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讀后感1
這本書你讀了以后一定會記憶深刻,尤其是小主人公埃米爾——一個世間罕見的淘氣包。無論他走到哪里,都要把那個地方弄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他和所有的淘氣事件都有關,卻總是有自己的理由。
比如他把頭鉆進湯罐子拔不出來,只是為了去舔干最后一點兒湯底;而他再次把頭鉆進湯罐子又拔不出來,只是為了給妹妹演示自己的腦袋是如何弄到湯罐子里去的。
比如他把妹妹掛在旗桿上,當做旗幟升到高高的桿頂,只是因為妹妹強烈要求到上面去看看風景。
又比如他把老鼠夾放到桌子底下,不幸夾住了爸爸的腳丫子,只是因為他覺得老鼠經常到桌子底下,在那里成功率會高一些;而他把連夜從河塘里撈來的活龍蝦放在爸爸的睡床邊,只是想讓爸爸醒來后高興高興,誰料到爸爸居然醒來后一腳踩進了龍蝦堆,那種痛苦讓他寧愿被老鼠夾夾住。
埃米爾還把豬血扣在爸爸的頭上,不得不削第100個木頭老頭兒。那是因為埃米爾每次淘氣“犯錯誤”時,爸爸總是要罰他到木工房里去反省一段時間,而每次呆在木工房時,埃米爾就會雕刻一個木頭老頭兒,老頭兒通常都是很憤怒的樣子。
在接近故事的末尾處,埃米爾攪和了一個盛大的鄉間宴會。
說起來也沒什么,只是把爸爸隨手鎖在茅房里,將賓客們的`套鞋混堆成小山,導致爸爸在別人吃飯的時候卡在茅房窗戶上淋雨,而賓客們告別時需要借助微弱的燈光給自己的鞋子配對。
因為這次事件,埃米爾在木工房里制作了第184個憤怒的木頭老頭兒!
幾乎所有的人說起埃米爾都搖頭——“做這種事情,除了埃米爾還能有誰?”
唯有媽媽,越看埃米爾越喜歡,她常常把雙手放在心口,感嘆道:“哦,可愛的小天使!”
她總在想,這個小天使將來肯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偉大人物。
這個埃米爾長大后,真的做了社區委員會主席。
你看看,埃米爾就是埃米爾,他總是戴著“貓子”扛著“墻”,走到哪,把禍闖到哪,卻永遠是我們的開心果,讓我們體驗到孩子童年的快樂,感受到了孩子的天真可愛。
《淘氣包埃米爾》這本書深受全世界孩子們的喜愛,大家都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讀后感2
我看了《愛心企鵝》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南極,住著一只名叫“塔明諾”的小企鵝,他成績很好。一次他與海象決斗的時候,他知道了“愛”,這時傳來一個消息,企鵝王國的公主娜努瑪被一只可怕的大腳獸捉去了,塔明諾很傷心。一頭大鯨告訴他只要找到愛就能救出公主,于是他決定出發去找愛。在路途中,小企鵝塔明諾遇見了很多小動物,他們告訴小企鵝許多關于愛的地方。塔明諾根據他們的建議到了很多地方,終于找到了愛。塔明諾成功地躲過了大腳獸的`追捕,救出了企鵝公主。
這本書里最有意思的是:塔明諾在米蘭的時候,看見了一個會笑的“石頭”,他很驚訝,其實那是一只蝸牛。
我覺得塔明諾是個有愛心的企鵝,他會幫助別人,有問題也會去生活中實踐,得到一個滿意的回答。
三年級讀后感3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負荊請罪“,講述了藺相如連續立了兩次功,廉頗很不服氣,想找藺相如麻煩。之后,藺相如知道了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和廉頗見面。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馬擋著路,藺相如就叫車夫繞路走,藺相如的手下人就說藺相如見了廉頗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藺相如知道后就給了他們答復,不久,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想了想,就來到了藺相如門上負荊請罪,藺相如見了連忙前來迎接。從此兩個人就成為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成語負荊請罪:負荊請罪[fù jīng qǐng zuì],意指背著荊條,前往對方居所自請責罰。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後用“負荊請罪”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源]《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典故]據《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國時代,趙國有兩個賢臣,一個是藺相如,一個是廉頗。藺相如因為在與秦國的兩次外交攻防戰中,憑藉著勇氣與機智使趙國處於不敗之地,所以官階升至上卿,朝廷朝會時的位置還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因而十分不滿。他認為自己一直以來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屢建功,而藺相如只不過會逞口舌之能,便從一個出身卑賤、微不足道的門客,官至上卿,實在讓人無法忍受。廉頗於是宣稱:一定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說了以後,便刻意回避廉頗,常常以生病為由不出席朝會。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廉頗,也要車夫先把車拉開躲到一邊。結果,大家都認為藺相如畏懼廉頗,廉頗因此十分得意。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但他的門客、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引以為恥,紛紛求去。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斗,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藺相如并不怪罪他,兩人反而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負荊請罪”,用來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
