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色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色故事讀后感1
信念不是鐵錘下繚亂紛飛的火花,
而是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火;
不是夜空中閃瞬即逝的流星,
而是炮火戰爭徹夜不熄的明燈。
信念讓你為了擺脫饑寒交迫的日子,
而奮發圖強;
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紅色少年故事》講的就是一些英雄人物,他們不怕犧牲,不怕逼迫。有視死如歸的劉胡蘭,勇敢機智的王二小,大義凜然的劉文學,舍已為人的韓余娟,英雄少年賴寧這些故事無不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在這本書中,既有不怕犧牲,浴血奮斗的英雄,也有同甘共苦、勇于奮斗的英雄。
歷史就像一條鮮紅的血河,悄無聲息地在我們身邊蜿蜒流淌。守護著先祖榮耀與光輝,銘刻著民族的傷痛和災難,也記憶著英雄的鮮血和呼喊,他們為了幸福,為了自由,為了國家的富強付出了生命的慘痛代價。
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少年英雄先烈們所得的,是他們英勇奮戰、寧死不屈、寧可犧牲的.精神渲染了我!
有一次,我做數學題,遇到了困難,我很著急。拿著筆,就是想不出來。我想:我是不能被困難擊倒的。又想起視死如歸的劉胡蘭,在敵人的逼迫下,永不說出黨的秘密,受盡了敵人的萬般折磨,最后永生于天堂。最后我解決了這道難題。
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祖國、團結合作的好少年,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這些英雄雖然他們出身不同,經歷各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熱愛祖國的崇高品質和心懷天下的寬廣胸襟。
紅色故事讀后感2
說到“紅色”這兩個鮮艷奪目的字,不禁讓我想起了許多英雄,比如:劉胡蘭、向警予、葉挺……
其中我最喜歡“雙槍女將”伍若蘭。伍若蘭是一位才華橫溢、能文能武的湘南女子。她是朱德同志的妻子,也是聞名井岡山的'雙槍手。
可好花不常開,那一天,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讓朱德同志悲痛不已。在一次突圍戰斗中,為了掩護朱德帶領大部隊脫離危險,伍若蘭手持雙槍,縱身跳出戰壕,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轉移了敵人的視線,吸引了敵人的火力。朱德和紅軍大部隊安全突圍了,而懷著身孕的伍若蘭卻不幸腿部中彈,被敵人活捉。敵人用種辦法讓伍若蘭說出共產黨的下落,伍若蘭不但不說,還大義凜然地說:“共產黨人從來不怕死,為人民解放斗爭而死最光榮!若要我低頭,除非日從西邊出,贛江水倒流!”在一個雪花漫舞的冬日,伍若蘭倒在了敵人的屠刀下。此后,朱德一生鐘愛蘭花。
讀完這個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可憐的伍若蘭,自身有孕,還被敵人活捉,不但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還奪走了一個尚未出世孩子的生命。敵人真是狠心啊!伍若蘭以她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了永生的詩篇,以其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傳承紅色精神。
紅色故事讀后感3
今年暑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紅色少年故事》,里面是講革命時期很多與敵人斗爭的少年的`故事,我看了以后深受啟發。
這本書里面有很多的故事,比如我們熟悉的《王二小》、《小英雄雨來》。王二小是講少年王二小給敵人帶路,然后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死傷無數,但最后王二小自己也英勇就義;《小英雄雨來》是寫雨來為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而不顧自身危險,與鬼子抗爭到底,最后巧妙地在敵人的槍口脫險。雖然他們故事不同,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寧死也要與敵人抗爭到底。 我看完這本書后,覺得這些少年非常勇敢,視死如歸,而且非常愛國,當他們英勇就義的時候還在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共產黨萬歲”。
