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讀書筆記>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讀書筆記
更新時間:2023-06-13 12:08:14
  • 相關推薦
紅樓夢讀書筆記合集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樓夢讀書筆記1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讀完它感觸頗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丑態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

  《紅樓夢》里面的任務各有個的特點。給我印象深刻的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賈寶玉這個人由于從小被祖母與母親溺愛而造成每日與女孩兒們玩樂,不顧學業,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但也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賈政才會不喜歡他,寶玉也很懼怕他的父親。雖然大觀園里的人盡是心靈骯臟,不過也有真情在,賈寶玉與林黛玉真心相愛,最終卻套不過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運。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經常落淚,都說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擁有賈寶玉這個知己。薛寶釵在大觀園里可算是最有心機的一個了。她為人處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單純人的眼睛,她人緣極好,卻得不到寶玉對她的真愛,她極力討好沒一個人連賈母也不在話下。王熙鳳是最潑辣的一個了,不僅辦事干練,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說不上話來,她處處不吃虧,人們稱她“鳳辣子”,卻逃不過早逝的命運。

  大觀園里的人物我喜歡的要數探春了,他心機不如寶釵,文學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許她有一點孤高自詡,可是能在混濁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幾個呢?但她的命運同樣也是遠嫁,離開家鄉,離開父母。賈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愛孫子孫女們,甚至連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小孩子也疼愛,可是她的話何嘗不暗藏玄機呢!

  黛玉剛進榮國府時,賈母讓她做上座,她不肯,賈母說了句“你是客,本應如此。”暗示了她從來沒有把黛玉當成是自家人,雖然表面上和誰都很親切,可是她不過是假慈悲罷了。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間的美與丑、善與惡,讓我懂得人們之間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臟與丑陋的靈魂。

紅樓夢讀書筆記2

  賈府其實就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縮影,在這個微型社會中,每個都是一個社會人,并且百色各異。

  賈母看似慈善,對劉姥姥施恩有加,實則自吹自擂,不過是出”攜蝗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手段,黛玉視之,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極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不過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偽。就連被王夫人認為”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云,卻也逃不過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認為”小性,多心,心窄”,沒有大家閨秀風范,不能入選”寶二奶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為”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為”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諳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為她之過,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慮。

  眾釵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家私雄厚,善于處世,這兩點勝過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閨秀的典范。她沒有木石前盟,卻相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親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生日會上,她知賈母”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使”依著意思”去說。蘅蕪院她布置得素凈簡單,給人以恬靜的淑女之感,讓人覺得節儉。金釧投斗,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眾人嘲笑鄉下人劉姥姥,獨無描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維持了大家閨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鳳認為”不干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覺得”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譏諷聽若惘聞,讓人以為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形成鮮明對比。于是,寶釵被認為”大家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奶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對于寶釵,我一直無法喜歡,從情感上無法接受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格溫順,在我看來皆是虛偽之舉。借由一些小事拉近與黛玉的關系,讓黛玉認為與她”情同姐妹”。對待寶玉,更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不同與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黃泉。如果要我填滿這句,我想必當是”寶玉,你好狠。”為何狠心拋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如果連癡心也化為灰燼,又如何撐得下去。殊不知,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并非無情,只是一直認為迎娶的是黛玉。

  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頂別人之名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后,發現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叫寶釵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無情也動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則是吃人的封建禮教。

  這時,我方可看出作者曹雪芹是想要通過《紅樓夢》,揭示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表達他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不滿與憤怒。

  看了紅樓夢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我看見了形形色色的女子,但其中只愛一個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好一個嫻靜如水的顰顰

  我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紅樓夢讀書筆記3

  曹雪芹著《紅樓夢》,在悼紅軒“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寫盡世間悲喜人生,寫得又何嘗不是他的一生?

  如果沒有生在世家,沒有經歷過由盛到衰的過程,也斷然不會寫出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那么多人物的不同命運、不同悲劇。也斷不會把世間人情冷暖,寫得那么深沉、那么悲涼。

  一、紅樓夢里的大喜大悲

  元春省親無疑是紅樓夢里最大的喜事。“寧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熱鬧非常。”一方面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賈元春才選鳳藻宮。足以說明皇帝對賈家的厚愛,容許元春省親更是莫大的恩賜。元春省親在大的方面來說一種賞賜,更多的是賈府地位上升的一個象征。作者把那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景象寫得淋漓精致。另一方面,是親情方面的原因,骨肉團聚,在平常人家最基本的相守在他們看來竟是奢侈的,想來這才是作者的重點。

