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看到一些外國的小說,尤其是俄國,波蘭和巴爾干諸小國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這許多和我們的勞苦大眾同一運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為此而呼號,而戰斗。下面這篇是小編特地為大家收集的魯迅名人格言說說,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1、人生多辛苦,而人們有時卻極容易得到安慰,又何必惜一點筆墨,給多嘗些孤單的悲哀。
2、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份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3、然而一個小的和一個老,一個死的和一個活的,死的高興地死去,活的放心地活著。說誑和做夢,在這些時候便見得偉大。所以我想,假使尋不出路,我們所要的倒是夢。
4、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
5、側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則以公民程度為差。故國民教育,實其本柢。
6、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墻”一般,使你隨時能“碰”,能打這墻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勝利者。
7、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8、時刻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9、我先前的攻擊社會,其實也是無聊的。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為他們大多數不識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話也無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則,幾條雜感,就可以送命的。民眾的懲罰之心,并不下于學者和軍閥。
10、有一種可嘆的事,是讀者的感覺,往往還是叭兒靈。叭兒明白了,他們還不懂,甚而至于連譏刺,反話,也不懂。現在的青年,似乎所注意的范圍,大抵很狹小,這卻比文壇上之多叭兒更可慮。
11、創作翻譯和批判,我沒有研究過等次,但我都給以相當的尊重。對于常被奚落的翻譯和介紹,也不輕視,反以為力量是非同小可的。
12、諺語固然好像一時代一國民的意思的結晶,但其實,卻不過是一部分的人們的意思。
13、若與狗奮戰,親手打其落水,則雖用竹竿又在水中從而痛打之,似乎也非已甚,不得與前二者同論。
14、我看中國有許多知識分子,嘴里用各種學說和道理,來粉飾自己的行為,其實卻只顧自己一個的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見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過去,像白蟻一樣,而遺留下來的,卻只是一條排泄的糞。社會上這樣的東西一多,社會是要糟的。
15、各種文學,都是應環境而產生的,推崇文藝的人,雖喜歡說文藝足以煽起風波來,但在事實上,卻是政治先行,文藝后變。
16、竭力運輸些切實的精神的糧食,放在青年們的周圍。
17、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8、獨有靠了一兩本"西方"的舊批評論,或則撈一點頭腦板滯的先生們的唾余,或則仗著中國固有的什么天經地義之類的,也到文壇上來踐踏,則我以為委實太濫用了批評的權威。試將粗淺的事實來比罷:譬如廚子做菜,有人品評他壞,他固不應該將廚刀鐵釜交給批評者,說道你試來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卻可以有幾條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沒有"嗜癡之癖",沒有喝醉了酒,沒有害著熱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19、其實是作文"藏之名山"的時代一去,而有一個"壇",便不免有斗爭,甚而至于謾罵,誣陷的。
20、看生物,是一到專化,往往要滅亡的。未有人類以前的許多動植物,就因為太專化了,失其可變性,環境一改,無法應付,只好滅亡。
21、一個人的言行,總有二部分愿意別人知道,或者不妨給別人知道,但有二部分卻不然。然而一個人的脾氣,又偏愛知道,別人不肯給人知道的一部分。
22、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3、有人中傷,本亦意中事,但近來作文,避忌已甚,有時如骨硬在喉,不得不吐,遂亦不免為人所憎。后當更加婉約其辭,惟文章勢必至流于荏弱,而干犯豪貴,慮亦仍所不免。
24、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25、假使我的血肉該喂動物,我情愿喂獅虎鷹隼,卻一點也不給癩皮狗們吃。養肥了獅虎鷹隼,它們在天空,巖角,大漠,叢莽里是偉美的壯觀,捕來放在動物園里,打死制成標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但養胖一群癩皮狗,只會亂鉆,亂叫,可多么討厭!