相對于我們現在的生活來講,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中。我要好好學習。因為這樣才對得起英雄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
紅色故事讀后感4
偉大的人物劉胡蘭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劉胡蘭這光輝的名字早就銘記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讀到這樣一本關于劉胡蘭的.書。
今天我終于有幸地讀到了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心靈震撼很大。
劉胡蘭,一個只有15歲的小女孩,表現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對人民、對其他革命同志忠心愛戴,面對敵人的屠刀臉不改色心不跳,最終獻出了自已年輕的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動的是:劉胡蘭在就義前兩眼閃著光,并且瞪得圓圓的。似乎在向人們訴說:她要親眼看到敵軍。
紅色故事讀后感5
昏暗的燈光下,媽媽把獄友們省下的草紙訂在一起,當做本子;把從囚衣上剪下的小布條七拼八湊,千縫百衲,縫成了一個小書包。這一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暑假里,我讀了《紅色少年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介紹了許許多多小英雄的故事,有機智勇敢的王二小,視死如歸的劉胡蘭,堅強不屈的雨來我還在書中與同齡人小蘿卜頭再次相遇。
去年暑假,我參加了聽見慈溪誦讀大賽。不知為什么,媽媽為我選了一篇寫給小蘿卜頭的文章《永遠的九歲》作為參賽作品。經過那次比賽,我朦朦朧朧地了解了小蘿卜頭凄慘的生活。
讀了這本書后,我對小蘿卜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剛滿周歲的他住的是狹小、陰暗、潮濕,終年不見陽光的牢房;吃的是發霉的米飯和爛白菜梆子,以至于長成了頭大身小的孩子,大家都稱他為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七、八月的重慶是個大火爐,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可是,小蘿卜頭每天光著膀子,不知疲倦地在地上用樹枝寫呀,算呀,復習功課。
有一次,小蘿卜頭的老師黃將軍拿著一支紅藍鉛筆對他說:只要你能用俄語和我說一句話,我就把鉛筆送給你。小蘿卜頭多么渴望得到這支鉛筆呀!白天,他在監獄的角落里咿咿呀呀地說俄語;晚上,他借著窗口透進來的'一絲光線,默默地記憶。終于有一天,小蘿卜頭能用俄語和黃將軍交談了。他捧著心愛的鉛筆,久久不愿放手。
可就是這樣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在他九歲時卻被敵人殺害了。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找到了他的尸體,發現他的手里還緊緊地握著那支已經腐爛的紅藍鉛筆。
讀著九歲的小蘿卜頭的故事,再看看十歲的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比小蘿卜頭大一歲的我,對待學習卻沒有小蘿卜頭那樣刻苦,那樣如饑似渴。學習上,我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只滿足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作業只求速度,不求質量。當媽媽讓我做一些課外練習時,我總是推三阻四;當媽媽讓我練字時,我也是草草了事;當媽媽讓我背英語單詞時,我沒背幾個就想要放棄。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一遇到困難就容易打退堂鼓。說到底,是我身上缺少了像小蘿卜頭那樣不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呀!
現在,我終于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我下定決心:我要像小蘿卜頭一樣,刻苦學習,珍惜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讓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詮釋的革命精神,在我的身上永遠地延續下去!