  那么紅樓夢里的大悲之事是“秦可卿之死”嗎?好多紅學者都習慣拿可卿的死來探究元春的升職,來探究紅樓背后的奧秘。劉興武先生的“公主論”就認為,是元春的告密導致了可卿的直接死亡,那么可卿的死亡和元春省親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可卿死亡之悲產生了元春省親之喜,但我并不這么認為,我一直認為,紅樓夢里的大悲是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涼,凹進館聯詩悲寂寥”。這一回,作者寫賈母等人在凸碧堂賞月,開篇就寫賈母見鳳姐、李紈病著,薛姨媽寶釵二人又不在,在那個合家團圓的中秋之夜賞月,賈母開始感傷,病的病,弱的弱,竟不如往昔熱鬧了,這里面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那就是賈母已感賈府的頹勢。品笛喝酒,喝道中間竟流下淚來了。而后寫黛玉、湘云在凹晶館聯詩,最后二人和妙玉在櫳翠庵聊天,相互取暖,悲涼至極。這才是大觀園里最悲涼的夜,與前面熱鬧的大觀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總在想,曹公晚年孤苦無依、再寫這種對比、這種反差。心里對親情對骨肉團聚的渴望。

  元春省親,是何等熱鬧、何等榮耀。骨肉團聚,元春忍悲強笑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黛玉湘云在凹晶館聊天,湘云說,“得隴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說的不錯。說貧窮之家自為富貴之家事事趁心,告訴他說竟不能遂心,他們不肯信的;必得親歷其境,他方知覺了。就如咱們兩個,雖父母不在,然卻也忝在富貴之鄉,只你我竟有許多不遂心的事。”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連老太太,太太以至寶玉探丫頭等人,無論事大事小,有理無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況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讀到此處,淚落如雨,元春的不遂心、黛玉湘云的不遂心、老太太的不遂心,想來也是曹公的不遂心吧。

  曹公借賈母之口說,“可見天下的事本難十全”。卻借黛玉之口說:“事若求全何所樂”。兩種心境完全不同,賈母是客觀接受,而黛玉是主觀接受,層次更高。

  我發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是寶玉在這兩個重要場景都沒有出現,或者確切的說,他并沒有“參與”。元春省親,大家都高興,獨他悶悶不樂,因為秦鐘之死,他自身本能的躲避這種熱鬧;而在中秋賞月,他也因晴雯的病,早早睡了,沒有參與這樣的悲涼。這實在又是作者的別有用心。大觀園里眾人的高調的樂與喜總與寶玉悄然的落寞放在一起來寫,我有時候一直在想,曹公在經歷人生大喜大悲之后,內心應該是平靜的吧,都說喜劇其實是最深的悲劇,紅樓高調的樂與喜背后都隱藏最悄然、最落寞的'悲涼。

  二、紅樓夢里的紅白喜喪

  紅樓開頭最大的事情,莫過于秦可卿的死。從可卿的棺木到賈蓉被封為龍禁尉,從來的官員品級到賈府的排場,無不在彰顯賈府的地位與權勢。而與之對應的就是寶玉的婚事。所以,我個人認為曹公寫可卿之死是有伏筆的,這樣盛大的場面為得就是寫后來寶玉婚事的簡樸。賈府被抄寶玉犯病,在這樣倉促的情況下,寶玉的婚禮必定是潦草而簡單的,這樣的對比也足見世家每況愈下的人情冷暖。

  而這兩件事情,寶玉都是主角。從聞可卿之死寶玉吐血到寶玉和寶釵成親,他一直是中心人物。而這都是寶玉的恨事,可卿之死對他的沖擊是比較大的,這是他第一次接受一個美好的女性被摧毀。黛玉離世,不得不與寶釵結婚,也是對他最后的打擊。

  三、紅樓里的悲喜人物

  我覺得紅樓夢里最有意思的兩個人就是香菱(英蓮)和嬌杏。他們兩個本是主仆,都跟賈雨村有密切的聯系。雨村當日窮困潦倒,都是香菱之父甄士隱屢屢資助,雨村也是在那個時候偶然間邂逅了嬌杏,只望了彼此一眼。就此二人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英蓮走丟,被拐子拐賣,最后被薛蟠帶到賈府。而嬌杏在大火之后,隨甄士隱夫婦回到他的岳父封肅家,后被一乘小轎送到賈雨村府邸,生了兒子,被扶了正。自此主仆身份顛倒。這是最極致的悲與喜。我們把英蓮的悲總結為“有命無運”;把嬌杏的喜歸為“僥幸”。

