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理想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理想國讀書筆記1
有人說《理想國》通篇就是柏拉圖自言自語一些完全屬于想象的記錄。我認為這種想法不免有些過激,但從他那種神秘的說法中,還是讓人感到他是在瞎想。
《理想國》談及了道德、教育、專政、民主、獨裁、共產、文藝、宗教以及男女參軍、男女參政、男女平權等等問題。思想大師懷海特這樣評價:“兩千年的西方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注腳。”可見其涉面之廣、言論之深,叫人稱奇。如果說亞里士多德創造了學科的分支,那么柏拉圖的思想體系便是學問的綜合,一切分支的源頭。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柏拉圖對于正義的大量比劃。《理想國》開篇就提到的問題。第一卷里,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人先后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他用此為我們對正義的理解先入為主地打下了一個基礎,有種充滿魅力的強勢。接著他從第二卷起,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柏拉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制。“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就這樣他又構建了一座充滿正義的城邦。最終他覺得,正義的人是快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
然而縱觀全書,他仍然沒有對正義下那么一個定義。什么是正義?讀完了書,卻被他勾起的思考套牢。也許,因為他覺得沒有對正義的最終定義,正義是要根據具體環境,情況而定的。也許,他就是想讓讀者們不斷思考這一問題,眾人的力量總是最強大的,答案應該會比他一個人的`更為全面正確。也許,他只是想保持人們對于正義這樣的重要卻幻空的概念的持之以恒的思考精神。也許……
理想國是一席高貴的謊言。 (讀后感)這正如瘋子的自說自話,不能較真,卻也不全為假。“理想國”的理念甚至已超越了真假范疇,或者干脆說,它存在的本身就是真假的依據。大概到這兒,我們略微能明白,什么叫自說自話,自給自足了。借由“范式”理念,柏拉圖力圖透過蘇格拉底之口證明:不能因為無法找到一個與言辭中那種“善邦”一模一樣的城邦,就認為“我們”所說的東西(理想國)就是不好的。以“范式”作為約束自身的理念,容易看見仁善的本質,如同心底處處潛藏著仁慈,雖時常杳渺飄忽不可尋跡,但也無需冥思苦想非要有某些不同尋常的作為才能勾畫出靈魂之燈的絢麗光輝。
正如理想國的結尾: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自己的和神的愛,無論是今世活在這里還是在我們死后得到報酬的時候。我們也才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里還是將來在我們剛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作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一生立著無數,而《理想國》無疑是其中最能表現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學家與王的辯證關系也一直為后人稱道。
最新理想國讀書筆記2
《理想國》是一部政治學經典,但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思維常常在字里行間悄悄的遠行,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停下來想想自我的思維跑到了哪里,是怎樣跑的。這本書不是很容易讀懂的,在細讀起來總是覺得在和先哲對話時少了那份開闊與氣度,多了些唯唯諾諾,人云亦云,很想用自我的話去理解去探索可那畢竟是一道很漫長且艱辛的路,所以我將慢慢的前行,那樣收獲的也許才更多。
在《理想國》里蘇格拉底剛開始討論的話題就是“正義”問題。正義真的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有時想與其長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義還不如做一件正義的事,為一些不公發發自我的聲音來的更為實際。也許這是浮躁也許這也是心虛,因為正義千百年來許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我能恍然若悟的幾率也很小。但我卻相信自我和柏拉圖一樣,對正義有著強烈的憧憬與向往!可他認為絕對的正義在神那里,作為一個唯心主義者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而對于自我甚至對于整代中國人來說缺乏信仰總是讓我們有時候焦慮、孤寂、無所適從,不知未來、過去,甚至不明白此刻。柏拉圖最后說“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我很喜歡,也許理解不一樣但真的很喜歡因為有了自我別樣的感觸。
柏拉圖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其哲學智慧盡管沒有專門的哲學專著,但卻幾乎體此刻他的每部著作當中。不論是從早期的《理想國》,過渡階段的《政治家》還是思想有了較大轉變的《法律篇》,都閃耀著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學上,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唯心主義,成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在閱讀《理想國》這本書時,柏拉圖的.一個主導的觀念及其對話的起點就是:理念本身是實在的,感知、具象與經驗的都是虛幻的。比如說,在書中就柏拉圖與大家辯論的緣起正義而言,什么是正義?蘇格拉底的對手給出了正義的多種解答,諸如傳統的仰或當時流行的:正義是有話實說、欠債還錢、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幫忙朋友,傷害敵人等,這些都是正義的具體事例,正如此刻問我們一樣我們總會回答成正義的人或正義的事。因為他認為真正的知識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觀可見的物體之中的。