紅色故事讀后感6
在這個星期我讀了叫做《紅色故事》的書,書里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其中最讓我感嘆不已的是方志敏大義滅親這個故事。
方志明的生命雖然短暫,卻從不屬于自我。他心里裝的僅有黨的事業,全是勞苦大眾。如果有誰危害了人民的利益,方志敏第一個不答應,哪怕這個人是他的親叔叔……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年,方志敏的家鄉一連數月滴雨未下,地里的`莊稼收成極差。到了秋天,許多貧苦的農民都為交不起租子,還不了地主的債犯愁。方志敏便號召大家反抗,展開了斗爭。然而,他的五叔地主方天雨跳出來,對抗農民運動,震撼了不少地主,沒有一個敢跟他一齊收債的。之后,農民和志敏勝利了,民心大振,大家紛紛起來反抗壓迫,農民運動也迅速在戈陽蓬勃開展起來。
這本《紅色故事》讓我認識了以前戰爭時期的許多英雄,還教會了我要勇敢、堅強。
紅色故事讀后感7
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過去,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幸福快樂的時光中。然而,我們卻要銘記那些為了祖國未來而犧牲的烈士們,當我翻開《紅色少年的故事》時,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氣概,更是深深地被他們舍生取義的愛國情懷所打動。
書中記錄著許多年紀不同的少年,經歷不同的愛國英雄。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劉胡蘭。劉胡蘭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就因為對萬惡的舊社會不滿,而對革命事業充滿了熱情與向往。當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時,她雖是被捕人員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但她卻用弱小的身體,強大的精神力量從容不迫地去承受敵人殘酷的刑罰,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意出賣革命。最終,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為了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們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時,不能忘記這是無數位像劉胡蘭一樣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就應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風貌去應對未來。
己也不愿意出賣革命。最終,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為了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們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時,不能忘記這是無數位像劉胡蘭一樣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就應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風貌去應對未來。
現代社會的建設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團結奮斗的精神,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那么一群為了革命事業同甘共苦,浴血奮戰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時期,黃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沒的少年武裝——紅色少年先鋒隊。他們都是由窮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膽子大也十分地團結,他們平時每一天進行操練,當敵人進攻時,他們總是團結一心、奮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氣大。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應對敵人的槍林彈雨,但我們需要做的是,努力學習知識,團結在一齊共同為祖國的發展而努力。
書中還有少年英烈—歐陽立安,抗日小英雄—楊來西,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王華等英雄。在他們那一段段已經逝去的光輝歲月中,是中國少年對歷史的吶喊與對未來的期望,我們就應在這最秀麗的時代中,繼承少年英雄們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不斷開拓的好少年,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秀麗。
紅色故事讀后感8
今天,我讀了彭德懷摘畫像這個小故事。
這個黨史小故事講述的是:彭德懷在街上走來走去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畫像。他看到后,一個箭步沖過去,把畫扯了下去。抬畫像的人看到這個情景,氣憤至極,一把揪住彭德懷,大聲叫道:“我們抬的是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常勝將軍彭德懷!”幾個民兵見狀說:“快把這個壞人抓起來!”彭德懷聽到這,不由的笑了,說:“我就是彭德懷,就是畫上畫的這個人!”彭德懷接著說:“以后你們不用抬我的'畫框子來回走了,你們要抬,就抬毛主席、朱總司令的畫像,舉象征革命的紅旗!”
讀了這個關于彭德懷的故事后,我還搜集了一些關于彭德懷的故事,比如:聲明“官兵要有鹽同咸,無鹽同淡”、與警衛員約法三章……
讀了這些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原則,違背原則的事情一定不能干,明白了不能霸占公共財物,明白了不能小看任何一個人……知道了彭德懷對于祖國軍事發展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彭德懷對祖國的領導人極大的認可,充分體現出了彭德懷愛國的情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鉆研,努力鍛煉。長大后,為祖國發展事業,添磚加瓦!