  四、寶玉身上的悲與喜

  寶玉的悲喜都離不開世間美好的女子。“我看見女兒便清爽,看見男兒便污濁”。它的喜在于他遇到了那么多的女子,賢惠的襲人、直爽的湘云、愛他懂他的黛玉、紅顏知己妙玉等,是他們滿足了他當保護傘的這個欲望,而寶玉的悲也在于他最后眼睜睜看著一切美好在他面前轉瞬即逝,而無能為力。一次次又不得不面對現實,他的無能為力是無奈的、是心酸的。這個悲劇從可卿之死便開始了,金釧投井、晴雯被逐、黛玉離世。

  特別想用一句名言來形容寶玉,“我從未長大,卻從未停止過成長”。

  縱觀紅樓全書,寫得都是悲與喜。寶玉的悲喜、黛玉的悲喜、四百多小人物的悲喜、整個賈家的悲與喜,以及上流社會的悲喜,乃至與社會的悲喜。這所有的悲喜交織在一起,就成了紅樓,成了人生。然每個讀者總能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讀懂這世間悲喜。這也是紅樓之所以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讀紅樓,常想起黛玉的“事若求全何所樂”。紅樓殘本也不應該是天下恨事。相反,因為后四十回遺稿,眾多紅樓愛好者對紅樓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探索,對紅樓背后的人性與人生的悲喜產生了思考。實在是欣慰的。這樣紅樓的悲喜就有禍福相依的味道了。

紅樓夢讀書筆記4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最大的長篇小說之一。它又名《石頭記》、《風月寶鑒》等,作者曹雪芹。作品通過四大家族家務事、兒女情的描寫,向世人展示了封建禮儀及等級制度,揭示了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復雜的不平等關系,這都是當時的社會制度造成的。真是一本值得我們好好品味的好書。

  《紅樓夢》主要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盛與衰敗。故事的男主角是賈寶玉,他是個性格柔中帶剛的人,因為他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境,周圍生活的全是女人。書中的女主人公是林黛玉——體質多病,天生猜疑,多愁善感的如水一般的女子。另一個與寶玉有著不解之緣的是人見人愛聰明才智的大家閨秀薛寶釵。賈寶玉的家人不怎么喜歡性子直率不善掩飾的黛玉,卻對八面玲瓏的薛寶釵鐘愛有加。然而寶玉卻對這個林妹妹有著深厚的情感。可是最后家長卻用暗渡陳倉的辦法使得賈寶玉和薛寶釵成婚,得知此事的黛玉心灰意冷,悲痛而死。知道真相后的寶玉痛苦萬分,在完成家族使命——科舉考試之后便出家當了和尚。賈府因家中出了個貴妃而興旺,最后,也因貴妃的病逝而中落。作者借此諷刺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社會現象。同時也批判了那個時代父母包辦婚姻的社會丑惡。

  《紅樓夢》就是這樣用優美的文字闡述了一個深刻的故事,然后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曹雪芹生動的'人物刻畫,完美的景物描寫,豐富的詩詞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為這個故事添加這就是我愛讀《紅樓夢》的理由了斑斕的色彩,是讀者徜徉在智慧的海洋中。

  《紅樓夢》讀書筆記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共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寫出了王熙鳳潑辣的性格,黛玉的疑問,側面描寫出了王熙鳳在家中地位非同一般。

  頭上戴著束發嵌玉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蹬著青緞粉底小朝靴。一大串的外貌描寫,對于主角描寫極為詳細,詳略分明。

  第三章寫了賈雨村官復原職,林黛玉初進大觀園。

  通過一連串的語言,動作,刻畫了王熙鳳虛偽,玲瓏見風使舵的形象。

  林黛玉謝絕邢夫人的挽留,不僅表明了對邢夫人的尊敬,感激,表明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她待人處事處處留心,言行小心謹慎。

紅樓夢讀書筆記5

  我懷著辛酸淚把《紅樓夢》讀完,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為賈寶玉的命運而訴苦;為林黛玉的短命而嘆惋。這本千古絕唱的《紅樓夢》卻從一塊靈石而引發出來的。

  靈石為了讓自己成為奇物,被仙道刻上了一些字,并帶到了榮國府賈寶玉的身上。這塊石頭經歷了風風雨雨,從榮國府的繁榮昌盛到后來的敗落;從賈寶玉每天無所事事到剃發還僧,都刻畫得淋漓盡致使我贊嘆不已,并為榮國府的悲劇而感到嘆惋。

  我特別喜歡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曹雪芹把人物的動態、語言、神情及場面描寫都描寫得面面俱到,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特別向著賈寶玉,看他每日無所事事的`樣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務正業,命運注定他一定沒有什么好下場。

