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格言>周國平名人格言
周國平名人格言
更新時間:2024-06-15 06:11:25
  • 相關推薦
周國平名人格言(通用60句)

  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時候,不必更多,不知來自何方的脈脈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驅散歲月的陰云,重新喚起我們對幸福的信心。這篇文章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周國平名人格言,歡迎大家閱讀。

1、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時間進食,大部分時間在消化,獨處就是我消化世界。

2、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斗,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

3、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4、到處供奉財神爺,供奉福祿壽三神,世上有哪一個民族如此厚顏無恥地公開崇拜金錢,坦然于自己的貪婪?

5、誰都是這樣:逝去了的,永遠不能追回;經歷著的,又不愿放棄;留戀過去,卻不肯用現在交換。

6、我突然想到,我這個不信神的人,其實是很有宗教感情的,常常不自覺地用末日審判的眼光來審視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為一切美好價值的毀滅而悲傷,也許這就是我常常感到憂愁的根源吧。

7、在我看來,真正的使命感無非是對自己選定并且正在從事的工作的一種熱愛罷了。遇見這樣的人,我的血緣本能就會把他們認作我的親兄弟。

8、輪船把離岸的憂愁和靠岸的痛苦都藏在心里。

9、今天的孩子已經越來越沒有童年。到各地走走,你會發現到處都在興建雷同的城鎮,千篇一律的商廈和水泥馬路取代了祖先們修筑的土墻和小街,田野和村莊正在迅速消失。孩子們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成長,壓根兒沒有過同大自然親近的經驗和對土地的記憶,因而也很難在他們身上喚起對大自然的真正興趣了。有一位作家寫到,她曾帶幾個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們對月亮和海毫無興趣,心里惦記著的是及時趕回家去,不要誤了他們喜歡的一個電視節目。

10、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于零。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11、浪漫主義在痛苦中發現了美感,于是為了美感而尋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偽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種語言,真的痛苦卻沒有語言。

12、人們的心理可能是這樣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于是嫉妒之情便化裝成正義的憤怒猛烈噴發了。當然啦,決不能讓那個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場;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類似的事,那么,堅決向法庭認同,與罪人劃清界線,就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仿佛譴責的調門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處,人與人之間必定充滿殘酷的斗爭,人性必定扭曲,愛必定遭到扼殺。

13、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給我們造成很大的煩惱,因為離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經歷很重大,但我們當時并不覺得,也因為離得太近。距離太近時,小事也會顯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顯不出大了。隔開一定距離,事物的大小就顯出來了。

14、我們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塵世遭遇,但是,我們永遠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個人的塵世遭遇對于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15、在另一個黑夜里,同一朵燭光會不會重新點燃?

16、西方人文傳統中有一個重要觀念,便是人的尊嚴,其經典表達就是康德所說的"人是目的"。按照這個觀念,每個人都是一個有尊嚴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當做手段使用。對于今天許多國人來說,這個觀念何其陌生,只把自己用做了謀利的手段,互相之間也只把對方用做了謀利的手段,未嘗想到自己和別人都是有尊嚴的精神性存在。

17、當然,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

18、這種夢不能實現也不需要實現,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

19、可是,換一個角度看,我倒覺得,這個特點恰恰也是人的優點,它表明人天生就是一種浪漫的動物。對于人來說,一切享受若沒有想像力的參與,就不會是真正的享受。人的想像力總是要在單純的物之上添加一些別的價值,那添加的部分實際上就是精神價值。如果沒有追求的激情在事前鋪張,懷念的惆悵在事后演繹,直接的擁有必定是十分枯燥的。事實上,懷念和追求構成了我們的精神生活的基本內容。

20、今日的家長們似乎都深謀遠慮,在孩子很小時就為他將來有一個好職業而奮斗了,為此拼命讓孩子進重點學校和上各種課外班。從孩子這方面來說,便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了可怕的競爭,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過去,為了拿到那張最后的文憑,不知要經受多少作業和考試的折磨。有道是: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教育方式恰好一開始就是輸局了。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發展,只學得一些技能,將來怎么會有大出息昵?

21、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對方卻沒有,你和他還講不講誠信?我的回答是,仍然要講,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誠信就表現在明確告訴他:你是一個沒有尊嚴的人,我不和你打交道!決不能用欺詐對付欺詐,而應該形成一種氛圍,使那些不講誠信的人遭到蔑視和孤立,也許這正是走向誠信的第一步。

22、人世間的爭奪,往往集中在物質財富的追求上。物質的東西,多一些自然好,少一些也沒什么,能保證基本生存就行。對精神財富的追求,人與人之間不存在沖突,一個人的富有決不會導致另一個人的貧困。

23、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度。

24、"距離說"對藝術家和哲學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的距離,然后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決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25、執著是惑,悲觀何嘗不是惑?因為看破紅塵而絕望、厭世乃至輕生,骨子里還是太執著,看不破,把紅塵看得太重。這就好像一個熱戀者急忙逃離不愛他的心上人一樣。真正的悟者則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假定他是那個熱戀者,那么現在他已經從熱戀中解脫出來,對于不愛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糾纏,亦非遠遠躲避,而是可以平靜地和她見面了。

