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格言>論語中的人生格言
論語中的人生格言
更新時間:2024-12-06 07:15:07
  • 相關推薦
論語中的人生格言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格言吧,格言又稱箴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一個人機智之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格言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中的人生格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萬事萬物的誘惑;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孔夫子把人生分了三個階段,并且說了每個階段要注意的問題。這里的“戒”,不是要我們完全杜絕,可以理解為控制。

  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見有長處優點的人,要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這句話是孔子關于修身的重要思想,告訴我們一定要開放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要對方是可以讓我們學習的能者,不管是誰,不管他出身如何,我們都可以向他學習,一個人只有博采眾長,才能變得更優秀。“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這個道理。

  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總是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而小人恰恰相反。如果實在沒辦法幫助的話,不做小人行徑也好。孔子有句話說得特別好:“觀危墻即倒,既勿扶,然則勿推,甚善。”看見別人的墻要倒了,如果你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別人難過,如果不能安慰,那么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覺得,做人,一定要厚道。一個人只要有了厚道之心,別人才會愿意接近你。要知道,真正善良厚道的人,不會犧牲別人的利益。不能想當然,自以為是。這是為人處世的態度和修養。

  五,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是很少仁厚的。孔子說,有些人很夸海口,講仁講義比任何人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卻從不腳踏實地,這人不靠不住。所謂口蜜腹劍、笑中藏刀也是這類人。

  六,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在路上聽到傳聞不加考證而隨意聽信傳播,這是有道德所不齒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明白道聽途說不好,卻依然在做著這樣的事。人的貴賤之分,不是取決于金錢,而是來源于內在,散播謠言的人,品德會為人所不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正確態度。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來提醒人們用老實的態度對待學習和一切事物,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這才是最明智他是的人生態度。

  八,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適,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親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食若過飽,屬貪;而居若過安,則是逸。人一定要有自控力,有自己的底線。你可以貪,但是應該有一個度,凡事若沒有了度,就會變得墮落,就過猶不及了。

  九,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這樣才算是君子。生活中被別人誤解,被人冤枉,這些都屬于“人不知”。絕大多數人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會生氣。要想做到不生氣,內心得很強大。

  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讓別人了解自己,高看自己。其實別人了解不了解我,我還是我,沒有任何損失。而如果我不了解別人,就不會學習別人的長處,就不能進步;不了解別人,就可能不清楚事實,容易出錯。

【論語中的人生格言】相關文章:

論語的格言07-26

經典論語格言(精選30句)11-28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09-18

誠信在論語中的句子11-30

經典論語格言句子60句09-24

論語的格言【精華15篇】09-15

論語格言匯總50句精選10-25

經典論語格言(通用40句)07-25

論語格言句子40句10-1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欧美麻豆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