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教研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教研室緊緊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工作,千方百計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積極開創我校教研課改新局面。為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我校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擬定詳細的教研工作計劃,明確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立足校本教研,教研室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牢固樹立“中小學教育整體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加大教研力度,3月以來我校教研室積極推進教育改革進程,堅持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成績再創歷史新高。
二、加強九年級畢業班各學科的復習研討,20xx中考再創佳績
強化畢業班復習工作是提高中考質量的有效措施,我們先后召開了全校九年級各學科教師座談會共商中考復習策略。在復習中全校做到統一復習計劃,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檢測,統一質量分析,資源共享。每位教師手中的復習資料互通有無,尤其是優質資料做到及時互通。共同找出差距,互相彌補不足。每半個月集中交流一次。20xx年我校的中考重點中學錄取率比上一年提高9個百分點。
三、以校本教研為基礎,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我校教研能力
搞好制度建設是加強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校本教研離不開人的決定因素,而人要靠一系列科學、有序的制度去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校本教研出效益、出質量、出成果。我們主要抓好四個機制的建立,落實校本教研工作。
1是建立學習機制。在形式上主要采取集中學習、小組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在內容上要學習《課程標準》、《教學研究文集》、《中小學教學》、《基礎教育課程》等報刊雜志和上級文件。為使學習落到實處,我們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撰寫1篇以上論文,學習筆記不少于8000字,并把它作為每次期查的重要內容來抓。
2是建立管理機制。校中心學校出臺的“績效考核辦法”,重點加強了教學管理,尤其對校干部隊伍建設,教師隊伍管理,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具體詳細的規定,防止和杜絕講形式、走過場。各教研組圍繞常規教學管理的同時,結合本校實際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校本教研落到實處。
3是建立激勵機制。以人為本,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有其豐富的內含,學校工作的以人為本,就是應該尊重教師的勞動,特別是教師的創造性的勞動;應該滿足教師的力量,特別是教師的智慧性的力量;應該為教師的終身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校特別重視年輕教師的培養,對積極參加教研教改實驗的老師實行“三優先”,即優先派外出學習,優先考試排名,優先晉級,充分調動教師參加教研教改的積極性。
4是建立督察機制。主要采取領導聽課督察與依據制度督察相結合。校中心學校校長和教研員經常深入課堂,參與聽課、評課,每期聽課達60節以上,不僅起到了指導學校教研工作作用,也有力督察了學校教研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與此同時,每月對教學、教研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學期末對我校教師進行學生評教。
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校本教研
活動是校本教研的載體,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教研活動對提高教學質量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主要圍繞以下七個方面開展活動。
1、備課組活動。長期堅持集中備課制度;備課組固定教研時間和活動地點,每次活動到“四定三有”,即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中心發言人;做到有活動準備、有活動記載、活動成效。如備課組嚴格執行“四定三有”工作程序,每周開展一次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活動,做到每個教研組有課題,由中心發言人準備教案并發言,由備課組討論定優劣,由備課記載并歸案,活動結束前確定下一次出場的中心發言人。
2、教研組活動。主要組織校內教師互相聽課、說課、議課、評課活動。三十四團中學徹底改變過去先由講課者自己備課,講完后再由大家評一下優缺點的作法,采取活動前的預期目的分析集體備課討論定教案、定說課稿、形成評課書面發言稿和議題的方法步驟、目標等五個環節;把教師分為老年指導型和中青年骨干型兩組,老年組的任務是負責指導新教師的教學,向青年教師傳授基本的教學經驗;由老教師擔任師傅,年輕教師是徒弟,組內教師一幫一。我校全年開展青年教師研討52次,骨干教師示范課18次,中年教師公開課36次,極大地推進了教研的不斷深入,教師業務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五、始終立足課堂教學,促學生素質、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課程改革的主戰場。立足本校,我們對課堂教學更為關注,研究課堂的力度更大。
1、本學年度各學科都進行了多側面、多形式的教研課改嘗試。
突出作到堅持說課與上課結合,聽課與評課并重。這樣,教學探究活動頻頻出現。本學期經過篩選,有重點,有計劃組織開展各學科的教學探究課,起到教師取長補短,互學共進的作用。通過錘煉之后,全校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展現了我校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新課標的把握,運用說課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經驗和做法。
2、邀請教研室專家教師來我校開展面對面對面課堂互動交流活動。
“名師送教”是我校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大新舉措,集中利用優質教育資源,發揮特別是示范作用,引領廣大教師自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結合課堂教學實例給我們教師進行了學科教學策略的輔導,避免了我們以后再走同樣的彎路。5月21日,我校特邀請兄弟學校參加在我校舉辦的聯片教研活動,雖然增加了學校經費負擔,但我們認為增加這樣的負擔是值得的,它增添了全校師生的自豪感,推動了我校教學改革又朝前邁進了一步。這樣的聯片教研活動,我們派出參加的教師達到了45人次。
3、組織開展中青年教師觀摩課的大型連片教研活動。
為加強我校基礎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培養和推進青年骨干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教改,4月19日至20日組織開展了中青年教師觀摩課教師課堂教學互動交流活動,
4、綜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校添置了一個多功能微格教室,可以實現與全國各地名校課堂的互動教學。實現計算機進教研組,對教師進行課件制作培訓,使教師能熟練使用教學軟件和制作課件。⑵加強軟件配置,為教師提供教學素材。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校園網的資源,探索網絡環境下教與學。如何處理網絡環境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我們將著力在這一方面進行一些探索與嘗試。
六、總結教學經驗,
進一步推動課改向深層次發展總結教學經驗,撰寫課改論文是廣大教師課改成果的具體展現,是教師對課程改革過程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我們積極鼓勵全校教師認真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并幫助他們修改和推薦參評。今年我校共有46篇論文參評獲獎,其中市級一等獎兩篇,二等獎一篇,縣級四十一篇。
20xx年3月以來的教研的工作,成績雖微不足道,但我們在基礎教育工作研究中做到的是務實求真。立足校本,新課程推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在教體局和教研室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將一如繼往,開拓創新,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拓寬教育科研的廣度,挖掘教育科研的深度,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業務學習,深入研究教育教學理論,竭力探索一條適合我校教育科研的新路子。
【中學教研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中學教學教研工作總結06-14
中學教學教研工作總結10-20
中學教研信息工作總結09-16
中學教研員工作總結06-27
中學教研工作總結(15篇)07-21
中學教研工作總結15篇07-30
中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08-02
中學教研室工作總結11-05
中學教研工作總結(精選15篇)08-27
中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