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
很實用的一本書。我們每個人都期待得到理解和尊重,但往往用錯方式表達導(dǎo)致問題,甚至讓矛盾升級,最后不但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反而使關(guān)系僵化。
看著書里的講解和方法,我會想有時候人克制久了,理性久了,就想毫無顧忌的'放縱一次,如果每次都讓自己理性去處理問題,可能會覺得很累,如果每次發(fā)生矛盾時都是單方面像心理醫(yī)生一樣去壓著自己的脾氣,試圖引導(dǎo)對方說出感受和需要,也許有一天還是會想爆發(fā)。
所以希望這本書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雙方都學(xué)會怎么處理沖突,怎么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怎么傾聽和理解對方的感受,那社會會更和諧。
親密關(guān)系是最難處理的關(guān)系之一,因為越親密越容易因為愛而引發(fā)更多問題,也因為愛,我們往往覺得對方應(yīng)該懂我們的所有情緒和需求,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有時候甚至自己都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只是知道自己不想怎么樣,但不知道到底想怎么樣,而這個時候就會期待愛的人知道我們想怎么樣,這樣的期待往往引發(fā)矛盾。所以我們學(xué)習(xí)怎么化解矛盾,理解他人需求,也要學(xué)習(xí)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需求,并準確的表達出來。
學(xué)會讓自己更看重感受和需要,而不是是非對錯,能化解很多矛盾,也能讓自己內(nèi)心更平和。其實就是讓自己有更多的善意和愛來對別人,摒棄“應(yīng)不應(yīng)該”,接納不同,沒有評價和指責,關(guān)系就會更和諧有愛。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2
因年底工作比較忙碌,心情有時候比較浮躁,對孩子和老公就難免帶著情緒和不滿,加上孩子最近放假在家,總是想著玩,不想做作業(yè),我就著急了,對他態(tài)度就有點不好。
一天,我下班回家他就纏著我玩,我比較累不想和他玩,就跟他說:“我不想玩,你去寫作業(yè)吧,別老想著玩!我還做飯呢!彼桓吲d了,回到自己臥室大聲的喊叫,還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我一看就急了,對他大聲訓(xùn)斥,他更來勁了,把橡皮扔到我的餐桌上,把鉛筆扔到地上。我本想沖到他的房間對他大吼大叫,但是我猛然感到我錯了。我需要冷靜,就當沒有看見他的演出,自己到廚房里去做飯了。
他的聲音漸漸小了,做好飯,我叫他:“吃飯了,快去洗手吧!蔽乙豢吹厣虾筒妥郎系腵鉛筆、橡皮不知道啥時候已經(jīng)都撿起來了。我們坐下來吃飯,他對我說:“媽媽,我不應(yīng)該對你嚷嚷,我不對。”我點點頭,表揚他:“嗯,知道自己錯了,很不容易,媽媽允許你有自己的脾氣和發(fā)態(tài)度,但是不能傷害別的東西,可以去扔自己臥室里的枕頭!焙⒆诱f:“嗯,我知道,媽媽說過很多次了!
我很高興沒有把事態(tài)擴大化,沒有更深的傷害到孩子,讓他發(fā)泄了脾氣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3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很多心理醫(yī)生都會推薦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實用價值確實很不錯。
讀完這本書,不僅可以用于和愛人、孩子進行親密溝通,也可以在工作、商務(wù)談判中使用。
非暴力溝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NVC)一詞的翻譯。也被很多人稱為是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可以濃縮成八個字,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描述你的觀察,說出你的感受,表達你的需要,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很多人在生活中溝通的時候,都不會描述自己的請求,比如經(jīng)常會聽到別人說,“我希望你能過來陪我”
這個是一個很抽象的請求,對方肯定很難去猜,究竟是怎么才能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很多女性都會犯這個錯誤,提出抽象的請求,然后抱怨先生不懂得關(guān)心自己。
比如說你家寶寶把廚房的各類廚具都從櫥柜里拿出來玩,如果是你看見了。你會怎么和寶寶溝通?
