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作完成情況與總結最新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工作完成情況與總結最新范文1
(一)加大科技服務力度,促進產學研合作。
我局緊緊依托武漢城市圈科教優勢,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一是加強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科院水生所和省農科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武漢東湖高新區合作,先后為長江石化公司、德炎水產公司、洪湖浪公司等12家企業牽線搭橋,很好地促進了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提升了企業技術創新水平;二是為我市引進科技人才,聯系博士生到濱湖辦事處掛職,同時還聘請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為科技特派員,指導全市河蟹高效生態養殖;三是爭取省科技廳支持、與荊州濕地保護局在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開展河蟹人工增殖放流專項活動,共向核心區投放大眼幼體2400萬尾,既保護了濕地生物多樣性,改善水體環境,又增加了沿湖群眾的收入;四是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提升我市企業核心競爭力,全市涌現出了長江石化、德炎水產、中興能源、藍天安環、麗朗科技、藍光電子、精一機床等民營科技企業50多家;五是加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培訓,今年我局特邀省科技廳專家為洪湖的近200家企業家和創業者舉辦了科技創業及自主創新的培訓會。
(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現代科技農業發展。
我局以科技創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重點,發揮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1、繼續推廣科技特派員制度,通過選聘,組建了一支專業技術水平高、社會責任感強的科技隊伍,在全市開展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一年來,探索了建示范基地、辦產業協會、創科技實體的科技服務新機制,科技特派員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個,示范基地面積10000畝;聯動科技示范戶1000戶,開展技術培訓講座85期,開展技術服務6450人次;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3個,充分發揮了科技特派員在農村科技創新與服務中的帶動作用,深受基層干部群眾歡迎。
2、加強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為了適應新農村建設的科技需求,我局爭取各級各類科技資金,大力實施“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科技工程。以水產、畜禽、水稻為重點,采取“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建設模式,建立了河蟹、黃鱔、泥鰍、小龍蝦、銀鯽、水禽、水生蔬菜、優質稻、雙低油菜、三元雜交豬10個種植、養殖科技示范基地。其中“特色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和“水禽規范化養殖示范基地”列入了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應用、推廣了生物農業、標準化生產、農作物高效種植、主要水產畜禽高效健康養殖等先進農業科技成果24項,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河蟹養殖業是洪湖水產的特色產業,x年,洪湖農業科技工作在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以樹立大品牌、發展大產業為目標,以建設河蟹養殖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為抓手,已在全市8個鄉鎮嚴格選定了500名科技示范戶,建立了8個核心示范區,示范面積8000畝,組織示范戶無償選購優質本地化河蟹苗種8萬斤。依靠中科院水生所專家團隊,成立了“洪湖河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集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研究開發計劃等各類科技資源,開發河蟹高效健康養殖新技術、新模式,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技術創新與示范效果。為了使示范取得顯著成效,我局對科技示范戶進行了全程、全方位的科技服務,選聘了10名水產科技特派員分別派往8個示范鄉鎮,開展技術服務和帶頭示范;建立了“洪湖清水”蟹生態高效養殖科技服務信息平臺,在全年各生產、銷售環節為示范戶提供10萬條短信服務;同時每月組織對示范區農戶進行巡回技術培訓、池塘檢查和水質檢測,一年來,共開展技術講座25期,培訓示范戶4500人次,印發“洪湖清水”蟹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掛歷、圖冊、日志及每月管理要點3500份,檢測水質樣本850份;制作播放“洪湖清水”蟹生態高效養殖示范電視新聞專題2期,在示范區制作示范基地宣偉牌8個,重點示范戶標示牌100個。預計項目實施三年將輻射帶動洪湖35萬畝河蟹養殖面積畝平增收1200元以上,全市河蟹產業年增效4億元以上。
3、加強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推廣。水產養殖業是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我們把推進現代水產業發展作為科技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任務,申報立項并相繼實施了“長江中游地區特色水產品高效健康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等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開展了“河蟹、黃鱔、泥鰍、小龍蝦”苗種人工繁育和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攻關;開展了“黃鱔生態養殖”、“泥鰍高效養殖及蓮鰍共生”、“河蟹稀養高效養殖及蝦蟹混養”、“蝦稻連作”、“異育銀鯽無公害養殖”等12項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建立了水產高效健康養殖示范區5萬畝和特色水產種苗繁育基地1.2萬畝,著力解決了洪湖水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
