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總結>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
更新時間:2024-11-03 22:47:33
  • 相關推薦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1

  一、校園文化主題

  打造校園文化,推進文化育人。

  二、外部文化環境

  1、樓前有三塊櫥窗設有校訓、校風、教風、班風,學校簡介、辦學理念展示欄,以展示學校文化,激勵師生,促進文化育人。

  2、校園內草坪內豎立愛綠護綠宣傳牌,樹木有標牌,冬青池內有溫馨提示。

  3、教學樓前設流動紅旗評比欄、公開欄、教師寄語專欄。

  4、每層樓道墻壁懸掛四塊壁櫥,按照樓層的不同等專欄。

  5、校園花草樹木美化,修剪、補種、掛牌、刷灰等,創設一個綠色校園。

  三、內部文化環境

  1、校園四周墻壁設有墻體宣傳標語,突出教育理念,宣傳學校教育特色。

  2、教室及班級文化建設:教室門口設置“班訓牌”,室內堆放盆景,前黑板上方班訓,后方黑板設學習園地、展示臺、評比欄并且適時更新;掃帚與垃圾桶放在后內墻角。體現統一布置與張揚個性的和諧之美。

  3、辦公室文化。教師辦公室:正面墻上懸掛各種制度。

  4、功能室文化。

  多媒體室:懸掛制度,懸掛標語。

  舞蹈室:懸掛制度,懸掛標語。

  實驗室:懸掛制度,懸掛標語。

  圖書室:懸掛制度,懸掛標語。

  美術教室:懸掛制度。

  微機室:懸掛制度,懸掛標語。

  四、其他基礎設施環境

  1、校園綠化,凈化。購種常青類花草苗木,努力做到“三季花香漫校園,四季綠樹做點綴”。校園內增設垃圾箱,創設“場所雖小,卻處處干凈,時時生機”的學習生活環境。

  2、修整廁所、消防設施、防雷設施等;校園柵欄、校門、課室門窗刷漆翻新。

  3、開展“我為校園洗把臉”的活動,擦凈課桌與墻壁的垃圾文化,使校園凈化。

  4、重視校園文化園地建設,豐富校園文化資源。開通校園廣播站;不斷完善圖書室、閱覽室的設施、設備,增加圖書數量、提高圖書質量。

  (一)學校軟件建設學校在加強硬件建設同時,不斷進行軟件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一日常規》、《宿舍管理制度》、《一日常規檢查扣分細則》、《學生評比制度》等有關于環境保護問題,以及校園綠化問題,成立學校環保小組。另設立專職園藝教師對學校花窖進行管理,以及校園花壇綠化管理。定期進行校園大清掃,同時結合“6.5”世界環境日進行宣傳活動。對學生定期進行環保講座,設立監察員對環境進行監察。利用課堂主渠道進行環保意識宣傳,教師也定期進行培訓,提高環保素質。

  (二)達到效果:一年以來,我校的不斷努力,達到明顯效果。形成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學校辦有校報,并成立小記者站和校園之聲廣播站,對環保進行宣傳和報道。建設優美的.自然環境校園綠樹成蔭,花壇里花紅草綠,不斷變化翻新的校風櫥窗,醒目的一訓(校訓)四風(校風、教風、學風、考風)櫥窗等。建成優雅的學習環境教室布置規格化,火紅的國旗,櫥窗里鮮活的內容。建成整潔的生活環境規格化寢室,整潔的食堂。為了更好教育學生形成環保意識,熱愛校園,動員學生給花壇的牌制子起名,經過認真評選,把既有哲理又有教育意義的話印在牌子上,如“花草有情,踏之何忍?”“愛護花草,珍愛生命”。學生參與過程本身就是受教育過程。校園里、走廊里、教室里到處是育人的畫面。良好的環境,使師生環保意識有明顯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學們隨手丟廢物沒有了,沒有踐踏草坪現象,隨地吐痰現象沒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促進學生良好。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2

  一、現狀及問題

  (一)、目前學校基本情況

  寧夏大學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唯一一所進入“211”的綜合性大學。坐落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東鄰黃河水,西倚賀蘭山。走進校園,樓宇林立,綠樹成蔭,芳草引蝶,湖水微瀾,無論是晨光中,還是夕陽下,都顯示出學校蓬勃向上的生機與活力。

