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游記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1
在著名的敦煌石窟,西方探險家斯坦因錯過了一幅意義重大的壁畫。這張壁畫講述了一個古老的傳說:公元7世紀之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盜匪橫行,尸橫遍野。
亞洲東部,一個稱作“大唐”的王朝剛剛建立,常年戰亂致民不聊生,饑荒遍地。一位勇敢的僧人奘從絲綢之路的起點一一大唐的長安城出發,獨自踏上了西邊取經的冒險旅程,開始了一段史無前例的亂世孤旅……
《西游記》說起來都不陌生了。里面三個徒弟一個師傅歷劫成仙。我最喜歡里面的孫悟空了,他不僅勇敢還會七十二變。讀了這本書后我才認識到我以前的錯誤。我原以為這本書的開頭就是孫悟空被壓在了五指山下,唐僧來救他,可原來是孫悟空和觀音大師的`賭約輸了,才被壓在五指山下的。愿賭服輸講誠信。
唐僧的心太善了,妖怪變成了人。孫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來了。唐僧要孫悟空幫忙,孫悟空不幫。孫悟空真是總不聽唐僧的話。但他頭上的頭環是拿不掉的。就像老師教育同學一樣。
孫悟空之后很聽話,可能是明白了,唐僧的良心用苦吧!幫助人是好事,但妖也是分好妖和壞妖的呀!可是我們班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總是講話,我們也太糟糕了。老師說“跟著我走,一定沒有錯。”我相信,因為陳老師的教育方式的確很好。
豬八戒就像成績不好的同學,雖然什么事都做不好,但他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努力啊!他之后不還是成仙了嗎?所以只要努力沒有什么事情不可能,我們要勤奮好學,積極向上,不管事情有多難,也要努力。
我們不可能連豬八戒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也沒有。一位老師也希望你能考好,這樣不僅父母、老師光榮自己也有很大的成就,老師不會害你的。老師對你的教育都是為了你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2
在暑假,我讀了《西游記》這本書,書的大概內容講的是: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這書里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孫悟空,他原本是從石頭里碰出來的,所以是只石猴。為了學本領,他不怕艱苦,到處拜師學藝,最后學得一身好本領,經佛主指點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他機智勇敢,忠于師父,火眼金睛降妖除魔,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終保得唐僧一路西天取經平安。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豬八戒,肥肥大大的,他可沒有孫悟空那樣的氣度,好吃懶睡不干活,好女色,好占便宜,愛偷懶,經常是心里惦記著高老莊的老婆,還有時不停的讓師傅念緊箍咒,伺機報復一下孫悟空。雖然他這樣,但人們還是很喜歡他。
沙悟凈心地善良,任勞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凈有個缺點就是不敢反抗。
最后是師傅唐僧,他既沒有孫悟空的本領,也不像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一樣。雖然他只會念經但他心地善良,慈悲寬厚。唐僧曾經被人們說成軟弱迂腐,但他并沒有失去信心,一直堅持不懈。最后終于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次磨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還有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太魯莽;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只有堅持,最終才能達到目的。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3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經,在路上收了三個徒弟,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還有一只白龍馬。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達到西天,求得真經的故事。
師徒四人路過一座高山時,被一只白骨精發現了。悟空去南山摘桃時,妖精變成了一位青春貌美的.村姑,走到唐僧面前說是請他們用膳的。這時,悟空來了,看出這位村姑是個妖精,什么也沒說,拿起金箍棒,當頭就是一棒,那妖精在前一秒用法術脫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才得以脫身。唐僧看了十分生氣,說;“你怎么能亂傷無辜。”悟空打開罐子,說:“你看這哪是什么齋飯?”說著從里面跳出了幾只青蛙、癩蛤蟆,唐僧才有些相信。
唐僧四人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忽然從路邊閃出一位老婆婆,說是找她女兒的,可是悟空一看這哪是什么老婆婆,還是那個妖精,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妖精又用法術脫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