  那些整天吃喝玩樂的大小姐,每天都要作詩、飲酒。在一起玩樂,到頭來死的死;賣的賣;亡的亡,不經鼻子一酸,替他們感到可惜,這種封建社會制度對人的不公平。

  我要學習曹雪芹能把紅樓夢寫的這么好,許多地方都能用上詩、詞和歌曲串聯在一起,配合得十分恰當,讓《紅樓夢》錦上添花,更加完美了。其中我最喜歡“護管符”上贊美金陵四個大家的富麗堂皇、金碧輝煌的景象,形象生動,總會讓人歷歷在目:賈不假,白玉當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容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但想到賈家、史家、王家薛家都落到窮苦之地,都免不了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從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的樣子,到關在監獄里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真是一落千丈。想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我還要學習曹雪芹一波三折的寫法,能把人物寫得形象生動,好像我已經置身于榮國府中,體會榮國府的興亡與衰落。

  合上書,我看完了《紅樓夢》便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紅樓夢讀書筆記6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的人間悲歡情愁,讓古今多少人流下了惋惜之淚。

  在我讀第一遍的時候,曾以為大觀園是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但重讀后我發現我錯了,這燈紅酒綠的生活掩蓋了社會骯臟黑暗的一面。小說中穿插著許多愛恨情仇,我也從中明白了很多。

  書中我最喜歡林黛玉的《葬花詞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喟嘆的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悲哀,也許在不久后的他年,不光林黛玉自己,就連大觀園的一草一木也都消失不見了吧。縱使純潔如妙玉的人,最終也落個狼狽收場。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最凄涼的一句聯,也是林黛玉對自己結局的最為精準的預測。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是孤獨的`,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就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么或做錯了什么,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她在凄涼中死去,身邊只有一個丫鬟在為她默默哭泣。 賈寶玉,一個外表柔弱還帶著點天真的男孩子,也許到最后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可能是看破了紅塵吧。姐妹們都成家后,他的內心漸漸成熟了,但還是被騙與寶釵成婚。美好的青春就這樣斷送了。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感慨萬千,它豐富的內涵又有幾人能夠參透。一首《葬花吟》怎能概括的盡,真是一紅樓一世界。

紅樓夢讀書筆記7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感情杯具。

  作者曹雪芹經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所以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著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讓多少人為它感動啊!

紅樓夢讀書筆記8

  “冷香丸”是薛寶釵形象塑造中的點睛之筆。它將其冷艷無情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無疑,寶釵是美的。首先是表現在外貌上,她容貌豐美“眼如水杏,臉如銀盆,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紅”,又“肌骨瑩潤,肌膚豐澤”卻是天生麗質,而且正當錦瑟年華顯出青春的鮮艷。但她更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她懂得淡極始知花更艷,又去追求素凈淡雅的美。她不施粉黛,不熏香,沒有胭脂氣,但卻富貴而舉止嫻雅。它的居處也是這樣“及至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供著數只菊花,兩部書,茶茶具而已。她的這番床上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這一番描寫使我們不得不承認她的這番審美趣味是高雅的,而她的外形也成為淡雅而艷麗的了。她的寓所蘅蕪苑給人的第一印象便可用淡雅二字概括,一如蘅蕪君本人。

  寶釵天資聰慧,博學宏覽。幼年時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環境和聰慧的心靈,形成她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廣博的知識。她尤其深得中國傳統文化清空淡雅之趣。其言,其行,其貌,其行無不顯示出這一審美情趣……但是,蘅蕪苑里的.滿院的蘼蕪同樣隱藏著巨大的秘密。在蘅蕪苑里只見異藤香草,絕無凡花俗粉。這些香草來形容寶釵十分契合。但是這些香草除了磬香奇異之外還有一種特性:皆是爬藤植物。這些攀援植物皆有柔曲盤卷,隨緣自適,攀附她物橫亙而上的特性。以藏存身,以蓄媚俗。壓抑個性以適應社會法則,這是寶釵性格的另一面。

  寶釵希望讀書明理,做個眼前道路有經緯的人。所以她受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縛不得從政,且待選入宮的路絕了之后,便把希望寄托在夫貴妻榮上,勸導寶玉走讀書上進求取功名的路。這就與她一貫的冷相違背了,這是因為那顆熱衷功名的心。因此說寶釵是形“冷”心“熱”。

  此外,寶釵在人際交往方面也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使用小惠的手段來拉攏人心。她送藥給寶玉時用“托”一字,說明她的動機十分復雜,首先是求有德的美名,其次才是同情之心這也是證明寶釵并非冷美人的有力證據。

  她審時度勢,體察人心,常常能把恩的心思揣摩透。這并非壞事,究其本身來說倒是優勢,但是她若是只將這些用于奉承上未免有點庸俗。

  我個人覺得,再寶釵身上凝聚著許多智慧與傳統美德。試想我們在那人口眾多明爭暗斗的大觀園中得以生存發展,她的處事方法是必要的,結果也證明她的一套是卓有成效的。既然如此,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我們何不欣賞?何不借鑒?