  多年來,寧夏大學在做好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同時,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環境育人”的理念。通過做好校園規劃,校市聯合,校內人人參與,引進社會力量,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綠化步伐等措施,使校園環境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目前校園綠化面積48公頃(宜綠化面積48.68公頃),綠化率98.6%,綠化覆蓋率達48%,人均綠地23.2平方米。喬木總數34741株,灌木總數29870株,垂直綠化1370平方米,有許多指標達到或超過了銀川市“十五”計劃和20xx年規劃的標準。按照大銀川發展的總體規劃,學校與銀川市通力合作,整治出校內湖泊四個,面積達495.4畝,占全校總面積的22.9%。校中有湖,湖中有校,已成為學校環境的一個特色和一大亮點。2006年,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林業局評為全國綠化先進單位。

  美麗的寧夏大學不僅是廣大師生員工學習工作生活的好環境,同時也是銀川市民們休閑游樂的好去處。

  (二)、校園建設中的問題

  寧夏大學近年來在校園環境建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受主客觀諸多因素的制約,我們的校園環境建設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規劃不統一。進入校區,給人的直覺是,“新區不新,老區不老”。由于校區合并的緣故,老校區環境建設各自為陣,規劃思想落后,校園建設缺少統一規劃,環境建設零碎,缺少“大氣”,缺少特色。對于新校區建設,學校雖然本著“規劃在前,建設在后”的原則,強調規劃在校園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資金拖欠嚴重,許多規劃實施時計劃難以落實到位。

  二是缺水又干旱。學校地處西部,干旱少雨,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校園綠化養護成本加大,尤其是缺水問題嚴重困擾著我們的綠化工作。我校湖泊注水和綠化用水每年從西干區引入黃河水50萬立方,由于距離遠,加之渠道阻塞嚴重,引水十分困難,西干渠管委會硬性核算為500立方,加上渠道開支每年用水費達20萬之多。同時由于干旱少雨,樹木病蟲害的`防治任務十分艱巨,每年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噴灑藥物以確保樹木的成活。

  三是單一且低檔。綠化效果不很理想。特殊的地理環境,我們只能采取適地適樹原則,綠化樹種的篩選十分有限,只能選擇鄉土樹種以確保成活,造成樹種單一。無論樹種還是建成的小品檔次不高。

  二、對校園環境建設的幾點思考

  結合校園基本建設規劃及學校轉型發展要求,促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本人現就校園規劃中將校園園林文化景點建設與環境生態綠化相結合來體現新世紀校園面貌和景觀特色方面提出構想。

  (一)、實施目標

  高度重視、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逐步到位、各方參與、共同建設。通過不懈努力,逐步把寧夏大學建成“園林式”校園作為目標。

  (二)、組織機構

  建議“寧夏大學愛國衛生綠化委員會”負責校園環境建設領導、組織工作;后勤管理處作為校園綠化、環境建設的職能部門,把加強校園綠化環境建設作為自己的基本職責。把校園建設成曲橋流水、魚躍泉噴,廊亭齊建、鳥語花香、音樂聲聲、環境優美、充滿活力,具有特色、體現文明、激勵學習的優雅和諧的校園氛圍是我們的愿望。通過努力工作,把校園綠化和環境建設做得更好、更美,為打造活力大學、特色大學、品牌大學出力,為學校全面轉型作貢獻。

  (三)、主要項目

  完成寧夏大學校園環境建設統一規劃設計,主要項目有:水環境建設、林環境建設、石環境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景環境建設。

  (四)、主要措施、步驟及安排

  1、黨委行政要高度重視、措施有力

  校園環境建設是一把手工程。此項工作要在黨委和校長的直接領導下開展,把加強校園環境建設看作是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的需求,看作是活力校園,特色校園,精品校園建設的需要;校園環境建設是反映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建設優美校園不僅能為教職工、學生帶來美的熏陶,達到環境育人的效果;而且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反映學校管理能力的一面鏡子。黨委行政要把校園環境建設列入黨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列入行政工作的年度計劃和目標。黨委書記、校長要親自過問、親自抓,要求職能部門制定校園綠化工程實施計劃,定期聽取職能部門校園綠化環境建設情況匯報,檢查督促校園綠化環境建設工程實施進程,加大校園綠化環境建設資金投入。