寶寶,媽媽看見你把這些廚房用具都拿出來,(觀察)媽媽差點兒踩到了,媽媽覺得廚房好亂,心里不舒服(感受),媽媽喜歡干凈的廚房(需求),你可以收拾好嗎(請求)
所以當你看見孩子搗蛋,或者說有些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記得用這四個步驟來溝通,可以讓自己和對方,溝通更加順暢。
還有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切記不要將請求變成命令,比如孩子不聽你的話,不去收拾的`時候,你就強硬要他去做,并且動武之類的。
這時候就是變成暴力溝通了,當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避免關(guān)系再次僵化。
非暴力溝通力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是培養(yǎng)對自己的愛,所以也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簽說自己不是個好媽媽,自己太笨了等等。
此外,書里還提到學(xué)會表達你的感激和謝意也有技巧,說出對方對我們有益的具體行為,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的心情。
傾聽的技巧也非常重要,要學(xué)會讓對方盡量多表達,你不要急于給她提出建議和意見,可以表達你的感受和體會。讓對方先傾訴,這樣比建議更能安慰她。
知秋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于說你要實際去使用,當然你看完就忘,也沒有多大的價值。
溝通重在練習(xí)和耐心,愿我們都能被世界溫柔對待。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4
“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zhuǎn)變的重要開端!
一次“互相吐槽大會“上,好友們指出我的缺點:在表達上有時會忽略她們的感受,過于直接理性。
我其實也有察覺到,自己在親昵熟悉的人面前,說話容易不帶斟酌,更加只追求結(jié)果而不顧及感受。但以前并不覺得恃“親近”而驕有什么問題,以為互相了解脾性就不會心存芥蒂。
但看了《非暴力溝通》后,才真正意識到溝通實在是一件需要省察的練習(xí),對所愛的.人尤其應(yīng)該注意溝通方式。因為人們習(xí)慣把自己內(nèi)心的小孩暴露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如果得不到回應(yīng)和愛,那么ta可能就會收回對你的信任,關(guān)上心門。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超越自己心智和情感的局限,用更加柔情的目光,去看待自己、他人及其它生命,從而體驗更和諧的關(guān)系!
當我開始控制自己的語言情緒,學(xué)會表達感受和需求、肯定和贊美,發(fā)現(xiàn)既表達自己,又讓他人感到被關(guān)愛,真是一件自由又快樂的事情。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5
《非暴力溝通》第十一章: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我們都知道,懲罰將導(dǎo)致關(guān)系的疏遠。一旦我們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們就很難得到友善的回應(yīng)。
這一章節(jié),給我的思考比較多。尤其對“懲罰”這一概念有了更多的認識。
懲罰有多種的方式,《非暴力溝通》闡述了體罰、指責和否定。先聊聊“體罰”。對于體罰,我相信許多人會持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會認為體罰是需要的,它可以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至少可以幫助他避免傷害。而有些人卻十分反對體罰,認為通過體罰孩子,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認識:武力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
先來想想看,體罰有時候是能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當下的效果真的是你所想要的嗎?有時候通過體罰的`方式處理孩子的錯事,孩子當下會去做我們要求的事,但孩子未必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另外,當我們在運用體罰的辦法來處理事情并產(chǎn)生效果時,我們是否也在側(cè)面告訴孩子,暴力有時候也可以用來解決沖突?我相信這是大部分人不愿看到的。
說到懲罰的局限性,書中的兩個問題可以幫助到我們。其中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希望他基于怎樣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這個問題的思考,又回到了我們剛討論的內(nèi)容,當我們懲罰孩子,孩子去做我們要求做的事情了,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大部分是為了得到父母的疼愛或避免受到懲罰才去做的。
這也不是我們所想要達到的目的。故此,多多了解別人基于什么樣的原因來滿足我們的愿望是至關(guān)重要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6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的體會對方,如果我們只關(guān)心別人說了什么,并考慮他的情況符合哪種理論?