唐僧氣得從馬上摔下來,一口氣念了二十幾遍緊箍咒,悟空痛得要命,連忙解釋,過了一會兒才繼續趕路。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化身一位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妻子和女兒,悟空見了又是那個妖精,把金箍棒藏在身旁,走上前笑著:“我認得你這個妖精,今天就讓我來治一治你。”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著一首白骨,脊梁上寫著“白骨夫人”。這就是著名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還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煉成的。
這本名著告訴我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騙,要認真仔細地看清事物的真面目,這樣你早晚會練出一雙“火眼金睛”。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4
《西游記》是我在寒假讀的一本感動的名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取得真經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是孫悟空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他一路上時時刻刻保護著唐僧的安全,為他斬妖除魔,雖然中途多次被唐僧冤枉,被用緊箍咒懲罰,甚至被趕走。但他“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更沒有去抱怨師父。
記得在我六七歲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兩邊保護著我,可是我騎得一點兒也不協調。先往左邊一晃,剛被媽媽扶正,又向爸爸那邊倒去。就這樣一直左一晃右一倒,我自己都失去了耐心,從車上下來,并告訴爸爸媽媽說:“我不要學了,怎么都騎不好!”就在這時,媽媽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做事可不能半途而廢,如果干什么做到一半就放棄了,那將來你一定一事無成。”聽了這番話,當時我似懂非懂。現在讀完了《西游記》之后,我才發現孫悟空是多么堅強啊,路上那么多妖魔鬼怪,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懈,最后師徒四人才能取得真經。我十分慚愧,覺得以后無論做什么都不能輕言放棄。
一本好書就像一盞指明燈,讀《西游記》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5
《西游記》一看書名就聯想到,唐僧師徒一行經過好多地方,而且風景秀麗。也就是從唐朝古都長安即今日西安出發,穿越河西走廊,過星星峽、流沙河,進入新疆哈密,再穿越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翻越興都庫什山達坂,抵達印度佛教圣地那爛陀——也就是《西游記》中唐僧取經的西天大雷音寺。全程一萬多公里,途經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國家。
唐僧作為師父是武功最差的一個,但是他滿腹經綸,心胸寬廣,慈悲為懷,總是以道理說服眾人,嚴格管教徒弟。
孫悟空號稱大師兄,位居第二,武功高強,聰明過人。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被經過的唐僧救出,成為取路上的降妖除魔大功臣,他雖然也有過棄僧從圣的念頭,但有“緊箍咒”約束又到了唐僧身邊……
豬八戒號稱二師兄,八戒性格憨厚,力大無比,好吃懶做,愛貪小財(耳朵里總是藏著銀子),貪圖女色。原來是天蓬大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屬于嫦娥中的一員),《西游記》中“嫦娥”意指月府仙女,并非民間傳說里的`后羿之妻姮娥。之后被逐出天界,卻又錯投豬胎。唐僧和孫悟空西去經過高老莊,在云棧洞與孫悟空大戰,此后便成為唐僧西天取經成員之三。
沙僧號稱沙師弟,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師徒行李由他一人負責擔運。唐僧師徒一行三人經過流沙河,經過一翻惡戰,被降服,成為取經路上的最后一位成員。
《西游記》中還有好多數學知識,取經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呆七七四十九天……
西游記在作者吳承恩的筆下,將唐僧師徒四人描寫生動活潑,個性特點鮮明,深受小學生們的喜愛。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6
讀了《西游記》這本書,我感觸頗為深刻,這本書內容就像一幅畫,妙趣橫生,畫中人物感情,豐富多彩,有喜有怒有哀有樂。在感情豐富故事情節中,又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比如:唐僧被白骨精妖術蒙蔽了雙眼,誤以為是悟空殺了三個好人,最后才發現是白骨精在作怪,那三個人都是白骨精變,看到了事實真相,讓唐僧啞口無言。從這一句話中我明白了,不能只相信眼前事物,一切都要有真憑實據,才能下斷言,唐僧是不分青紅皂白就埋怨悟空,這才錯怪了好人。
這讓我明白了,遇到任何事都要有清晰頭腦,仔細思考。不能妄下斷言,還要沉鎮定,冷靜。不能被一時沖動,沖昏了頭腦。要做一個遇事冷靜人。這本書還有更多知識等我去發現,去探索。還有更多知識等我去學習。