  2、一次規劃、分期實施、逐步到位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根據新老校區基本建設進程同步實施,校園環境建設從規劃、設計、到實施,做到一次規劃,分期實施。老校區規劃時要兼容并蓄,保留大部,局部創新。通過走出去參觀學習,考察兄弟院校綠化環境建設經驗;請進來細心規劃設計,把別人與自己結合起來;把創新與特色結合起來,不斷修改,逐步完善,逐步到位。

  學校環境建設規劃堅持的原則,把建設“ 園林式”校園納入學校建設總體規劃 , 立足“高標準、高起點、高品位”, 按照“ 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植物造景、以綠取勝” 的原則

  3、校園環境建設具體分二步走:

  第一期初步覆蓋,20xx年前配合新校區基建一期完工,校址整體搬遷、校園綠化工程以覆蓋為主,一期主要種植樹木、草坪等,第二期學院整體遷入新校區運作后,實施精品建設,2013年起隨著校園基建的完工,校園綠化環境建設進入精品建設期。

  第二期除繼續種植各類園林適生樹木,塊狀小苗,草坪,同時按照設計,擬在A區設置“孔子圣像”、“崛起”不銹鋼雕塑、休閑廣場、花架等園林小品。金泊湖休閑亭、花臺、置石等景觀,這些景觀除造景需要外,其功能也能滿足師生們游憩需求。

  4、重點做好以下五個建設:

  ①水環境建設:建設污水處理廠(設計年處理能力100萬噸),解決湖波注水問題,使得金波湖、文翠湖更加美麗。恢復逸夫圖書館水池噴泉建設;

  ②林環境建設:“人文林”、“理工林”、“農林林”、“精英林”、“愛生林”五林建設;

  ③石環境建設:石刻、石雕、石橋、石桌、石椅的建設配置,特別是校友、企業贊助石刻,營造感恩母校的氣氛;

  ④樓宇文化建設:校內所有大樓都以明師,明友命名,使師生天天融合在“今天我為寧大驕傲,明天寧大為我自豪”的氛圍中;

  ⑤景環境建設:廊、亭、校園主雕塑,大屏幕信息港等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增加校園景色,改變校園面貌。在環境建設中把“尚德”、“勤學”、“求是”、“創新”校訓,用尚德路、勤學亭、求是廊、創新橋的命名融化在師生的視野中,激勵師生學習和工作。通過以上這些精品環境建設,體現特有的校園風貌與特色。

  5、廣泛動員、各方參與、共同建設

  實踐證明,校園綠化環境建設要搞好,要廣泛動員、各方參與、共同建設少不了。措施是將校園環境建設分五個景區進行共建:本部A區、本部B區、本部C區、本部文科大樓區、南校區、分別邀請石嘴山、銀川、吳忠、中衛、固原市認養和建設。

  三個依靠:依靠學院教職員工、依靠校友、依靠金融企業。

  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在教職工中開展捐資認養,建設“愛生林”活動。這個活動,既籌資綠化校園又拓展以生為本的愛生理念,激勵教師敬業愛生精神,捐一份愛心、增一份綠色、留一份紀念。

  二是在廣大校友中開展成長不忘母校、捐資種植“感恩林”。通過與校友聯系辦理,開展畢業班學生回校參觀母校發展、捐資校園綠化,植樹留下紀念等活動,在校友捐資植樹活動中嚴格程序、規范操作、不管個人集體,只要校友捐資都要記錄在冊,填表存檔,選樹制牌,搞好活動,募捐資金統一交財務專項使用。通過這個活動使廣大校友加強與母校的溝通和聯系,增強對母校的關心和愛護。

  三是在金融企業中開展樓宇命名、捐資項目建設等活動。得到校友會和許多金融企業的支持,取得好效果,學校綠化與環境建設中的許多項目,如廊、亭、欄、林、雕塑等都是金融企業或校友分會籌資建設的,校園樓宇的命名得到金融企業的贊助。通過以上這些活動,增加了校園綠化環境建設的資金來源,減輕學校的經濟負擔,擴大學校影響,加深與校友及金融企業的往來與聯系,增強校園金融氛園,改變校園面貌,取得各方多贏的局面。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3

