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
根據縣衛生局《**縣20xx年支援農村衛生工作“雙千工程”項目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的實施方案》要求,為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方便農村患者就醫,我院和縣婦幼保健院共同于20xx年4月4日同杭埠衛生院、山七衛生院簽訂了“雙千”工程和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相關協議。
此次“雙千工程”暨對口支援工作,周期為一年,即從20xx年4月至20xx年3月底結束。此次支援活動為所支援的二所衛生院共派出醫師4名,每個鄉鎮衛生院2名,其中每位醫師均對鄉鎮衛生院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業務指導。截止目前,在對**中心衛生院的支援中,我院分別派出了心內科和骨科共2名醫師對**衛生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對口幫扶。截至目前,診療咨詢病人達1000人次,協助手術約30余臺次。同時,我院又派出婦產科、五官科2名醫師赴**衛生院開展對口支援,診療咨詢病人達1600人次,參與手術約50余臺次;除了對常規的.醫療業務指導外,工作小組還通過手術示教、學術講座等形式傳授先進的學科知識,進一步提高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水平。同時還幫助鄉鎮衛生院進一步健全了相關工作制度,規范了醫療服務行為。通過半年多的的努力,這兩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業務素質進步明顯,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就診人數較以往也有增加,不僅提高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收入,更主要的是方便了農村人口的就醫,提高了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再接再厲,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2
為全面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提升醫院服務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態度,促進城鄉衛生一體化發展,天津-甘肅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上級主管部門在物力、財力、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提高了我院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治水平,為群眾就近提供質優、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有利于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利于加速基層醫院衛生人才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城市醫療資源合理流動,促進城鄉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均衡、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基層醫院臨床和醫技科室的服務能力和診療水平,加強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的醫療救治;加強衛生人才培養,提高基層醫院管理水平,是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和舉措,近年來,總結我院在天津對口支援甘肅工作中,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重視,精心組織,明確任務,最終實現了帶好一所醫院,服務一方群眾,培育一批人才的目標。
2、截止20xx年12月底,開展手術33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2項,疑難病例討論19次,學術講座18次,教學查房31次,業務培訓214人次,手術示教33人次,重點培訓各專科醫師23人。
3、每年簽訂受援協議,建立了定點支援關系。
4、在對口支援期間,協助我院對麻醉科、神經外科、彩超室等重點學科的建設;進一步規范了糖尿病、甲亢、甲減、痛風病、顱內血腫立體定向技術、B超診斷心臟和外周血管疾患、頸部和四肢血管疾患、筋膜內子宮切除術、陰道鏡診斷宮頸疾患的診斷和治療;開展了內科中心靜脈導管置留術治療胸腔積液及氣胸、外科急癥膽囊腹腔鏡手術、婦科剖宮產術中子宮動脈上、下行支結扎術、兒科小兒哮喘的非口服治療、陰式超聲在婦產科疾病檢查中應用、胃腸超聲臨床應用及超聲介入等新技術。
5、派駐的醫師實際工作能力強,思想作風好、業務水平高、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有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意識。
6、在派駐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臨床科室健全了,診療科目增多了,醫療設備充分利用了,進一步緩解了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7、派駐人員通過組織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專題講座各種臨床帶教形式,為我院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使他們成為醫院的技術骨干,為我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緩解了我院人才技術短缺的嚴重問題。