成語刎頸之交: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如:《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又如:他有個閨中談禪的密友,卻是個刎頸之交的嬌妻。——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三回
三年級讀后感4
今天,我無意中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個有趣的漫畫,題目叫做《秀才的夢》。
大概內容是:有位秀才進京趕考,途中住進一家客店。晚上他做了兩個夢,一個是在墻上種白菜,另一個是晴天戴斗笠。秀才第二天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聽了秀才的話,神秘的“算”了起來,說:“別去趕考了,在墻上種菜是白費勁,晴天戴斗笠是多此一舉。”秀才一聽,灰心一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看見了,感到非常奇怪。好心地問:“你怎么沒考試就回家呢?”店老板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笑著說:“哈哈,算命的'只會胡說八道,我也會解夢。你看,墻上種菜不是高中(種)嗎?晴天戴斗笠不是有備無患嗎?秀才聽了,心中歡喜,精神振作的參加考試,居然中了探花。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端正心態,不要迷茫的聽從他人的話,自己也要動動腦筋,并且,無論做什么事,自己都要親自去試一試,不是有句老話“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嗎。
三年級讀后感5
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銳的抓住這場雨的特征,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第一句寫了下雨的季節,直接贊美了這場及時雨。仿佛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來臨。后面三句集中寫“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詩人于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明,錦官城里應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處處都體現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細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著。要是早晨起來看看,錦官城里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看看帶有雨水的紅花之地,就會看到在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三年級讀后感6
今天,我看了一本《查理九世》之幽靈列車,這本書很好看。我們班小朋友都喜歡看,我吶看了一遍過后再從新看百看不厭。
我先介紹幾個主要人物11——12冊出現過的船王亞瑟·有13冊的引導者唐曉翼。唐曉翼一直是DODO冒險隊的隊長,還有他的`坐騎,協同四界僅存得基奈山狼王洛基。他的個性傲慢,動不動就讓探險隊徹底抓狂。多多他們為了在20xx年世界大戰活下來,到浮空城去。進入浮空城的條件是四張黃金地圖和四件秘境珍寶,多多他們還差三件秘境珍寶。唐曉翼想給多多他們測試,就說謊說六十四區森林有秘境珍寶,有探影儀造了一列火車,然后和小伙伴說不要跟墨多多說。然后小伙伴在列車上一個個的消失連查理也消失了。墨多多找呀找,終于來到了那個車間看見被一大堆粘土粘著,多多想到用紅酒澆粘土。唐曉翼說出了真像,這次旅行其實是個測練。
三年級讀后感7
一年級下學期,《三字經》是必讀書,我認真讀了《三字經》,發現它還真是“耐人尋味”呀!《三字經》向人們講述了古時候人們做人的準則,是一本非常具有啟示性的書。我就從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獲。
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多的了解,從而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黃香溫席》使我明白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懂得了知道謙讓的人最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懸梁刺股》的故事使我知道了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收獲學習上的成功。
現在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好一點的學校,不惜一切代價,搬了一次又一次的家。黃香九歲就幫父母溫席,孔融九歲就學會讓梨,而我們現在一些小孩,父母剛剛買回一些蘋果,他立刻挑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抱起來就啃了一口。看看黃香、孔融他們,再看看現在的我們,真是有天壤之別。雖然我現在已經四年級了,但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每天在家里不但什么事不做,有時還挑食,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還要家長檢查我和黃香比,真是自愧不如。我們要向黃香學習,向孔融學習,做一個孝順父母、懂得謙讓、團結同學的好孩子。