  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更是一所學校校風、學風的具體體現。

  我校歷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一直把這當作對學生進行行為養成教育不可缺少的潛在課堂。新學期根據學校發展和整體規劃要求,有計劃地組織實施校園環境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促使學生在優良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努力創設凈化、綠化、美化的校園環境,并取得了較大的成效,現就學校校園環境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共同參與總體規劃

  校長為學校環境建設總負責人,副校長為直接負責人,總務處為學校環境建設具體工作職能室;各班主任為班級環境建設負責人,學生會為具體落實人。

  學校在每年年初或期初制訂學校工作計劃時,就將環境教育從課堂滲透擴展到全校整體性的教育和管理這一理念,納入學校總體規劃之中,擬定環境管理制度,編寫環境教育計劃,并撥出專用經費用于環境改造和改造環境的硬件設施的添置,同時領導小組成員對校園環境的現狀和環境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和評估,發現問題,積極整改。

  二、培訓骨干積極宣傳加強實踐

  為了使環境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真正達到促進學校素質教育、提升學校環境品質的目標,學校從教師中擇選出環保知識豐富及班級管理經驗突出的`優秀教師牽頭,在校內召集環保志愿者成立環保小組,先從環保意識上武裝骨干,從圖書室、報刊雜志和教材中收集環保資料和信息,通過辦宣傳專欄、開展環境教育的專題教育活動,利用“地球日”“水日”“植樹節”“世界環境日”等環保節日開展專題活動,培養師生保護環境的使命感、責任感。

  學校每學期都利用黑板報,展開宣傳活動。介紹綠色食品知識,介紹地球上危害生命最廣泛的10種物質,介紹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的作用,宣講地球遭受的最嚴重的十大破壞,介紹輻射多少才算有害的知識,讓師生知曉室內主要空氣污染物有哪些,讓大家都知道保護地球用水——淡水,同時介紹一些與師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知識,矯正給環境帶來污染和破壞的不良習慣,養成垃圾分類存放的環保習慣、節電節水節能的良好風氣……經過大家的共同參與和實踐,師生與學生家長的環保意識增強了,大家的生活習慣健康了,校園的環境品質提高了。

  三、適時總結開拓進取勇于創新

  1、政教處開學初按班級劃分衛生責任區,并落實到各個班級。各班衛生委員安排好班級衛生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級和責任區經常性的衛生清潔。做到教室、走廊墻壁無涂劃、無球印、無腳印、無痰跡,屋角屋頂無灰塵,桌面物品擺放整齊無刀痕。衛生責任區內無紙屑、無煙蒂、無果皮、無雜物。

  2、樹立全員衛生意識。學校工會負責,全校教職工包括校長在內每人都有衛生責任區,明確職責,包干到人,做到校區內外無雜草、無垃圾。垃圾箱內垃圾要及時清除,學校內無衛生死角。每天早上到校后,全體教師打掃衛生,已經形成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3、校園內環境布置簡樸、美觀、大方,教室、辦公室以及其公共場所的門窗玻璃齊全,室內窗明幾凈,桌椅排列放置整齊,各種物品放置有序,樓梯、走廊及校內道路、操場清潔整齊。

  4、廁所每天打掃,定期清理,使用廁所講文明,講衛生,保持廁所的整潔,減少臭味,消滅蛆蠅。

  5、加強校園的綠化、美化、亮化建設,有計劃,有步驟、有安排。目前校園內基本做到了一年四季都能見到常綠植物,花草樹木有專人養護、管理。全校師生做到人人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

  6、加強校園環境設施的檢查督促。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上報并采取措施進行維修。

  7、建立健全的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由值班教干、教師和政教處組織安排的檢查小組每天對全校各班教室和衛生責任區進行檢查評比,檢查評比結果每周進行宣布。

  8、加強學習和宣傳,教育全校師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積極營造人人都參與學校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4

  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是培養人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更是一所學校校風、學風的具體體現。

  我院自20xx年升格為大專學院以來,學院領導更加重視環境建設工作,把此項工作當作對學生進行行為養成教育不可缺少的潛在課堂。今年,我院確立了“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的目標,在校園環境建設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學院實施了以“以人為本、和諧育人”為主題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現就學院校園環境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的總體設想