8、凡下派到我院的人員都是捧著一棵心來,不帶一根草去的思想,在單位、個人利益面前他們無怨無悔,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心全意為甘谷群眾服務,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總之,天津醫院對口支援我院,使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對口支援工作給我院帶來明顯的變化,受援的科室在規范管理、規范行為、規范操作、規范診療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和改善,醫護人員的醫護技術水平,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門診量、住院人次同比增長,患者及社會滿意度不斷上升。
我們決心,一定要緊抓住對口支援難得的機遇,在各級領導關心支持下,在格外專家的精心指導下,在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下,進一步規范醫院管理,提升醫院綜合實力,促進對口支援工作,健康持續發展,使我院的各項醫療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3
根據縣衛生局《舒城縣20xx年支援農村衛生工作“雙千工程”項目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的實施方案》要求,為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方便農村患者就醫,我院和縣婦幼保健院共同于20xx年5月同湯池衛生院、曉天中心衛生院簽訂了“雙千”工程和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相關協議。
此次“雙千工程”暨對口支援工作,周期為一年,即從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底結束。此次支援活動為所支援的二所衛生院共派出醫師6名,每個鄉鎮衛生院3名(其中包括婦幼保健院1名),其中每位醫師均對鄉鎮衛生院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業務指導。
在對湯池中心衛生院的支援中,我院與婦幼保健所分別派出了推拿科、呼吸內科、婦產科共3名醫師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對口幫扶。截至目前,診療咨詢病人達20xx人次,協助手術約60余臺次。同時,我院與婦幼保健所共同又派出婦產科、神經外科、感染科3名醫師赴曉天衛生院開展對口支援,診療咨詢病人達2600人次,參與手術約100余臺次;他們除了對常規的醫療業務指導外,工作小組還通過手術示教、學術講座等形式傳授先進的`學科知識,進一步提高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水平。同時還幫助鄉鎮衛生院進一步健全了相關工作制度,規范了醫療服務行為。通過全年的努力,這兩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業務素質進步明顯,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就診人數較以往也有增加,不僅提高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收入,更主要的是方便了農村人口的就醫,提高了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4
我院高度重視縣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根據對劉集心衛生院、覓子衛生院。依據衛生院具體情況,制定了以“醫療技術指導,人才培養和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管理”為主的對口支援方案,于20xx年10月至12月,我院派出派出一支由外科、婦產科、護理部人員組建的醫療小組到上述衛生院開展幫扶工作,。
醫療小組不顧路途疲勞,克服干旱缺水和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難,積極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通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廟中心衛生院在江北區一院的幫扶下,成功開展了子宮裂傷修補術、膽囊切除術和小腸穿孔修補術,完成改良式剖宮產手術9臺,完成子宮裂傷修補術1例,宮外孕手術2例,成功搶救2例失血性休克和1例新生兒重度窒息。建立健全了14個醫療護理核心制度,完善了院科兩級領導負責制、三級醫師查房制、準時交接班制、手術審批制和院內會診制,進一步規范了醫療技術操作規程。開展了每周1次專業基礎知識培訓,加強了全院醫療業務人員的繼續醫學再教育學習。
對口支援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不但受到當地群眾的好評,也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近日,巫山縣20xx年深化醫院管理年活動現場會在大廟中心衛生院舉行,縣鎮各級領導對該院的'各項工作和江北一院醫務人員的辛勤努力給予高度贊揚。大廟中心衛生院被巫山縣衛生局評為該縣示范鄉鎮中心衛生院的樣板。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5
多年來,我院一直受奉節縣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為提升我院衛生服務水平、構建和諧社會。
促進城鄉衛生一體化、發展基層衛生服務,在物力、財力、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的重大決策和舉措,有利于提高基層醫院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水平,為農民就近提供質優、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有利于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利于加速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有利于促進城市醫療資源合理流動,促進城鄉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均衡、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基層醫院臨床和醫技科室的服務能力和診療水平,加強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的醫療救治;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培養,提高基層醫院管理水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和舉措。縣人民醫院在對口支援我院期間,歸納起來有以下九個方面的.重要舉措。