紅色故事讀后感9
一部《紅色故事匯》,讓我領略江西這一片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熱土;一部《紅色故事匯》也讓我看到對于黨員教育形式和載體的的探索。從影片的表現形式上來看,用生動活潑的表現手法打造了一部成功的黨員教育影片,不可謂不是一種成功。作為一名在江西就讀的大學生,作為一名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大學生,我為自己能夠在大學生活中觀看這樣的一部有意義的影片而感到高興。雖然只是學習觀看了數集,但是內心卻倍受鼓舞,熱血沸騰。
從《紅色故事匯》這一部電視劇中我看到了一幅幅展現中國革命時期,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上幸福道路的波瀾壯闊的畫卷; 聽到了一首首傳承著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在這里我看到了共青城的崛起,看到了江西的騰飛,也看到了中國革命的艱難過去。
通過 《紅色故事匯》時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建黨以來發生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的革命歷史足跡,在這里我看到了革命領袖和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質,也看到了我們的革命先輩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所建立起來的豐功偉績,在這里,井岡山精神得以傳承,紅軍精神得以發揚。從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開始,在這片紅土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里生活過,戰斗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后,最終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這 一幕幕;一幅幅;一個個;一處處;一件件…… 我感受到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業的艱辛;也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崇高情懷,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對國家的發展和對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作為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一名大學生,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崇高品格,繼承優良傳統,發揚優良作風,好好學習先進的現代化科學知識,更好地發揮共產黨員在群眾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把對黨、對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轉化為建設美好家園的實際行動。
清晨我站在江西這片紅土上每次想到:八一軍旗在這里升起,中國革命的搖籃在這里編織,共和國的雛形在這里孕育。紅土地上曾留下過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方志敏、賀龍、陳毅等無數革命先輩的足跡,我就倍感驕傲,我為自己能在這里與眾多的革命前輩一起為振興中華的夢想而奮斗而感到高興,感到驕傲。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站在江西的大地上誰又能想到58年前,這里曾是一片荊棘叢生的荒山灘涂,誰又能想到就是這一片荒山灘涂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孕育了中華民族崛起的夢想。看完這部《紅色故事匯》,我深深地了解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不論是在艱苦奮斗的革命年代還是在現在,我們始終都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
閱讀《紅色故事匯》使我接受了一次紅色洗禮;感受《紅色故事匯》使我心靈受到一次次強烈震撼;銘記《紅色故事匯》使我更加堅定了振興中華的信念。
看完《紅色故事匯》,我不禁思緒騰飛: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們用血肉和氣魄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將永遠在后世子孫身上延伸,祖國也將因此繁榮昌盛,奔向美好的未來!
紅色故事讀后感10
紅旗是什么?紅旗是中國的標志它是用革命鮮血染成的,代表著無數的革命先輩曾經為國捐軀。看了《永安市紅色故事學習資料》后,讓我對國旗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那時為了讓國家人民不受傷害,有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不怕犧牲,誓死保家衛國,保護人民群眾;而今,沒有敵人進城殺害百姓,沒有地主欺負農民,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課,我們更應該珍惜當前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紅軍來到洪田鎮,正在墻上寫標語時,15歲的賴金女整天跟在他們后面,當賴之女得知,小戰士們是來弄革命的,便一起跟他們寫標語,。戰士們走了,白狗子(日本軍)便回村鏟除標語。而村民們為了保護標語,和敵人斗智斗勇,在墻上涂抹泥巴,在墻外堆柴火,在墻上掛年畫等用各種方式保護神圣般的標語。就這樣,洪田鎮馬洪村被列為“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一幅幅標語就像是一顆革命的火種,不斷的.喚起人們對那段用血與火洗禮的革命征程的紅色記憶。
這本“紅色故事”我越看越感動,還有“三代守望者”,朱光啟,朱光書,朱昌義以及村里的老老少少,他們守望著矮嶺戰斗遺址,守望著紅軍烈士英魂,守望著用鮮血換來的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這本書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土地委員”張騰輝》和《“乞丐牯”笑對生死》。張騰輝帶領大家打土豪分田地,號召大家鬧革命,可不幸的是,一天晚上,張騰輝被喪盡天良的地主吳汝祝及“紅帶會”綁到一棵樹上,用鋼刀破開她的肚子,用刀割出它的腸子,堅貞不屈的張騰輝就這樣英勇犧牲。窮兇惡疾的吳汝祝又把他年邁的母親和毫無還手之力的妻子以同樣的方式殘忍的殺害了,就這樣,張騰輝一家三口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不怕犧牲、寧死不屈的斗爭,用殷紅的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張騰輝的兄弟羅瑞珍面對匪徒們的審訊和嚴刑拷打,受盡百般折磨,卻始終守口如瓶,不透露半字秘密。“英雄就義驚天地,仰天長嘯震山谷”,“乞丐牯”羅瑞珍用23歲的青春宣誓對紅色信仰的忠誠。