  (一)、綠化工程

  今年我院聘請了兵團設計研究院為我院做了整體規劃,按照綠化花園式學校的標準逐年進行落實,全院綠化率達到3%以上。校園綠化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以道路和圍墻為綠化線;以教學樓和綜合樓圍墻的綠化帶為著力點;突出訓練場地建設綠化和規劃。

  1、道路兩旁的綠化和硬化

  ①大道綠化采用園柳、榆葉梅、榆樹為主組成兩行行道樹帶。(達到壯觀、濃蔭、四季長青、兩季飄香)

  ②綠地采用運動草坪、裝有微噴澆灌,成為綠色草原。道路兩旁放置圓方兩種花盆,鮮花盛開。(供校內師生與路人共賞)

  2、學院各類場地風光

  田徑場地作為學院學生的訓練早操重要活動地段,中間為足球場,用進口草坪鋪滿了整個足球場地。周邊環形場地配置紅色塑膠跑道。外圍是看臺,組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籃球、排球、網球場地為綠紅色相間塑膠地面,組成了美麗的圖案。人造足球場地采用軍綠色和黃綠兩色,達11000㎡,共用五個場地,可同時五個場次的訓練和比賽,更是學院的一道風景。

  (三)、凈化工程

  1、校門保持光亮整潔

  2、校路常年保持干凈,行道樹經常修剪、沖洗。

  3、校內各處室要做到窗明幾凈,室內整潔。

  4、垃圾做到及時清運整理。

  (四)、亮化工程

  1、消滅無光道路,兩條主要道路都要安裝路燈。(限時關閉)

  2、建設亮化景點,制作一副校園全景,燈光彩圖牌,高懸于校門。

  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具體實施情況

  (一)、領導重視共同參與總體規劃

  “綠色學校”是學校在實現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導向,在全面的日常工作中將可持續發展思想納入管理中,通過制訂環境管理制度,開展有效的環境教育活動,創設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促進師生、家長和專家參與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實際行動。

  學校在每年年初或期初制訂學校工作計劃時,就將環境教育從課堂滲透擴展到全校整體性的教育和管理這一理念,納入學校總體規劃之中,學校成立了以院長付建萍為組長、副院長艾尼瓦爾為副組長的環境教育專班,擬定環境管理制度,編寫環境教育計劃,擇定師資,搜集資料,匯編教材,并撥出專用經費用于環境改造和改造環境的硬件設施的添置,同時專班人員對校園環境的現狀和環境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和評估,發現問題,積極整改,確定了創建“綠色學校”的明確目標。

  (二)、培訓骨干積極宣傳加強實踐

  為了使環境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真正達到促進學校素質教育、提升學校環境品質的目標,工作專班從教師中擇選出環保知識豐富及班級管理經驗突出的優秀教師牽頭,在校內召集環保志愿者成立環保小組和環保社團,先從環保意識上武裝骨干,從圖書室、報刊雜志和教材中收集環保資料和信息,通過辦宣傳專欄、開展環境教育的專題教育活動,利用“地球日”“水日”“植樹節”“世界環境日”等環保節日開展專題活動,培養師生保護環境的使命感、責任感;以印發資料、聽專家講座的形式向師生、家長灌輸環保意識和知識;利用學雷鋒活動月組織共青團員到新溝革命紀念碑、周老嘴湘鄂西革命舊址散發環保宣傳資料,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利用學生春游活動,實施“東荊河大橋整容潔膚”行動,讓學生自己動手,為美化、凈化周邊環境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利用植樹節,掀起校園內外、庭園內外的植樹種草、栽花育苗的'高潮,讓師生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

  學校每期都利用黑板報,展開宣傳活動。介紹綠色食品知識,介紹地球上危害生命最廣泛的10種物質,介紹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的作用,宣講地球遭受的最嚴重的十大破壞,介紹輻射多少才算有害的知識,告知環境問題——“中國21世紀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讓師生知曉室內主要空氣污染物有哪些,讓大家都知道保護地球用水——淡水,同時介紹一些與師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知識,矯正給環境帶來污染和破壞的不良習慣,養成垃圾分類存放的環保習慣、節電節水節能的良好風氣……經過大家的共同參與和實踐,師生與學生家長的環保意識增強了,大家的生活習慣健康了,校園的環境品質提高了。

