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者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者的讀后感1
寒假里我讀了冰心的《寄小讀者》這本書,冰心奶奶是著名的作家,詩人、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她為我們兒童寫過很多部作品,可我最喜歡《寄小讀者》這部作品,她是以通訊的形式向我們呈現的。每篇通訊很短小,不過卻都很精彩。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通訊二。
它講的是:在一個晚上,兄弟姐妹都睡了,唯獨冰心和她的爸爸媽媽沒有睡,坐在爐邊,一邊看書一邊吃果點,就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一只小老鼠出來吃她腳下的果點渣,她嚇了一跳,急忙用書蓋了過去,沒想到小老鼠竟沒有逃走。可是,就在這時,小狗跑過來,把小老鼠叼在嘴里,冰心立刻阻止,但是,已經晚了,從小狗的.嘴里發出了一聲弱弱的叫聲,冰心頓時對那只小老鼠起了憐憫之心,自己陷入了深深地自責中。老鼠——極大多數人討厭甚至害怕,可是冰心奶奶卻因為一只小老鼠而自責,可見她是多么有愛心啊!
讀了這篇通訊后,我學會了愛,要對動物有熱愛,對親人有關愛,對朋友、同學有友愛,對老師,長輩有敬愛。
讀者的讀后感2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福州長樂縣。著名詩人、散文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謄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著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為中國最受小讀者喜愛的女作家之一。
《寄小讀者》這本書讓我不得不說好。《寄小讀者》是以寫信的方式來寫的,就像一封封信合成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每一則“通訊”都讓我終生受益。
尤其是《寄小讀者》中的“再寄小讀者(一)”里的“通訊二”。冰心奶奶在“通汛二”里和我們這些讀者淡“友誼”
冰心奶奶在里面說“不要只想你能從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從你這里得到什么。”這句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讓我養成了送禮物給朋友而不求回報的習慣,也在從中感到快樂。因為給,永遠比拿快樂。
在這本書中還有一句話是我印象深刻的.,“朋友是不分國籍,不限年齡,不拘性別的;只要理想相同,興趣相近,情感相洽,意氣相報的人,都可以很堅固的聯結在一起。”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有說錯,我曾問過我的朋友們的理想是什么,有什么樣的興趣愛好,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我們的答案居然一模一樣。
讀者的讀后感3
我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根欄桿,這根欄桿的名字叫貧窮,饑餓,災難,或者生活中的其他種種不如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將它當成一根欄桿來跳,只要跳過去,你就成功了。
別讓不好的家境當成你變成好孩子的阻力,而是要讓它成為你的動力
父母不會站在原地等你。
因為時鐘的滴答聲而睡不著,這是一個缺乏安定感的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睡著,而不在乎時鐘的聲音,就等于與它合二為一,變為一體了。
當我們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時候,幸福的生活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唯有內外都柔軟,沒有預設立場的人,才能一心一境,情景交融,達到一體心的境界。
兩手空空的時候,我們因為不怕失去,無畏的進取著,而一旦我們獲得了某些果子,就變得怕失去,于是在享受安逸中變得慵懶,并漸漸失去創新的.勇氣。以至于,當安逸漸漸成為雞肋,我們就會陷入食之無味,棄之難舍的尷尬境地。生活的意義不應該是對安逸的享受,而應該是,充滿快樂,每一天都能燃燒著生命的激情。
讀者的讀后感4
剛放寒假,我變坐在書桌旁翻閱起了新買的一本《讀者》,其中一篇《觸摸一個流浪百年的靈魂》令我十分感動。
定遠,這個名字也許在同學們的眼里是很陌生的,但正是這定遠艦,曾經在東亞輝煌一時。望著定遠館,就不由得讓人想起那段慘痛的歷史。
在1894年,日本和清朝政府在鴨綠江口大東溝展開了激烈的戰斗,但最后終因李鴻章和慈禧太后當權,自動放棄了制海權而全軍覆沒,定遠艦雖英勇戰斗但已無法挽回敗局,最后劉步蟾自盡,令部下將定遠艦炸毀。
轉眼兩年過去,日本香川縣知事小野隆介收集了一些定遠艦的殘骸,建造了一座頗有歷史滄桑的建筑——定遠館。定遠館內處處都充滿了定遠艦的.氣息:那廊下的支撐梁,是定遠艦的兩根桅桿;那屋檐下的一排鐵鉤,是定遠艦的吊艇鉤;那房間的側壁,是定遠艦的鋼板……一個個歷史的遺物,觸目驚心,甲午戰爭時的一個個鏡頭仿佛已浮現在了眼前。
而現在,定遠,已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去。我們這一代,有幾個人知道這個悲壯的故事?定遠,不該只成為一個小小的字眼,而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精神支柱,我們要像定遠一樣不畏艱險,揚帆遠航!
讓我們去了解定遠,了解那一個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定遠,不曾沉沒……
讀者的讀后感5
本來是要在網上找這期《讀者》上另一篇文章的,卻無意中看到了它,并強忍著淚水讀完了它,其中好幾次都感覺視線已經模糊的實在看不下去了!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快兩歲半了,也是男孩兒,看完文章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潑,可愛頑皮,經常在我回家后纏著我跟他玩。起初我覺得很麻煩,這個小東西從出生開始就讓我感覺到:我將從此失去“自由”。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爬了,會咿呀學語了,會走了,會跑了,會抱著你的腿不舍得讓你走了,會……
一晃,時間過去了兩年半,我從最初的被動的、不情愿的'、可又無可奈何的接受他來到這個世界,到現在一天看不到他就想他,我自己也在一天天的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來源于愛,是血緣的緣故,是孩子的血管中流動著我的血液的緣故!
人生的悲涼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
我可以感覺到文章中的母親失去孩子的那種心痛,是因為我也有孩子了,做父母的感受恐怕都一樣吧!
看完這篇文章,我的胸口像堵了一塊大石,讓我感覺到窒息。
【讀者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者的作文05-31
讀者好句摘抄11-06
讀者讀后感09-04
《讀者》讀后感01-25
《讀者》讀后感05-31
《讀者》讀后感(精選)11-17
讀者讀后感11-17
寄小讀者好句12-29
寄小讀者的句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