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烏塔》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烏塔》有感1
讀了《烏塔》以后,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非常會安排自己生活,獨立和自理能力很強的一個人,而且她一個人就能游遍歐洲。那是因為烏塔從小就自己一個人做事,衣服自己穿 ,飯自己做,自己洗碗,每次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她從小就養成了獨立的習慣。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不要說一個人游遍歐洲了,就連焦作都不敢去。每天都在家長的懷抱中成長,根本不會獨立生活,在家里還老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像家里的小皇帝一樣。但我現在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長在做,我以后要像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讀《烏塔》有感2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十分勇敢,自主能力特別強,而且她很能干,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幫餐廳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去陪小孩玩,如果要是在中國的孩子,大多數可能都做不到,只會找爸爸媽媽要錢,根本不會自己到外面掙錢。烏塔準備也十分到位,花了三年的時間設計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要是在中國的孩子,可能就是隨隨便便地計劃一下,花個三五天就解決了,才不會像烏塔那樣周密細致地安排呢!
我覺得歐洲國家的家長們喜歡讓孩子獨立生活,嘗試生活,所以歐洲國家的孩子的獨立能力強,而不像中國的孩子,許多都獨立能力很差,就是因為家長們總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把他們當成小公主、小皇帝,生怕他們獨自出門碰上壞人,好像所有的壞蛋都看上了自己家的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帶著;吃完飯想去散步,跟著;讓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翅膀下,使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最重要的是他們自立能力會變差,不再喜歡與人溝通,最后讓孩子變得膽小,連獨自上街買東西的勇氣都沒有了,要是以后到了社會上,如果不學會與人溝通,那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請給我們一個自己的空間,雖然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我們有翅膀,請不要將他們折斷;我們會站立,請不要總是扶著我們走路;我們會飛翔,請您給我們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請讓我們變得勇敢、自信、堅強,請讓我們振翅高飛、獨自翱翔!
讀《烏塔》有感3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里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她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她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于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著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里怕丟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覺地當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已經9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么時候呢?現在我干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著吃著,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著對我說:“怎么,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為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著同學們個個抿著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鉆進去。
家長們為什么這么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望黃飛翔,誰知還沒到黃飛翔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無頭蒼蠅一般,最后,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里并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游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讀了《烏塔》這一課,使我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讀《烏塔》有感4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認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她才14歲,就一個人旅游歐州。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談話。第二天一早,烏塔,就與”我“告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然而,我身邊的那些同學與烏塔恰恰相反。我們非常依賴父母,什么都要父母幫著做,不會自已洗衣服、不會自己煮飯、不會自己燒菜……如果父母不在我們的旁邊,那我們就無法法生存下去。
因此,我覺得烏塔小姑娘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能只依靠父母,自己也要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逐漸學會獨立,獨自生活。
讀《烏塔》有感5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叫烏塔。我在羅馬遇到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在和她交談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她暑假一個人去過歐洲,去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
看完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頭重重的撞了一下,頭腦也清醒了。我們是我們家的寶貝。因為父母過度愛我們,所以我們很嬌氣。我們一生中失去了三棵大樹:自強、自立、自尊。看似溫柔的愛情毀了一個人。愛應該包含嚴厲。真愛是嚴酷的,這是像寒風一樣的愛。在德國,孩子都是靠這三棵樹長大的`,卻不依靠父母,看似殘酷的愛,卻讓孩子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前進,在生命的海洋上一波一波前進。這個國家一定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了愛,我要對孩子狠心;為了愛情,你要放手。中國孩子怎么一個人去玩?去玩也是去夏令營。與德國人相比,中國的教育非常落后。但是,只要父母能信任兒子,支持女兒,我們中國人就偉大了!名人不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嗎?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誰都不能隨隨便便成功!讓它飛吧!放開我們的手!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未來,放手吧!我們要去旅行!我們在尋找生命之樹!
