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1
昆蟲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里面講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昆蟲,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同學們,你們在鄉下聽見過蟋蟀清脆的鳴叫聲嘛?如果有機會可一定要去傾聽一下它們的“小提琴演奏會”;昆蟲世界的雜技演員是誰?原來是狼蛛,它還是天生的攀巖家呢!讀完《昆蟲記》之后,我腦海中突然想到我在生活中經常看見的螞蟻它的習性是什么,它最喜歡吃什么,為此我展開了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因為不知道螞蟻喜歡吃什么,我就準備白糖、鹽、米飯和蘋果四種食物。食物準備好之后我就來到公園的草坪處,分別在四個角落放下白糖、鹽、米飯和蘋果,然后走到陰涼處靜靜等待。五分之后,我慢慢走過去,蹲下來仔細觀察四種食物的周圍有多少螞蟻,可讓我失望的是,螞蟻竟然一只都沒有。我心里有點小小的失落,有點想放棄。這時候媽媽鼓勵我說:“既然我們來了,就再多等一會,多觀察一會,科學實驗的樂趣就在于你一次一次的挑戰自我。”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站在邊上觀察起來,一分鐘、兩分鐘……慢慢的有一只螞蟻爬了過來,它先去蘋果這里轉了轉,又來到了米飯處張望了一下,然后繞過鹽直接來到了白糖這享受起來。沒多久,螞蟻越來越多,它們都圍著白糖,地上的白糖都看不出原來的白色來,只見一團黑黑的`東西在地上扭來扭去。通過這次實驗,我知道螞蟻最喜歡吃甜的東西,以后我可得注意不能隨便把糖撒在地上,不然螞蟻就都來了。
《昆蟲記》讓我了解了許多有趣的昆蟲,也讓我親身體驗了科學實驗的樂趣,同時讓我明白實驗不是一觸而就,需要一次一次耐心的付出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答案。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2
天空被黑幕籠罩著,只留下一輪圓月,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草叢中每一片葉子上。湖中的月光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貝多芬演奏的名曲。在寂靜的夜空中,在蒼茫的月光下,有一些生靈活躍在草叢中,跳躍在達爾文的筆下。
看,那是花團錦簇中的公主,她煽動那雙五彩的翅膀,在空中留下一道弧線;聽,那是綠茵叢林里的王子,他演奏著迷人的樂曲,歌聲一直飄向遠方。他們是誰?其不知它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蝴蝶、蜜蜂、蟋蟀、甲蟲……在達爾文的筆下,小蟲子們充滿了靈性,在一本薄薄的書中我看到了一曲屬于生命的樂章,它蘊含了生命的生機,它包含了達爾文對小蟲子們深深的愛。原來,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達爾文用他的一生在觀察小蟲子,他把小蟲子當成了朋友當成了親人,他用心觀察小蟲子。蟬,在夏天不知疲倦吱吱的叫著,仿佛在為辛勤的人們歌唱,可人們并不喜歡它,大達爾文拋開世俗的言論,仔細地觀察蟬,發現蟬是個自食其力的勤勞者。而一直被人們歌頌勤勞的螞蟻竟是劫掠者,他們把蟬辛苦尋覓的食物占為己有。
在達爾文筆下的叢林里,我看不到社會的喧囂,卻看到了久違的寧靜;我看不到人心的險惡,卻看到了昆蟲的純真;我看不到世界的虛假,卻看到了蟲與蟲之間的真誠,達爾文將這些情感描繪的淋漓盡致。
昆蟲記帶著我徜徉在大自然中,小蟲大愛喚起我對生活的熱愛,達爾文的探索精神給予我力量,慢慢的,慢慢的,我發現生活是如此美好,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3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法布爾刻苦鉆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發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4
如果說一個人耗費一生來研究某件事情,已經是一個奇跡了,但如果因此而寫出厚厚的書籍,更是奇跡中的奇跡了!“十一”國慶長假,賀老師讓我們看《昆蟲記》,使我有幸遇到了一個奇跡創造者——法布爾。
《昆蟲記》講述了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著他所喜歡的每一類昆蟲,并記錄了許多平時發現不了的奧秘,如蟬其實沒有知覺,黃蜂腹部有條含毒刺的溝,孔雀蛾不會吃東西……。昆蟲世界真的包羅萬象,令人稱奇!在許多篇昆蟲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小鬼”恩布沙。恩布沙是一種細長、搖擺不停的昆蟲,非常怕冷,對于生活要求很低,一只蒼蠅就可讓它吃好幾天了,這種適應自然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它還有個特性,就是一旦被囚禁,就會用后爪握住鐵絲倒掛著,直到死亡才落下來。自由對一只昆蟲這么重要,想起以前我囚禁過昆蟲,我內心不由得低下了頭。
另外,我還喜歡滾球球的蜣螂,雖然球很臟,可它是大自然的清道夫;知道了螢火蟲兒食肉,是個冷面殺手;了解了螳螂的翅膀,公的是用來飛翔的,而母螳螂的翅膀只是用來恐嚇敵人的`……
法布爾在研究昆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又有誰知道他的研究過程經常會遇到麻煩,有時絞盡腦子也寸步難行,比如有些帶毒針的昆蟲不能用手抓,缺少工具就不行;蟬的發聲器官要解剖才能知道,而法布爾又沒有手術臺刀。我想起我平時常常遇到一點麻煩就放棄了,而其實這些麻煩相比法布爾簡直根本不值得一提,想想有些慚愧!