我們是在診斷人—我們并沒有傾聽他們。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的體會他人,不論別人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后,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在提問前先提及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將鼓勵他人主動表達自己。當我們痛苦的'無法傾聽時,我們需要: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聲地提出請求,換一個環(huán)境。
傾聽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yù)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傾聽幫助人們治愈心靈的創(chuàng)傷。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的表現(xiàn)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
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nèi)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來主導(dǎo)我們的學(xué)習(xí)和成長。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主動根據(jù)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行為不再是為了履行職責,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nèi)疚和羞愧。
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并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和諧并充滿歡樂。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7
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況相通,樂于互助,也即“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美]馬歇爾·盧森堡著)認為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是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愛。這種方式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這種溝通方式可以讓人們誠實清晰的表達,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能夠:
1、療愈內(nèi)心深處的隱秘傷痛;
2、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3、突破那些引發(fā)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
4、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沖突;
5、學(xué)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此刻的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舉例說明:母親對孩子說“孩子,看到桌子下的兩只臟襪子(此刻的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況相通,樂于互助。
有些人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關(guān)系,還有人借助它改進工作。也可被用來協(xié)調(diào)各個層面的爭論和沖突。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8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guān)系。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并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fā)現(xiàn),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yīng)、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jié)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非暴力溝通》中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能夠療愈內(nèi)心深處的隱秘傷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發(fā)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沖突;學(xué)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馬歇爾提出了NVC。他指出,“NVC的基礎(chǔ)是一些溝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們也有助于人保持人性。NVC沒有任何新的主張,它所吸納的內(nèi)容,都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們已有的知識——關(guān)于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以及幫助我們活出這一點!本拖褡髡咴跁袑懙模悍潜┝贤]有任何新的主張,它所吸納的內(nèi)容,都有悠久的歷史。書里面沒有學(xué)究式的細說這歷史是如何傳承的,從作者書中字里行間我們可以體悟他的博大精深和厚積薄發(fā)。
有些人對這種溝通方式有些人覺得不以為然,和那種強調(diào)推銷,強調(diào)話術(shù),強調(diào)控制的理念比起來軟綿綿的。那我想說,你好好用用這種方式,再作比較。什么理論都要回歸到實踐的檢驗中。