1、領導重視,精心組織,明確任務,最終實現了帶好一所醫院,服務一方群眾,培育一批 人才的目標。
2、縣人民醫院院長陳國剛同志今年四月在百忙中親自來興隆與鎮黨委、政府共商我院發展大計,關心我院的發展。
3、每年簽訂援助協議,建立了定點支援關系。
4、在對口支援期間,投入了CT、B超等大型設備,還投資人民幣百萬余元。
5、每年選派3——5名思想作風好、業務水平高、管理能力強、身體健康、能夠指導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醫務人員開展工作。派駐的醫師實際工作能力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有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意識。
6、在派出醫院和派駐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臨床科室健全了,診療科目增多了,醫療設備充分利用了,進一步緩解了當地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7、派駐人員通過組織查房、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專題講座各種臨床帶教形式,為我院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使他們成為鄉鎮衛生院的技術骨干,為我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緩解了我院人才技術短缺的嚴重問題。
8、人員培訓方面,我們的人員長期保持輪流到縣醫院進修學習。每年至少接受2——5名衛生技術人員免費進修各種專業學科;在舉辦學術講座、交流會、專家講座等活動時也通知我院派員參加。
9、凡下派我院的人員都是捧著一棵心來,不帶一根草去,對他們單位、個人的利益都受到較大的損失,但他們無怨無悔。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6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對口支援工作總結范文》適用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接受對口支援工作總結,在海淀衛生局的指導下,我社區于20xx年6月與解放軍309醫院簽定了對口支援協議書,309醫院領導和醫務處對此事非常重視,曾幾次到我中心為對口支援具體事項進行了解和協商,從去年12月至今年11月份,派出心內科、骨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高壓氧科、皮膚科、消化內科、肝膽外科、呼吸科等有41人次專家到我社區提供服務,共接診205人次,使這些病人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專家的診治。
為促進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發展,完善我社區衛生服務功能,提高我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為老百姓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緩解大醫院掛號難、就醫難的問題,在海淀衛生局的指導下,我社區于20xx年6月與解放軍309醫院簽定了對口支援協議書,309醫院領導和醫務處對此事非常重視,曾幾次到我中心為對口支援具體事項進行了解和協商,從去年12月至今年11月份,派出心內科、骨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高壓氧科、皮膚科、消化內科、肝膽外科、呼吸科等有41人次專家到我社區提供服務,共接診205人次,使這些病人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專家的診治。深受病人的'好評。
20xx年計劃:
1、繼續開展專家門診工作,按老百姓的需求與309醫院協商,隨時調整專業醫師來我中心出診。由于我校學生中皮膚病較多,與309醫院協商后,皮膚病專家來我中心出診,深受學生們的好評。明年計劃繼續請皮膚病專家支援。
2、請309醫院專家對不同人群開展社區大課堂。明年計劃至少進行兩次。
3、請309醫院專家對我社區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能力和水平。計劃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進行一次。
4、與309醫院協商,派出醫務人員到309醫院進修學習。
存在的問題:
1、我中心學生和在職人員公費醫療關系是北醫三院,只有轉到北醫三院市醫保中心才能報銷,轉到309醫院不能報銷。目前只有離退休人員可以選第二家合同醫院,現有部分離退休人員已經選擇了309醫院,但在職教工和學生只能轉北醫三院。
2、由于我社區規模不是很大,支援專家大多專業很專,校醫院各項檢查、化驗設備不全,致使有些專家有“吃不飽”現象。
3、支援專家經常換人,專家需要重新了解病情,病人治療沒有連續性,建議專家出診人員相對固定一段時間。
北京體育大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7
揚州市衛生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今年以來具體開展以下工作:
一、積極參與全市“三下鄉”活動。
20xx年12月29日,我局在市委宣傳部的統一組織下,召集蘇北人民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醫院、市中醫院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心臟科、呼吸科、消化科、普外科、骨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中醫科和慢病防治科等十二個專科的25名專家,赴儀征市謝集鎮參加全市“三下鄉”活動,向當地人民送醫、送藥、送溫暖。專家組在謝集鎮衛生院義診300余人,街頭宣傳發送健康教育處方和預防疾病宣傳材料20xx余份,向謝集人民捐贈1.5萬元現金和部分藥品,同時又轉贈省級醫院捐贈的數十萬元的藥品器械,深受儀征人民的歡迎。
