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讀書心得>書籍讀后感
書籍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6-10 17:50:18
  • 相關推薦
有關書籍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書籍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1

  暑假期間,我讀了小學生之友中的一篇文章《鯨和海豚》,我可喜歡這篇文章了!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可愛的小海豚和龐大的鯨魚都生活在藍色的海洋里,最有趣的是可愛的小海豚竟然會照鏡子,它在水里游來游去,看見一面大鏡子時,它在鏡子前眨巴著大眼睛。展現它優美的身材,還扭來扭去,不時的發出動聽的聲音來。這對你們來說,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天空中有個海豚座,它可是傳說中天上的'神仙親手畫上去的。它就像在天空中飄蕩的風箏一樣,我覺得特別的神奇。

  你們知道嗎?藍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你瞧!海面上濺起了許多水花,原來是藍鯨媽媽正在帶領它的藍鯨寶寶學習撲捉食物的本領呢!

  海洋中的動物們是那么的可愛,那么的神奇呀!現在有很多人正在對它們經行傷害,它們都生活在驚險中。如果我們不保護海洋它們就有可能瀕臨滅絕,所以我們要保護好海洋,也要保護好地球。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2

  我今天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很感動。

  里面寫了小時候的海倫·凱勒在她19個月大時,上了一場大病,耳目時聰,從此在黑暗中度過然而她很堅強即使自己耳目時聰,但她再也毫不示弱。

  他在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一生中寫了14部著作。

  我們應給向海倫·凱勒一樣,有困難也要克服,一位殘疾人都憑著以微笑對厄運,以頑強刻服,創出了生命的奇跡。在平時我們有困難我們就要想起海倫·凱勒的`堅韌不拔的的意志力,就算磕磕絆絆,我會摔倒,但也會爬起,從這里我想起了培根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不是簡單的,要經過不斷的失敗,挫折才會成功。

  堅信自己,只有有足夠的信心與毅力,就會成功,就一定會走過去。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3

  《春田狐》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狐貍媽媽維克森的母愛。獵人搗毀了偷吃雞的狐貍維克森一家的窩,殺死了三只小狐貍,最后存活下來的小狐貍被獵人用鐵鏈栓在院子里。夜里,維克森來救它的孩子了。它一次次叼起小狐貍往回拖,但是,當鐵鏈被拉直時,小狐貍就會被扯痛,于是,,維克森便用牙齒去咬鐵鏈,發現無濟于事后又挖坑,把鐵鏈收到坑里埋上,它以為這樣鐵鏈就不復存在了,可結果小狐貍還是被鐵鏈扯住了。連續三個晚上,維克森都冒著被獵人的子彈打中以及被獵狗追咬危險送來食物并努力想救走自己的孩子到了第四天晚上――

  維克森像個黑影似的跑來,待了一會兒,又無聲無息地跑掉了。過了沒多久遠處傳來了一陣陣哀嚎,小狐貍并沒有察覺到母親的不同,還津津有味的吃著母親放在身邊的肉,它怎么也想不到最愛自己的母親送來的`食物竟是毒餌。小狐貍一會兒就沒了聲息。

  維克森的母愛是很強烈的,它同許許多多的母親一樣,在生存與自由中選擇了后者。最后,作者再也沒有見到維克森,也許它也用同樣的方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4

  高士其是福州人,他是生物學家、化學家和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一生創作了許多科普童畫,《菌兒自傳》是其代表作品。還有《散花的仙子》、《霍亂先生訪問記》、《打花鼓的姑娘談蚊子》等等作品,都收錄在科普童話當中。

  《菌兒自傳》書中的主人公菌兒是千千萬萬細菌中的一員,全書以菌兒自述的方式寫成。書中的每一篇都無比的生動有趣。里面有細菌的籍貫、細菌的家庭生活等等。在作者的筆下,菌兒是個七情六欲的人物。它時而在呼吸道里探險;時而在肺巷戰斗;時而在腸腔里開會。在舉手投足之間把細菌對人類的`危害和預防表現的得淋漓盡致。

  我讀了之后,對細菌家族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我一直以為細菌屬于動物類,可是看了《菌兒自傳》之后才知道細菌是屬于植物類科普書籍讀后感科普書籍讀后感。而且細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20分鐘就能變成2個,8小時之后就變成16000000個了。

  讀了這本書,不僅增長知識,而且還很容易理解呢!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5

  《老人與海》是一本勵志書籍,讀完它感觸萬千,書中人物栩栩如生,讓我感受到了每一個細節與情節,仿佛身臨其境。

  《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海明威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繪畫,長大以后長期擔任駐歐記者,晚年患各種疾病,精神十分憂郁,于1961年在愛達華以獵人的槍自殺。他在195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不僅讓他獲得了享譽世界的文壇巨匠的聲譽,更使他一舉奪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原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獨自在海上打魚,他釣到了一條大魚,把魚頭和上半身綁在小船邊上。但是他遇上了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和鯊魚搏斗,鯊魚把能吃到的肉都吃了,結果這條大魚只剩下不到一半,卻還有800磅左右。