《昆蟲記》結束語講到“閱讀經典真正能讓孩子的心靜下來,使孩子一生都有一股溫暖向上的力量相伴;閱讀經由能讓孩子體悟什么是美,什么是愛,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氣,什么是信念……”,我咀嚼著這些話,久久的!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5
今年暑假里,我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籍——《昆蟲記》,它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法布爾寫的。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許多多的關于昆蟲的知識,這書真不愧是一本昆蟲百科全書。
法布爾通過長達30年的細心觀察,揭開了許多奧秘,為我們化解了昆蟲界的許多謎題。這本書主要介紹了狼蛛、蜘蛛、蜜蜂、螳螂、熒火蟲等許多奇妙的昆蟲。
認真地讀完《昆蟲記》,我發現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是非常細致和全面的`。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介紹了一種叫狼蛛的昆蟲。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有兩個長長的大獠牙,獠牙里有一種劇毒。捕捉獵物時,它會將毒牙刺入敵人,把獵物很快地置于死地。雖然它的毒牙很厲害,可我不相信它真的輕輕一刺就能取了敵人的性命。我繼續饒有興致地往下讀。原來,它捕捉獵物時通常都把尖刺刺在敵人的后背,刺中獵物的神經中樞,讓獵物定身幾秒,然后快速地麻痹……
《昆蟲記》的內容非常豐富,真是讓我瞠目結舌。爸爸告訴我:法布爾在描寫每一種昆蟲都通過細心觀察,多次試驗才寫出來的,所以他把每一種動物都寫的生動有趣。我不禁為法布爾細心觀察,勤于探索的精神深深感動。想到自己一直為在學習上的不細致而困擾,粗心的缺點也一直沒能改掉,現在通過對《昆蟲記》的閱讀,對法布爾的了解,我感觸很深。我決心要學習法布爾專心細致的精神,早日改掉粗心的壞毛病。
《昆蟲記》真是一本好書,非常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大家也趕緊找來看看吧!
教師評語:讀一本書,知道書中的內容,這是淺顯的收獲;讀一本書,能讀出書背后的故事,并且還能結合生活實際,有自己獨特的感悟,這才是真正的觸動,這才是讀書的真諦!小作者就是這樣,更帶給我們些許啟發。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6
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科普作家。今天,我高興地讀了法布爾寫的一部作品《昆蟲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學習昆蟲的科學家。他一生都把精力投入到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觀察和實驗昆蟲,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和習慣,并寫了昆蟲學。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喜愛。
法布爾努力學習,犧牲了私人時間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描述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這為后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向現代文明。法布爾像孩子一樣好奇,用擬人化的方法詳細描述了幾十種昆蟲的生活習慣,用人類的觀點講述了昆蟲工作和家庭感情的感人一面。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生活貧困,通過自學獲得了多個學位。他的前半生很窮,后半生幾乎沒有食物和衣服,但法布爾并沒有屈服于各種困難。他勤于自學,精心選擇研究方向,不斷觀察和研究昆蟲和植物,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法布爾一生中最大的興趣是探索生命世界的真實面貌,發現自然所包含的科學真理。他寫《昆蟲記》是因為他熱愛真理。
讀完《昆蟲記》后,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一樣在知識的海洋中漫游,探索科學的`世界,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造福人類!然而,與法布爾相比,我真的感到非常羞愧。法布爾可以在困難的環境中學習昆蟲。通常,我甚至不認真做數學題。如果我一次都做不到,我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會發脾氣。
讀了《昆蟲記》作者的生活和《昆蟲記》后,我感觸很深。《昆蟲記》不僅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更蘊含著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都要像法布爾一樣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地描述觀察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任何東西,也不忽視任何東西”。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理想而不斷奮斗。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7
同學們:你們知道昆蟲嗎?你們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昆蟲嗎?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你們就能知道,昆蟲的世界是多么奇妙!