26、單純的人也許傻,復雜的人才會蠢。

27、另一方面,對于一顆有接受力的心靈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會真正失去。

28、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反璞歸真的平凡。

29、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里,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靜,人會由衷地快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現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快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30、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是可有可無的,有了也許增色,沒有也無損本質,有一些東西則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復是生活。什么東西不可缺,誰說都不算數,生養人類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權威。自然規定了生命離不開陽光和土地,規定了人類必須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內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生活的永恒核心。

31、生命害怕單調甚于害怕死亡,僅此就足以保證它不可戰勝了。它為了逃避單調必須豐富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32、意識形態和人生智慧是兩回事,前者屬于頭腦,后者屬于心靈。人與人之間能否默契,并不取決于意識形態的認同,而是取決于人生智慧的相通。

33、從容中有一種神性。在從容的心境中,我們得以領悟上帝的作品,并以之為榜樣來創作人類的作品。沒有從容的心境,我們的一切忙碌就只是勞作,不復有創造;一切知識的追求就只是學術,不復有智慧;一切成績就只是功利,不復有心靈的滿足;甚至一切宗教活動也只成了世俗的事務,不復有真正的信仰。沒有從容的心境,無論建立起多么輝煌的物質文明,我們過的仍是野蠻的生活。

34、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于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每一個問題至少有兩個相反的答案。

35、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

36、我真的感覺好孩子是寵不壞的。你越愛他,他發展得越好。溺愛和愛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溺愛就是給他創造特別豐厚的物質環境,要什么給什么,覺得這樣就是愛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沒有辦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沒有在一起歡聲笑語。只要精神上有關懷,怎么愛都行,愛不壞的。

37、有兩種人最不會陷入瑣屑的煩惱,最能夠看輕外在的得失。他們似是兩個極端:自信者和厭世者。前者知道自己的價值,后者知道世界的無價值。

38、人是一種講究實際的植物,忙著給自己澆水、施肥、結果實,但常常忘了開花。

39、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就無嚴肅可言。

40、我不相信人一生只能愛一次,我也不相信人一生必須愛許多次。次數不說明問題。愛情的容量即一個人的心靈的容量。你是深谷,一次愛情就像一道江河,許多次愛情就像許多浪花。你是淺灘,一次愛情只是一條細流,許多次愛情也只是許多泡沫。

41、昨天我們越是感覺心心相印,今天的裂痕就越是使我們疼痛,我們的隔膜感就越是尖銳鮮明。

42、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43、幾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稱作"幸福"。

44、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

45、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里的工匠,只要體力許可,總能不斷地制作。創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徹底完了。他沒有一點慰藉,在自己眼里成了廢物。他也的確是一個廢物了。

46、另一方面,歷史上也不乏在處世方面成熟的天才,但他們往往有二重人格。

47、創造靠智慧,處世靠常識。有常識而無智慧,謂之平庸。有智慧而無常識,謂之笨拙。庸人從不涉足智慧的領域,所以不自知其平庸。天才卻不免被拋入常識的領域,所以每暴露其笨拙。既然兩者只可能在庸人的領土上相遇,那么,庸人得意,天才潦倒,當然就不足怪了。

48、人要做成一點事情,第一靠熱情,第二靠毅力。我在各領域一切有大作為的人身上,都發現了這兩種品質。

49、我的野心是要證明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也能得到所謂成功。

50、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

51、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52、謊言重復十遍未必成為真理,真理重復十遍就肯定成為廢話。

53、在自由競爭狀態,自然選擇淘汰了劣者,在專制狀態,人工選擇淘汰了優者,惟有平庸者永遠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54、慧根也未免太淺。我真正要留意的是在苦難中自衛。

55、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

56、一個社會沒有法治,許多國民沒有信仰,這是最可怕的,什么壞事都可做,什么壞事都會出。

57、不妨把靈魂定義為普遍性的精神在個體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一個人無論怎樣超凡脫俗,總是要過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總是平凡的。所以,靈魂的在場未必表現為隱居修道之類的極端形式,在絕大多數情形下,恰恰表現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58、我堅定地認為,中國的出路在于法治和信仰。

59、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也是最遠的。孤獨者必不合時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為時髦,包括孤獨。

60、欣賞藝術品等;另一類是給予的,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價值都得到了積極實現。

【周國平名人格言】相關文章:

關于周國平名人格言匯總60句09-25

關于周國平名人格言句子40句05-04

周國平名人格言短句(通用40句)09-15

周國平名人格言說說(精選40句)04-10

關于周國平名人格言匯總50句06-22

關于周國平名人格言句子(精選60句)06-26

關于周國平名人格言說說(精選40句)10-30

周國平名人格言說說(通用40句)04-09

關于周國平名人格言句子大全(精選60句)05-1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热久久99这里有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