讀《烏塔》有感6
一個年僅14歲的小女孩,趁暑假獨自游歷歐洲的法國、瑞士、奧地利、希臘,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和波恩。并且全程無人陪同,幾乎所有的旅費都是靠自己掙來的。她就是一位德國小姑娘——烏塔!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就感受到烏塔和我們的不同。烏塔她小小年紀,身上就擁有著這么多的閃光點:見多識廣、有計劃、有主見、有理想等等的優點,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得數也數不清。
可是,反思起我們現在這么好的生活,大家都被寵得變成了個“小皇帝”、“小皇后”樣的。天天過著衣來張口、飯來張手的舒適生活。也許,你會想:我們有著電腦、電視和游戲機,有著畫畫本、書本和游樂場,我們隨時都能得到許許多多的快樂。但是,我們中間,又有誰能夠擁有許多的`知識呢?課文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最為深刻:“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每每讀到這里,我就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覺性差、有著不能吃苦的嬌氣,這也是我的父母希望我改變的兩點。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一點一點的改正這些缺點,不能讓它們變成我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讀《烏塔》有感7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 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游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里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干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干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瞇瞇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愿意當一只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里,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媽媽放手吧!
讀《烏塔》有感8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烏塔》,講的是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后,我感慨頗多。
烏塔利用了三年時間準備游歷歐洲,旅費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的',她在家中就設計好旅行路線,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人打個電話,寄張明信片。烏塔設計的是多么細致,她是多么勇敢啊!我們中國家長別說讓孩子游歷歐洲,恐怕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小區里玩,都提心吊膽。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烏塔的精神狀態:作者在睡眼朦朧時,烏塔已經準備出發,作者晚上疲憊地回到旅館時,烏塔卻愜意地吃著糖,看著書。我逐字逐句,細細體會,我感受到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應該是平時的積累。我們中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捧著怕碎了,含著怕化了,照顧的無微不至,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
烏塔之所以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獨立能力和時間觀念。而我,每天早上媽媽喊著叫著,我還舒舒服服地賴上幾分鐘,才伸個懶腰,睡眼朦朧的起了床,比起烏塔,我真是對自己太寬容了。我的獨立生活能力更比不上烏塔,家務活我一樣也沒干過,我也從沒自己疊過被子,洗過自己的衣服,更別說為家人做一頓飯了。和烏塔比起來,我真是自慚形愧!
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時間觀念強;學習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她關于安全問題安排的有條不紊;更學習她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
讀《烏塔》有感9
自從學了烏塔,受益匪淺。
正文烏塔主要描寫了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在自己賺了路費后獨自游遍歐洲,展現了烏塔的足智多謀、勇敢和聰明。
當我得知課文《烏塔》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不好意思拿自己和烏塔爾比。我甚至不能想到獨自旅行。我快十二歲了,但是除了上學,我從來沒有去過很遠的地方。所以,我不敢一個人去爺爺奶奶家。
6月1日,是我的生日。父親給我10塊錢買零食慶祝。但是我不敢一個人去。我堅持讓姐姐陪我,但是姐姐不想去。我說,不知道買什么零食。買的不好怎么辦?也就是說,姐姐要陪我。
烏塔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自由發揮,但是我們的父母呢?他們太寵我們了,把我們寵成霸道自私嬌弱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很少給我們鍛煉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習慣了。
親愛的父母,我們知道你們的良苦用心,更能理解你們的大愛。但是我們有翅膀。請不要打碎它們。我們自己走。請不要總是支持我。我們想像鷹一樣在藍天上自由飛翔。請不要破壞我們的理想。
我們是明天祖國的棟梁。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學會獨立,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強大。
讀《烏塔》有感10
讀過這篇課文,我的心里擁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孩,居然能獨自一人游覽歐州!想也無需想就了解東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區別,一個能自立自強,一個是經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們,是溫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經受不住風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華文化世世代代代廣為流傳的磨練意志去哪了,難道說確實要毀在大家手上了沒有?大家經常便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隨后變為“老實人”。烏塔是翱翔于藍天白云的蒼鷹,而我們都是養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感受獨立學習的開心,度假旅游的開心,打工掙錢的開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烏塔對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聲的告知中國的爸爸媽媽,大家確實想要祖國的花朵毀在大家手上嗎,趕緊開啟“嬌慣之鎖”給小朋友們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云,讓愛更極致,讓愛更豐富!
