人,這對于每個人來說又是一個選取――自己的生死與救他人性命的選取。在高氣壓及嚴重缺氧的惡劣自然條件下,極易得肺水腫,能活命已是奇跡,而此刻人們還不知三人的具體位置,就算確定了位置,還要除雪,需要急登山,登山過程有很多未知的危險,同時務必在三十六小時內將其救出。誰都不愿冒這個險。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得嗎?是的,看到那里以及看到影片結束,死了四個援救者只救回了一個人,引起了一些爭議:這樣值得嗎?這個話題同樣以前出此刻報紙上熱烈討論過的大學生為了救落水老農而犧牲的事情上。表面上看似不值得,但想想如果每個看客都覺得不值得的話,那誰來救人?如果都漠視別人的生命,那這個社會還有人情嗎?如果遇險的是你呢?能夠去幫忙別人,甚至超越自己的生命,已經上升到了一種靈性層次。當然,那里不是提倡盲目地去奉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同樣重要。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麥湯米的表哥,接下來是樂天派的兩兄弟(以前成功登頂),然后就是醫生(因為公司快破產,需要錢),最后是魏蒙戈(他聽說殺妻兇手范艾略困在里面,想親手殺了他)。大家帶著不同的目的,最后組成了一支救援隊。
在彼得去懇求魏蒙戈加入的時候,魏蒙戈說了一句話:“我只為自己登山。”是的,魏蒙戈的妻子在四年前一次商業活動中,為范艾略做登山向導而被害死。從此以后,魏蒙戈不再為別人登山,只為自己,為自己找尋妻子的遺體。
第六個選取點:
四年前,在攀登喬格里峰的時候,范艾略雇魏蒙哥的妻子為向導。可惡劣天氣讓他們困在山上,范艾略用完自己的救命針,還搶奪了女向導的救命針,結果女向導死亡,范艾略靠多次注射救命針后脫險。他選取讓別人死來讓自己生。
四年后,同樣的,被困于峭壁中的三人,依靠救命針艱難地維持著生命。湯米因受傷,過早地得了肺水腫,需要消耗更多的救命針。當安妮決定給他注射救命針時,卻被范艾略制止了。趁安妮睡著時,范艾略殺死了湯米。這的確是很難抉擇的問題。理智告訴我們,范艾略把實情告訴湯米,并要求湯米等待死亡或許是正確的。湯米似乎也該認清形勢,尊重生命。但湯米并沒有等待死亡的意圖,范艾略更沒有權力剝奪湯米的生命權。
在救援中,樂天派的弟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信仰真主,甚至也從來不信仰什么,我沒有宗教觀,但我愿意相信我們務必服從人類的基本道德,否則會進地獄。這些所有為了拯救別人生命的人跟范艾略有多么大的一個比較啊!
第七個選取點:
當樂天派兩兄弟中的大哥快要掉下懸崖的時候,醫生冒著生命危險去營救。
第八個選取點:
安妮冒著危險撿到一個包,里面有救命針,她先給湯米注射。
第九個選取點,
安妮自知活不長,求彼得不要繼續上山救她,她不想再失去親人,彼得何嘗不也是這么想?所以彼得堅持要去找她。
第十個選取點:
魏蒙戈應對殺妻仇人想報仇,在把范艾略扔下深淵的那一刻思想發生了斗爭,最后人性的善良和偉大戰勝了仇恨之心,他沒有把他
扔下去,并打算把他救上去。
第十一個選取點:
一條繩子承受不了四個人的重量,最后魏蒙戈平靜地掏出小刀,割斷繩子,讓自己和下方的范艾略一齊墜入深淵,拯救了兩兄妹。
在生命處于極端困窘的狀態下,在生死存亡的一線間,人總會面臨著很多選取,在那里面人性中善、惡、美、丑,都被放大了。人總是要死的,就看他在死前做了什么。
垂直極限觀后感(八):
垂直極限觀后感
看美國佬拍的災難片《垂直極限》了,這是老片,一向無緣觀賞,昨晚閑來無事,在線過了一把戶外探險的癮。
對該影片,我有三點感觸:
一、冒險精神。搞不懂冒險家的想法,他們一次次地拿脆弱的生命去挑戰大自然,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在那生存條件極端惡劣的雪山,冒險家們不畏艱險,一次次向雪峰發起沖鋒,其間險象環生,一次次目擊隊友命喪懸崖也摧毀不了他們的意志。成功登頂如何,沒成功又如何?看著一個個活蹦亂跳的登山隊員失足跌下雪峰,我心都碎了。