市衛生局局長潘惠、副局長尹亮和蘇北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孫潔等參加了相關活動。
二、抓好對口支援和惠民醫療,把“三下鄉”活動引向深入。
為把“送醫、送藥、送溫暖”活動引向深入,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和醫院建設并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更好地服務人民,我市今年來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對口支援工作,以提高基層執業人員的業務能力。
(一)職稱晉升人員,服從安排服務基層。
根據省衛生廳的統一要求,城市醫生晉升主治或副高職稱前需要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安排醫師到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援半年,連續3個月為一計算單元。 今年共安排91人次到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援,折合10340個工作日。
(二)明確三甲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
全市每所三甲醫院(即蘇北醫院、市一院、市中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支援4所縣(市)級醫院,三甲醫院與縣級醫院結成穩定的幫扶關系,重點加強縣(市)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實行全方位的支援;全年共安排各三甲醫院的晉升主治或副高職稱前71名醫師到縣(市)級醫院幫扶工作,折合8120個工作日。
各縣(市)醫院的晉升主治或副高職稱前158名醫務人員到鄉鎮衛生院幫扶工作,折合7402個工作日。
(三)合理安排專家,明確服務工作內容。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市衛生局創新工作方法,加大城市醫院幫扶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力度,安排市區醫院內、外、婦、兒、眼、耳鼻喉和中醫等7個專業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到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確保市區每個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大醫院專家坐診每周不少于1個工作日,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大醫院專家的服務,切實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助工作有多項內容:在門診坐診方便居民前來就醫;開展教學查房,解決較復雜疑難問題;開展專題培訓,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水平;推廣基礎適宜技術,促使基層服務能力的提高;開展健康宣教,提高群眾健康保健意識;指導科學我局年初將副主任醫師下基層工作納入醫院綜合目標管理內容,明確各支援醫院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各醫院制定計劃、科學安排、積極協調,加強下派人員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和檢查考核辦法,確保下派醫生到崗到位,安心在基層工作,充分發揮作用;局多次召開會議,交流工作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探討工作難點,協調解決問題,提出工作要求。
(五)嚴格督導檢查,提升幫扶工作水平。
為真正把專家下基層、到社區坐診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制定下發了《揚州市城市衛生對口支援城鄉基層衛生工作考核細則(試行)》,將督查任務分解到局機關各處室,每個處室負責2-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月至少抽查1-2次,每季度將檢查結果以文件形式向醫院進行通報,對不按規定開展工作地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和網上公示。20xx年查實10余人違反規定,堅決給予延遲職稱晉升或暫緩職稱聘用的處理,起到了警戒作用,有效地提升幫扶工作水平。
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助工作在全省衛生系統尚屬首創,目前這項工作深受社區居民歡迎,得到衛生行業的關注,我們將根據社區的需求,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扎扎實實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
(六)明確困難患者為惠民對象,提高惠民服務意識。全市五家惠民醫院(含寶應、高郵、江都、儀征人民醫院)和數十家惠民門診醫療,謹記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重托,心系困難群眾的病痛和健康,扎實工作,努力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切實送到困難群眾心中。在醫療救助工作中,我們除了做好常規的惠民醫療服務以外,還十分注重心理上的關懷。鼓勵和督促醫務人員多與特困患者交流、接觸,讓他們能夠體會到醫院對他們的理解和同情。醫院領導經常來到特困患者的床頭,了解病情,聽取意見,專職人員每天都對在院的特困患者逐一巡視,了解他們的具體困難和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協調解決。例如,特困患者最常見的自付費用無力承擔的問題,醫院救助辦常常與當地社區和民政部門聯系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有時還需要多次上門協調,盡可能的取得他們的支持。