讀《烏塔》有感11
有一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游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讀《烏塔》這篇課文時,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從她的身上我認識了一個有著獨立生活能力的烏塔,她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她靠著給別人打工掙來旅費,通過閱讀很多書籍來開闊自己的視野,做事有條不紊、考慮周詳。跟她比較起來,不要說自己一個人游歐洲了,就是讓我一個人玩一天我都不敢,更別說出國了。想到獨立,我知道很多中國的小朋友都在家玩電腦、看電視,連下樓玩都要家長陪同。所以,我們要經常參加一些夏令營和社會實踐活動,來鍛煉自己的獨立意識。
從她身上我還學到了:錢要花在應該花的地方。俗話說錢要花到刀刃上。可能爸爸媽媽每年給你的.錢,你一個月就花完了,用時在向爸爸媽媽要,但我們從沒想過爸媽掙錢的辛苦。這讓我想到了學校門口的小賣部,每天都有一堆學生去里面買點什么,有些根本就不是必需的東西。我有時也愛亂花錢,但我一定要改了這個毛病。
烏塔說,從電視上或書本上認識的世界不完美。這句話我感同身受。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就拿這次韓國之行來說,我曾在書本上和電腦上看過一些韓國資料,可是當我真正來到韓國的時候,才發現它是那么美麗,那么干凈,人也非常有禮貌,有些事是在書本上看不到的。
這就是我從烏塔身上看到的。
讀《烏塔》有感12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令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趁暑假期間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小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深有感觸,一個14歲小女孩,竟能獨自一人游歐洲,這讓我很吃驚。
烏塔的自立意識,讓我很敬佩。其實,我也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媽媽把我送到廣場上,對我說:“兒子,你先去書店里看書,我帶奶奶去看病,過一會兒來這里接你。”說完,就帶著奶奶走向醫院。我大步流星地向書店沖去,心里想:“馬上就能看到喜歡的書了!”可到了書店,原本歡呼雀躍的'我一下子變成了泄氣的皮球。書店門還沒開,只見一旁的牌子上寫著,九點開門,我看了看手表,才八點多一點呢!要不去醫院找媽媽?還是回家?可我又沒帶鑰匙,怎么辦呢?我左右為難。這時,我想起了媽媽的囑咐“待會兒我來這接你”不能去別的地方,那就在廣場里玩玩吧!我走著走著,發現廣場里正在播放電影,我就坐著看起了電影,看得都忘了時間,突然我一看手表,九點時間早到了,趕緊回到書店,看起了書。過一會兒,媽媽回來了,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媽媽聽了,說:“兒子,你長大了,會自己處理事情了。”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難道我們不會學習烏塔的這種自主,獨立的優點嗎?相比起烏塔,我還差遠了,我們要向烏塔學習!
讀《烏塔》有感13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心無法平靜。
烏塔的旅游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自己卻用三年的時間去賺錢,再去旅游。如果換做是我們中國人,肯定讓爸爸媽媽花錢帶我們去旅游。就這樣,我們中國人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我們中國的父母只會把我們捧在手里,并不像外國人的父母,只要孩子的.翅膀硬了一點,就適當地放開雙手,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只能死死地讀書,經不起風吹雨打,只能讓父母幫他們干。為什么我們會養成這種習慣呢?那是父母擔心,我們要是想去有點遠的地方,父母的回答只有一萬個不同意。
假如我們是一只小狗,那父母就是主人,他們只會死死地牽住我們,不讓我們受傷。如果換做外國人是小狗,小狗肯定會把繩子給咬斷獨自生活。
假如我們是一只風箏,放飛者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們只會讓風箏順著風向——他們的要求行駛,換做是外國人,他們一定會掙脫線條,像兇猛的雄鷹翱翔在浩瀚的藍天之中。
中國的父母親們,如果你們愛我們,那就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大膽地生活下去吧!