讀了《三字經》以后,我的收獲非常大,讓我懂得今后長大了要好好做人,認真做事。
三年級讀后感8
這本書的封皮是一個又瘦又小的男孩站在椅子上,努力地用力地把手中的一片大樹葉往窗戶上貼。他在做什么?原來男孩和他媽媽的關系十分疏遠,他想讓媽媽開心,讓媽媽多關注自己,于是便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親情故事。
趙安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小男孩,一點也不出眾,就連自己的媽媽似乎也不怎么關注他,因為趙安迪的爸爸車禍去世了,而且是他自己親眼目睹的車禍。爸爸留給他的.最后印象是一雙大手剎時間把自己抱起拋了出去,所以趙安迪有著輕微的孤獨癥。有時,他的媽媽舒一眉會感到無奈,有時會感到深深的歉意。而趙安迪永遠想保護媽媽,為媽媽多做點事。就像舒一眉將要下崗時,趙安迪非常擔心與害怕,擔心媽媽下崗是否因為自己,擔心自己的死黨會怎樣想,擔心喜歡收聽媽媽主持的欄目的粉絲是否會傷心……
可兒姐姐看透了這一點,打算來幫助他。他們辦了一個與“心萍女士”舒一眉的見面會,可兒還雇了人、租了場地,趙安迪把自己的錢全部投入其中。當天,還有很多好朋友參與其中,像衛東平,他幫趙安迪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最終見面會圓滿結束。星夜心語欄目又把舒一眉要了回去,而且經這么一鬧,媒體也聞聲趕來,舒一眉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因為她有一個孝順的兒子,能為他著想的兒子,舒一眉的工作穩定了,她為兒子驕傲自豪。
趙安迪讓我想起了一個同學,他叫孟佩杰。他的生活很不幸,媽媽癱瘓了,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孟佩杰給了他媽媽非常細致有耐心的幫助,他承擔了家庭的所有家務活,像買菜、做飯、洗衣、整理房間等,而她只有八歲,就懂得了承擔、明白了責任。
趙安迪、孟佩杰是孝順的。而我呢?有時會和父母因意見不同而爭執,然后用很尖銳的語言頂撞他們;有時會因為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埋怨他們;有時自己很固執,聽不進他們正確的建議——
現在我明白了,父母有時不讓我騎自行車是考慮到安全問題;不讓吃零食,是考慮安全問題;不讓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考慮的是眼睛——
怎樣做才是孝順父母?在想和他們爭執前想想誰的對;在他們下班回家時送上一杯水;在他們心情不好時逗個笑。在學習上,多下功夫,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每天快樂健康的成長,讓父母放心少操心。做事情講方法、有進步,讓家長能感覺到自己在進步,讓父母高興滿意。
這和趙安迪一樣都是孝順的。
三年級讀后感9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伊索寓言》,伊索出生在公元前6世紀,是古希臘的一位著名寓言大師。《伊索寓言》第一個中譯本是出現在1625年(明朝天啟五年)叫作《況義》由當時到中國傳教的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口授國人張賡執筆。《伊索寓言》在中國被反復譯介,故事越來越多。我讀了這本書后,懂得了許多的道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當我和媽媽一打開《伊索寓言》的書時,里面講的故事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它的故事很多很多,但每一個故事,都講了一個道理。其中《兩只小猴》、《金斧子、銀斧子和鐵斧子》、我最喜歡看。《兩只小猴》里講的是有一只母猴生了兩只小猴,一只長的相貌俊美的小猴子受到母親的溺愛,什么事也不做,都是由母親幫它來完成的,而另一只長的相貌平庸的小猴子,則遭到母親的嫌棄,自己早早的學會了很多本領能夠自立。后果就是受到溺愛的小猴子什么也不會,在一次攀爬的過程中摔死了,另一只被嫌棄的小猴子因為學到的本領多所以順利的長大了。這個故事最后一句寫到逆境往往激發動物的潛能,而溺愛,從來是導致低能與怯懦的.培養基。媽媽告訴我這個道理就是說人或動物都不能溺愛,應該讓他們在困境中去磨練自己,從而學到更多的本領。無論長得美或丑,只要學到了多多的本領,就能生存,就算你長得再漂亮如果學不到真本領也是無法生存的。在《金斧子、銀斧子和鐵斧子》中又講述了另一個道理,里面講的是有個樵夫在砍柴的時候,不小心把鐵斧子掉在深潭里了,主神宙斯的兒子赫爾墨斯因為這個樵夫的誠實而把金斧子、銀斧子一起送給了樵夫并贊揚他的誠實。由于樵夫有個貪財的鄰居說了謊話赫爾墨斯狠狠的責備了他,并且鐵斧子也沒還給那個貪財的人。這個故事的結尾寫到誠實是第一位的,誠實的人,神也會幫助他,相反,說慌的人失去了一切。媽媽說:“你一定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不要說謊”。這兩個故事只是這本書其中的小故事,它里邊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里說的都是小故事,講的卻都是大道理。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即讓我開闊了眼界,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這本書里的故事不僅讓我們從中學習到了知識,也讓我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對待生活、對待事物、對待動物、對待人類應該怎么去做,伊索在那么困苦的環境下,都能成為偉大的寓言大師,我要學習他的品格。今天我讀的這本書讓我真的感受很深。能夠讀到這么好的書,我真的很慶幸,讀書是件快樂的事情,在書的海洋里你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學到很多道理,讓我們在書的海洋里盡情的遨游吧!