4、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以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為重要抓手,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支持德炎水產、久加久、長河水產、洪湖糧米業等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科技項目12個,創建了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轉化生產技術成果16項。扶持洪湖浪米業公司創建湖北省糧油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湖北省重大科技專項,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將洪湖浪米業公司打造成湖北省百強科技創新企業。目前,已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德炎公司)、省級2家、市級15家,認證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有機食品標志20個,創國家、省品牌農產品8個。
(三)爭取科技項目獲得新的成效。
今年,科技局仍把項目建設做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市委政府工作中心,立足我市經濟發展的實際,狠抓項目建設。我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先后赴科技部、省科技廳,積極申報國家、省科技重點項目。經過對全市企業科技項目的摸底、調查,共篩選科技項目25項。目前共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12個,被國家科技部、科技廳立項8個,共爭取科技項目資金580萬元。其中,藍天安環的zl(g)nf自浮型組裝式金屬內浮頂、藍光電子的'低成本環保新型熱熔斷體和力拓能源的新型泡罩蒸氨塔等3個項目獲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創新基金項目計劃支持,獲得國家無償資助金額230萬元;閩洪水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服務有限公司承擔的“洪湖河蟹苗種規模化繁育及高效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被省科技廳無償資助300萬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引導社會資金、企業科技投入近五千萬元,將促進我是光電子、石化裝備、節能環保和河蟹苗種規模化繁育及高效健康養殖等高新技術領域技術進步,加快地方產業集群的形成,促進全市的科技創新。
(四)科技成果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積極組織長江石化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相關項目參加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和專利申請;二是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和科技成果推廣工作,完成了荊州市第六屆科學技術獎申報組織工作,洪湖藍光電子和湖北長江石化申報的科技項目分別被評為二等獎、三等獎;三是完成了洪湖市x年度專利補貼工作,我市共有十多項專利獲省級專利補貼。
(五)繼續開展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
我局圍繞科技支撐農村產業發展,科技武裝農民,科技增加農民收入。今年來,經省科技廳的領導多次實地考察論證后,加大了對洪湖市新農村建設的支助力度,濱湖辦事處新嘴村新農村建設示范工程已卓有成效,完成了新嘴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驗收工作和府場鎮污水處理工程申報工作;完成了螺山鎮x年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計劃申報工作,共申報示范戶157戶;目前已開展了河道疏洗、河道坡岸治理、溝渠生態修復、生態林建設、房前屋后環境整治及庭院美化、污水管網建設、太陽能路燈安裝、“洪湖清水”大閘蟹健康高效養殖示范和村委會建設等10多個示范項目工程建設。
(六)加大科技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科技氛圍。
一是開展科技活動周和科技服務民生科普宣傳活動,編制了2萬份“科技在你身邊”、“科技服務民生”宣傳資料發放給廣大市民;二是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站等媒體,宣傳科技法律法規政策和洪湖科技創新示范工作,制作新聞、專題片5集分別在中央電視臺、省市電視臺播放;全年共撰寫科技宣傳報道200多篇,在各報刊、網站上發表;三是組織開展科技下鄉和“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日”等系列宣傳活動,加大科技知識和科技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大量的科技宣傳工作,提升了社會各界對科技進步與科技創新工作的認識,科技創新氛圍逐步形成,擴大了科技工作的顯示度和影響力。
(七)加大機關自身建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一是認真開展“企業評機關、群眾評科長”的雙評活動,我局緊密結合科技工作實際,精心安排部署,扎實組織實施,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取得了預定成效;二是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自覺接受社會各方面的評議和監督,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規范了行政行為,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機關作風建設;三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做到了人人有責任,層層抓落實;四是完善各項工作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制度的監督約束作用,用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認真抓好制度的落實檢查,使人員管理、項目立項、成果評審和機關事務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有效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八)加強政風行風建設,促進科技工作發展。
