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雄事跡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1
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黃繼光那舍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占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
黃繼光為了祖國的利益,人們的未來,用自己的生命為盾牌,擋住了敵人那狂風暴雨的子彈。讓戰友們取得了勝利,但他卻永遠地埋在了地下。戰后,戰友們絲毫沒有半點微笑,滿臉的淚水,因為這次的勝利是由黃繼光年輕的生命換來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軀做為交換而得來的。讀后我百思不得其解,黃繼光的未來是燦爛的.,是充滿希望的,為什么他反而愿意以身軀為盾牌來擋住敵人的子彈呢?后來我明白了,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為了祖國。面對死亡,他視而不見,面對戰友,他奮不顧身。自古以來誰無死,死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黃繼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榮。
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圣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用忍饑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2
昨晚做夢了!
夢中一位婉約女子輕盈的在遠處回首:齊耳短發,淺藍褂子,黑色學生裙,夢中的記憶是模糊的,但夢中感覺這位女子的模樣是清秀、知性、端莊的。
夢中,我知道她的名字是趙一曼,雖然趙一曼的遺留照片中并沒有夢中的美,也沒有夢中的清純與可愛,但我就認定夢中有著寧靜的美麗女子就是趙一曼。
非常奇怪的夢境。
看趙一曼的照片,任何人絕不會想到這樣彌漫著拔俗文人氣質的女子,輾轉于敵手酷刑下的驚人的韌性與精神的高度。
我是一個對歷史較為模糊的人,但血液里卻隨時流動著對日本人的痛恨,311的`海嘯甚至讓我興奮了好長時間,恐怕生的日子永遠也做不到像大海那樣的胸懷去接納和寬容日本人了。
這些源于對抗日女英雄們所做出的犧牲有關,因為夢中醒來的我,竟然再次痛恨到心疼。
簡單收集趙一曼所受的酷刑如下:
1935年,趙一曼為了大多數的生,而于少部分人在日軍的突圍中殿后,最后只有她一個人活著,還在激烈的槍戰中手腕受傷被捕。
在長達九個月的牢獄里,她所受刑無數次,被所謂叫做人的日本兵殘虐不堪。
開始審訊趙一曼女士的時候,大野泰治不斷地用鞭子把兒捅趙一曼手腕上的槍傷傷口,是一點一點地邪惡地往里旋轉著擰,并用皮鞋踢她的腹部、乳房和臉。一共折騰了兩個小時,大野泰治也沒有獲得有價值的應答,他感到日本皇軍的自尊受到一個中國弱女子的凌辱。
折磨不斷升級,他們寄希望于那些曾經令許多人發抖、喪失意志的酷刑能在她身上產生作用。用盡了人們聞所未聞、想都想不到的各種酷刑:釘竹簽是釘滿十指,拔出來后,用更粗更長的簽子繼續釘,最后改用燒紅的鐵簽扎;灌辣椒水是摻著小米和汽油一起灌,而且是熱辣椒水和涼汽油交替地往趙一曼的喉管和鼻孔里灌;烙鐵是直接摁在趙一曼的乳房上烙燙。最后甚至使用了即使是身強體壯的男子漢也忍受不了的類似凌遲般的活剮——剝肋骨。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3
2XX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三十多年未見的大地震,所有的電視臺、報紙等傳媒都在進行著報道,所有的人都在關心著這件事,我也不例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次大地震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那種空前的大團結,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那種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精神,特別是在大災面前,有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英雄,表現出來的那種英勇、無畏、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更是令我震撼。
有一個小英雄陳浩,在5月12日那天,在地動山搖、山崩地裂的那一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殿后。同學們在他有序地組織下,一個個地順利地逃了出去。在樓房即將倒塌的一剎那,他將一個女同學推了出去,而自己則被埋在了廢墟下。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被他的英雄氣概所感動。我在不停地反問自己,如果我是這個班的同學,在著危急上課,我能像他一樣奮不顧身地去救同學嗎?我陷入了沉思。
