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兵法》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1
盡管我十分羨慕那些滿腹經綸、學識淵博、出口成章、才思敏捷的人,但我依舊是一個不愛讀書、且很少把書讀進去的人。當我第一次看到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這本書的時候其實心里感覺不怎么樣,覺得應該與幼兒教育沒太大關系,但為了完成任務,我就先走馬觀花的翻了幾頁,但沒想到看完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后,我便覺得自己開始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萬瑋老師之所以能如此的做班主任,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其實是其熟讀《三國演義》,研究《孫子兵法》和毛澤東強軍思想與日常工作的完美結合,沒有對《三國演義》、《孫子兵法》和毛澤東強軍思想的深入學習和研究,是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書,也不可能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此游刃有余。在深深佩服萬老師的同時,我也從《班主任兵法》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得到了一些啟示: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談談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幼兒班主任。
一、做一個孩子喜歡且尊敬的好老師,構建和諧的師幼關系。
萬老師在書中多次指出,他使用班主任兵法,并不是把孩子看作敵人,而是以愛孩子為前提的。只有愛孩子,才會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才能想方設法去教育孩子,去引導孩子,去影響孩子,才會真正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當然所使用的招數也是為孩子
著想的。反之,使用的招數可能就僅僅是為了整孩子,只是為了目前能夠鎮住孩子,而全然不顧使用這些招數會不會有副作用,會不會影響孩子長遠的發展和健康成長。
1、愛:如果我們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會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們的一顆真愛、寬容、無私的心。當然,這顆愛心里還要有我們的尊重,我們的關愛,我們的責任。
2、耐心:既然是一名幼兒班主任,對瑣碎的幼兒工作就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煩的精神,凡事從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決不能急于求成,魯莽了斷。
3、尊重幼兒:提到尊重,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說話”,同樣是和孩子交流,“蹲”與“站”“彎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公平: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對待班內每一個孩子,不論他是男孩還是女孩,是丑是美,是窮是富,我們一定要一視同仁,決不能偏寵,否則,我們就會失掉在孩子們中
的威信!
二、創設富有情趣具有審美感受的環境,注重童趣氛圍和幼兒特點。
萬老師在《地利篇》中提到“學校里的建筑物,乃至一花一木等硬環境都可以產生教育的動能,都是地形。同時,學校的.文化氛圍以至于一個小教室作為軟環境,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作用很大,它們理所當然是地形的一部分。甚至于對其中的一個學生來說,其他學生的興趣愛好,集體的輿論等也是地形,教師都可以加以利用。
三、重視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建立良好的常規,形成良好的班風。
萬老師在兵法《形篇》中提到,“一所學校一個班級的教育是否能夠成功,我們通?梢杂^察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這個學校或班級的規章制度執行的怎么樣?第二,學生的成長環境怎么樣?對于幼兒教育來講,幼兒的習慣培養,是幼兒教師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要以幼兒的養成教育為主線,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衛生習慣的教育。科學、合理的安排幼兒一日活動,教會幼兒正確的盥洗方法,教育幼兒保護牙齒,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舉行“六部洗手法”、“洗手絹”、“系鞋帶”、“穿衣服”等比賽,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傾聽的習慣、正確的坐姿、書寫姿勢等,定期調換幼兒座位,保護幼兒視力。培養“幼兒禮儀習慣”、“交往的習慣”,并創編一些兒歌、歌曲等讓幼兒在學習鍛煉的過程中邊說邊做。其實衡量一個班主任工作成功與否,班級幼兒的表現十分重要。知識、經驗的獲得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對他們的行為培養必須從進幼兒園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時時都要對幼兒進行好習慣的培養。幼兒有了良好的常規,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風,這是一種精神風貌,一種共同的目標,它是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它可以讓老師們都積極主動、充滿干勁且工作起來如魚得水,輕松自如。
四、做一個家長認可滿意的班主任,構建和諧的家園聯系。