我局按照全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積極組織開展了行風政風評議工作,成立了科技系統政風行風評議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分工抓,做到了分工明確、職責明確、重點明確,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科技局黨組以高度的責任感,強有力的事業心,認真負責的態度,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誠懇接受社會各界督查,認真完成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確保行風評議工作有序進行,有力的促進了科技工作的發展。
工作完成情況與總結最新范文2
根據馬目標委發3號文件和馬目標委發5號文件通知精神,我中心對照20xx年度目標任務進行了逐項清理自查,現將1—9月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一、職能工作目標
(一)切實落實”兩集中、兩到位”。
徹底解決部門對窗口授權不充分的問題,確保現場辦結率90%以上,按時辦結率100%。在發改、規建、林業、水務、國土、交通等6個審批事項較多的部門設立了行政審批股,結合政府機構改革,逐步在其他23個行政審批部門成立行政審批股。根據6月8日縣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暨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杜絕行政審批項目應進不進,體外循環。對還沒有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行政審批項目,各部門已于6月25日以前整改到位。確保了行政審批現場辦結率90%以上,按時辦結率達到100%。
(二)加強對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和考核。
是統一建設標準,規范建設內容。為保證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建設進度和質量,縣政務服務中心制定了《馬邊彝族自治縣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代辦點標準化建設指導方案》,要求各鄉鎮做到便民服務中心的名稱、標識標牌、內部設施、進駐項目、窗口設置、政務公開欄、管理和運行模式”八統一”。統一推行”五制兩服務”的運行模式,即推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上報事項負責辦理制和責任追究制,推行公開服務和特色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無償代辦服務、上門服務等)。二是強化工作指導,督促檢查到位。自開展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以來,縣政務中心會同相關部門,多次深入到各鄉鎮,從規劃到建設全方位跟蹤指導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要求各鄉鎮利用鄉鎮政府辦公樓底樓、文化站、擴建伙食團等方式,用最好的場地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現有辦公場所進行規劃建設。其中下溪、勞動兩個鄉新建辦公用房,作為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場地。三是明確驗收標準,分步實施驗收。制定了《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及村(社區)便民代辦點建設檢查驗收標準》,要求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做到”六有”(有實施方案、有辦公場所、有標識標牌、有辦公設備、有辦事指南、有登記臺賬和聯系電話),村(社區)便民代辦點做到”四有”(有辦公場所、有標識標牌、有固定人員、有辦理登記)。我中心正在陸續驗收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代辦點,并根據驗收情況劃撥各鄉鎮剩余補助資金。
(三)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
按照省、市”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方案”要求,大力推進縣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工作。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辦事制度標準化、政務服務標準化、政務服務中心場地標準化、政務中心設施標準化等5個大項14個子項要求,查漏補缺,縱深推進政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制作安裝”96196″全省政務服務公告牌,政務服務工作人員已統一規范著裝。
為滿足我縣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兩集中、兩到位”和拓展政務服務功能的需要,縣委、縣政府已議定新建政務服務中心業務用房,擬建成一座全縣一流的辦公大樓,切實高效、便捷、透明地為群眾和企業辦事,努力優化馬邊政務服務軟環境。現已進入設計、招投標階段,預計20xx年建成投入使用。
(四)規范行政審批項目管理。
在清理壓縮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現為151項),按照承諾提速50%以上的標準,重新編制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和《審批流程圖》,簽訂政府統一格式授權委托書。確保進入中心的各部門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項目的現場辦結率達到95%以上,按時辦結率達到100%。
(五)積極實施并聯審批。
將包括實行備案和核準管理的全部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事項納入并聯審批范圍;以招商引資活動簽約項目為突破口,由政務服務中心牽頭,為重大投資項目提供并聯審批和全程代辦服務,并進行公示。
(六)全面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干部建設,認真落實”三項制度”,切實改善政務服務環境,提升機關形象。