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永安有許多地方都有個英雄故事,這些故事里的紅軍戰士們跋山涉水,拋頭顱灑熱血,許多革命烈士被關入監牢,折磨而死,而他們的革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去銘記呀。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們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依然要了解革命歷史,了解革命英雄,了解革命信念,緬懷與致敬革命先輩,砥礪而行。
紅色故事讀后感11
《狼牙山五壯士》講述了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五位戰士執行引開敵人的任務。任務成功之后,五位戰士來到了兩條路的中間,一條是撤離的路線,一條是上兒狼牙山懸崖的道路,這兩條路一條通向生存,一條通向死亡,為了使敵人不發現正在撤離的老百姓,他們毅然決然的登上了狼牙山,敵人發現他們以后,追了上來,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敵人,他們的子彈發出一陣陣憤怒的吼叫,射進敵人身體。子彈打完后,他們用石塊去還擊敵人,面對步步緊逼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堅持到底,最后五壯士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后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義無反顧的跳下懸崖。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聲。五位壯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如果沒有革命先烈前赴后繼,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沒有現在繁榮富強的祖國。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棟梁。我們一定會勤奮學習,肩負起祖國的重任,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多做一份貢獻。
紅色故事讀后感12
”同志們太好了。這算不了什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這是江姐在牢房了被敵人嚴刑拷打昏過去后又蘇醒過來時給監獄里的難友們的回信。江姐始終堅持這樣的信念,誓死不向敵人透露半點黨的秘密。
讀完《江姐》這篇文章后,我不僅思緒萬千:江姐在敵人嚴刑拷問下藐視敵人,藐視死亡,鎮定自若,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和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為了革命,為了捍衛真理,為了保守黨的機密,她決不向瘋狂的敵人透露半點黨的秘密,被折磨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了,死去活來,可她卻自始至終沒有透露半個字,也沒有發出任何呻吟聲。因為忍痛,江姐緊咬著牙關,連嘴唇也咬破了,她頑強的革命意志卻決不動搖。在敵人一次次審問下,她都與敵人針鋒相對,極力保護黨的.機密,戳穿敵人的罪惡陰謀。
像江姐這樣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獻身的烈士還有很多。為了部隊不被發現,在熊熊烈火中紋絲不動的邱少云,他咬緊牙關,忍住烈火燒身的劇痛,像千斤巨石般紋絲不動,最后,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董存瑞為了炸掉敵人的碉堡,用自己的身體頂著炸藥包,貼在碉堡上,點燃了導火線,在一聲巨響中,壯烈犧牲了。還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槍眼的黃繼光、”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的夏明翰,更有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或鮮為人知甚至無名的英雄戰士……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這幸福生活是無數愛國者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而用血和汗換來的。我們現在應該刻苦學習,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少先隊員,將來為黨、為人民爭得榮譽、贏得光彩!
紅色故事讀后感13
我被《紅色少年的故事》書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視死如歸的劉胡蘭,大義凜然的李氏姐妹,機智勇敢的王二小——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獄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風,“紅色小歌仙”張錦輝——他們死守黨的秘密,笑對敵人的酷刑,視死如歸;保護牛草的何運剛,英雄之花努爾古麗,護林英雄賴寧——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群眾的財產……
“有志不在年高”是我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紅色少年們雖然年紀小,但戰爭的洗禮,災難的襲擊已經讓他們有了大人的成穩,勇敢和機智。在敵人面前,他們利用自身的優勢——人小,不會受到敵人的懷疑,一次又一次地躲過了敵人的追捕;而在災難面前,他們并不因為自己年少而膽怯,相反他們勇敢的挺身而出——看到這些紅色少年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以林浩為代表的少年英雄們的事跡,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少年英雄的代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在被一個個,一代代的少年們英雄感動的同時,我更為他們而驕傲。我驕傲我們華夏子孫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少年英雄輩出;我驕傲我是華夏的子孫,我是少年的一分子。誰說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誰說我們是被寵壞了的一代?想想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看看周圍同學的執著認真;想想伙伴們在賽場的揮汗如雨,看看同學們在苦難面前的`齊心協力,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阿!