26、一般的幻滅的悲哀,我以為不在假,而在以假為真。
27、想有喬木,想看好花,—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侖非有好兵不可二樣。
28、無產者的革命,乃是為了自己的解放和消滅階級。
29、記得韓非子曾經教人以競馬的要妙,其一是"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30、所以我的經驗是:毀或無妨,譽倒可怕,有時候是極其"汲汲乎殆哉"的。
31、生在現今的時代,捧著古書是完全沒有用處的了。
32、我常常想,凡有來到中國的,倘能疾首蹙額而憎惡中國,我敢誠意地奉獻我的感謝,因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國人的肉的!
33、孩子初學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來,的確是幼稚,危險,不成樣子,或者簡直是可笑的。但無論怎樣的愚婦人,卻總以懇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這第一步去,決不會因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礙闊人的路線而"逼死"他:也決不至于將他禁在床上,使他躺著研究到能夠飛跑時再下地。因為她知道:假如這么辦,即使長到一百歲也還是不會走路的。
34、真的猛土,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35、我看作家協會一定小產,不會像左聯,雖鎮壓,卻還有些人剩在地底下的。
36、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37、有些外人,很希望中國永是一個大古董以供他們的賞鑒,這雖然可惡,卻還不奇,因為他們究竟是外人。而中國竟也有自己還不夠,還要率領了少年,赤子,共成一個大古董以供他們的賞鑒者,則真不知是生著怎樣的心肝。
38、不要只用力于抹殺別個,便和自己一樣的空無,而必須跨過那站著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
39、由我想來,一做過編輯,交際是一定多起來的,而無聊的人,也就乘虛而入,此后可以仍舊只與幾個老朋友往還,而有些不可靠的新交,你斷絕往來,以省無謂的口舌,也可以節省時間,自己看書。
40、藝術的真實非即歷史上的真實,我們是聽到過的,因為后者須有其事,而創作則可以綴合,抒寫,只要逼真,不必實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據以綴合,抒寫者,何一非社會上的存在,從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斷,使之發展下去,這便好像預言,因為后來此人,此事,確也正如所寫。
41、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就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的感覺。由這一極瑣屑的經驗,我想,假使是一個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時候,那么,即使給他龍井芽茶,珠蘭窨片,恐怕他喝起來也未必覺得和熱水有什么大區別罷。所謂"秋思",其實也是這樣的,騷人墨客,會覺得什么"悲哉秋之為氣也",風雨陰晴,都給他一種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種"清福",但在老農,卻只知道每年的此際,就要割稻而已。
42、現在的許多白話文卻連"明白如話"也沒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識非識的字放棄,從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詞匯,搬到紙上來;也就是學學孩子,只說些自己的確能懂的活。
43、那些受過了英國的小說在供紳士淑女的欣賞,美國的小說家在迎合讀者的心思這些"文藝理論"的洗禮而回來的,一聽到下層社會的叫喚和呻吟,就使他們眉頭百結,揚起了帶著白手套的纖手,揮斥道:這些下流都從"藝術之宮"里滾出去!
44、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調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這些確可以算作那時的"革命文學"。這些也可以說,是"遵命文學"。我所遵奉的,是那時革命的前驅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決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錢和真的指揮刀。
45、在進取的國民中,性急是好的,但生在麻木如中國的地方,卻容易吃虧,縱使如何犧牲,也無非毀滅自己,于國度沒有影響。我記得先前在學校演說時候也曾說過,要治這麻木狀態的國度,只有一法,就是"韌",也就是"鍥而不舍"。
46、埋葬奴隸主義對一切事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
47、"流言"本是畜類的武器,鬼域的手段,實在應該不信它。
48、那時中國的創作界固然幼稚,批評界更幼稚,不是舉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將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覺得非自殺不足以謝天下的。
49、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和異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
50、后出者勝于前者,本是天下的平常事情。
51、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所以很多偏激的聲音。
52、我也對于自己的壞脾氣,時時痛心,想竭力的改正一下。
53、在這里聽到的是叭兒狗。它躲躲閃閃,叫得很脆:汪汪!我不愛聽這一種叫。我一面漫步,一面發出冷笑,因為我明白了使它閉口的方法,是只要去和它主子的管門人說幾句話,或者拋給它一根肉骨頭。這兩件我還能的,但是我不做。它常常要汪汪。我不愛聽這一種叫。我一面漫步,一面發出惡笑了,因為我手里拿著一粒石子,惡笑剛斂,就舉手一擲,正中了它的鼻梁。
54、到大眾中去學習,……以至要大眾自己來寫作,都不錯。
55、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56、卑怯的人,即使有萬丈的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燒掉甚么呢?