紅樓夢讀書筆記9

  這個暑假里,我十分認真地閱讀了名著《紅樓夢》。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所著。故事情節十分曲折,主要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凄美愛情故事,反映了那個年代對個性解放和人權平等的要求,閃爍著初步的民主主義精神,同時還敘述了榮國府和寧國府由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

  讀完此書,我熱忠于它動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我愛故事中的主人公,尤其是愛故事中的“鳳姐”——王熙鳳。

  大家都知道,王熙鳳在故事中扮演的是一個反派角色,可是我仍然喜歡她。這并不因為她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為她的才能。王熙鳳是榮國府炙手可熱的管家婆,王熙鳳憑著她的萬人不及的聰明才智和猴一樣的敏銳和精靈,征服了賈家上下人的心。同時他辦事十分潑辣,因此在賈家十分有威信。

  但是人無完人,這樣精明能干的.女子到底也不完美。王熙鳳的不賢良和弄權舞弊,也遭到了世人的嚴厲譴責。然而事實上曹雪芹十分同情這個使人毛骨悚然的“殺人犯”。為什么?

  這誰也不清楚,也許只有問早已長眠于地下的夢阮了,最后王熙鳳的身體因不堪精神上的折磨也就很快垮了下來。

  其實,王熙鳳的本性并不壞,她并沒有惡念,莫不是有人推波助瀾,是不會有那么多人冤死的。因此,我同情王熙鳳,更熱愛這個人!

紅樓夢讀書筆記10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名為《紅樓夢》的書。

  《紅樓夢》里有許多相貌美麗,生活卻很坎坷的女孩。

  下面,我就來說說,我感想很多的蘇州女子——林黛玉。

  說起林黛玉,我們都不陌生。她的一生都很坎坷。林黛玉幼年因家境貧寒,連飯都吃不起。無奈,只好到金陵去投靠自己的外祖母——賈母。小小年紀就離家,父女相隔兩地,無法相見。過了不久,賈府又來了一位美麗的女子——薛寶釵。薛寶釵比林黛玉漂亮,又不似林黛玉般自命清高,深得下人喜愛。

  林黛玉對薛寶釵懷有偏見,又兼薛寶釵有母有兄,更是時常落淚。這就像我們蘇州女子,經常會自己一人沒事落淚。

  過了不久,寶玉因常近女色,被自己的二舅舅賈政毒打。自己又不敢公開看他,只好在傍晚無人時偷偷去看他,卻獲知寶玉極其疼痛,心里就如同刀割了一般。這就是蘇州女子的多情,和自己心愛的.人情牽一線。

  到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林黛玉更是表現出一種蘇州女子的幽默。在劉姥姥聽見音樂手舞足蹈時,她戲稱"舜王奏樂,百獸齊舞,如今才得一牛耳。"劉姥姥回家時想要一張大觀園的圖畫,賈母應予,讓惜春不僅畫上院子,還要畫上人物。在李宮裁擬定給惜春詩社休假的時候,林黛玉更是把劉姥姥比作母蝗蟲,還說,這幅畫的題跋是"攜蝗大嚼圖"。

  有一天,薛寶釵來看她,告訴她自己給她配的新藥方,還給他了燕窩。到這時候,釵玉的關系,才正式和好。

  過去了不少日子。林黛玉的丫環紫鵑知道自己的主人要出嫁了,和主人青梅竹馬的寶玉卻遲遲沒有反映,就試試寶玉,說林黛玉要回蘇州。結果寶玉當時就呆了。寶玉的奶媽怎么使勁也醒不了。林黛玉聽說后,身不由己,將自己所吃的藥全部吐出。這就是蘇州女子的癡情。

  林黛玉可謂是蘇州女子的代表。可惜她的結局不完美,自己心愛的寶玉娶了薛寶釵。最后死于薛寶釵過門的那個時辰。

  以后放假我都要多看書,既能增長自己的見識,又能跟大家分享我的讀書筆記,何樂而不為呢?