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形形色色人。有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愿氣餒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這是一本使我受益匪淺書。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7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西游記》這本長篇小說,這本長篇小說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同時它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長篇小說詳寫了唐朝的一個神話故事,而小說里的中心及主要人物則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和他們的師傅唐僧。在這本長篇小說中這師徒四人一起經歷了佛祖給他們安排的九九八十一難,最終為大唐取得了真經,這四人也終修成了正果。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所認識到得《西游記》中的這四個中心人物。
首先是孫悟空,他是唐僧的大徒弟,也是這四人中法術最高的,他有一顆正直的心,也很樂于助人,還有著火眼金睛,神通廣大,能夠七十二變,每次都是由他把師傅唐僧從險境中營救出來的。
再就是豬八戒了,他原本可是天蓬元帥,可誰知卻是因為輕薄了嫦娥而被貶下凡,在取經的路途中,他雖然總幫倒忙,也時常會有怨言,不過卻是不可缺少的一員。
三弟沙悟凈樸實厚道,一般承擔干重活或看護師父唐僧之類的.任務,他善于在水底營救師父唐僧,這是他的優點,因為孫悟空和豬八戒都不擅長下水。
而最后一個人,也就是以上三人的師父——唐僧,則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和尚,而且整個故事的起因也是因為他收大唐皇帝之托要西天取經造福民眾才發生的。他總是對他的徒弟傳授道義之說,為人善良,卻因為他可以使人長生不老而屢屢被抓,最后總要三個徒弟去救他。
這師徒四人各有優缺點,但他們努力的克服了缺點,團結在了一起,最終取得了真經。《西游記》這本小說讓我們知道人生總要經過磨難和困難,當你克服之后,就會得到一條康莊大道。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8
說起西游記,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沒錯,就是四大名著中著名作家吳承恩寫的《西游記》。這部作品寫的是師傅唐僧、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這部作品,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將故事情節和細致的細節描寫,塑造了師徒四人,其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無論是主人公也好,妖怪也罷,每一個人物都像是浮現在你面前,叫人留戀往返回味無窮啊!
其中徒弟三人中,我最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他原本是一只無憂無慮的潑猴兒,后來因為大鬧了天宮后,被壓在了五指山下,唐僧后來救了他,于是,他便以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經。這孫悟空不僅有金箍棒,筋斗云和火眼金睛,他還會七十二變。他每撥下一根毫毛,就可以變出許多小猴子,真是精通十八般武藝,不得不叫人佩服啊!不過孫悟空性子急,他總愛以妖怪,那些邪惡作斗爭。被唐僧師傅誤認為是有些放縱。但是在取經途中,他也一點一點在成長,一點一點的改掉壞習性。孫悟空能分辨人妖,總是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為這次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次就是沙僧,他是流沙河的主人,十分的厚道老實,每天都擔著重重的擔子,卻無任何怨言,也十分謙虛。最后就是豬八戒了,好吃懶做,貪圖美色,不過沒有害人之心。
不論哪一個角色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吸取他們的長處,對他們的短處引以為戒,自我改正。
在《西游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重重困難,就像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團結一心,知難而進,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9
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名叫《西游記》的書,它是由明朝著名的作家吳承息大師寫的。它讓我感受5到古人的想象力,以及書中人物的精神,這些感受讓我受益匪淺,這讓我很受啟發。
《西游記》這本書寫了唐三藏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情節:如孫悟空大鬧天宮,搞得天庭一時不得安寧;如孫悟空偷吃人參果,打倒人參樹,讓鎮元大仙火冒三仗;如孫悟空收服紅孩兒,有可能使他與牛魔王一家反目成仇;又如師徒四人西天取到真經,并且都修成正果。
眾多故事中,我比喜歡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說了白骨精三次想騙唐三藏,但都被孫悟空所識破,結果唐三藏卻誤會了他,把孫悟空趕走了。其中,孫悟空救人心切是可以的,但也要謹慎;唐三藏樂善好施的品質值得學習,不過不能固執己見,應該聽聽他人的意見。
《西游記》中有孫悟空拜師取經的一個情節,我覺得這個部分是整本書比較重要的部分,原因是這是孫悟空等人棄惡從善的開始,為后面師徒四人與妖怪斗智頭勇的故事做鋪墊,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是整本書比較重要的部分。
從《西游記》不難聯想到生活,《西游記》中曲折離奇的故事就如同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再來《西游記》中的困難都被解決了,所以我也要有遇事冷靜,迎難而上的精神。
我喜歡《西游記》這本書,它的故事曲折離奇,它的品質值得學習,它的精神值得贊揚。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10