我們此刻生活在繁榮富強的新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不用為衣食發愁,我們不必提心吊膽地生活,我們是幸福的,無疑也是幸運的。但我們有我們的職責和義務,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有時間緊迫感,行動起來,在有限的時間里,像紅色少年一樣,腳踏實地,肩負使命,為祖國燦爛輝煌的明天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紅色故事讀后感14
他,從小就成了孤兒;他,總是把別人的利益看得很重,并且總是戰斗在最艱苦的地方;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戰士,是英雄。他就是雷鋒。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樸素、憨厚、為人老實。他樂于助人的事跡更是家喻戶曉。國慶長假里,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閱讀了《雷鋒事跡》這本書。
雷鋒出生時中國仍未解放,雷鋒家是佃戶,受盡了地主的欺負。他的`爸爸被日寇打死,他的哥哥也因過度勞累患上了肺結核,不治而亡;后來,他的媽媽也因故自殺了,雷鋒成了孤兒。他的六叔祖母收養了他,與他相依為命。那時,雷鋒就已飽經世間的險惡。
后來,共產黨來了。雷鋒加入了兒童團,向無惡不作的地主討回了血債。經過多年磨煉,他終于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他助人為樂,為高尚的事業奮不顧身。大壩搶修時,可以看到他洋溢活力奔跑的身影;公路塌方時,總能聽到他充滿激情的腳步聲。在一次運送任務時,雷鋒不幸被一根大木樁擊中,那時,他年僅二十二歲。
雷鋒常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由之路。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讓我們銘記這名話,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為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世界強國而奮斗!
紅色故事讀后感15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書店看書。找了一會兒書,我便把到了《紅色少年的故事》這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紅色少年的故事》描述的是:一群少年英雄的故事。他們中有機智勇敢的王二小,英雄少年賴寧,視死如歸的劉胡蘭,舍己救人的韓余娟……這些小英雄的故事使我非常感動。他們雖然出身不同、經歷各異,但是他們不怕犧牲、團結奮斗,是勇敢的抗日英雄。
讀了這些抗日故事,我的心里感慨萬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和我們年齡大小差不多的小英雄,他們吃不飽,穿不暖,而我們現在呢,好吃的東西都送到了嘴邊,卻還挑三揀四的。他們住的幾乎都是茅草屋,可是我們住的卻是各種現代化設施齊全的房子。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整天幫家里人干活,當他納正在辛苦勞動時,是多么渴望能去上學啊!但是我們正無憂無慮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快樂地學習著知識。他們的生活也是動蕩不安,可我們的生活是安定和詳的。他們那么小就很機智勇敢,不怕犧牲,視死如歸,英勇地與敵人做斗爭,可我呢?連打針吃藥等這些事都害怕,還要爸爸媽媽哄著。
讀了《紅色少年的故事》,對也他們不平凡的經歷和優秀的品質,我為我自己感到萬分慚愧,決心今后要做艱苦樸素的孩子,一定要勤學本領,長大以后為祖國做貢獻,并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紅色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色故事讀后感05-01
夢見紅色的包 紅色包包06-04
紅色作文03-09
夢見紅色果實05-11
夢見紅色狐貍07-20
紅色的日歷作文02-23
紅色之旅作文02-14
夢到紅色的龍是04-11
夢見紅色的地毯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