我覺得非暴力溝通很強大,這種溝通方式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四個要素,不管是用于傾聽,還是用于表達。這四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兩大步,也是催眠中的兩個大原則:跟隨和引導(dǎo)。觀察和感受屬于跟隨,需要和請求屬于引導(dǎo)。在這種方式下,我們的心就變得無比的平靜和順從。很多厲害的溝通高手,比如心理咨詢師,談判專家,催眠師日用而不知。書里講到的這種溝通模式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有嘩然大悟的.一種感覺。對于咨詢過程中的問答,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指導(dǎo)的書籍,看的有關(guān)書籍要不講的事無巨細,顯得雜亂無章,要不就籠統(tǒng)的讓人不著邊際。而這本書讓我醍醐灌頂,對以前的有關(guān)知識上下貫通,把前兩者系統(tǒng)起來了。
這本書講的那種溝通方式,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客觀冷靜,讓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更近。會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對方的需要,感受到對方的愛。會讓我們彼此消除誤會,化解敵意,讓我們相互包容和接納,互助和友愛。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9
這周繼續(xù)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jīng)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xí)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赡芪覀円呀(jīng)習(xí)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jīng)常說話不經(jīng)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jīng)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jīng)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fā)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fā)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啊?你就是不孝順。”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xué)會好好說話,學(xué)會溝通,要學(xué)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xué)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事后姐姐還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啊?咋都跟老爸一樣沖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xué)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0
作者還列舉了四種異化的溝通方式,來看看我們自己有沒有踩過雷:
a.道德評判: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警惕對他人進行分類和評判,比如“地域歧視”、“貼標簽”。
b.進行比較:比較也是一種評判,它會蒙蔽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Dan Greenberg《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
c.回避責任:成長環(huán)境、他人行為、上級命令、同伴壓力、規(guī)章制度、無法克制的沖動等等都是回避責任的借口。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同樣我們也不用對別人唯命是從,要意識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d.強人所難:可以提出請求,但不要威脅或強迫他人。如果人們認為不答應(yīng)我們的請求就會受到責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所以要確保我們清楚地傳遞了并不想強人所難的信號。
“如果一個人選擇新的生活,是為了追求幸福,而非逃避懲罰,那他的行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
語言是工具,溝通是能力。如何讓表達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們需要刻意學(xué)習(xí)一些溝通的技巧。
而從《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我所獲得遠遠不止一些「技巧」。
我有時很苦惱為什么盡管好好說話但是仍然無法和對方持續(xù)的溝通下去,于是朋友向我推薦《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還告訴我這本書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用這套方法幫助不少的個人、種族和國家解決了溝通問題和地區(qū)沖突。
讀完之后收益很多,遂將其中要點整理出來。
書中用理論和案例結(jié)合的方式為我們介紹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它們分別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四要素的的第一項是「觀察」,它的大意是:「我們要學(xué)會觀察并優(yōu)先表達出自己的觀察」,這一點十分重要,為什么會出現(xiàn)暴力溝通,那是因為我們經(jīng)常在溝通中剛開始的時候說出的是評價而非自己的觀察。評價不一定是事實,而我們眼睛看到的才是事實,也只有基于事實去溝通,我們才有溝通的基礎(chǔ)。