紅樓夢讀書筆記11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經常從媽媽的嘴里聽到這首好聽的歌,后來才知道這是電視劇《紅樓夢》里的經典歌曲。被歌曲打動的同時,總想看看《紅樓夢》究竟是什么故事,前一陣子,哥哥給我拿來了這部名著,我才有幸拜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子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

  這部名著讓我看的是眼花繚亂,摸不清頭緒,光人物都讓我難以記住,我決定要繼續研究它,多讀幾遍,用心去領會古人的文采。

紅樓夢讀書筆記12

  縱觀人類情戀的演變史,大體可分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現代情感史三個階段。如果文學史正是人類情感史的一種反映再現,那么《紅樓夢》一書在時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橋,她正好橫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終結和現代情感史的開端之上。由此看來,《紅樓夢》一書和我們這個時代的距離也更加鮮明。

  作品呈現的'古典畫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著過去時代的影響,使我們得以從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現代人在情感領域巨大而微妙的異同。我們悲喜交加地看到,人類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樣是在向前進化著,盡管進化的軌跡是如此沉重而遲緩,一步一個腳印,前仆后繼,包括血和生命的代價,轉眼間焦頭爛額,各奔東西。

紅樓夢讀書筆記13

  讀《紅樓夢》有感《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首,內容豐富,情節曲折,使人百看不厭。

  《紅樓夢》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最為突出的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

  《紅樓夢》是一部描寫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百科全書。它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真實生動地描寫了18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社會生活,全書中有很多關于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經濟制度,政治禮數,文化發展,以及服裝穿戴,飲食藥膳,建筑亭閣等層面。

  讀完了這本書,我便知道了中國封建時期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紅樓夢》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紅樓夢讀書筆記14

  一部小說,最重要的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要交代清楚,可是中國小說最著名的代表作《紅樓夢》,卻在這幾方面都留下了太多的懸疑。本人研讀之下,對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感到不合情理之處甚多;雖前后連綴,考查再三,仍然是一片迷霧。今開列如下,以征慧識。

  一、賈府人物年齡之謎

  1、林黛玉、賈寶玉

  書中第二回說:“只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緊接著就是賈雨村應聘做家庭教師,“看看又是一載有余,不料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病而亡。女學生……舊病復發,有好些時不曾上學。”在這些敘述過程中,沒交代季節和具體月份,但黛玉生日大,是二月十二。第六十二回探春和襲人談論生日時,襲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沒人?”看來此時黛玉年齡應該是六歲,不可能是七歲。而且按照過去民間風俗,計算歲數大多以虛歲為主。

  接著出現了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作者通過冷子興的嘴,給我們勾勒出賈府大家族的歷史和現狀。這個夸夸其談的冷子興是一個什么人物呢?為什么他對賈府如此熟稔?書中介紹,此人是都中一個古董商,是賈雨村最相投契的有作為大本領的人。但這個身份只說明了冷子興的職業,第七回則注明了他是賈府地位重要的當家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女婿。周瑞夫婦在榮國府管理層中地位僅次于以資歷取勝的大管家,直接聽命于核心層驅遣,是被公子、小姐稱為周哥哥、周姐姐的有一定權威的人物。這樣看來,冷子興的演說就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令人可信的事實。

  冷子興說賈寶玉:“如今長了十來歲”。這時寶玉和黛玉的年齡差是四歲多。

  林黛玉在賈雨村伴送下乘船赴京都,路程再遠,船速再慢,也用不上半年時間。這一點通過賈母的話能反映出來,賈母說:“將寶玉挪出來,同我在套間暖閣里,把你林姑娘暫且安置在碧紗櫥里。等過了殘冬,春天再給他們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排吧。”可見林黛玉是在當年秋天從揚州出發,冬季到達賈府的。因此林黛玉到賈府時,還是六歲。

  第三回黛玉回答王夫人時,陪笑道:“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 這就出現了第一個年齡謬誤,寶玉此時到底是十幾歲還是七歲?第九十回賈母談給寶玉娶親時說:“況且林丫頭年紀到底比寶玉小兩歲”,又出現了第二個謬誤:林黛玉究竟比賈寶玉小一歲還是小兩歲?當然這個謬誤是續書中出現的。

  再看林黛玉初進賈府時,左右瞻顧,事事小心,言談舉止深合禮儀。一個六歲孩子,即使受過教育,也難以面面俱到顧及周全,書中出現的分明是個嫻靜典雅的少女形象。從寶玉和探春(探春比黛玉還小)的對話,也根本不是孩提間的話語。探春聽到寶玉給黛玉取名“顰顰”,問道:“何處出典?”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妹妹眉尖若蹙,取這個字豈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寶玉笑道:“除了《四書》,杜撰的也大多呢。”還有作者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刻畫林黛玉的美。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天下竟有這樣標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標致人兒”——是描寫小女孩的口氣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的形象:“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神仙似的妹妹”、 “捧心西子”更是對青年女性的贊語。同一回出現的探春,“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兒,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也不是五六歲的小女孩形象。