通過閱讀《昆蟲記》,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昆蟲,它們大多都是有益的,但也有少數昆蟲是有害的,如:朗格多克蝎子,它的毒夜就可以使人致命。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還是螢火蟲,它廣為人知,在夏日的夜晚,它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閃發光!可是,你們知道螢火蟲是怎樣捕捉獵物的嗎我想,還是由我來告訴大家吧,它們在捕捉獵物時非常聰明,大家知道蝸牛吧,只要我們輕輕地一碰,它就會把它自己縮進硬硬的殼里,可是螢火蟲要捕獵草上的蝸牛,它會先輕輕地碰蝸牛,一次兩次三次直到蝸牛放松緊戒心,不再縮進殼里,螢火蟲便悄悄的伸出毒針,把蝸牛麻醉,自己便可以美美的飽餐一頓了。
我再介紹一種昆蟲,它叫“糞金龜”它每天幫我們打掃衛生。這么辛勤的勞動,也只為了讓我們給它們一絲寬容,因為大家覺得它太臟,對它不理睬,不知道它的人們還會殺死它們。還有蟾蜍、蝙蝠、刺猬、貓頭鷹等等,它們做了好事,可是有的卻背上罵名,受歧視;自己做了好事,但沒有好報。
在這本書里,我還認識了許多昆蟲,有紅螞蟻、天牛、舞蛛有的.和我們息息相關,如:蜻蜓、壁虎等,它們都捕捉害蟲。有的昆蟲因為沒有天敵,它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同學們:有很多昆蟲,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們要像螞蟻一樣團結;學習要像朗格多克蝎子一樣主動,做功課要像紅螞蟻一樣,一絲不茍,做好事要像糞金龜一樣,不求回報!我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人!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8
最近我讀了一本課外書,名叫《昆蟲記》。讀完后,輕輕合上書本,細細回味著書中的描寫,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慣的書,是法國作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作者通過反復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法,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文筆生動有趣,讓我讀的興趣盎然。
這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仔細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簡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透一點紅,小簡的上面疊著
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似的”等,這些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搜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昆蟲記》讓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昆蟲也是有它們的生活習慣的,我們不應該討厭它們,應該試著去接觸它們,這樣你便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昆蟲了。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9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
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
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后,我深刻體會到的。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10
《昆蟲記》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
但它卻不像普通的科普書用那樣無趣,規矩的筆法來簡單的介紹。作者法布爾用平實的文字,準確的描述了清新的自然世界,那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不知怎么的,我深深的`迷上了這本溢著濃烈自然氣息的書。
昆蟲世界有許多奧秘,任何強大的事物也有它弱小的一面:“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昆蟲的本能是大自然賜予天生弱小的它們的禮物: “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蜘蛛織出的更規范的網來”。這些平時在我看來弱小,甚至是毫不起眼的小蟲子,與它們進行溝通,交流,竟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
在《昆蟲記》里,法布爾對上千種不同的昆蟲進食、保護、jiao配、養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這份毅力,在平時確實是我們不可想象的。試問,哪個人沒看到過昆蟲那些千奇百怪的習性,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
法布爾運用擬人的手法把蟲子描繪成人的樣子,昆蟲的任何本能都能夠用人類的生活來為之升華,用盡一生來觀察昆蟲,與之交流,這種對任何生命表示平等的敬畏,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所以,不僅是書里記載的滿滿的科學知識。還有:“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斗”的精神,也是《昆蟲記》帶給我的收獲。
【四年級昆蟲記經典讀后感】相關文章:
四年級《昆蟲記》讀后感02-28
四年級昆蟲記讀后感02-06
《昆蟲記》四年級讀后感02-23
四年級《昆蟲記》讀后感15篇11-10
《昆蟲記》讀后感11-25
《昆蟲記》讀后感12-19
《昆蟲記》讀后感11-24
《昆蟲記》的讀后感12-27
昆蟲記的讀后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