按照比法定時限減少50%以上的標準,確定承諾時限,并向社會公布。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設立了首問責任崗,規范首問責任崗職責,積極推行首問事項登記制、服務雙崗制、去向留言制、一次性告知制等。統一實行辦理時限公示制和延期辦結告知制,通過行政審批軟件系統自動推行限時辦結,并對超時辦結件自動生成問責,實行每日網上巡查制,及時督促指導相關部門對超時預警進行處理。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項目管理、人員管理、大廳管理、網絡管理等規章制度,從審批服務的程序到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在政務服務過程中,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通過各項制度的落實,機關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辦事效率明顯提高。
二、共同工作目標
堅持不懈狠抓黨建、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信息督查、機關運轉等工作,各項工作任務正有序推進。
三、市下達目標
(一)基層服務建設:建成運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9個,村(社區)代辦點116個。今年8月底,全縣20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208個村(社區)便民代辦點均已全面建成投入運行,分別完成了年初目標任務的211%和170%,提前形成了縣鄉村(社區)三級便民服務網絡體系。截至8月底,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代辦點共辦理各類服務事項9860件。
(二)行政效能建設:(1、3—6小點內容同職能工作目標)
1、全面實施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略)
2、整合政務服務資源,拓展服務功能。按照”拓展內涵、完善功能、優化服務”的要求,結合現有場地條件,盡量將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務事項,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強化政務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整合了政務服務中心和惠民幫扶中心,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醫保中心(含新農合)整體進駐政務服務中心辦公,社保、就業等在中心設立窗口,中心的”五保”服務功能已較為完善。現正著手將工程建設項目比選、政府采購納入中心集中辦理,使中心”一站式”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3、完成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代辦點建設。(略)
4、加強招商引資和重大投資項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中行政審批項目并聯審批及代辦服務。(略)
5、全面實現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略)
6、認真執行和落實”三項制度”,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問責。(略)
7、加強信息調研和新聞宣傳工作。為廣泛宣傳全縣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工作成效及先進典型,批評和糾正干部隊伍和機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扎實開展宣傳工作。利用《行政效能建設工作簡報》,及時總結推廣各級各部門的有效做法和工作經驗,加大對行政效能建設的宣傳報道。各鄉鎮、縣級各部門采取櫥窗、板報、發放資料、書寫固定標語等形式搞好社會宣傳。通過各級各部門整體聯動,在全縣營造效能建設的良好氛圍,為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促進我縣干部作風轉變、制度完善和創新以及政府行政行為規范和執行力、公信力的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縣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雖已全面完成,但在建設質量上各鄉鎮參差不齊,建設標準還不能做到完全統一。一是因各鄉鎮辦公條件不一,部分便民服務中心難以滿足大廳式、柜臺式辦公需要;二是部分村無支部活動室,便民服務代辦點只能設在學校等臨時辦公地點或村三職干部家中。
2、”兩集中、兩到位”還未得到全面落實。個別單位對”兩集中、兩到位”認識不到位,在整體入駐、集中審批、集中辦理、簡化流程、對窗口提供保障等方面措施不夠,對窗口負責人授權不充分,甚至將一些行政審批事項留在單位作”自留地”,導致群眾辦事”往返跑”。
3、中心拓展服務功能容量有限。由于中心場地面積制約,如房屋產權登記、住房公積金等一些群眾最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務事項,難以納入中心辦理,中心”一站式”服務功能的發揮受到制約。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完善鄉鎮、村(社區)服務網絡。立足現有條件,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辦事制度標準化、政務服務標準化等要求,進一步完善縣、鄉鎮、村(社區)便民服務快速通道,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相關辦事程序,使便民服務中心真正起到便民、惠民作用。
2、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按照省、市”兩集中、兩到位”和”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的要求,促進行政審批項目應進俱進,公共服務項目能進則進,督促各職能部門實實在在地將實體性權力放到政務服務中心運行,充分授權給政務服務窗口現場辦結。確保進入中心的各部門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項目的現場辦結率達到95%以上,按時辦結率達到100%。
3、強力推進政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縣政務服務中心新辦公大樓建設工作,力爭早日建成投入使用。立足現有條件,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辦事制度標準化、政務服務標準化、政務服務中心場地標準化、政務中心設施標準化要求,做好具體工作,縱深推進政務中心標準化建設。