  (三)、適時總結開拓進取勇于創新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在實踐環境教育的日子里,教師、學生和家長還有環保專家緊密配合,相互協作,從課堂到課外,從學校到家庭,從校內到校外,不斷實踐,適時總結,尋求環境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最佳契合點。學校通過向師生推薦環保圖書,制作環境教育的課件等多種形式,激活師生的環境意識,讓大家自覺成為環保的主人。通過幾年的實踐,廣大師生的環境知識、環境素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大家已經將環境保護行動作為自己的自覺行為和自覺習慣,節能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開花結果。

  盡管如此,我們也深知環保是一個新鮮而永恒的話題,在開創環境教育新局面的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但我們仍將一如既往,不斷進取,綠化美化我們的校園環境,提升師生生活品位。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5

  20xx年在學校環境建設上何校長提出“環境建設無死角,做到環境滲透育人。”為達到上述目的學校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校園硬件建設:學校在校園建設投資近100萬元(有上級投資和助學單位投資),進行校園環境細化建設十項工程:

  1、修建成三個不銹鋼雕塑——希望之星、揚帆、騰飛;

  2、重建狀元榜;

  3、走廊進行整體規劃——科技展板走廊;

  4、校園地面重新鋪建方磚地;

  5、學生宿舍上下水改造;

  6、購進各種花卉進行校園綠化;

  7、班級進行規格化建設——布置國旗、花盆、櫥窗、地圖、文明用語;

  8、進行學生食堂改造。

  9、學生教室全部安上空調;

  10、學生宿舍完全公寓化改造。通過近兩年的改造建設,使我校成為花園式學校,學生家長都感嘆說:每次到學校來看孩子都能看到學校有新的變化!

  二、學校軟件建設學校在加強硬件建設同時,不斷進行軟件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學生一日常規》、《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宿舍管理制度》、《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學生一日常規檢查扣分細則》、《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學生評比制度》都有關于環境保護問題,以及校園綠化問題,成立學校環保領導小組。另設立專職園藝教師對學校花窖進行管理,以及校園花壇綠化管理。定期進行校園大清掃,同時結合“

  “6.5”世界環境日進行宣傳活動。對學生定期進行環保講座,設立監察員對環境進行監察。成立環境研究小組研究環保問題進行活動(高二年部學生研究型課題之一)。利用課堂主渠道進行環保意識宣傳,教師也定期進行培訓,提高環保素質。

  三、達到效果:

  一年以來,我校的不斷努力,達到明顯效果。實現校園環境優美化,處處育人無死角。形成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學校辦有校報,并成立小記者站和校園之聲廣播站,對環保進行宣傳和報道。建設優美的自然環境——校園綠樹成蔭,花壇里花紅草綠,三個不銹鋼雕塑——希望之星、揚帆、騰飛聳立其間,突出教育的寓意。

  建設高品位的'文化環境——激勵學生的狀元榜,不斷變化翻新的校風櫥窗,內容豐富的走廊科技展板,醒目的一訓(校訓)四風(校風、教風、學風、考風)櫥窗等。建成優雅的學習環境——教室布置規格化,火紅的國旗,醒目的班訓,激勵的條幅,櫥窗里鮮活的內容。

  建成整潔的生活環境——規格化寢室,整潔的食堂。當你走入二高中濃郁的育人氣息撲面而來,你會感受到處處育人。

  如為了更好教育學生形成環保意識,熱愛校園,動員學生給花壇的牌制子起名,經過認真評選,把既有哲理又有教育意義的話印在牌子上,如“花草有情,踏之何忍?”“愛護花草,珍愛生命”。學生參與過程本身就是受教育過程。

  校園里、走廊里、教室里到處是育人的畫面。良好的環境,使師生環保意識有明顯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學們隨手丟費物沒有了,沒有踐踏草坪現象,隨地吐痰現象沒有了。

【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環境建設工作總結05-28

軟環境建設工作總結03-12

醫院環境建設工作總結06-10

學校“清廉學校”建設工作總結09-27

學校特色建設工作總結02-01

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總結06-09

學校“三風”建設工作總結05-14

學校特色建設工作總結(9篇)05-14

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工作總結10-0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 | 最新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亚洲区自拍偷拍视频 | 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 |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