屋子里很亂,妻子回到家開口就說:我的天呀,家里跟豬窩一樣,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戲也不收拾屋子。
你也很無辜,第一:家里只是有點亂,哪有豬窩那么夸張;第二:我也沒有整天玩游戲。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妻子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評價(豬窩就是一個評價),評價是有失偏駁的,可能會讓你很火大,這句評價就是暴力溝通的開始。
如果妻子只是描述一下自己的觀察:有兩件臟衣服在沙發(fā)上,客廳的地上有瓜子殼和花生殼,兩個垃圾桶都滿里,家里的衛(wèi)生實在太差了。聽到妻子這么說的你應(yīng)該都會很不好意思的開始打掃衛(wèi)生(當然我知道實際并不會這么順利)。
在這個例子里,妻子說的話是不是不會讓你感覺反感,因為妻子在描述自己的觀察,這些觀察都是事實存在的。這是一個非暴力溝通的開始。而當別人在像我們描述觀察的時候,我們也應(yīng)該仔細的體會他們的觀察。
另外,隨便給別人打標簽和評價都會讓人不舒服,我們只需要在開始的時候把我們看到的事實描述出來就夠了。
當我們表達出自己的觀察后,我們接下來應(yīng)該描述這些觀察帶給自己的感受
妻子說:看到垃圾都在地上,我覺得屋子衛(wèi)生很差。
例子的中的妻子通過事實描述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作為丈夫應(yīng)該去體會這種感受,然后詢問妻子的需求。
丈夫說:那我現(xiàn)在就開始打掃衛(wèi)生吧
妻子說:是需要打掃衛(wèi)生,所以我們一起來個大掃除吧。
妻子此時已經(jīng)明確了表達了自己的需求和請求(需求:大掃除;請求:和你一起)。
這是一次非常友好有效的溝通,不僅氣氛融洽且有了實質(zhì)性的好結(jié)果。
想一想我們在生活中有多少因為暴力溝通而產(chǎn)生的沖突,而這些溝通又有多少因為我們沒有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實,隨意的進行評價、夸大事實、給別人貼標簽;同時我們作為被評價的一方也沒有學(xué)會剝離那些評價而關(guān)注對方的真實需要,我們放棄了探尋真相,只想逞一時口舌之快。這樣的溝通下去,永遠也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
非暴力溝通也不僅僅遵守著四個要素就可以了,作者還在書中說了幾個要點:
1.我們不要成為情感的奴隸
我們不需要為他人負責,如果別人不高興,我們不要覺得犧牲自己來滿足別人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別人感到不安,我們可以認真傾聽他的傷心事,但是不要責備自己,我們幫助別人是出于關(guān)心別人,而不是愧疚或者別的東西,這是一種自由而快樂的行為。
非暴力溝通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即表達自己又關(guān)心別人。
2.非暴力溝通的關(guān)鍵點在于我們要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的關(guān)鍵點在于我們應(yīng)該與自己達成和解,如果希望在對話中關(guān)注別人的感受,我們應(yīng)該從愛自己開始,因為愛自己我們才會在溝通中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把這些都掩蓋起來。
3.要警惕感謝,感謝別人有時候也會被別人當成是暴力語言
有些人的感謝會讓別人很有壓力,因為他在感謝時只會說「干的漂亮」之類的話,上級對下級這樣說,下級會感覺到壓力。所以在像別人表達感謝的時候,除了說一些感謝,還應(yīng)該描述他人做了什么給自己帶來了有益的影響。例如:謝謝你,幸虧有你陪我,否則這么黑的夜路我可回不了家了。
4.合理的表達憤怒
非暴力溝通不意味著我們要壓抑憤怒,相反我們更要表達我們當前情緒的狀態(tài),我們要很明確告訴別人我現(xiàn)在很生氣,而我的需要是......。合理的表達憤怒才能使憤怒得以安放。
5.懲罰有局限性,而如果敞開溝通則會獲得很好的效果
小的時候因為做錯事,經(jīng)常會受到父母的懲罰,但是受到懲罰后并不會收斂自己的行為,有些事情就算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還是要去做,逆反心理就是在這樣的循環(huán)里生長出來的。也許家長和孩子來一場非暴力的溝通,明白孩子的需要和訴求,結(jié)果會比懲罰之后的結(jié)果好得多。
成為一個會溝通的人,別人才會向你敞開心扉。溝通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chǔ),所以我們要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學(xué)會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不要讓傷人的話出自溫柔的口。
這就是我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做的總結(jié)筆記,其中還加入一些我自己的讀后感。
如果你覺得這本書對你的溝通也有幫助,那么推薦你讀一讀原著。
最后,特別感謝《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2
我墻裂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就算你覺得自己跟別人的溝通不存在任何問題,沒有任何的矛盾,這本書也值得你一看,它會讓你對溝通產(chǎn)生一種全新的認識。
如果你苦惱于自己總是不能正確的表達觀點,如果你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亦或是心情不舒暢,都應(yīng)該看這本書,它能解決你的問題。
1、提出具體的請求:
直接告訴他你的請求,你希望他做什么,盡量的表述具體詳細些,而不是直接說不希望他做什么。
使用抽象的語言會使我們無法深入的了解自己。
2、明確談話目的:
如果我們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別人可能就不清楚我們想要什么。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表達越清楚,我們就越可能得到稱心的回應(yīng)。
