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
呼蘭河這座小城是荒涼的、寂寞的,蕭紅的童年是同樣寂寞的。她19歲時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讓我唯一感受到溫馨快樂的,就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時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他和蕭紅一起在后園里玩,一起念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祖父的`園子。
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動物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蕭紅在園子里很快樂,這可能是她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溫暖的記憶吧。蕭紅在這里可以忘記一切不高興的事,和祖父在一起。玩膩了,就跑到祖父那里去亂鬧一陣,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祖父鏟地,她就鏟地。年幼的蕭紅竟然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做谷穗留著,祖父教她,她也不細看,又玩其他的了,這一章是這本書中最能讓我感到溫暖的,但是大部分都悲涼的。
其中最悲慘的是小團圓媳婦,小團圓媳婦遭受她婆婆的虐待,半夜都能聽到她的哭叫聲。后來,跳大神把小團圓媳婦跳出毛病來了,許多人都給他家出主意,她的病越來越嚴重。之后,來了一個云游真人,幫小團圓媳婦治病,她的婆婆只舍不得錢。最后,小團圓媳婦是被活活折磨死的。
就像茅盾所說“《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蕭紅的童年竟是在這樣一個悲涼的小城里度過的。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2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呼蘭河傳》講了蕭紅小時候和祖父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帶著他在菜園里,摘黃瓜、澆水,給她點燈籠,讓蕭紅玩得不亦樂乎。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祖父給蕭紅點燈籠了,蕭紅在房間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個陳舊的、落滿灰塵的燈籠,祖父細心地把燈籠擦拭干凈,點上蠟燭,給蕭紅玩,直到壞了為止,但祖父依然笑瞇瞇的。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卻有著驚人的耐心和寬容。首先,蕭紅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長見了都要大罵。其次,蕭紅找到了一個破舊的燈籠,一般的家長一定沒有耐心擦干凈,點上蠟燭給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蕭紅把燈籠打壞了,祖父沒有把她臭罵一頓,居然還笑瞇瞇的。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慈祥的祖父,蕭紅才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村子。這個村子里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泥坑,這泥坑經常弄翻馬車,淹死人、牲畜,還阻擋了許多人的前進道路。有了這個泥坑,村里里頓時熱鬧非凡,翻了馬車抬馬車,人掉下去了救人,擋住了人從旁邊的墻上面爬過去。沒有一個人覺得累,更沒有一個人要把這個“無惡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這個坑,村子就恢復了冷清,變得寂寞,大家沒事可干,失去了抬車的.樂趣……當然了,這個泥坑也給村里人帶來了“福利”,當牲畜淹死的時候,許多人都去搶豬肉吃,殺豬的撿了回去,就會以半價賣出去。在艱苦的鄉村生活中,處處閃耀著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輝。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許多人陪她玩耍。馮歪嘴子啊,她們家的廚師啊,都是她的“尋樂工具”,團圓媳婦只有十幾歲,她很樂意陪著蕭紅玩,樂此不疲,但她最終命運多舛。
我們再也體驗不到蕭紅的童年生活了,但書中字里行間流露的人性的至純至美,仍然使我的內心暖暖的。
讀了《呼蘭河傳》,讀了一個凄美的故事,讀出了童年的珍貴。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3
通讀完呼蘭河傳這部作品,感受最深的便是呼蘭河這座小城里面的愚昧無知貪婪——人性的一切丑陋,都似乎在這里集中了起來。文中出現的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三個典型的代表人物。有的受盡欺壓,有的愚昧無知。
然而文章用的語言卻十分樸素,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天真而又爛漫地述說著她眼前的一切,讀來更加令人回味無窮,具有很深的諷刺意味。文中“我”見到有二伯偷東西,而有二伯也恰巧遇到“我”,在“我”一個孩子看來,有二伯是見到“我”偷東西,“我”心中卻先著了慌,這樣的寫法讓人感受到“我”的天真的同時,也看到了有二伯的無恥,頗具諷刺意味。文中還有“我”見到馮歪嘴子的孩子,覺得小孩好玩,馮歪嘴子的房子零下幾度也很好玩,但實際上,更讓人看到了馮歪嘴子的凄慘境地,令人沉思。
但這樣的語言也并不是全盤反諷,天真可愛的語言,為這篇文章也添上了幾筆歡快的顏色。文中描寫“我”和祖父讀詩的描寫,對祖父的描寫,都具有小孩子的天真無邪,“我”讀了詩以后,每次都不滿足,要求祖父再來一首,祖父就會說道:“就一首。”讀完后“我”又會“耍無賴”,要求祖父再來一首,每每讀到這一幕,我就感覺很溫馨,腦子中就浮現出:在溫暖的炕上面,一老一少就在那里嬉笑,屋中的熱氣和氣氛的溫馨讓冬天不再寒冷。文中這樣的描寫還有很多,全是用著那個年代所說的`“大白話”。缺少文學的優美,但又不缺乏優美。