  賈母讓黛玉和寶玉住在一個房間,中間只隔一個碧紗櫥,如果都是小孩子,還沒有什么,如果是十幾歲的年齡,能不防嫌嗎?別說是封建禮教盛行下的賈府,就是現代人也不能這樣安排住宿。這又是人物描寫與實際年齡極不搭界之處。

  讓我們繼續探討,書中并無任何過渡性的敘述,就到了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境,夢中與秦可卿發生云雨之事。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再怎么早熟,也不可能發生男女之事,這時的寶玉最小也應該是十四五歲年紀。實際情況怎樣呢?第五回寧國府賞梅(梅花開的時間應是臘月或正月)。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書中說:“因這年秋盡冬初,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劉姥姥見到鳳姐穿的是冬裝,“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說明又過了一年。接著是賈寶玉認識秦鐘,二人入家學讀書。第八回寫道:秦邦業卻于五十三歲上得了秦鐘,今年十二歲了。第九回賈寶玉對秦鐘說:“咱們兩個人,一樣的年紀……”

  接著賈府經過秦可卿患病、寧國府家宴、秦可卿喪事、林如海去世一系列重大事件,時間不覺又來到年末。第十二回寫道:誰知這年冬底,林如海因為身染重疾,寫書來特接黛玉回去。賈政過生日時(書中沒寫具體日期)接到圣旨:賈元春被封為貴妃,并立即開始修建大觀園。如果是冬季,北京天氣寒冷,不可能進行園林施工,所以賈政過生日應該是轉過年的春天。龐大宏偉的工程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完工。第四十二回討論賈惜春作畫時間時,黛玉說:“倫理,一年也不多,這園子蓋就蓋了一年,如今要畫,自然得二年的功夫呢。”

  元春省親該是又一年的元宵節。這樣算來,從第六回開始,時間整整過去了三年。

  元宵節后,書中明確寫出,正月二十一,是薛寶釵的十五歲生日。這時的賈寶玉應該是十三歲。接著在第二十五回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寶玉中邪祟時,瘸和尚為寶玉治病,持玉念道:“青埂峰下,別來十三載矣”。

  無論從薛寶釵過生日,還是從與秦鐘相識,兩者都能倒推出,第五回時的寶玉應該是十歲。十歲年紀就夢游太虛幻境,還經歷男女之事,真是聞所未聞!端的“又向荒唐演大荒了”!

  2、賈母

  書中三十九回,賈母問劉姥姥:“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起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硬朗。比我大好幾歲呢!”可以推斷,此時賈母大約是七十二、三歲。時隔不多日子,應該是同一年,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對薛寶釵說:“我今年長了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怪不得云丫頭說你好”。這樣看來,此時寶玉是十六歲,寶釵是十八歲。

  第七十一回,書中寫道:因今歲八月初三日乃賈母八旬大壽,與七十三歲相差七年。此時寶玉、黛玉、寶釵分別是二十三、二十二、二十五歲,都已過了成婚年紀,真是不可思議!

  其后七十八回,寶玉作《芙蓉女兒誄》中說:竊思女兒自臨人世,迄今凡十有六載。晴雯死時是十六歲。可實際情況,晴雯比寶玉大。第六十三回寫到襲人的年齡:“大家算來,香菱、晴雯、寶釵三人皆與他同庚,黛玉與他同辰”。第六回寫到襲人比寶玉大兩歲:“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本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通人事。” 說明晴雯、襲人、寶釵三人同齡,都比寶玉大兩歲。賈母過八十大壽過了很久,而晴雯才十六歲,比她小兩歲的寶玉不能不是十四歲。說寶玉十四歲還比較合乎實際,因這時的園中姐妹都沒有出嫁。所以,賈母的年齡肯定出了很大問題。另外,書中很多人物的年齡都模糊不清。

  二、地點上的烏龍

  1、京都在哪里

  書中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雨村因問:“近日都中可有新聞沒有?”子興道:“倒沒有什么新聞,倒是老先生的貴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異事。”雨村笑道:“弟族中無人在都,何談及此?”子興笑道:“你們同姓,豈非一族?”雨村問:“是誰家?”子興笑道:“榮國賈府中,可也不玷辱了老先生的門楣了!”雨村道:“原來是他家。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自不少,東漢賈復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能逐細考查?若論榮國一支,卻是同譜。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認他,故越發生疏了。”

  子興嘆道:“老先生休如此說。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雨村道:“當日寧榮兩宅的人口也極多,如何就蕭疏了?”冷子興道:“正是,說來也話長。”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覽六朝遺跡,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

  金陵是南京,石頭城更是南京別稱,通過上面述說,金陵即是都中(都中即京都)。可從第三回開始,林如海托賈雨村帶黛玉乘船從揚州出發,赴京都前往賈府,京都明顯是北京。林黛玉到賈府后,書中多次出現下大雪場景,賈府臥室都有炕,手爐、腳爐等北方家居必要設施。南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雪,更不會下得那么頻繁。

  第三十三回,寶玉挨打,賈母來了,很生氣地對賈政說:”去看轎!我和你太太、寶玉兒立刻回南京去!”