小英雄被救出送入醫院后,有記者采訪問他“當時你為什么不自己逃走?”,他的回答更是令我震撼: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他樸實的話語更是讓我深有感觸,F在,我們雖然不能像人民子弟兵那樣親臨現場,抗震救災,但我們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向這些小英雄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也做對祖國有用的人。
在這次的`抗震救災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看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無數個英雄事跡。天災無情人有情,雖然我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災后,我們在班主任的倡議下,我捐出了我的所有零花錢。珍愛生命,珍惜親情。不拋棄,不放棄。這些,都是英雄們教給我的。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4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奔往來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
她是多么地勇敢,當進攻解放區,她主動留下來,我想你們一定是討厭戰爭的,更不用說參加戰爭。而她主動要求留下來戰斗,這要有多大的勇氣!在戰場上有可能會吃不飽,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幾天都不能睡覺,甚至會死!要知道每次戰場上都會傷亡慘重,難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棄休閑的生活,為了革命,她勇敢地參加了!要知道,沒有人逼她,但她卻依然主動要求留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抑牢覄偛耪Z言有點重復,但我覺得就一句話還不夠,要更多的話才能表達我對她的佩服。
當我讀到“閻軍襲擊云周西村時,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時,我又覺得劉胡蘭這次總該用完了她的勇氣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會很復雜,腦子很容易亂,可能就會告訴敵人國家機密,而且面對生與死的時候,無數人都會不顧一切地選擇生。但是我錯了,因為后面說“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這讓我震驚了,她不僅在生與死中選擇了死,而且這生還附加了很多好處,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偉大,這簡直可以說是視死若歸,你們設想一下,換做是自己,能做到嗎?
我又讀到“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蔽矣至飨铝搜蹨I,這么偉大的人就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這是事實,我不能讓她死而復生,這讓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為什么許多好人最終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許多壞人卻能逍遙法外這是為什么?但我悲傷的同時又震驚了——她竟然未滿15周歲!也就是說只比我們大兩歲!這么小竟然有這么大的勇氣!
她,為了革命視死若歸,她就是我們中華的英雄!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5
偉大的人物劉胡蘭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劉胡蘭這光輝的名字早就銘記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讀到這樣一本關于劉胡蘭的書。
今天我終于有幸地讀到了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心靈震撼很大。
劉胡蘭,一個只有15歲的小女孩,表現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對人民、對其他革命同志忠心愛戴,面對敵人的屠刀臉不改色心不跳,最終獻出了自已年輕的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動的是:劉胡蘭在就義前兩眼閃著光,并且瞪得圓圓的.。似乎在向人們訴說:她要親眼看到敵軍
的滅亡;看到自已的隊伍勝利歸來。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啊。
15歲,是一個花樣年華。15歲,我們還在父母身邊享受著天倫之樂!無憂無慮地學習著、生活著!可是,劉胡蘭,卻被敵人屠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紀念劉胡蘭時寫道:“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边@是對劉胡蘭英雄事跡的高度概括。
雖然劉胡蘭犧牲了,但是她的愛國愛民的光輝形象與不屈不撓的精神,一直在傳頌著,正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人民的富裕、國家的昌盛,為實現共產主義英勇奮斗!