而其哲學觀點能夠簡單的總結為認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變的“范型”,是獨立于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感性的具體事物是不真實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這些都在《理想國》的正義論與洞穴理論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闡釋。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他的理論是典型的唯心主義,但作為一個智者與先驅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一個人的哲學觀對其理論有著很大的影響,其理論也隨處能夠看到其哲學觀。在《理想國》里柏拉圖的這種理念說對其在辯論中思維的展開、發展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是這本書對話的起點也是其中的一個主導觀念。在看這本書時我常想起中國的哲學問題,想起另一位的哲學大師王明,也許他們觀點什么的相關的真的很少,也許唯一的關聯就是他們都被稱作唯心主義,而唯心主義在過去思維里,在我們從小被教導或明或暗的教導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辯證法時,我們對唯心主義也許不是厭惡反對但至少也退而遠之,不敢親近,就如王明大家很多人也許只明白“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這句話充滿了詩意與人生很難理解的韻味,可這句話也是我們在哲學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進一步明白王明是余秋雨的書里提到了這位老鄉,這位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專門派人為其守墓,有個日本將軍甚至有個腰牌上寫道“一生俯首拜陽明”,讀到后我深深的觸動了,覺得如此對一個厲害的人物在我們厚厚的課本里竟然沒有提過,自我也知之甚少。之后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明,明白了其偉大,盡管我自認為自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這不能阻止我們去欣賞他的偉大。
最新理想國讀書筆記3
與前面一樣,讀到這里,我又有了一些和柏拉圖相左的見解。柏拉圖覺得:為加強思想統治,應該不惜控制所有藝人,阻止他們不論在繪畫或雕刻作品里,還是建筑或任何藝術作品里描繪邪惡、放蕩、卑鄙、齷齪的壞精神,“哪個藝人不肯服從,就不讓他在城邦中存在下去”。但是,我認為:世界上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都是相對應而存在的。因為有惡,人們才可以感受到善;因為有丑,人們才能體會到美;因為邪惡的存在,人們才追求正義。摒棄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極端只會適得其反。無論是藝術還是思想,都只有豐富、全面、博大精深時才是最有利于人才培養、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所以,或許不應該過分去追求社會思想的統一和單調,人的思想是不可能長期永遠的被壓制的。
《理想國》詮釋了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為理念社會和現實社會構成我們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會真實存在而且處于永恒不變的狀態之中,但人類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會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實。人們感受到的世界由現象組成,時刻在時間、空間的作用下不斷變化。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柏拉圖提出了與眾不同的一種認識論,囊括理念論和認識論,以此來指導他的哲學教程。柏拉圖作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書寫并流傳了豐富的哲學著作,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對后世哲學影響尤甚。《理想國》幾乎是一部“哲學大全”,大部分由對話體寫成,文體之優美,思維縝密。柏拉圖認為我們我們生活的世界分為可感世界與理念世界,只有有知識的人才能將具體事物與理念事物準確區分開,因為他們能真正認識到美。柏拉圖覺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始終覺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聯系的處于發展變化之中,人能主觀能動的認識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認識會受立場、知識、世界觀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雖然我和柏拉圖的世界觀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對于善、對于美,我們都是心懷感恩并敏銳感受著的,對于它們的歌頌我們有一顆同樣的心。
看這本書,不僅能了解古希臘的政治制度、經濟狀況、風俗人文等,還能跟著蘇格拉底的辯論培養一些哲學思維,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對待生命的態度,同時也能學到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小的啟迪。讀這本書,我收獲良多。
最新理想國讀書筆記4
《理想國》是柏拉圖政治主張的集大成者,在書中,他運用蘇格拉底與其他人物對話的方式,勾勒出一個集正義、美德、善念、真實于一體的理想城邦,也就是天下最完美的理想國,這種模范國度可謂“只應天上有”。