二、幽默感。美國人特有的幽默感在影片比比皆是。當彼得為營救被困人員,誠征志愿者時,有對兄弟中的哥哥大聲反對,大叫著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陪葬什么什么,但喊完又低聲補充了一句wejoinin(我們加入),逗得我哈哈大笑,太幽默了。一句話一下子掃清了彼得一臉的陰霾,本來眉頭緊鎖的臉露出欣喜的笑容。還有,當兩個營救人員慌里慌張手忙腳亂地將硝酸甘油淹埋在陰暗處的雪堆里,避免了因受陽光照射而爆炸的危險后,松了口氣,準備喝水,卻慌張地打翻了水壺時相視而笑,那笑聲含著為死里逃生而慶幸的放縱。逆境中持續樂觀幽默真讓人佩服。美國人特有的幽默為冰冷的雪山增添了許多暖意,也讓我緊繃的神經不時得到舒緩。
三、生命的好處。故事最終以成功營救出一名被困人員而告終。但是6個志愿者為救3個卻喪生了4個,總共9個人存活3個,不去營救的話,還能夠存活6個。我的手指頭怎樣掰也覺得不劃算,正如彼得組隊時,登山人員發出的質疑:6個人冒險去救生返幾率極低的3個人,到底值不值。難道被困人員命貴,營救人員命賤嗎?我問一同事同樣的問題,他說不能這么算,那里頭包含的精神力量是無價的,產生的社會效益是無窮的。他推薦我去看《拯救大兵瑞恩》,我記住了,期望這個片能給我解惑。
垂直極限觀后感(九):
《垂直極限》講述了一個優點沉重的故事。
網上有很多關于這個片子的探討:6個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3個生死未卜的人,到底值不值?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值的,那6個人的生命得到了永恒,他們彰顯了人性的偉大與崇高。但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場冒險的營救根本不值,白白浪費了幾條生命。
他們總是說,要熱愛生命,要尊重生命,不要以世俗的經濟學的投入與回報原則來對待生命問題。如果說被救者的生命是寶貴的,那么救援者的生命呢?
我認為,這不是一個能夠用值或不值來決定的問題,不是一把勾或一把叉就能夠決定的答案。對于救援者來說,他們上山都有自己的目的。因為對妹妹的愛,因為對妻子的愛,因為對名利的追求,等等。他們心里各自懷著自己的目的,心甘情愿地上了山,沒有誰逼他們這么做。這樣說來,就無所謂值與不值。救援者自身肯定了此次救援,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又有什么權利在一旁評頭論足。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信仰,我們又何必追求無好處的一致。
垂直極限觀后感(十):
《垂直極限》觀后感
前天晚上在央視6套看了一部美產電影《垂直極限》,覺得有點意思,扒拉著鍵盤打算寫寫想法,順便看能不能找回從前用心觀影的那種投入和天馬行空,如果以前有的話。
按照慣例,要先簡單概括一下該影片的故事情節:登山世家里的爸爸和哥哥彼得去登某山(在業界也算數一數二的難搞定,具有相當高難度的挑戰好處),遇到雪崩,哥哥彼得割斷繩索放棄爸爸而僥幸存活,發誓今后不再登山。妹妹安妮無法理解事實,不愿意寬恕哥哥。若干年后,妹妹為了完成爸爸的愿望決定攀登某山,在某山下的營地里與打算在某山頂上做商業廣告的沃恩公司達成意向,相約結伴登某山。此行共有5人,妹妹安妮,沃恩公司的頭頭沃恩,沃恩請來的專業領隊山姆和另外兩個沃恩公司的員工。在登山途中,這支隊伍不幸又遇風暴,安妮、沃恩和山姆被困山澗,山下營地里的哥哥彼得和沃恩公司負責人于是召集人馬(共6人)展開營救,最終救出了妹妹安妮,也成就了哥哥彼得的一段姻緣。
沃恩公司登山前夜在營地開了狂歡party,祝語和傲慢都很老套,事態就果真不遂其愿。所以說事成之前,先別急著慶祝,等事成之后,再言歡不遲。還是老話說得好,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一開始就笑,未免有點傻。
看得出沃恩公司的頭頭沃恩是個思維縝密、胸有城府的企業家,又是個狂熱的登山愛好者,他能將興趣與工作完美結合,也能將人類在極限壓抑下的人性丑惡暴露無余。盡管他的企業有著精密完備的天氣勘測儀器和經驗豐富的探測人員,也預測出登山當天的好天氣幾率是百分之八十,可傲慢不遜和冷酷無情還是讓他無法躲過另外那百分之二十。