三年級讀后感10
《時代廣場的蟋蟀》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這本由喬治·塞爾登寫的書,這是一本可以撫摸你靈魂的書。當你陶醉于那只蟋蟀,老鼠和貓咪之間的友誼時,當你開始思考成名和自由孰輕孰重時,你就會明白,這本書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生活在康涅狄格州的小蟋蟀柴斯特,循著香味跳進了一直野餐籃里,美美地飽餐了一頓。不料,樂極生悲,它被一袋牛肉壓在底下,被帶上了前往紐約的火車,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之旅……
我想,柴斯特之所以在音樂事業的高峰期退隱,回康涅狄格州,很可能是因為它失去了歌唱的自由,不再快樂,所以回了老家,但它是一只有情的'蟋蟀,在離別時,柴斯特對瑪利歐娜依依不舍的情形,使我的心深深震撼……
三年級讀后感11
今天,學校給我們看了一部叫做《孝心少年》的視頻節目。我們特別感動,而且深有感觸。有幾個片段最令人難忘:這些少年果斷地選擇承擔起家里的責任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非常令人尊敬。
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中,生活著幸福安寧的三口人,爸爸、媽媽和年幼的男孩——趙文龍。突然發生的`一件事攪亂了這家人安寧的生活:龍龍的媽媽得了白血病,爸爸知道后,難過地離家出走了。龍龍更加悲痛萬分,在他年幼的心里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叫著:我不能留下媽媽一個人!于是,他做了一個堅定的選擇:他,一個年僅10歲的小男孩,要成為這個家的頂梁柱。他要用自己的身子撐起這個已經破舊不堪的家。因為要作為整個家庭的棟梁,所以從此龍龍做事非常謹慎,不再亂花一分錢。每次買好東西,他總要把它記在賬本上;龍龍也成為了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只要有人幫助過他,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以便今后能夠報答他們。龍龍每天都會燒飯給媽媽吃,家里的衣服也都是他來洗。為了媽媽的病,龍龍自己最喜歡吃的西瓜他都不敢吃,因為醫生說,媽媽這種病不能吃西瓜;為了媽媽能吃到肉,龍龍不管遇到多惡劣的天氣,他都到處尋找塑料瓶賣廢品。用賣廢品的錢給媽媽買肉吃;為了媽媽,龍龍覺得就是自己沒了性命他都舍得。他最希望的事就是自己的媽媽能夠好好地活在世上,能夠陪伴他過好每一天。
在我看完這段視頻的時候,心里酸酸的,心中有些許感悟!對比像我這樣的孩子,我們每天生活在這么幸福舒適的家庭環境中,想要的東西一樣也不缺少。可是我有時候還會為了學習的事情和媽媽爭吵,讓媽媽不愉快,真是太不應該了。我應該開始思考,怎樣能夠更加獨立自主的學習,減輕媽媽的負擔……
三年級讀后感12
看著這本黃色校長的書,看著這本不知翻了多少遍的書,看著這本色彩斑斕的書,這本本能讓人熱血沸騰的書。世界上有最好的品質和最壞的東西。這本書有個眾人皆知的名字———《西游記》!