  在海明威的筆下塑造了桑提阿果谷爺爺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勇敢的勞動者的形象。

  《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不僅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而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斗爭,他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貫穿在我的心中!始終給我在生活和學習中以無窮的力量,讓我能克服一切困難,好好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6

  今天放學回到家后,媽媽給我燒了一些洗腳水,說是讓我泡泡腳。于是我就拿了一本繪本邊泡邊看。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繪本,講述著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小熊阿雷在一個蘆葦叢生的湖邊看到天鵝媽媽在自己的窩上一動不動的孵蛋,它覺得很有趣!然后它回到家里向媽媽問了一些各種各樣關于孵蛋的問題。它想了很多方法,想搞到一個蛋給自己孵,最后它找到了一個蛋(橡樹果),它又學著天鵝媽媽做了一個窩,就開始孵蛋了。小熊一心一意的孵蛋,可是它卻沒有孵出鳥來……這個故事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熊,它想學著天鵝媽媽孵蛋,說明它對未知事情的好奇和對生命的.關愛,熊媽媽也展現出了偉大的母愛來包容小熊阿雷的頑皮,陪伴阿雷成長。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7

  寒假里,我讀了《十萬個為什么—植物王國》這本書,《十萬個為什么—植物王國》把我置于神奇的植物王國中,在我的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十萬個為什么—植物王國》這本書教了我很多知識,我知道了為什么么樹木會有年輪、為什么么竹子不能長粗、為什么吃菠蘿時最好蘸鹽水……

  我印象深刻的.是樹木為什么會有年輪。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樹木年輪的形成是因為在樹莖的韌皮部里面,有一圈形成層。形成層不斷向內分裂細胞,由于秋冬及春夏季所生長出來的細胞大小、顏色都不同,于是產生了一圈圈的形狀,這就是年輪。媽媽還告訴我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氣候的干旱和寒冷、環境污染、地震時間和強度、火災等。科學家正在探索如何更好的利用年輪幫助我們。

  《十萬個為什么》系列叢書里的《太空萬象》我也很喜歡看,我喜歡看科普讀物。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8

  讀完《英雄少年賴寧》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生出一股惋惜之情,一位出色的少年就這樣“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同時我又陷入深深的沉思:是什么思想使一個文弱少年面對滿山烈火時,毫不畏懼,堅持搏斗到最后呢?這也許和賴寧從小讀了很多名人傳記有關,他從偉人的故事中悟出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缺乏頑強的毅力,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因此他處處磨練自己,逐漸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班級衛生差,勞動委員沒有干,他干,他克服種種困難,把環境打掃的`干干凈凈。

  扳手勁輸了,他苦練,每天提桶練習,手腫了也要堅持,最終終于贏回來了。正是有這樣的思想,這樣的行動,賴寧才能在發生山林火災時,主動加入撲火隊伍中,不顧個人安危,在烈火中奮戰的壯舉!賴寧走了,一位勇于求索、勇敢堅強的少年走了,但“生命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衡量的”,我們懷念賴寧,不僅僅是他在救火中犧牲了,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那使人生變得更加高尚和更有力量的追求的崇高的精神,會激勵每一個人。

  我也要向賴寧學習,做一個勇敢高尚的人!

  有關書籍讀后感 篇9

  我讀了《愛國詩人屈原》我深有感觸。

  屈原原本是一個官員,他甘愿為朝廷出力,愿為老百姓伸冤。他辦事公正廉潔。但因為當朝皇帝聽信讒言,把屈原貶為庶民。最后,屈原已經看不慣這個世界,就跳河自殺了。

  像屈原這樣愛國的人,竟然會貶為庶民,而他的忠言,卻被小人的讒言,給當了下去,他的忠言皇帝一絲不信,他為百姓的安危,百姓的利益著想,他為國家的安危、國家的利益著想。他清正廉潔,沒有一絲的私心。

  而現在的官員,對老百姓們不管不穩,對國家不盡心盡力。只知道把自己的腰包填滿,把自己的生活提高,而其他的`不聞不問。

  如果我長大了當了百姓的父母官,我將像屈原那樣,為百姓、為國家著想。像屈原那樣公私分明,公正廉潔,不會有一絲的私心。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國家奉獻自己的一生。

【書籍讀后感】相關文章:

經典書籍讀后感03-04

書籍讀后感11-16

書籍的讀后感02-25

教育書籍讀后感12-30

科普書籍讀后感09-20

學生書籍讀后感11-09

國學書籍讀后感03-09

教育書籍的讀后感03-14

優秀書籍讀后感02-18

關于書籍的句子03-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亚洲无线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色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