每個男孩子都有一個英雄夢,我心目中一直以來的英雄是神話人物——孫悟空。
小時候看了動畫片《西游記》,我就渴望自己變成孫悟空那樣神通廣大的大英雄。于是家里就有了《西游記》畫冊、孫悟空面具、金箍棒玩具等等,一切關于孫悟空的東西,我都會搜羅來。那時候,我在小伙伴中間可是名副其實的“悟空迷”呢。
等到大了些,小時候的那些畫冊、玩具、動畫片已經不能滿足我對孫悟空的癡迷,書架上便多了一本小學生版的《西游記》讀本。從此我就對這本書愛不釋手,用媽媽的話說就是‘這本書比你媽都親’。書里的故事情節遠比畫冊和動畫片里的曲折離奇,里面的`一言一語都能引起我的無限遐想。睡覺時,那本書就放在枕邊,我時常夢見自己變成孫悟空騰云駕霧,千變萬化與壞人作斗爭。
現在我漸漸明白小時候的喜歡是因為新奇有趣,后來的癡迷是緣于孫悟空身上的人格魅力。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讓我羨慕。但是他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更讓我敬佩。西天取經的道路,漫漫十萬八千里,一路上妖魔鬼怪橫行,孫悟空始終沒有放棄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使命,歷經種種磨難,最終取得真經。小時候,我渴望自己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后來學習上遇到過困難,自己嘗試的小實驗也多數以失敗告終,這個夢想在我的頭腦中越來越模糊。現在想想,我這個地地道道的“悟空迷”,怎么能這么輕言放棄呢。我也應該像孫悟空一樣心懷夢想,不怕困難,一路向前。
我堅信只要懷揣夢想的每一個人,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都會取得人生中的“真經”。
西游記讀書筆記 篇11
什么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恐怕就是《西游記》了。它雖然沒有《三國演義》的豪情壯志,沒有《水滸傳》的兄弟情義,也沒有《伊索寓言》深入淺出的哲理,但是它大膽的想象、奇特的妖魔、變幻無窮的法術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少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
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我也有的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賞和敬佩。比如在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里,孫悟空在沒有弄清狀況的唐僧的不斷勸阻下,依舊我行我素把妖精打敗。
我在讀這本小說時經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個性受制約后,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向往,那根深蒂固的向往——對徹底自由的向往。
孫悟空破土而出,闖龍宮,鬧地府,在花果山安閑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擺脫一切束縛的境界,徹底自由的狀態,而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辭典中“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把握自己命運,并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斗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士才能突現出英雄本色。次,我坎坷地闖過令人恐懼的高空斷橋,那就是英雄能做的事。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常常半途而廢、虎頭蛇尾地做作業,既沒質量,又沒效果。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腳踏實地、堅持到底呢?
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像做作業只要認真、有始有終就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干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
師徒四人為什么能到西天呢?最重要的便是團結。如果一個要往西,一個要往東,另外一個要往北,那么經是永遠取不到的。生活中“經”就是我們的目標,“師徒”就是我們這個合作。其實我們已經有過有過一次小小的“西天取經”。那便是我們的小學生活,我們師徒三十經歷了哭哭鬧鬧、爭爭斗斗,顯然是那么的不順利。可是我們見證了團結、友情和師生情,用汗水取得了第一份厚實的經書。我們步調一致地跳長繩,全神貫注地踏步走……我們就這樣風風雨雨的度過了六個春秋。
復讀《西游記》,讓我發現其不同于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團結”四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西游記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01-27
西游記讀書筆記01-26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02-13
《西游記》讀書筆記(精選)07-09
西游記讀書筆記02-18
《西游記》讀書筆記01-23
讀書筆記西游記11-04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10-19
關于西游記的讀書筆記01-24
西游記的學生讀書筆記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