首先,我對西游記有一個最新的了解,我之前讀的西游記是改編版,就是編者把西游記讀通,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不但從文言文變成了白話文,字數也嚴重減少,一段段好詩好句不見了蹤影,一處處驚艷的打斗場面也沒了腳印,所以,這次我讀了盧老師介紹的原文無改編版的西游記,所以說,這次我才嘗出了西游記真正味道。
我相信《西游記》的鐘聲一定是在我們童年的腳步聲中響起的,但它很輕,有點短。
這本書也是一本充分展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書。看看這四位唐僧師徒。他們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唐僧是位高僧,沉著冷凈有大將風范;孫悟空是個石猴,勇敢機靈,而金箍棒則是妖精們的超級大克星;豬悟能是頭豬(之前是天篷元帥,因在藩桃大會上酗酒戲弄仙娥而被貶下界投胎,不料投了豬胎)懶散貪吃,但有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風范,而他的九齒釘耙同樣也是妖精們的超級大克星;沙悟靜是個和尚,整天掛個似乎沉甸甸的一串佛珠,在西游記電視劇中,見的最多的就是他用扁擔挑著行李。
我不知道作者吳承恩是如何完成這部87萬字的巨著的。真實不可思議。能寫這本書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作者吳承恩到底是在什么樣的趨始下才開始創作西游記的?貧窮?發泄內心?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也許只有作者吳承恩知道。
一直以來,這樣的佳作,連同《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都享有中國四大經典之美譽。
創作這樣的作品是吳承恩腦海中飛速閃過的一個念頭,還是作者一輩子的經歷,什么都不用回答,而西游記擺在你眼前,就是最好的詮釋。
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卻渾然不知是如來在考驗他們,想吃唐僧肉想瘋了的白骨精們想盡各種辦法卻因徒弟三人給師傅筑起的圍墻而都以失敗告終。
最后,唐僧師徒四個人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西游記也自此終。
三年級讀后感13
這幾天,我讀了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講的是“我”為捕捉海怪而加入了美國的林肯號遠征隊,結果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一艘叫鸚鵡螺號的潛艇。之后,”我”與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一塊經歷了一系列的海洋歷險:參觀海底森林、探尋海底寶藏、探索海下通道……甚至還去了南極,解開了一些未曾解開的海洋之謎。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海底的漂亮、神秘和危險;這本書,也傳遞給我豐富的常識,讓我知曉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東西,譬如紅海名字的起源。還有尼摩船長的'勇敢、沉著和冷靜,讓我欽佩不已。無論遇見哪種困難,他都不退縮,都能沉著冷靜地去面對。譬如,遇見土著人的襲擊時,尼摩船長沒慌亂,不動聲色地給鸚鵡螺號布上了電網,機智地阻退了土著人的襲擊。在鸚鵡螺號被困在冰層之中時,尼摩船長想出了用熱水解凍的好方法。正由于船長的勇敢和冷靜,解決了一次次危機,幫主人公完成了這次海洋歷險。
《海底兩萬里》讓我受益無窮!
三年級讀后感14
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里,自己的媽媽是什么?人還是精靈?在陳淼淼的家里,就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那是一天傍晚,陳淼淼的媽媽喝了平生第一口酒,在她變成精靈時目瞪口呆的`女兒陳淼淼看見了,他家的命運由此改寫了,爸爸吵著要離婚,陳淼淼變成“壞孩子”阻止爸爸,可為了爸爸幸福的媽媽,最后還是變成了藍色的空氣,消失在花叢中......
雖然陳淼淼的媽媽是精靈,可她還是使出渾身解數讓她的女兒開心,她愛人間,更愛陳淼淼和她的爸爸;她愛人間,可也無可奈何,因為她只有一次機會,她離開人間后,就不可能再回來了。在我們的社會上,也有愛自己,更愛自己丈夫和孩子的媽媽,為了他們,這些母親用自己的時間換成了他們的時間。有的母親很嚴厲,可她們也是為了自己可愛的孩子們啊!
這種母愛是多么的偉大,也隨處可見的!
三年級讀后感15
假期里我讀了《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知識都是我不知道的。
通過閱讀我知道了很多人體和大自然的奧秘。使我知道了眼睛是人體最不怕冷的英雄,而鼻尖、耳廓和指尖是最怕冷的。還知道發燒是人體對病菌入侵的'一種生理防衛反應,對機體有保護作用。還知道了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鉛筆芯并不是鉛做的,它的學名叫“石墨”,是沒有毒的。還有純粹的“煤氣”是無色無味的,一旦從管道泄漏出來,人們很難察覺,這樣就很容易引起中毒和形成火災。出于安全考慮,人們便在煤氣中加入了微量的臭劑硫和苯,它們是有味道的,一旦煤氣泄漏出來,人們馬上就可以覺察,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學到了這么多知識多虧了這本書,書里還有好多好多的知識在等著我去發掘,以后我會利用空余的時間多讀書。
【三年級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年級的讀后感03-05
三年級讀后感09-05
三年級讀后感07-13
小學三年級讀后感02-09
(精品)三年級讀后感06-10
三年級《童年》讀后感05-27
三年級上冊讀后感05-23
三年級讀后感范文04-30
三年級史記讀后感01-08
三年級暑假讀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