《班主任兵法》中提到,教師和學生是兩大陣營,但我覺得,肯定還存在第三陣營,那就是家長!毕胧棺约旱陌嘀魅喂ぷ鬟_到高的境界,就要充分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家庭狀況、心理狀況等。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多與家長溝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只有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方法與家長的教育方法取得共識,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園之間的溝通,教師是溝通的主導方,我們在溝通時的態度和方法,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掌握與家長溝通的技巧:第一、注意談話的形式和方式。第二、把握好溝通的時序。第三、要多給與贊賞和鼓勵。第四、要多給家長建設性的意見。在掌握好溝通技巧的同時,還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提高科學育兒水平。那么,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我向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希望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1、個別方式:家訪。
2、個別交談。
3、信件來往和電話聯系。
4、家園聯系欄。平時我都會選擇性地向幼兒家長介紹學習資料。讓家長了解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狀態,創設好家園共育欄目。
5、家長開放日活動。
每學期我們都會積極開展家長半日活動,讓家長走進來,知道我們做了什么。簡單的書寫和運算技能根本不算什么,我們是在小超市游戲、物品分類等動手操作中讓孩子學習數學。我們是在角色扮演中鍛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我們是在音樂游戲中鍛煉孩子的感受力,理解力等等。
五、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班主任,要增強學習管理理論的意識,提高管理理論水平。利用空余時間多看專業方面的書籍,在互聯網上獲取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同行一起探討幼兒教育,以此來了解當前幼兒教育的新動向、新理念和新觀點。通過閱讀《班主任兵法》這本教育著作,不僅使我開拓了視野,學到了許多成功的教育經驗,并且引導我加深了對教育事業、對班主任工作的熱愛,增強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弊x書是促進我們青年教師人生發展和工作成長的最好途徑。只有不斷汲取書籍的力量,才能具備合格教師所必須的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個充實而圣潔的靈魂,一份虔誠而溫馨的情懷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讓我們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讓書香飄溢在我們美麗的校園。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2
接觸《班主任兵法》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記得起初只是打發時間隨便的翻看,也沒有多少感想,只是覺得這位老師好厲害,能把那么多調皮的學生“制服”。 現在自己也做班主任了,感覺班主任工作真的是一門學問。重讀《班主任兵法》,想在里面取取經。這本書主要是用《孫子兵法》作為指導思想,來細細地分析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它的指導思想為:學校教育工作是復雜的,但我們常常一味地把問題簡單化處理,要么對學生嚴加苛責,不留余地,要么民主寬容,給學生犯錯誤留下可乘之機,兩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們疲勞和痛苦的,不是學生,而是我們對教育規律的忽視。
看完這本書,我心頭一些關于教育的疑團也逐漸化解,使我觸動較大的有以下幾點,如有不當,請大家多加指正。
第一、關愛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搞好班級管理的基礎
首先,要從思想上關心。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世界,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琴弦,教師要想撥動這根心弦,就必須在教育學生時,應努力尋找與學生的共同點,從而獲得共同的語言。誰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著收獲肯定和贊譽。這要求我們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學生,堅信學生是可以教好的,關鍵是如何教。這需要教師具有轉化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抵觸情緒,從而達到轉化引導之目的。
特別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處于叛逆期的他們有了自己不成熟的人生態度,如果犯了錯誤,老師跟他們正面交鋒的話往往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即使嘴上承認了心理也是不服氣的,下次還會變本加厲,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軟”處理跟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處理往往會比嚴厲批評他們有效果。
我們班就有這樣的一個事例,陳月同學曾是我們班問題最大的女同學,上課不聽課,頂撞老師,與外校不學習的青年交友廣泛,在校內引發打架斗毆事件等等,起初嚴厲的批評雖然讓她在我面前言聽計從,我也沒太多想。但后來經過很多同學不敢正面說,含沙射影的告訴我,我才知道,陳月在我面前是謹守規矩的樣子,我不在了,她就又猖狂起來了,對班級同學也極其不友善,更是欺軟怕硬!
當時我剛當班主任,聽到了這樣的事情,馬上就沉不住氣了,把她的家長叫來了,在老師和家長面前,她的下場可想而知。但她的問題并未因此而得到解決。漸漸的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抵觸情緒,而能用的辦法都用了,我開始思考,怎么能打破這樣的局面。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班級里的群上和同學們聊天,她也參與了!如此幾次下來,我發現她在網上很活躍,于是我就找到機會,和她聊些她們喜歡的明星、星座,漸漸的她對我似乎沒有那么多抵觸了,后來,我們又聊了很多,才發現,這個學生還有很多我沒發現的優點······如今,她已經是班里活動的主力了,說話做事也一板一眼,脫去了“壞學生”的形象!
其次是生活上的關心。學生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在校時,還不免有頭疼腦熱,作為班主任,就要把關心學生的“小事”掛在心上,常跟他們談談心,聽聽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需求,爭取讓他們無學習的后顧之憂。如果我們能及時幫助一把,學生就會心存感激與幸福,主觀上會更努力表現。當學生對老師心存感激時,班級管理難道還會不成功嗎?