4、加強督促檢查和目標管理。完善督查考核機制。由縣監察局、縣目標辦、縣政府督辦室、縣效能辦等加強監督檢查,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差和對專項工作抓得不力的單位,不定期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并進入年度目標考核,形成定期通報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長效機制,促進各項工作落實。
20xx年8月1日,我來到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物流事業部人力資源部工作,因人員變化,8月24日我有幸調動至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招聘與人事管理工作。在六個月的試用期中,我努力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虛心學習,埋頭工作,履行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我的試用期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中國外運是我畢業后的第一家工作單位,能夠在一個行業內頗有名氣的大型企業工作,自然是充滿憧憬與激情。入職以來,部門的領導和同事都對我十分照顧,工作中我有哪些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領導、同事都不厭其煩的為我耐心講解,幫助我成長提高。招聘與人事管理工作是一個相當繁瑣與細致的工作,正是由于它的這個特點,如果平時不能夠工作前做好規劃,工作中保證質量,就會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總體來講,單位的'人際工作環境非常棒,工作內容與工作強度于我而言稍有挑戰但也完全能夠克服困難,按質按量完成工作。
工作業績方面,我負責的是股份公司本部的招聘與人事統計工作,目前剛剛試用期結束,自己仍處于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階段,很難說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就這半年的工作內容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1、8月份入職以來,參與并協助領導與同事完成=中國外運招聘門戶的搭建工作,第一時間了解并掌握“北森”招聘系統的使用方法并協助編寫了招聘系統的使用手冊。同時,協助各位領導同事維護E—HR系統與招聘相關基礎數據;
2、10月份開始進入校園招聘旺季,協助領導同事進行20xx年校園招聘的計劃、內請審批、準備、宣講、筆面試及其他相關工作。校招結束后基本在持續協助進行社會招聘工作,為信息部、投資部、法律部等部門尋謀合適人選,目前3名應聘者進入辦理入職手續階段;
3、12月份帶我的同事楊磊借調期滿返回山東公司,雖有難度但仍獨立完成20xx年第四季度人力資源統計報表以及其他集團公司下達的統計工作任務;
4、目前正在進行20xx年底招聘與人員基本情況的總結分析。在進行上述的工作期間,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難,工作相對放松時自己也做一些總結,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問題和成長的空間:
a、溝通方面,有很多工作是可以在溝通環節來提高效率的,包括老同事在為我講解工作方法和領導布置工作任務時,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詢問,減少不必要的彎路和工作量;
b、效率方面,很多的效率低下問題是由于自己工作時間安排導致的,對工作的輕重緩急雖然分的清楚,但不知是工作強迫癥還是畏難心理作祟,很多時候總喜歡先做相對輕松的工作。
c、總結創新方面,有些工作確實有些不求甚解,對工作行為與管理制度的上升不足,很多時候不能思考工作流背后代表的管理思想與管理目的,對工作沒有一個全局的把握與規劃,就很難實現創新,提高工作質量。
以上是我試用期的工作總結,我會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工作中不斷改善,盡快勝任這份工作,努力做得更好。
工作完成情況與總結最新范文3
在步入銷售行業之前,我就問自己是不是能夠一直堅持下去,我也很堅定的告訴自己,我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今天,我的確證明了自己當初的決心,我帶著這一份倔強走到了現在。這一路上,不知道摔倒過多少次,也不知道自己被潑了多少次冷水,但是慶幸的是,我還在這里,我還在這個崗位上,我還在堅持自己想要堅持的事情。
這一年確實算很快了,還沒來得及反應,差不多就已經要結束了。這是我進入銷售部的第二年,今年一過,我就要迎來第三年了。很多事情都熬不過三這個字,不管是戀愛還是事業,只要平平穩穩的度過了“三”這個數字,接下來的歲月就會相對而言輕松一些了。今年是我和這份事業磨合的第二年,除了第一年的學習和拼命,這一年我相比而言更輕松了一些。
第一年我為自己打下了穩固的基礎,今年我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琢磨出了一些方法。其實銷售這份工作是需要去動腦筋的,它不像是一份文職工作,只要按部就班就不會出現過大的錯誤。它需要的是辦法和方法,該怎么去達到這個目標,它是有難度的,因此我們也是有壓力的。上半年的`時候是壓力最重的一個階段,那段時間我明顯感到自己有些動力不足了,但是后來我還是調整好了自己,給自己打了滿滿的氣,順利的度過了那段最為艱難的日子。
下半年的時候整體形勢好了很多,我們的壓力也稍微減輕了一些。趁著這個機會,我開始提升自己,我開始聽各種銷售培訓、講座。以及在平時的工作當中,跟優秀的同事學習。平時也會在網上學習一些營銷技巧,學習一些營銷套路等等。其實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銷售這份工作是急不來的,它要求你慢慢走,你才能在后來的日子突飛猛進的成長。
其實這兩年下來,我對這份工作也差不多了解透徹了。我有了自己很多的心得和想法。或許我應該堅持的不是對這份事業的執著,而是在這份事業上,對自己的要求。既然我做了這一份工作,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堅持它如若沒有成績,也是徒勞。所以今后一定要多想一些辦法去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銷售能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不負公司這個平臺給予的寶貴機會。
【工作完成情況與總結最新】相關文章:
工作完成情況總結09-07
司機年度工作完成情況總結(通用14篇)01-05
最新實習情況簡要總結06-08
消防安全工作開展情況總結最新11-26
大學生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小結05-09
營銷工作情況總結01-31
月度工作情況總結02-07
幫扶情況工作總結01-19
教研情況工作總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