57、據我看來,要防一個不好的結果,就是白用了許多犧牲,而反為巧人取得自利的機會,這種在中國是常有的。
58、世界雖然不小,但彷徨的人種,是終究尋不出位置的。
59、黑暗之極,無理可說,我自有生以來,第一次遇見。但我是還要反抗的。
60、要治這麻木狀態的國度,只有一法,就是"韌",也就是"鍥而不舍"。逐漸的做一點,總不肯休,不至于比"輕于一擲"無效的。
61、一切事物,雖說以獨創為貴,但—中國既然是世界上的一國,則受點別國的影響,即自然難免,似乎倒也無須如此嬌嫩,因而臉紅。
62、世界竟是這么廣大,而又這么狹窄;窮人是這么相愛,而又不得相愛;暮年是這么孤寂,而又不安于孤寂。
63、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顆心對另顆心的敲打。
64、一個人的生命是可寶貴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寶貴,生命犧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這死是值得的。
65、兒童與國家之關系,十余年后,皆為成人,—國盛衰,有系于此,則欲尋求方術,有所振策,是為研究。、兒童之精神,雖以外物而有殊別: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則為中國國民應有三:德與智與美三者。所以養成之者,則有小學校與社會教育。
66、要有茂林嘉卉,卻非先有這萌芽不可。
67、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我想這鞭子總要來,好壞是別一問題,然而總要打到的。但是從那里來,怎么地來,我也是不能確切地知道。
68、金子做了骨髓,也還是站不直。
69、我的雜文,所寫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結合起來,已幾乎是一形象的全體。
70、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7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72、無論從那里來的,只要是食物,壯健者大抵就無需思索,承認是吃的東西。惟有衰病的,卻總常想到害胃,傷身,特有許多禁例,許多避忌;還有一大套比較利害而終于不得要領的理由,例如吃固無妨,而不吃尤穩,食之或當有益,然究以不吃為宜云云之類。但這一類人物總要日見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氣了。
73、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
74、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75、改造自我,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76、以人為鑒,明白十分,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77、時刻對于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用經濟學的眼光看是一種財富。
78、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
79、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80、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
81、我可是覺得在北京仿佛沒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說,地氣北轉了,這里在先是沒有這么和暖。只是我總以為沒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銜接起來,夏才去,冬又開始了。
82、阿Q的錢便在這樣的歌吟之下,漸漸的輸入別個汗流滿面的人物的腰間。他終于只好擠出堆外,站在后面看,替別人著急,一直到散場,然后戀戀的回到土谷祠,第二天,腫著眼睛去工作。
83、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84、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份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85、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86、不能"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
87、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88、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
89、我大概老了。我的頭發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顫抖著,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靈的手一定也顫抖著,頭發也一定蒼白了。
90、目前的造物主,還是一個怯弱者。他暗暗地使天地變異,卻不敢毀滅一個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卻不敢長存一切尸體;暗暗地使人類流血,卻不敢使血色永遠鮮秾;暗暗地使天人類受苦,卻不敢使人類記得。他專為他的同類——人類中的怯弱者——設想,用廢墟荒墳來襯托華屋,用時光來沖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微醉為度,遞給人間,使飲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無知,也欲死,也欲生。
【魯迅名人格言說說】相關文章:
魯迅名人格言說說80句精選05-03
魯迅名人格言說說大全80句精選05-14
魯迅名人格言50句05-12
魯迅名人格言句子(精選50句)04-06
魯迅名人格言句子80句精選07-20
魯迅名人句子說說30句精選06-09
魯迅名人短句說說80句精選08-13
魯迅名人格言句子(通用50句)04-17
魯迅名人格言短句大全90句精選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