遇有患大病,根本無力繼續治療的患者,醫院還積極與新聞單位聯系,通過媒體積極尋求社會的同情與關心,使得他們的治療得以繼續下去。醫院還定期由領導帶隊,組織醫務人員深入到困難群眾較多的社區,召開與特困患者面對面的座談會,集中聽取他們對醫院以及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解答他們的一些疑惑。醫院還通過對所有7000多位低保救助對象逐一發放健康調查問卷的形式,初步掌握了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經濟情況,后來又對全部特困人員進行了一次免費的全面健康體檢,并在上述基礎上為所有低保對象建立了個人健康檔案。健康檔案的'建立又為醫院進一步對低保對象開展更具針對性、更有個性化的醫療、健康指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醫院還專門為特困對象開通了24小時熱線救助電話,隨時接受他們的咨詢和求助。救助辦定期與轉往定點醫院治療的特困病人及家屬聯系,了解病情治療情況,宣傳政府救助政策,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時送達特困患者。
通過上述的良性互動,不僅增加了特困患者對惠民醫院以及相關醫療救助政策的理解,取得了他們對醫院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通過惠民醫院這個載體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和溫暖,體會到全社會對他們的同情和幫助。
(七)積極創造條件,為困難患者提供優質、低價的醫療服務。醫療救助工作,本身就是為了解決經濟困難人群的醫療保障問題而進行的一項工作,因此盡可能地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是各惠民醫院必須要做好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醫院從一開始,就協助政府制訂了《惠民醫院醫療管理暫行辦法》、《惠民醫療用藥目錄》、《惠民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服務標準》、《惠民醫療基本診療項目》等規范性制度,醫院結合醫改,強調公益性,以病人滿意為重要標準。醫院制訂了《超范圍診療同意審批書》等一系列降低和控制醫療費用的配套文件,明確對困難患者進行的各項診療措施,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應遵循基本、低價、有效的原則。平時還通過各種途徑對醫務人員反復宣傳、教育,強調醫院開展惠民醫療服務這項工作的宗旨,不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著重放在很好地完成政府交辦的惠民醫療救助任務,爭取政府對醫院的支持,擴大醫院的社會影響,以此來促進普通醫療業務的發展。臨床科室醫護人員也自覺地多幫患者考慮,想辦法降低醫療費用。例如對于手術病例,術前能在門診完成的檢查,盡可能的在門診完成,術后可以提前出院的盡量提前出院,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醫院還長期密切關注救助對象醫療費用的動態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通過幾年來努力,在救助對象重病患者比例較高的情況下,人均住院費用仍僅有市區平均水平的70%左右,換個角度說惠民醫院通過費用控制就減少了救助對象30%左右的醫療負擔。
另一方面,在控制費用的同時,也決不降低困難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醫院將困難患者與普通病人同收一個病區,同住一間病室,得到同樣的優質醫療和護理。同時醫院還緊緊依靠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北人民醫院的技術優勢,為困難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技術服務,專家定期或不定期地來醫院查房、開設專家門診,遇有疑難病例及時會診、手術現場指導,較大手術直接親自完成,且從不收取會診費用。這樣既降低了困難患者的醫療費用,又讓他們接受到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也保證了醫療安全。
自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止,惠民醫療服務12983142人次(其中住院12313903人次、門診服務669239人次),困難患者得到醫療救助減免16877872.69元(其中住院5233208.69元、門診11644664.00萬元),總的減免比例70%。其中,救助血液病患兒5名,救助金額29萬元。
三、20xx年將“三下鄉”活動引向深入。20xx年工作思路是抓好對口支援和惠民醫療,具體從以下七方面落實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城市衛生支援城鄉衛生工作力度,加強對縣級醫院的幫扶,對于解決我國衛生服務的公平和效率問題,提高城鄉基層衛生工作和廣大群眾健康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城鄉基層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但是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醫療衛生的公平性、可及性還沒有能夠得到很好解決。支援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城鄉基礎衛生工作搞不好,會直接影響廣大群眾健康水平。因此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自覺、積極、主動地把城市衛生支援城鄉基層衛生工作融入到富民強市的大局中去,為我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二、加強組織領導。要求各相關單位高度重視城市衛生對口支援城鄉基層衛生工作,將其作為衛生工作的重點任務,精心謀劃,合理安排,抓好落實。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市衛生局由揚州市城市衛生支援農村和社區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醫政處)統籌協調三甲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有關工作。支援單位也成立相應組織,切實加強領導,把支援縣級醫院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主要領導親自負責,分管領導抓落實。受援單位也成立對口支援協調小組,加強與支援單位的聯系、溝通和協調。各縣(市)衛生行政部門也要關心對口支援工作,主動協調有關事宜。
