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前讀《紅樓夢》第十五回賈寶玉隨賈政拜謁北靜王時,北靜王水溶看過“通靈寶玉”之后,又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來,遞與寶玉道:"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此系前日圣上親賜香念珠一串,權為賀敬之禮。”在第十六回寶玉把“香念珠”轉贈黛玉之時,黛玉卻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 ”也許你和我一樣,囫圇讀過,以為是隨便一寫,不求所謂。可是讀《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二回卻出現了這樣的批語:“以自古未聞之奇語,故寫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書中大調侃寓意處。蓋作者實因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帷之傳。”你還會對“”無動于衷嗎?
我們都知道《紅摟夢》是曹雪芹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所成的具有家族自傳色彩的偉大小說,其中必有隱晦,必有所指。然而,“棠棣”究竟所指或者說影射的為何呢?一時不得其解。今天翻閱《詩經》,有《小雅·常棣》一篇,看到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聯系《紅樓夢》的寫作背景,心頭霎時有如撥云見日,茅塞頓開,疑惑頓解,猶如他鄉遇故知般喜悅。由衷贊嘆曹大師學識之淵博高深,寫作技法之巧妙高明,借弱女子林黛玉之口疏泄心中的憤懣之情,以”臭男人“之語對其進行責罵。
《紅樓夢》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讀書者都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我們都想讀懂他,讀出味道來。可是其中的有些風光是需要我們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或者一條艱苦的途徑方能領略的。我們都是中華兒女,生來同樣被中華文明所包裹,無論是誰,只要用心去學習,去汲取營養,就一定會“功夫不負有心人”,“近水樓臺先得月”,早日領略“紅學”的奧妙與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