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讀書體會1
“水能載舟,壓力是一把雙刃劍,它能讓人摧毀殆盡,也能讓人迎頭趕上。作為現代教師,我們關鍵要學會不去埋怨壓力,而是要認識到它的存在,并善于利用壓力,以更從容的態度迎接生活的挑戰,進而追求更高層次的成長和發展。
或許我們在工作中會覺得有很多壓力很多不自在,不滿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觀的條件讓我們頹廢、悲觀。但是,我要說,人不是萬能的,七情六欲在影響著我們,教師是不就應唉聲嘆氣的`。我覺得,我們就應更用心地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光光是知識!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持續快樂的情緒,做一個陽光老師,不抱怨的老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與其抱怨,不如埋頭苦干。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時刻銘記身上的重擔,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質上,讓我們以書中的事例為借鑒;以書中不抱怨的心態為行為準則;以書中改變抱怨的方法為思路,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讀了這本書,我會延續以前的做人態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懶腰;困了,望望遠處的風景;煩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完美,活著真好;厭了,找家人說說內心的苦悶,讓倦怠從此隨風而去……
我們需要正確地面對各種壓力,以積極陽光的心態來減輕壓力,用認真負責的生活態度來應對壓力的挑戰,在工作中不斷追求自我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育崗位上創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就證明你還沒有充分利用好時間去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好。如果我們想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就必須放下所有的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讓積極的能量時刻包圍著我們。
從今以后,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取!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教師讀書體會2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一書。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能夠很好地教書育人,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師了。然而,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才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職業與其他職業有著明顯的不同,具備著自身的獨特性和內在要求。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具備藝術、智慧和魅力的教師,我們需要從大問題入手,注重做好小細節的事情。我們應該對教育信念和教育行為進行反思,提升外在形象和內在素養,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個人風格,并遵守共同的規范。只有通過系統的自我反思、總結和完善,從細節入手,我們才能真正進行好“修煉”。
《教師的修煉之路》以細致入微的方式,從塑造教師形象、精進教師生活、錘煉教師專業等三個方面,提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策略,揭示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勾勒了充滿活力的教師生活方式。這本書適合每一位志向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他們應以心態去閱讀并借鑒其中的智慧。
本書介紹了一共20項修煉,其中讓我深感觸動的三點是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的智慧和教師的規劃。接下來我將分享一些我對這三點的個人體會。首先,教師的道德修養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以身作則,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只有通過自己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為示范,才能激勵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行為準則。教師需要具備誠實守信、正直公正等美德,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其次,教師的智慧也是非常關鍵的修煉之一。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同時,教師還應該具備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思考,教師才能做到科學有效地傳授知識,幫助學生實現個人成長。最后,教師的.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有清晰的教學目標和規劃,以便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和時間分配。此外,教師還應該制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職業能力。只有通過良好的規劃,教師才能更好地面對挑戰,實現自身的成長和進步。總之,教師的道德修養、智慧和規劃是我在閱讀本書中深受啟發的三個方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并努力實踐這些修煉,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教師的20項修煉》中的第6項修煉是:教師的德行——以品德育人。教師的德行根植于善良和愛心。教師對待學生必須建立在愛心的基礎之上,只有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他們,才能真正展現出教師的本質善良。曾經有教育者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學生喜歡怎樣的老師?調查結果顯示:“那些充滿愛心、愿意與學生建立友誼的老師”、“對學生寬容、耐心的老師”、“知識淵博、善于教導的老師”、“風趣幽默、具有魅力的老師”等評價居于前列。
這些都彰顯了教師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師的道德品質、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在這其中,"愛心"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教師的德行中的愛,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關心和愛護。教師的愛是一種善良的體現。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我們來時,只帶著一顆心,離去時,什么都不帶。"這句話完美地描述了教師們無私奉獻愛心的品質。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深切體會到,只有用愛心對待學生,才能得到他們的愛與回報。教師的愛是點亮學生內心之燈的火焰,美好的人生就是由愛所喚醒的。"問題學生"并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且"問題學生"并非完全是學生自身造成的,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應該用愛心喚醒愛心,用真誠碰撞真誠,用高尚雕刻高尚。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融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公正對待每位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和創造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成為他們學習的伙伴和朋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以德行來教書育人,同時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并不是一件難事。
教師讀書體會3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搞好閱讀教學,達到葉圣陶先生說的o;教是為了用不著教的目的,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是現在小學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的一生要讀很多東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說明、句段。一個人的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決定了他如何去運用這些他接觸的知識。一句話,沒有好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就是一紙空文。這種能力的培養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而教學就是要讓學生以教材為主、課外閱讀為輔、有效地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學會怎樣去讀書,掌握自能閱讀的本領。
閱讀教材是學生拓展視野、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資源。它是一個寶庫,豐富多彩的內容為學生的能力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營養。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語文教學無非是一個例子,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現代科技的進步要求培養新一代具備豐富知識和獨立探索運用知識能力的人才。因此,我們的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文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訓練學生在字、詞、句、段、篇等層面上的基本功,并培養聽、說、讀、寫等基本語言能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構成了語文教師教學的內容。
【教師讀書體會】相關文章:
關于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04-11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05-22
教師個人讀書的心得體會07-02
小學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06-09
教師讀書個人心得體會04-20
教師讀書活動心得體會04-05
精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4-16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04-20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