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一個道理:我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了銷煙,沒有戰爭,這樣的環境是千千萬萬個像劉胡蘭姐姐一樣的革命英雄經過拋頭臚、灑熱血換來的。此時此刻我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啊!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決心從小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煉就過硬的本領,正確樹立世界觀和人生觀,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使自己向一個正確的目標邁進。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6
今天我讀了黃繼光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在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在反擊中,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沖鋒都沒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在拂曉前還奪不下高地,不僅使已奪取的陣地重落敵手,還會直接影響整個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參加了攻堅小組。在戰斗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犧牲了,情況非常緊急,黃繼光身上也連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敵人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敵人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他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22歲。
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去照過一次相。犧牲后雖有人拍照過遺體,形象卻十分慘烈且面容難辨。在宣傳英雄事跡的時候,因找不到一張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槍眼的素描畫來代替。
我讀了黃繼光的故事后,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故事中主要講的是黃繼光為了祖國的利益,人們的.未來,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盾牌,擋住了敵人那狂風暴雨的子彈。讓戰友們取得了勝利,但他卻永遠地埋在了地下。戰后,戰友們絲毫沒有半點微笑,滿臉的淚水,因為這次的勝利是由黃繼光年輕的生命換來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軀做為交換而得來的。讀后我百思不得其解,黃繼光的未來是燦爛的,是充滿希望的,為什么他反而愿意以身軀為盾牌來擋住敵人的子彈呢?后來我明白了,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為了祖國。面對死亡,他無所畏懼,面對戰友,他奮不顧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黃繼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榮。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7
含著熱淚,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閉上眼睛,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使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靜。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在身負重傷、手里沒有一件武器的情況下,他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英勇的志愿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多么勇敢的大無畏精神呀!。黃繼光,一個普通志愿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著他呢?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這句話時,我很慚愧,黃繼光是多么主動呀。可是我連老師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值日。我總是馬馬虎虎,隨便打掃一下。在平時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我也是能躲則躲,從沒想過要去戰勝它。現在想起來,是多么不對呀!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敵人的機槍終于啞火了,黃繼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戰士們沖向597.9高地,消滅了敵人,奪回了高地。
多么可貴的精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這是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為了讓敵人不越過三八線,中國人民義不容辭。黃繼光,黨的好兒女,你用生命譜寫了一曲贊歌,你血灑597.9高地,壯烈犧牲于異鄉,你的精神撼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好好學習是我們現在的責任。我們要以百倍的努力學得知識,把可愛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8
上周,我閱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邱少云的英雄事跡》,這本書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講述的是:邱少云在與敵人的戰斗時,為了能夠縮短進攻的距離,使部隊能夠突然發起進攻,取得戰爭的勝利,邱少云做出犧牲的故事。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斗中,邱少云所在營奉命擔負潛伏任務。潛伏前,邱少云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道:“寧愿自己犧牲,決不暴露目標,為了整體,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愿獻出自己的一切!眻绦腥蝿罩校斍裆僭圃诰鄶城把仃嚨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敵人遭到打擊后出動飛機偵察,并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云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燒著了他的棉衣、頭發和皮肉。但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
這讓我想起: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創造出來的。我們要學習邱少云爺爺在困難面前不放棄的精神。比如在我們的學習中,遇到了不會做的題目,我們不能說放棄就放棄,說不定只要你再堅持一下,就能夠找到解題的方法;我們還要學習邱少云爺爺顧全大局的精神,在當今社會,許多人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不顧及集體,卻不知沒有整體的利益,哪來的.個人的利益;沒有國,怎有家,這點我們更應該向邱少云爺爺好好學習。還要學習邱少云爺爺關心別人的精神,你看,在那么危險的關頭,還想著別人,不顧自己,寧愿自己被火活活燒死,也不愿意暴露自己,連累大家。最后,我們還要學習邱少云爺爺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建設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們要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努力學習,掌握知識,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為祖國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9
