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志與自強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曾國藩家書》。下面這篇是小編收集的關于曾國藩格言短句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1、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3、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4、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5、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6、將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過。若以古人至誠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魚下也。
7、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8、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穩當,再來講求變化;做事要無聲無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簡單便捷。
9、凡說話不切中事理、沒有分量的人,他的部下必定不會服氣。
10、扶助危困拯救災難的英雄,最主要的是要經得起心與力上的勞苦。
11、雅量雖由于性生,然亦恃學力以養之,惟以圣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度量閎深矣。——《曾國藩書信》。
12、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人之好勝,誰不如我,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強恕之事也。一日強恕,日日強恕;一事強恕,事事強恕,久之則漸近自然。以之修身,則順而安;以之涉世,則諧而詳。——《曾國藩書信》。
13、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學問。——《曾國藩書信》。
14、兵勇勞苦,須時時存體恤之念,然營規則不可不嚴。——《曾國藩書信》。
15、凡說話不中事理,不擔斤兩者,其下必不服,故《說文》"君"字"后"字從口,言在上位者出口號令,足以服眾也。——《曾國藩書信》。
16、居心不循天理,則畏天怒;作事不順人情,則畏人言。——《曾國藩書信》。
17、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后動有成,事可久。——《曾國藩書信》。
18、揀選將材,必求智略深之入。又須號令嚴明,能耐勞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曾國藩書信》。
19、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曾國藩書信》。
20、不苛求于全材,宜因量以器使。——《曾國藩書信》。
21、軍行戰勝,尤須堅明約束,無令騷擾地方。——《曾國藩書信》。
22、人性本善,自為氣稟所拘,物欲所蔽,則本性日失,故須學焉而后復之。——《曾國藩家書》
23、人之精神不可無所寄。——《曾國藩家書》
24、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曾國藩家書》
25、讀書,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曾國藩家書》
26、至于兄弟之際,吾亦惟愛之以德,不欲愛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使,勸之以習勞守樸,愛兄弟以德也;豐衣美食,俯仰如意愛兄弟以姑息也。姑息愛之,使兄弟惰肢體,長驕氣,將來喪德虧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曾國藩家書》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曾國藩家書》
28、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曾國藩家書》
29、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曾國藩家書》。
30、總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也。——《曾國藩家書》。
31、去忿欲以養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曾國藩家書》。
32、一一一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曾國藩日記》。
33、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曾國藩家書》。
34、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曾國藩筆記》。
35、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客氣,不挾私見,終可為人共諒。——《曾國藩家書》。
36、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國藩筆記》。
37、治將亂之國,當用重典。治久亂之國,宜予生路。——曾國藩
38、人必誠,然后業可大可久。——曾國藩
39、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國藩
40、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紛,此亦不必過為退避也,但因以為利,則市道矣。——曾國藩
41、養得胸中一種恬靜。——曾國藩
42、名節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曾國藩
43、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毀譽,是有待于外也。
44、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
45、天下有三門,繇于情欲,入自禽門;繇于禮義,入自人門;繇于獨智,入自圣門。
46、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壅滯,必有通時。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47、萬里關山睡夢中,今朝始洗眼朦朧。云頭齊擁劍門上,峰勢欲隨江水東。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臥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 ——曾國藩 《初入四川境喜晴》
48、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49、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于搏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無常,短莫短于茍得,幽莫幽于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敗莫敗于多私。
50、求靜是初學收心之法,若只在靜上用工,久之習成驕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動心,正是從人情物理是非毀譽中磨煉出來,到得無動非靜,乃真靜矣。——曾國藩
51、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曾國藩
52、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53、危急之際,莫靠他人,專靠自己,乃是穩著。
54、忿怒二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55、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須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56、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57、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縱遇險徒,止付一笑。
58、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為無慚神鬼;休預怕后來災禍,只要暮年心氣感召吉祥。
59、生死何奇,且完卻一生忠孝;哀榮畢備,只益增九陛憂勞。
60、不怕群眾罵你,就怕群眾不找你。
61、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可取,只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各位弟弟引以為戒。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62、為人不可過于聰明。——曾國藩
63、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出,自氣質上發出,自習識上發出,自物欲上發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曾國藩
64、居心不凈,動輒疑人。人自無心,我徒煩擾。——曾國藩
65、"我雖置身霄漢上,器小僅濟瓶與罍。立朝本非汲黯節,媚世又無張禹才。似驢非驢馬非馬,自憎"形影良可咍。
66、一國有一國之氣,一家有一家之氣,一身有一身之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生氣,則日趨于盛矣。
67、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曾國藩
68、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于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曾國藩
69、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曾國藩
70、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 曾國藩
71、人之處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處之。 —— 曾國藩
72、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 曾國藩
73、人生在世,個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須營運關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7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 曾國藩語錄
75、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壅滯,必有通時。出處:曾國藩家書
76、道聽途說,聰明的人嘲笑你,無知的人為之驚駭。驚駭之人也最終會弄明白,會說你實際上在欺騙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發誓他們也會懷疑你。——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7、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人主之。
78、惟柔以制剛狠之氣,惟誠以化頑梗之民。
79、凡事非氣不舉,非剛不濟。
80、人生由立志開始, 志不立, 天下無可成之事, 若能立志, 圣賢豪杰, 無事不可為。
81、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曾國藩
82、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后動有成,事可久。盤庚遷殷,武伐紂,三令五申,猶恐弗從。蓋恒情多隱于遠識,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壞之,雖有良法,胡成胡久。——曾國藩
83、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84、人人料必勝者,中即伏敗機,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朝氣。
85、書蔬魚豬,一家之朝氣;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86、自得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驅使,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戴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驅使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許?哀哉!
87、常人無不行為圣賢,毫不系乎念書之多寡。
88、居有惡鄰,坐有損友,借以檢核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89、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掌握即做之。
90、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不以昨日延誤目前日補做,不以嫡有事目前日預做。
【曾國藩格言短句】相關文章:
曾國藩格言短句40句08-04
曾國藩格言短句70句10-14
曾國藩格言短句(精選80句)09-29
曾國藩格言短句80句精選06-18
曾國藩名人格言短句(精選70句)07-24
曾國藩名人格言短句(精選100句)08-22
曾國藩名人格言短句40句精選10-12
曾國藩名人格言短句30句精選09-05
曾國藩名人格言短句匯總(精選90句)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