讀《烏塔》有感14
自從讀了《烏塔》這個故事,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的身上,我收獲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名叫烏塔,她獨自一人去世界各地游玩的故事。開始,我有很多疑問:她和我差不多大,又是一個小女生,怎么能獨自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旅行呢?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帶著這些疑問,我讀完了這本讓我大開眼界的書。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被震撼了。因為烏塔和我們太不一樣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在家里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被家人百般呵護的“小王子”“小公主”,而烏塔卻不一樣,她很獨立勇敢,14歲就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了。
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行費用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發廣告、打零工掙的,沒讓自己的家人出一分錢。可想想我們自己,每天還在向家人索要零花錢,并且還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從未想過要靠自己的勞動去掙錢,甚至想去哪里旅游,都需要家長帶領出行。想想我們還是太不自立了。
那么為什么烏塔能獨自一人去周游世界呢?是因為她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呢?就比如:在周末之前你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是否又遵守了呢?諸如此類,只有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獨立自強的精神。
看了這篇文章,想想我自己,我都覺得有些羞愧,烏塔和我年齡相差不多,可區別卻那么大,她那么獨立自強,而我卻還是家長眼里需要備受呵護的花朵兒。我真應該向她好好學習這種精神呀!
讀《烏塔》有感15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不禁的對這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感到深深的敬佩之情。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歐洲旅行時到了羅馬青年旅館里遇見了一個德國小姑娘,叫烏塔,她告訴作者她已經獨自去過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希臘……作者驚訝極了!他告訴烏塔中國孩子不是這樣的,她反而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中國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門呢?最后小女孩要去別的地方的時候告訴作者她以后要掙更多的錢去中國旅游。
作為中國的孩子我感到有些慚愧,我們不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嬌嬌女嗎?有些孩子跟烏塔的年齡差不多或許比她的年齡大,有自己出過門嗎?更別說自己獨自旅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烏塔那樣自立、獨立、能干,小小的年紀居然能自己一個人旅游,讓中國孩子想都不能想的事情辦到了。我們依賴父母,什么困難都面對不了,假如我們是一棵小樹,父母是辛勤的園丁,如果園丁不澆灌我們就會枯死,因為我們不會自己尋找雨露。
不過我也很羨慕烏塔,她的父母批準她獨自出游,相反我的父母肯定有一百個不放心,也許這也是我們不能獨立的原因吧!
她才14歲,竟然能獨自一個人游歐洲,我是那么的佩服她,也是那么的羨慕她呀!我家里人總是不放心我,就連從家到輔導班都不讓我一個人去。好不容易有一次爸爸、媽媽不在家,但奶奶又叫爺爺送我去,又沒機會自己走了。只好叫爺爺送我去。我一定要把烏塔的故事讀給奶奶他們聽。
烏塔靠自己的力量掙去歐洲的旅游費用,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我可做不到,因為我現在的一切花銷都是爸爸媽媽給的`,自己連一分錢也沒掙過。看了烏塔的故事,我今后也要利用假期掙一些自己的零用錢,盡量少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零花錢。
烏塔遠行時生活上的事從來沒依賴過任何人,都是自己做。我可不行,我的衣服、襪子......都是媽媽一直給我洗,我也從來沒有自己去試著做,今后我也要向烏塔學習自己的事自己做。另外我也要幫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烏塔身上有很多我要學習的地方,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慢慢鍛煉自己,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相關文章:
讀烏塔有感12-09
讀《烏塔》有感12-19
讀《烏塔》有感12-12
讀烏塔有感11-24
【精】讀《烏塔》有感08-11
讀《烏塔》有感【薦】08-08
【薦】讀《烏塔》有感08-08
讀《烏塔》有感【推薦】08-08
【熱門】讀《烏塔》有感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