  第一百二十回,書中寫道:且說賈政扶賈母靈柩,賈蓉送了秦氏、鳳姐、鴛鴦的棺木到了金陵,先安了葬。賈蓉自送黛玉的靈,也去安葬。

  另外還有很多地方都能驗證:京都是北京而不是南京。

  這是地名上的第一個舛錯。

  2、寧、榮兩宅相連還是相對

  第二回賈雨村對冷子興說:“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覽六朝遺跡,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這是賈雨村給出的'賈府位置圖:“二宅相連”,應該是“二宅相對”;而且是東西相對。

  再看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時的情況: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不開,只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道:“這是外祖的長房了。”又往西不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這里寧國府與榮國府同在大街北面,東西相連。

  大觀園的設計也是基于兩宅相連的地理形勢。先令匠役拆寧府會芳園的墻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已盡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條小巷界斷不通,然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聯絡。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了來的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便,湊來一處,省許多財力,大概算計起來,所添有限。通過以上敘述,進一步證明了榮寧二府的位置是相連而不是相對。還有第六十六回,柳湘蓮對賈寶玉說:“你們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干凈罷了。”第六十三回,忽見東府里幾個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賓天了!”第八十八回,小丫頭琥珀過來回賈母道:“東府大爺(賈珍)請晚安來了。”第一百零七回,書中寫道:賈母素來本不大喜歡賈赦,那邊東府賈珍究竟隔了一層。以上都明確說明了寧榮二府東西相連。這說明賈雨村口中的寧榮二府位置是錯的。有人說第二回賈雨村看到的是賈府老宅,可書中并未交代,從他和冷子興的對話,說的就是賈府現狀。

  三、人物的懸疑

  1、祭祖活動中失蹤的賈薔

  紅樓夢中主要人物以外,賈薔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人。第九回賈薔首次登場:這人名喚賈薔,亦系寧府之中正派玄孫,父母早亡,從小跟著賈珍生活,如今長了十六歲,比賈蓉生得還風流俊俏。他兄弟二人最相親厚,常共起居,寧府中人多口雜,那些不得志的奴仆,專能造言詆毀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什么小人詬啐謠諑之辭。賈珍想亦風聞得些口聲不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與房舍,命賈薔搬出寧府,自去立門戶過活去了。這賈薔外相既美,內性又聰明,雖然應名來上學,亦不過虛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雞走狗,賞花閱柳為事。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因此族中人誰敢觸逆于他。

  因為賈珍與賈薔的特殊關系,修蓋為賈元春準備的省親別墅(大觀園)時,賈珍派賈薔下姑蘇聘請教習,采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負責整個戲班籌建工作。回來后賈薔做了大觀園戲班的總管,并得到齡官癡心的愛。賈府敗落后,他和賈環、賈蕓沆瀣一氣,利用代理管事的機會,偷典偷賣、酗酒聚賭,把賈府鬧得烏煙瘴氣。這里想說的是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書中寫道:眾人圍隨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帳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皆是披蟒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像。賈荇賈芷等從內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檻外方是賈敬賈赦,檻內是各女眷。眾家人小廝皆在儀門之外。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荇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下賈敬手中。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里。每賈敬捧菜至,傳于賈蓉,賈蓉便傳于他媳婦,又傳于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于王夫人。王夫人傳于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直至將菜飯湯點酒茶傳完,賈蓉方退出去,歸入賈芹階位之首。凡從“文”旁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左昭右穆,男東女西。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些空地。

紅樓夢讀書筆記15

  《紅樓夢》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大型戀愛小說,更是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僅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

  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

  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紅樓夢》讀書筆記11-24

紅樓夢讀書筆記12-02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01-11

紅樓夢讀書筆記12-31

《紅樓夢》讀書筆記11-28

關于紅樓夢的讀書筆記08-23

【熱】紅樓夢讀書筆記06-09

紅樓夢讀書筆記【熱門】03-18

紅樓夢讀書筆記【推薦】03-19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12-3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 了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一本2019道国产香蕉 |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偷拍台湾佬中文网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