三、制定工作方案。支援單位要根據本工作方案的要求,深入受援單位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在明確受援方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對口支援和惠民醫療的具體方案和實施細則。要確立支援和惠民目標,細化工作內容,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確保對口支援和惠民醫療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序時進度安排。年初市衛生局要完成對口支援方案的制定工作,2月下旬支援單位完成實施方案,3月份組織全面實施,12月進行總結、評估。以后,每年支援單位都要制定年度對口支援實施計劃,年底總結、評估。
五、建立考評制度。市衛生局將建立城市衛生對口支援城鄉衛生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并將對口支援工作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把對口支援工作的成效與單位及其領導同志的業績評價結合起來,促進對口支援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六、加強溝通協調。三甲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是一項較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的配合,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衛生行政部門和對口支援相關醫院要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溝通協調,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七、開展督導檢查。市衛生局將建立督查制度,明確督查內容,采取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辦法,加強對城市衛生支援城鄉基層衛生和惠民醫療工作的督導,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和解決問題,并將檢查情況在全市通報。
我們只有通過開展這一系列的工作,利用各種形式,把衛生知識和惠民醫療服務送下鄉送基層,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防病治病能力,解決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幫助農民群眾強化衛生意識,全面提高健康素質。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8
近年來,我區與x市x區等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對口支援關系,對提高我區醫療技術水平,促進衛生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20xx年,本著真誠合作的態度,繼續與x區保持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對口支援成果顯著,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聯絡,共謀發展
x區衛生局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主要領導多次與x區衛生局及所屬醫院領導會面,積極爭取技術設備扶持,并借助其先進管理經驗,共同探討我區衛生事業發展前景,深刻把握衛生發展動向。
二、加大設備支持力度,改善扶持單位醫療條件
在x衛生局的協調下,x醫院、x中醫院分別向中醫院提供病床、風扇等設備86件,價值4萬余元;向x衛生院提供X光機、心電圖機、麻醉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48件,價值70萬元。中醫院正在擴建病房樓;x衛生院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先進的診療設備,這批設備的投入,滿足了兩所醫院的.實際需求,有利于臨床業務的發展。
三、組織專家開展義診臨床指導
8月份,x區衛生局組織x中醫院、x醫院等單位的內科、心腦血管科、糖尿病科、兒科等專家及行政管理人員30人,來我區參觀指導。專家們參觀了區醫院,對醫院建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通過座診為我區260名患者進行診治,并對區醫院的40名醫生進行業務指導。指導結束后,區衛生局組織有關單位與專家組赴克旗草原參加了聯誼會,進一步拉近了關系。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在以后工作中,區衛生將進一步拓展與x城區等單位的協作,探討建立管理及業務骨干培養基地,加大技術協作,引進高新技術項目,積極爭取資金、設備投入,不斷提高我區醫療技術水平。
【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對口支援工作總結09-14
醫院對口支援的工作總結09-30
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總結07-22
醫療對口支援工作總結01-23
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5篇05-02
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5篇)05-04
對口支援工作總結(通用18篇)03-22
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5篇12-18
對口支援工作總結(通用19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