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團圓媳婦這個人物。
團圓媳婦最初來到婆婆家里,“我”看到的團圓媳婦是始終笑呵呵的,面色烏黑,令人想到一個天真的少女形象。可是隨著作者的筆,團圓媳婦開始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天天遭到打罵。可是“我”每次見到她,她始終是笑呵呵的。后來被打生病了,卻越來越離譜,街坊鄰居們的各種藥都是一片好心啊,可卻讓人看得如此憤恨無奈。接著跳大神,接著抽帖……每個人都是起一片好心,可卻又有誰知道這明明就是虐待!到最后將團圓媳婦在大鍋里煮,讓人看得字字驚心,其中對群眾的描寫很有魯迅先生的色彩:無惡意的看客。看著團圓媳婦被煮,個個來幫忙把她按下去,可是當把團圓媳婦撈出來時,每個人又成了菩薩心,上去要救團圓媳婦。群眾的無知愚昧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書以最天真的話,述說著這樣最殘酷的事實,讀來令人深思,令人沉默。呼蘭河是那一個時代的淚珠,落在讀者的心頭。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4
蕭紅的《呼蘭河傳》,以自身的童年回憶為引線,為我們描繪了20世紀20女作家年代__小城呼蘭的種種人和事。
呼蘭鎮是平凡、卑瑣、落后的;也是封建、愚昧、冷漠的。作者筆下的小鎮好似暗灰色的一張紗布,凄涼的暗灰色不知不覺籠罩著這個小鎮,籠罩著那群愚昧的人們。它遮住了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稀稀拉拉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云”色彩,平淡的敘述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但那就是當時扭曲的社會。
作者更通過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令人心碎的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把扭曲的小鎮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通過追憶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刻畫出長久以來被封建思想、封建習俗所控制的愚昧、悲慘的國人。這種迷信封建的舊社會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同時表達出作者對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感覺特別壓抑,特別的郁悶,為什么那時的人那么愚昧無知?為什么因為無知而導致的一場場悲劇會一再上演?
反觀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更應該學會生活,懂得感恩。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5
成年人在回顧童年之時,向來不是懷著輕松的心情的。更何況,蕭紅童年生活的呼蘭河畔,善良的勞動人民如此的貧苦、無望、愚昧、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難發現,那許多藏在表面平實甚至歡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風景寂寞:蜂蝶在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人更寂寞:受不住風霜雨)的,被自然拉著默默離開人世,“至于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這些傷痛在作者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寞蒼涼的調子,在未來的生命中久久回放……在無數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園便是“我”生命中最亮麗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祖父是最關心“我”的人,他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月,給“我”帶來無盡的喜悅和幸福。祖父教詩,祖父烤鴨子,祖父慈愛的話語,都是“我”心頭最溫暖的感動。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愛的祖父長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時間在流逝,“我”在長大,祖父在變老,終于有一天,“祖父幾乎抱不動我了”,幸福的時光原來也在漸漸離我遠去。祖父家的后花園,就像一座象牙塔,為“我”的靈魂提供了一片美麗的棲息地。然而園外的世界,終究是殘酷的——這就更為作品增添了一層無奈的感傷。
人,總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園的。《呼蘭河傳》這“回憶的詩學”,給予了我們片刻的精神的回歸。回首童年,確有千般滋味。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5-21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4-09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9-19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6-21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01-08
呼蘭河傳作文10-21
蕭紅《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6-23
呼蘭河傳好詞好句08-18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33篇)08-02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15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