昨天我突然陷入思想的沼澤,我想不通一些事情,那讓我非常的痛苦,可能身邊的朋友沒辦法理解我的痛苦。直到今天我再次翻開《非暴力溝通》,頓時云開霧散,我覺得我可以采納書本里的.建議,去照著執(zhí)行。
我想我可能真的表達方式不對,我只是一昧的說他從來不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甚至直截了當?shù)恼f他是個沒有想法的人。怎么可能沒有想法呢,有的人只是天性不愛表達出來。我又是否有認真的回顧我們之前的交流,或許是我自己沒有用心罷了。
要解決我的煩惱,可以試著找一個具體的話題,然后展開。每個人擅長的領(lǐng)域不同,我如果從他的角度切入,可能會對他有更真實的認識。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3
隨意查讀者們的評論時,竟然看到不少人認為本書在弱肉強食的快節(jié)奏的商業(yè)等領(lǐng)域不適用。還有人說,普通人來讀此書,想看到的是干貨,是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氣,和別人好好說話,而本書脫離中國社會舉例不合適。
恰恰相反的是,我并沒有覺得這本書具有如此局限性,我甚至覺得它是現(xiàn)在浮躁的中國社會極度需要的。即使在商業(yè)領(lǐng)域,也并不總意味著一定要強勢才行。現(xiàn)在社會為了鼓吹效率,甚至贊同或默許命令、懲罰、說教等充斥著工作乃至家庭,這恰恰需要非暴力溝通,來敲醒我們。如果僅僅只是想要看到干貨,那只是學(xué)習(xí)溝通技巧而已。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
還看到很多讀書筆記,亦或思維導(dǎo)圖,把重點放在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這僅僅是本書的前半部分。的確,這就像中國人學(xué)乘法都教背九九乘法表一樣,直接、有效。但后面的部分就像,背會九九乘法表后,還要懂得兩位數(shù)、三位數(shù)的乘法應(yīng)用,這樣才能將原理廣泛運用。我花一個月時間,每次回顧后再續(xù)讀,這樣看完全書后,真的認為沒有一個內(nèi)容是可以略讀快進的,我時常讀著讀著就發(fā)現(xiàn)自己被說中了。
總之,千萬不要被這本書的書名或者書評誤導(dǎo),以為這是部食之無味的工具書。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刷新我認知的點整理如下:
一,先來看前文提到的“九九乘法表”,即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對她不做家務(wù)的兒子,使用非暴力溝通可以這樣說:
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只臟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只(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不懂這樣客觀地表達:
1常常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如說,米奇花錢大手大腳,觀察應(yīng)該是,米奇上周買書花了一千元);
2將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如說,我覺得我吉他彈不好,這只是評價,但我們要表達的是感受,可以說,作為吉他手,我很郁悶、失落、厭煩);
3在感受表達完后沒有表達與感受相關(guān)聯(lián)的需要(如說,你無法來吃晚飯,我很難過。并要加上我難過是因為什么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因為我本來想和你聊一聊);
4提出的請求不夠具體明確(如說,我希望你經(jīng)常做晚飯,不如說,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飯)
二,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只是談話技巧。
它真正指導(dǎo)的是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使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的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三,注意到第二點了嗎?
它說的是非暴力溝通的作用只限于表達自己和傾聽尊重他人,不是我們用來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服務(wù)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更看中彼此的感情,而不是一味達到自己的目的。通過非暴力溝通,對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愛。
常聽父母對孩子說:“你成績不好,讓爸爸媽媽傷透了心!边@種方式看似溫和,實則也是一種暴力,利用的是孩子感到內(nèi)疚,調(diào)整行為來迎合父母。孩子變得努力學(xué)習(xí),僅僅只是為了避免自己內(nèi)疚,并不是出自對學(xué)習(xí)的熱愛。
四,非暴力溝通非但不是用來改變他人的,而且往往首先被改變的還是自己。
比如我們總以為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因為他人,但其實,是由于他人的某些行為導(dǎo)致某些結(jié)果使得我們的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終歸還是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第三點的例子,父母把不快樂歸咎于孩子的行為。父母如果與自己非暴力溝通會發(fā)現(xiàn),可能是孩子成績差使他們的虛榮心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說明他們的教育方法未奏效,使得他們的信心受挫。了解到真實的感受與需要后,就能知道也許需要父母正視自己的虛榮心,或者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
五,我沒想到,非暴力溝通并不是用來說服自己學(xué)著順從什么。
作者在35年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寫臨床報告,他與自己用非暴力溝通,發(fā)現(xiàn)他不得不寫臨床報告是因為他想從中得到收入,了解了這一點,他居然就再也沒寫過一份臨床報告!
