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
更新時間:2024-09-15 22:52:32
  • 相關推薦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1

  人們常說,不讀書的人只有一種人生,愛讀書的人可以有成千上百種人生。讀書人跟著書中人物走進一種種獨特的人生,品味各色各樣的生活。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由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緣故,我一直宅家門看書。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溫度,每一本書都可以溫暖我心。在此期間我認真閱讀了方華老師寫的《做有溫度的教育》,并做了詳細的筆記,給我的教育道路指明了方向,解決了成長的疑惑。

  今天再次翻閱筆記,寫下感悟。

  非常欣賞書中方老師的三個觀點:

  1.教己育人

  身在教育圈看教育,也深知我們教育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故而在教書路上不僅僅“教書”更要“育人”。育人先育心,從心靈入手,從方法引導入口,從合作分享開始。育人需要結合德育教育、每周一課少先隊活動課團課、每月主題教育活動.......

  育人關鍵在教己。英國學著貝奈特說,唯一真正的教育者就是教育了自己的人。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疫情當前,“教師搖身一變成為主播,家長搖身一變成班主任,學生成為手機之王”,沒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不知不覺間就會與能自主教育的人拉開距離了。這不僅僅說教師要有“教己”的能力,學生也要養成“教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啊。

  作為一名教師,非常認同方老師說的一番話:“教己”是要有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要有不斷修正、糾錯的能力,要有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其次才是要有知識、技能、交流的素養。當然教育工作者還要有主動擔當的職業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在育人路上,要清楚認識學生和我們成人一樣有喜好、有情緒、有選擇、有惰性,且自控力還不如成人。所以,我們除了要對學生講對錯、是非外,還應該從學生的認知規律、情感、興趣、喜好等角度來思考教育,教導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方老師說,真正“教己”不是非得學校組織外出培訓學習,而是在“八小時之外”自我學習。我們時間花在哪里,我們的著力點在哪,成果就在哪。我們的行動在哪,成長就在哪。優秀教師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不斷自我診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而成的。只愿我們都能一路成長。

  2.讀書聯盟

  關于讀書聯盟,真是越看越欣喜,多希望我校的領導也看到這本書,好抱團一起閱讀。如果一名老師都不愛閱讀,他又如何教會學生閱讀?方老師說推進區域閱讀是推動全民閱讀的基礎,只有教育者和青少年真正愛上閱讀,對全民閱讀的期待才有可能實現。

  閱讀是一個人內心的獨白,是一個人靜心的沉思,但閱讀也需要同行的鼓勵、同伴的分享。我們可以采用靜讀、閑讀、細讀、精讀和群讀、伴讀、互讀等各種方式,只為堅持閱讀。

  打造“書香校園”可以參考方老師的“三四式平臺”。“三”是指形成三級平臺,即縣級、片區級和校級閱讀平臺。“四”是指明確讀書聯盟的四項目標:一是喚醒與激發聯盟成員的讀書意識;二是培養教師的讀書習慣,培育讀書氛圍;三是通過閱讀提升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專業素質;四是打造書香校園,營造全民閱讀的氛圍和生態。

  在校級閱讀平臺操作中,鼓勵教師和家長一起閱讀,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每月一推薦(好書),每雙月一互動,每季一詩會(為您讀詩),每學期一展示,每半年一論壇,每年一評選(讀書人家,最美育人家庭,最美閱讀人等),每書一體會(一文一體會,一書一體會,一學習一體會),每活動一交流”等活動,抱團閱讀,我相信這樣的閱讀活動能讓學校走得更遠更好。抱團閱讀,能讓教師精神世界更豐富,學校生活更精彩。

  推及學生活動,我相信學生看到我們老師如此積極努力讀書,他們也會加入我們的“抱團讀書”,“書香校園”便指日可待。

  3.尊重與接納

  尊重教育。教師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師生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家校之間需要尊重,校社之間需要尊重。有怎樣的'心態就有怎樣的教育觀,有怎樣的教育觀就會教出怎樣的人。我們工作者應以真心換家長真情,以熱愛工作換工作熱情。家校合作才能贏未來,尊重教育、尊重學校、尊重老師,尊重孩子=尊重我們的未來。

  接納教育。教育的真正價值好似給種子澆適量的水、施所需之肥,與陽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幫助種子生長。鄉村孩子,就像一顆顆種子一樣,這些種子良莠不齊,有些發芽較快,成長較快,而有個別種子遲遲不愿意“發芽”,這時候我們要有耐心,給予他適合的水分、空氣、陽光,溫度,等待他慢慢“出芽”。

  就如接納我們鄉村的孩子不是“優等生”,明白我所教育的孩子至少三分之二并不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優秀的孩子”,他們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們的學習跟不上進度,作業沒法按時上交,上交的作業錯誤百出,甚至有時會調皮搗蛋惹我生氣,可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淳樸,那么善良,總是在不知不覺間讓人心懷溫暖。

  也許我接納一個個獨特的他們。同時更要引導、激勵他們學會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鄉村教育需要“關愛”,需要“關注”,需要更多的“光”,愿真心扎根鄉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真誠努力改善鄉村教育,為鄉村教育帶來更多美好。

  僅僅寫了一篇《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后感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多讀幾遍,多寫幾次感悟;更需要行動起來,把每一次的感悟內化為行動,成長自我,用心教育每一個學子。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2

  假期中,再次閱讀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推薦的《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方華老師的一些平凡無華的話語讓我明白了好老師的真諦就是一個“愛”字。“愛”字也可以理解為老師的“溫度”,這份溫度是師者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也是對學生強烈的責任感。

  教育是愛的事業。

  當老師面對班上幾十個學生時,不是說愛自己喜歡的、優秀的學生,而是要愛全部學生。也不是時時把愛掛在嘴邊,而是要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搭班的向老師給我說了一位覃同學寫的一篇作文,文中寫的是他在聽劉老師的上數學課開小差時,劉老師對他的微笑是他心中的一抹陽光,自此上課不再開小差。后來我也觀察了一下,轉變確實挺大,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如果微笑能換來學生的自律,我想我應該多對學生展露笑容!