在他的理想國里,柏拉圖把國家劃分為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的統治階層、保衛國家的“軍人”階層、普通民眾階層。柏拉圖認為,統治者是一個國家的保護者和輔助者,只有一個極其完美的人才有資格和能力統治整個城邦。哲學家是最能把握永恒不變事物的人,而那些做不到這一點,被千差萬別的事物多樣性搞得迷失了方向的人根本不能與哲學家媲美。哲學家的本質是要有知識,有智慧、正義、善念和美德,所以只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國家最高理念——即善念的認識和把握。衡量讓誰做城邦護衛者的標準是看誰能守衛城邦的法律和習慣,而哲學家是懂得實在知識和捍衛一切美德的人。治國作為一門知識和技藝,也只有哲學家才能掌握,知道理想國應該怎樣組織和治理。治理城邦被柏拉圖理解為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和絕對最高權力的結合。他堅定的認為在他的理想國里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他認為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學家掌握政權,哲學家是最高尚、最有學識的人,只有哲學家才可能拯救城邦和人民,拯救可能出現的一切危機。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學家為統治者的國家才是最理想的國家,哲學家就是當之無愧的領袖。
人類追求的正義與善是柏拉圖理想國的主題,他認為國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與人的靈魂相關才有意義。在書中,討論的話題始終圍繞“正義”展開,認為“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對正義有著強烈的憧憬與向往。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就討論什么是正義,詢問了他周圍形形色色的人物,玻勒馬霍斯借希臘抒情詩人西蒙尼得的觀點,認為欠債還債就是正義;色拉敘馬霍斯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認為正義可以有兩個層次,即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正義和智慧不僅是國家的主題,也可以說是整個宇宙存在的本質。當把正義視為個人德行的時候,它應當是希臘城邦當時普遍重視的四種德行之一,一個治理得好的'城邦應當是兼具正義、智慧、勇敢和節制的,而正義高居四種德行之首,對整個城邦的構筑和發展起到統領性的作用。柏拉圖認為真實的正義不是表現為外部城邦“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內部“各做各的事”,這就是說,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相互干涉,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部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當人們把自己心靈中的智慧、勇敢和節制加以協調發揮的時候,就能在做一切事情的過程中保持和符合這種和諧狀態,這就是正義的好行為。不正義應該就是三種部分之間的爭斗不和、相互管閑事、相互干涉,靈魂的一個部分反對另一個部分或整個靈魂,企圖在內部取得領導地位。一切的邪惡,就是智慧、勇敢和節制這三者的混淆和迷失。因此,正義的人是活得快樂的,而不正義的人則是痛苦的。
除了個人正義之外,柏拉圖認為還存在城邦正義,或者說國家制度的正義。在他眼里,無論是個人正義還是城邦正義,其衡量的標準不應當有差別,“我們以什么為根據承認國家是正義的,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根據承認個人是正義的”。縱觀人類歷史的各個時代,雖然有對個人正義的思考,但這種思考主要涉及個人義務、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后果,根本不涉及國家制度的正義問題,無論是奴隸社會下還是封建社會下,君主制都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是不可改變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講,柏拉圖的政治主張具有空前性,其思想當為古今中外所崇拜,他不愧為卓越的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
此外,柏拉圖還大篇幅敘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以為,教育是一種藝術,也是該產生實在影響的東西,一個人從小受到怎樣的教育將把他往哪里引導,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誠然,在漫長的人性教育中,后天的教育與實踐是具有非凡意義的,對人性教育起到不可或缺的關鍵影響。在各類必須教受的課程中,柏拉圖認為教受算術和算學能把靈魂引導向真理,教受體育能增強體格,教受音律則使人身心和諧。前面說過城邦的領袖非哲學家不能勝任,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讀書、百無一用的書生,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向往,并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教育就是政治教育。辯證法作為哲學科目的最主要組成部分,集合了算學、音律、美學、體育、藝術等眾學科之精華,能夠讓人看到實在,能夠不用假設就可以直接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讓人們找到學習和研究其他東西的最初原理以及本然依據。“當靈魂的眼睛陷入無知的泥淖時,辯證法能夠輕而易舉的將它拉出來,引導它向上。”因此,教受辯證法才是教育科目之中最重要的,其他一切教學都只是為了給其作鋪墊。
在法律治理方面,柏拉圖認為真正的立法家不應當把力氣花在法律和憲法一類的事情上,因為在政治秩序不良的國家里,憲法和法律是無濟于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國家里,法律和憲法有的不難設計出來,有的則可以從前人的法律條例中很方便的引申出來。在立法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宗廟祭祀,法律可以由神使來傳達并作相應的解釋,這些宗教律令和祖先之法就構成了穩固城邦秩序的堅強堡壘!
柏拉圖從各個方面對理想城邦做了勾畫、設計,最終形成一個集真善美和正義于一體的國家!
這是不朽的作品,值得時時拜讀!
【最新理想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理想國》讀書筆記09-04
理想國讀書筆記07-19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06-21
理想國讀書筆記(精選23篇)12-05
《理想國》讀書筆記15篇01-09
《理想國》讀書筆記(15篇)02-03
最新讀書筆記02-25
最新《童年》讀書筆記03-16
最新簡愛讀書筆記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