今天,我讀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有王樸的故事,有劉胡蘭的故事,有董存瑞的故事......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在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而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還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了,走到山口時迷了路。他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讓他帶路。王二小先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詞作家、曲作家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來紀念他。
讀后我想到了王二小為了保護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犧牲了自己保護了別人。他可以不保護躲藏的鄉親們,他也可以不犧牲自己,但他沒有,他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再想想我們,不用保護別人,也不用犧牲自己,在這種好的環境下,我們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想想別人再想想自己,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的,但我們不努力,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到。
從現在起,我們應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在這美好的環境里發奮讀書,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同時,祝福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立足于世界強國之首,不再受其他國家欺負。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10
讀了《黃繼光》這篇感人的文章。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他那堅強不屈,保家衛國的光輝形象使我深受感動。
我的思緒仿佛飛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為了保衛祖國,保衛家鄉,打敗美帝國主義,先輩們去朝鮮英勇戰斗,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民族的脊梁,嘹亮的軍歌響徹了鴨綠江畔。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秉S繼光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敵人的槍口。英勇的.志愿軍戰士趁勢攻克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這是一種多么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在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黃繼光這個偉大又平凡的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忍著傷痛,頂著暴風雨般的子彈,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一個普通的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著他呢?原來是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
想想自己,連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遇到雞毛蒜皮的事只會大呼小叫。一次,我改試卷,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爸爸很耐心地給我講,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真啰嗦,煩死了!”爸爸立即嚴厲地批評我:“遇到難題就繞著走,這是逃避困難。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天天被父母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連學習上的小困難都不敢去戰勝,我是多么地渺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作為新時代小學生,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堅強不屈,為祖國富強、祖國安危、祖國建設,祖國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11
最近,我讀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英雄事跡》,文中主要講了一位年僅19歲的消防員,為救著火被困的人壯烈犧牲了。
警鈴一響,消防員一躍而起、著裝、沖向車庫、著戰斗服、登車,幾乎是一氣呵成!消防車尖銳的警報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到了火災現場,只見濃煙滾滾,火勢巨大正燃燒的大樓,消防員忍受著高溫熾熱和濃煙熏烤,經歷了八個小時的戰斗,他救出了一個又一個可自己卻被壓在突然倒塌的高樓下,壯烈犧牲,用其英勇無畏的行動,實踐了為消防事業供奉一生的錚錚誓言。
一位年僅19歲的青年,在自己最好的年紀做了一件最偉大的事,他用自己脆弱的小生命換來了十幾個人的生命,在警鈴響的那一刻,他絲毫沒有猶豫,在撲救過程中他沒有停止過一分一秒在坐上消防車的那一刻他沒有想到后果是怎樣的,就算知道他也會不顧一切的沖進火場。他做到了同齡人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同齡人不敢做的事,他身上擁有同齡人沒有的勇氣、果斷,他做到了!他做到了!他做到了!這精神,這品質,這努力,他也值得被我永永遠遠記在心里!舍己救人、心系他人,奮不顧身去救別人,卻讓自己在這次火災中永遠得閉上了眼!
去年的疫情,那場疫情來得太倉促讓我們沒有一點準備,還持續了很長的時間,讓中國陷入了危機。就在這時,武漢醫療隊站出來他們成為了人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們不害怕被感染,工作三天三夜不休息為我們研制疫苗,照顧我們,盡管自己被感染了也還在擔心人們知道自己的生命結束,他們也用自己的生命換中華人民幾千萬條人命。
他們的壯烈犧牲都是為了救我們,這社己救人的精神值得被我們銘記,是華夏兒女做出最偉大的事!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定要做一個心系他人的人,不能只顧著自己的安危。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英雄事跡讀后感 篇12
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古有孟郊“唯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有孟佩杰八歲挑大梁,感動中國。
八歲的她還沒有灶臺的高,就拿椅子來墊腳,她經常摔倒,劉大媽問她疼不疼,她十分堅強地說不疼。
我們要學習她持之以恒的頑強。小時候,她還沒有灶臺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飯,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從沒喊過疼。晚上放學回來,匆匆趕回家做飯、做家務,服侍她媽媽睡覺。每次全部完都得到點以后,然后她才歇下來做自己的功課。十二年來,一直是這樣,從未間斷。孟佩杰姐姐的'打動了我,十二年的,讓孟佩杰學到了堅強,同樣,讓我們也學到了這種不懈,對待每件事都要努力,不放棄每一件事。努力把這件事做好,就能成功。我們相信有一天會出現奇跡的。所以,面對困難,不,堅強面對;遇到挫折,不放棄,勇敢面對;遇到矛盾時,不回避,努力面對。
我們要學習她尊老助人的品格。一次同學過生日請吃飯,孟佩杰舍不得喝飲料,就把自己那瓶悄悄地裝起來,找了個借口提前離開,急匆匆地跑回家給養母喝。為配合醫院治療,孟佩杰每天要幫養母做個仰臥起坐、拉腿次、捏腿分鐘……每天,我們都能聽到要“尊老愛幼”,一個女孩,能如此的敬老愛老,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們也要學習孟佩杰這種尊老助人的良好品格,當小朋友受傷了,我們過去幫幫她,或許她會快樂,我們也會快樂;當我們的父母老了,他們畢竟是養你、愛你了一輩子的人,長大了,我們也要向孟佩杰姐姐一樣去尊老、愛老、孝敬他們。遇到困難時,想一想爸爸媽媽怎樣幫助你、愛你的;遇到挫折時,想一想你怎樣幫助受傷的小朋友;遇到不順心時,想一想被你幫助的人的快樂……讓自己變成一個快樂助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