登到只和頂峰距離但是數里,天氣驟然變壞,營地發出回到信號。領隊山姆這個人呢,也存在致命的弱點。當他已經得知確切消息說山頂風暴已經構成,卻因為沃恩求勝心切的刺激性言辭而不能嚴格按照一個領隊的職責去命令登山的隊員全部撤退。也就是說山姆其實不具備專業領隊的基本素質,激將法在他身上起了負面作用。當然我們也能夠正面評價這個美國人,說他愿意用生命去捍衛自己的尊嚴不被人恥笑。只是通常做出這種決定的人,付出的代價往往相當沉重,不但會讓同行的人陷入困境,更甚至于失去自己的性命。當他身負重傷和沃恩、安妮落入雪下山澗時,就已經決定了他將成為求生本能更加旺盛且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獲取生命的沃恩的犧牲品。當人類置身雄偉的大自然,只會顯渺小脆弱不堪一擊,生死系于毫發之間,人性的丑態盡顯,這也是這部電影的亮點之一。
影片中參加營救的6人中,屬捷克最為年長又最有登山經驗。他常年攀爬于雪山崖邊,孤獨、深情而又執著地尋找在雪崩中喪生的妻子。濃密的胡須、深邃卻空洞的眼神和一切盡在掌握的氣質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個對感情忠貞不渝又充滿智慧、正義和道義的男人。可能有些老土但絕對能搏到女性觀影者足夠多的仰慕。
還有兩個吊兒郎當的兄弟,也許他們真的是奔著沃恩公司開出的高額懸賞去的,可我還是幻想兄弟兩個中至少有一個生還,下山后帶著另外一個人用生命換來的100W,從此在不知名的山村小鎮上過著泡泡妞,喝喝酒,為偶爾來登山的人帶給調侃的非主流生活。可惜導演不相信奇跡,上山營救的第一、二場景就把兄弟兩給斃掉了。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兄弟兩在臨死前都不忘開懷。
至于營救隊中唯一一個女性,不記得她叫什么了,除了會算些數學題討論會計準則之外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卻是能毫發無傷的挺到了影片最后還收獲了哥哥彼得的吻,不明白該怎樣表達內心對這位不是太美貌的女子的復雜情緒。
再好的電影,硬傷總是有的,就看看電影的人愿不愿意去揭穿而已。況且這也不是什么出名的大片賀歲片,去追究也沒多大意思,只是有些疑惑實在無可奈何,不管多大牌的導演,還真當看電影的都是傻子啊。
就比如說吧,只要一拍到有人登雪山,就必須會遇到雪崩;只要有雪崩,之前就必須會有人預感到要出事;只要這個人說出來,就必須有人不相信然后出于各種原因非要強行登山,而且越是確定不會出事就越是必須要出事;只要是不顧一切要登山的人,必須是有故事的人;只要是家中有親密關系的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人以前登過山的,主角必須會遇到認識他們并視他們為驕傲的人;只要是不輕易表達以上情緒的人,不是有過節就是莫逆之交;只要以前說過:“換成是我,我也會這么做。”的人,之后的故事情節就必須會讓他有機會這么做——沒有例外,毫無懸念。
再回頭去想,影片折射出來的美國精神,還是很直指人心的。美國人已經不止一次干這種事情了——用6個人的性命,去換3個人的。從算式上來講得出的結果是負數,總說外國人數學不如中國人好,外國人也不如中國人聰明,可從其他角度來看,似乎又未必如此。這也可能和美國人把人權看得無比重要有關吧,這個問題涉及到國情教育,不論也罷。
帖子寫到那里,準備收尾,順手在百度搜了搜,有以下幾點赫然發現。
1、電影首映時間居然是2000年的12月份,距今整整7年有多;
2、之前我稱為“某山”的山,其實叫做K2峰,其海拔傲居世界第二;
3、電影定義為“驚險災難片”,而我卻一向以為是登山教學片。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電影是從兄弟兩個一絲不掛在雪山下曬太陽,喝著啤酒聽著BobMarley的歌約前5分鐘開始看的,我對之前一切,一無所知。
這樣也來寫心得,有點搞笑,但是我不介意。
垂直極限觀后感(十一):
剛剛看了第二遍的《垂直極限》,之所以這天看第二遍,是因為最近碰到一些困難,翻找硬盤上電影的時候找到了這部片子,雖然,我不是登山家,但是我欽佩那些勇于征服山峰的英雄,期望在他們身上找回那些勇氣,那些勇氣正是我生活中應對困難,挫折需要的!