非暴力溝通是使我們致力于滿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長的需要。這樣即使艱難的工作也不乏樂趣,反之,如果我們的行為是出于義務(wù)、職責、恐懼、內(nèi)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會變得枯燥無味。
作者不是苦口婆心地說服自己,接受去做“應(yīng)該”做的事。因為他可以用別的方式來獲得收入,不用寫無數(shù)的臨床報告,他自己本身將獲得無法形容的快樂。
長期以來,我們強調(diào)通過教育來控制天性,這導(dǎo)致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慮,以致不愿去體會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變成了好奴隸。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認識社會文化對個體的消極影響,一旦認識到社會文化的局限性,我們就可能突破它的束縛。
六,非暴力溝通,還能夠治愈自我,學(xué)會不自責。
非暴力溝通是讓我們專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我們更有可能從這樣的自我評價中獲益。反之,如果使用自責的自我評價,則是使我們羞愧并改變行為,我們也就允許自我憎恨來引導(dǎo)自己的成長和學(xué)習(xí)。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yīng)用在于——愛護自己,它使我們的改變是出于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于愧疚或內(nèi)疚,這些具有負面影響的'心理。
七,學(xué)會了愛自己,再學(xué)會如何用非暴力溝通對他人。
比如面對他人嘲笑,不要僅僅看作是羞辱或攻擊,因為這樣會使得自己過于惱怒或害怕,而無法傾聽對方。這時候應(yīng)當停下來,可以換一個環(huán)境,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平靜下來,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了解并體貼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表達前也可以試著傾聽理解他人。記得要大聲提出請求。
八,沒看這本書前,我不會知道,有效傾聽就能解決問題。
本書舉了一些有效傾聽竟然就能化險為夷的案例。那些非暴力溝通者之所以能成功使自己免于不可逆的傷害,正是因為他們用心體會即將施暴者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再主動表達理解,來幫助對方了解自己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意識到我從前竟然不懂得什么叫全身心的傾聽。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急于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tài)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在交流過程中,我們保持持續(xù)的關(guān)注,給予反饋,給對方的充分表達創(chuàng)造條件。
甚至是心理醫(yī)生,都應(yīng)該考慮學(xué)會傾聽,用非暴力溝通代替診斷。
我還學(xué)習(xí)到在生氣的人面前,千萬不要用“不過”、“但是”、“可是”開頭。
九,引發(fā)了我不少育兒方面的思考,比如懲罰的局限性。
目前,至少中國社會認為需要適當?shù)膽土P。作者再次給我敲響警鐘:懲罰加強了對方的敵意和抵觸心理,使雙方的關(guān)系更加疏遠。
很多時候孩子拒絕做一件對他們有益的事,只是因為他們不想在父母的壓力面前屈服。但急于求成的父母,選擇打罵孩子,這效果是立竿見影,但并不是唯一有效辦法,只是家長懶才選擇體罰的方式。孩子受到懲罰,想得更多的會是下次如何逃避懲罰,完全不是事情本身真正的意義。而且孩子會因為對體罰的恐懼而難以體會父母的愛,并同樣學(xué)著父母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除了體罰外,指責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見的懲罰,比如如果孩子沒有照家長的話去做,父母可能就會說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另外的懲罰是不給孩子某種好處,例如不給零花錢,在這種情形中變得冷漠,是一種強有力的威脅。
在實施懲罰前,請想一想:我希望他基于什么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請試圖用非暴力溝通來使對方認識自己的需要。
總結(jié):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需要用客觀的表達方式。
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只是運用以上四點的談話技巧。它真正指導(dǎo)的是我們轉(zhuǎn)變 談話 和 聆聽
的方式,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不是我們用來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專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對自己,并不是用來說服自己學(xué)著順從什么,而是學(xué)會愛護自己,不再自責。對他人,全身心地傾聽他人的需要,比急于分析判斷來得有效。
非暴力溝通知易行難,尤其育兒路上,要時刻提醒自己用非暴力溝通代替懲罰。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4
好棒的一本書,出乎意料的好!把精華的部分摘抄出來,加強記憶,學(xué)會運用。
非暴力溝通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觀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導(dǎo)致對方就會傾向于聽到批評,并反駁我們。比如有時候我會對我老婆說,你最近脾氣很大啊,這就是評論性的語言。看完本書以后,我會這么表述:這星期有三天早上你對我說話都很大聲,是不是我做什么事情惹你生氣了?