  去年我接了一個從各個村小集中起來的住讀班,孩子們都是第一次離家,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當晚就有不少孩子躲在被窩里哭了,這個時候我知道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從那天起,我時常和孩子們談心,幫助他們緩解想家的情緒;病了就陪著去醫院拿藥;摔了就拿來在辦公室準備的碘酒或是跌打損傷的噴霧劑為他們減輕疼痛;天冷了提醒加衣保暖……在畢業前夕,我收到其中幾個學生的卡片,上面寫著:“劉老師,我很想叫你一聲劉媽媽。”“謝謝您在生活上的悉心照顧,學習上的耐心指導……”我覺得自己的努力、付出換來學生的這一句句真誠的話語值得了。

  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性。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育,我們要以學生的成長需求為導向,順勢而為,給學生以啟迪,讓學生明白世界上有不同的景色,明白完成今天的選擇后還要接受未來的結果,明白要為孩子今后的'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變成一樣的優秀,但可以讓他們不觸碰底線。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同等的關注、肯定和溫暖。我們做為老師,可能給不了學生明確而成功的未來,但可以給他們更多可能的機會去探尋未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對于方華老師在書中所說的那些經驗,我可能還有很多沒有做到,但我希望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邊學習邊進步,真正的做一個溫暖的老師!(劉蘭芳)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3

  有愛、有溫度的房子,才是家。同樣,有愛、有溫度的校園,才是學生溫暖的家。一個有愛、有溫度的老師,才是溫暖的老師。而我,想成為這樣溫暖的老師。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是我校“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為學員推出的人手一冊的一本好書,此書作者方華老師,以深厚的語言功底向我們談了他的教育觀。這本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覺得我要想做好現在的本職工作,就得向他學習,尤其要好好看看他的書,這對今后的工作一定有幫助。

  記得書中有這么一段話——“教育是愛”的事業,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老師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接納與愛,老師的愛才有意義和價值。

  說實話,我是一個特別急躁的人,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也細細地品讀這本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但經常會思考一些關于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現在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著。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書中,方華老師一再強調,“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老師、學生在愛中接受教育,我不由的為方華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本書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的解決方案和采取策略。我從未見過方老師本人,但是通過這本書,我發現他有大量的實踐、閱讀、思考、寫作經驗。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通過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方老師的教育高度,方老師對教育的獨特見解。下面我來具體談談做為一個新教師閱讀本書后的感觸:

  一、幫助我解決了許多問題和困惑。

  上崗后,無論是做為一個班主任還是做為一個語文老師,我都遇到了許多問題,可以說大部分問題在校長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都陸續解決了,但是還有些問題沒有得到恰好的答案,而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解答。同時,本書也把我教育工作中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想法更直接的呈現在了我的眼前,讓我豁然開朗。

  二、它是我現階段教育事業的指路明燈。

  做為一個新教師,我在摸索中慢慢前行,《我的教育觀:三“風”一體》一文讓我對弋陽教育的反展形態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確立了做為一個新老師該努力的方向,而《辦好教育需要靜下來》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這一年的的教學工作,雖已而立之年由于業務不熟卻多有浮躁,閱讀本文讓我明白我需要靜下心來給學生和自己重新定位。

  《讓底線成為教育的起點》讓我深入明白了教育的價值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教

  師該具有何種職業操守。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教師的職業操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培養出什么類型的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都起著主導作用;《教育,應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方老師用自己真實的教學經歷讓我認識到了自己教育中的錯誤,對于“成功”一詞的定位錯誤,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過的錯一而再的重復。

  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改正錯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中實現一個教師的成長,教育者做為一定程度的“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應該用最正確客觀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糾正了我一些錯誤觀念。

  原來我認為家校合作是做給社會看的成分更多,葛溪鄉小學多次成功組織了家校合作活動,如“冬日‘三送'進百村”“百名教師齊攜手,共創家校一家親”、“集體家訪”等活動,由于自己的認識不到位,這些活動大都積極卻被動的參與其中,從未對其主動參與和思考活動的意義,現在通過《“獨行俠”做不好教育》這篇文章我了解了它存在的意義,更明白了在家校合作中教師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家校合作工作是用不同的方式減輕老師平時在工作中學生帶來的煩惱和心累,辛苦一陣子,輕松每一天。

  四、看到了一個鄉村教師的事業希望。

  做為鄉村教師中的一員《做有溫度的鄉村教育》這章節讓我看到了一個教育局局長對鄉村教師的關注,看到了一個教育局局長想盡各種辦法來對鄉村教育的政策扶持。《鄉村教育薄弱是因為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一文將鄉村教育存在的問題透徹的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應的解決策略,這些都讓我這個鄉村教師看到了事業希望。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20篇)10-14

有溫度的話作文11-21

做幸福的點燈人,做有溫度的教育演講稿09-20

做有溫度的教育演講稿08-08

做有溫度的教育演講稿01-08

有溫度的話語作文08-03

簡單有溫度的文案句子04-30

做溫暖的教育讀書心得07-26

以愛為底色,做有溫度的教育演講稿07-0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 亚洲色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 香蕉成人67194|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