第一遍看時,我記得只在最后哥哥救出妹妹的那一剎那,而這天看的第二遍,很用心,從第一次高潮起,就開始掉眼淚了,但是我想除了感動,給我更多的是戰勝困難的勇氣,那個父親,為了保住自己的一雙兒女,割掉了救命的繩索,我想生活中的一些英雄,他們也會在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犧牲掉自己的生命,此刻,我感覺到了,真正的英雄!
在7人團隊營救被困的其他人的過程中,再次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凝聚力的作用,也再次感受到了,沒有什么矛盾比真正一齊應對困難時,需要抉擇時更難選取的!
期望有興趣的朋友能夠看看!
戰勝困難!挑戰自己!
垂直極限觀后感(十二):
這是一部充滿激情的災難動作片,一群登山愛好者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峰時,不幸陷入了一個“垂直洞穴”--一個雪山山體邊緣的大裂縫之中。這一不幸事件使一名已經放棄了登山運動的年青人(克里斯-奧唐奈飾)向K-2峰發起了一次勇敢的挑戰,他務必搶在時間的前面,征服雪峰,營救他的妹妹(羅賓-塔妮飾)和她的同伴。
影片由曾執導過《蒙面俠佐羅》和《黃金眼》的著名導演馬丁-坎貝爾鼎力推出。片中男主角不僅僅在挑戰自己的精神和體力的極限,而且還要與無法抗拒的大自然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災難片總也離不了拯救與救贖,這部片子從人文精神上來說比較接近《拯救大兵瑞恩》,這反映了西方人特殊的價值觀:能夠不在乎實體的生命,但在乎生命的尊嚴和好處:如果有人遇到危險,其它人寧愿自己冒險,冒更多人的險也要把他救出來。其實,在出發之前,彼得和其他隊友都明白自己可能失去生命,而且很可能冒險趕到也來不及救援,但他們的選取不會是置之不理,因為這是對生命尊嚴的一種不可容忍的褻瀆。《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片子到最后,幾乎所有的人都犧牲了,只有瑞恩被救了出來;《垂直極限》也是一樣,救援者犧牲了三個,只救活了一個人。如果從實用主義來說,這似乎是一種不智,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主義精神卻讓人十分溫暖:因為如果身處這種人文環境中,你能夠相信,一旦有一天你遇到了危險,也會有其他人愿意為你賭上性命!
這部探險的片子從某種好處上說很像是一部知識普及片,片中有許多關于登山,個性是登雪山所務必的知識,在看此片之前,筆者甚至都不明白雪山遇難最怕的不是缺乏食物和寒冷,而是肺氣腫,所以務必要帶一種注射劑,這是登山者必不可少的物資。其實很多災難片都會順便普及一些在緊急狀況下或特殊情境下如何絕處逢生的知識哦!
【垂直極限觀后感】相關文章:
垂直極限觀后感11-22
《垂直極限》觀后感06-11
《垂直極限》觀后感6篇11-18
垂直極限觀后感5篇11-30
垂直教學反思04-22
平行與垂直教學反思04-20
挑戰極限作文05-18
超越極限作文06-09
精選極限作文400字4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