第二個要素是感受,我們可以建議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方便我們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使溝通更加順暢。同時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的需要,這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因素。聽到不中聽的語言,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責備自己,指責他人,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溝通傾向于選擇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個要素是提出請求。通過觀察,體會感受和需要以后,以什么樣的方式提出請求讓人更容易接受呢?首先我們需要提出明確的請求,需要他人做什么,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而不是不要做什么。比如說,一個父親看到小孩爬上一顆很高的書,這個時候?qū)π『⒄f“抱緊樹”比“不要動”會更好更安全。同時需要注意請求和命令的區(qū)別:請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時,請求的人提出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nèi)疚達到目的,也是命令。非暴力溝通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熱愛。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
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的身體暴力都源于語言,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帶來的不同感受,一定會發(fā)現(xiàn),有些話的確傷人竟然不自知,這些傷害不露聲色,僅用只言片語便使我們遍體鱗傷,進而激怒受害者時,馬上將小問題發(fā)展成“身體的暴力”,使他們情緒失控、難以自已,做出無法挽回的事。
對方的“暴力”反擊時,讓我們才覺悟到自己說話的得失,傷害了對方自尊、面子、情感,同時也造成了自己情感和精神上的傷害,彼此之間變得冷漠、隔閡、敵視。真是說者無心聽者難受,不會表達真實感受和愿望,不能傾聽對方的需求,困于暴力溝通之中,百思不得其解,令人痛苦不堪。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讓我們學(xué)會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方式,不再條件反射地說出傷害人的話,學(xué)會了好好說話溫柔以待,言語上不再批判、指責、詆毀、猜忌、比較、命令、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yīng)、口不擇言等無心或有意的暴力,刺穿我們堅硬的盔甲,直至內(nèi)心深處。
非暴力學(xué)會創(chuàng)始人阿倫.甘地說,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它的無情。
而改變溝通方式則是轉(zhuǎn)變生活方式,改變無情世界的最佳途徑。
《非暴力溝通》教給了我們一種溝通方式,通過表達與體會觀察、感受、需要,以及作出具體請求,明確表達內(nèi)心,提醒我們覺察和內(nèi)省,體會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與需要。
只說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事實,不要妄加評判,不要用有色眼鏡看人看事,憑主觀意識下定義;
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連同自然而來的情緒,不要試圖影響他人判斷,而將感受與想法混為一談;
在表達需要之前,先擯棄自己的情緒因素,不要為了滿足自身需求而刻意扭曲他人行為,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
出于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希望對方做些什么,清楚表達出來,請求而不要命令。
用心傾聽他人的'感受與需要,詢問和反饋,有效地幫助對方。
不要吝于表達感謝與贊美,大方表達與接受。
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都是友善的,那些看似不友善的溝通方式,多來自于生活中的不經(jīng)意的習(xí)慣。非暴力溝通源于愛,讓我們用非暴力的溝通方式迎刃而解遇到的難題,讓愛、關(guān)懷與歡樂融入我們的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5-15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5-16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優(yōu))08-2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精選15篇)08-26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匯編15篇)09-2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合集15篇12-02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合集15篇)08-02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精品)05-24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09-10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通用)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