第二、寬嚴相濟,賞罰分明
我雖然尊重我的學生但是尊重并不等于放縱,該嚴厲時還是要嚴厲,絕對不能違反原則。我個人認為在班級管理上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有一定的原則性,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無論你是班干部還是后進生只要你違反了班規都得受到批評(我們班在剛組建的時候由學生自己制定了一套班規,班規的制定是從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中學來的)。當然有罰也有賞,而且適當的'獎賞是很必要的,只罰不賞很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而且要記住犯錯誤的畢竟只是一部分同學,還有很多人,他們至少沒有同流合污。對全班發火連這些同學也打擊進去是很不公平的。想想也是在管理班級的時候難免有同學會犯錯誤,有時候自己往往會氣的火冒三丈,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每次批評完總覺的有些不太對勁,發覺學生的情緒有些低落,自己看著也感覺挺心疼的,現在我豁然開朗,原來自己是忽略了“賞”,所以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這點。其實老師的口頭表揚是最廉價卻是最行之有效的獎賞,只是多動幾下嘴皮何樂而不為呢,我們老師經常聽家長說因為老師的一句表揚學生回去興奮了好幾天,確實是這樣的每個人當自己的行為受到他人重視,自己的行為被認為有特殊的重大意義時,人的主觀能動性便能夠被充分激發,潛在的能量才能夠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和運用。
第三、與學生多交流
當然,賞罰只是外部的力量,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內在動機。所以要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以前我總覺得我在與學生個別談話的時候,好象并沒有起到一個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對一些本來就很有個性和思想的學生。在《班主任兵法》的預篇中提到,“找學生談話是十分慎重的事情,每次談話之前,都要仔細設計談話的策略,尋找切入點,預想學生可能的反應,準備好幾種應對情況。這樣想幾次,心中有底之后,再把學生找來!蔽疫@才發現我的問題所在,每次自己找學生談話之前,都沒有進行適當的“預”,也許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應該說些什么,在這么迷糊的情況下教育學生怎能收到好效果。所以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應當做到凡事都要事先想清楚,甚至可以像備課一樣,把自己所要對學生講的內容和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記錄下來,切不可打無準備的“仗”。
第四,要善于識人和用人
班主任老師如果能選擇比較得力的學生擔任適合他的班級職務,發揮每一個人長處,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選擇班干部成績是次要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有時候我看著學生們,感慨就比較多,確實每個學生都有她的閃光可愛之處。
當然,我覺得書中也有不適合現在學生的地方。因為每天都有新的變化,學生又是有個性差異的。所以我們也不能過于迷上所謂的“兵法”那只是一般個人工作的總結,不是真理,也不能解決我們身邊發生的所有問題,而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個性,主要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研究,從而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話,實踐,總結,再實踐,從而達到理想的要求。
《班主任兵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理論依據。我們可以在實際問題中把它作為思想的導引, 在實際教育中不斷摸索,不斷創新,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3
我記得謝老師跟我們說過:“讀書是一個人成才的必經之路,也是學習他人經驗很好的途徑!蔽覀円欢ㄒ槌鰰r間逼自己看多點書,而《班主任兵法3》這本書是我在深圳學習期間買的,在讀了《班主任兵法3》之后,我感觸良多。要想收獲,確實得多看書。《班主任兵法3》是一本教育反思集,是一位青年班主任的教育手記。書中列舉的大量真實生動的案例,無不充滿智慧,充滿心與心的交流。書中的一幕幕校園喜劇,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萬瑋老師的“斗智斗勇”,讓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門充滿智慧的學問!看了這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看到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孫子兵法》,原來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也要像打仗一樣需要方法的。兵書上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師與學生交往,也是要學會“斗智斗勇”的。是的現在的學生難教,因為他們不像以前那么“傻”了,他們的信息來源多,自我意識強,受傳統的觀念影響小,對老師的尊重也急劇減弱了,教師要繼續維持以前的“師道尊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學生更多地把自己放在一個與教師平等的地位上,而許多教師卻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還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因為自己是老師,學生或家長就必須尊重自己,如此思維,工作必將碰到麻煩!岸分嵌酚隆闭前呀處煼旁诤蛯W生平等地位上的,學生雖然聰明,但是教師“智勝一籌”遇到問題,不是埋怨,不是發火,而是動腦筋,想辦法,因地制宜,隨機應變,相處最佳的'方法來,最終圓滿解決問題。
當好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學會用真心關愛學生。
萬瑋老師在《班主任兵法3》中提到“在學生工作中,如果說一定有什么東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愛學生應該是第一位吧!睂W生是敏感的,你愛不愛他們,他們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是欺騙不了人的。真心,愛,不是虛偽,假裝,“誰人對我好,對我差,太清楚”!對于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有比較大的感觸:我覺得只要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會對你好!人都是感性的動物,凡是有點人性的人,都會懂得感恩。即使是最搗蛋調皮的人,只要你堅持不懈地無條件對他好,他始終會感受得到,即使不能把他完全轉換過來,起碼他也會懂得尊重你,理解你。
我當班主任的理念就是:一個都不能少!我經常跟學生說:老師不會因為你們的成績而對你們另眼相看,但是會因為你們的品德而對你刮目相看,我不會因為你們成績不好而討厭你們,反而會因為你們品德不好而感到心酸。
在愛學生的基礎上,如果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一點,那么研究學生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教學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德育要研究學生的行為心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掌握學生的心理,學生已經非常反抗,你還批評他,就如同拿著蠟燭到堆滿火藥的房間去一間。坦率地說,師生關系如果搞僵,教師再怎么努力,都是瞎折騰,什么招數都沒有用了,結局已經注定了。
學生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在校時,還不免有頭疼腦熱,作為班主任,就要把關心學生的“小事”掛在心上,常跟他們談談心,那怕偶爾發現孩子走路的姿勢不好,友好地提醒一下。高中生在心理上一般都比較脆弱,特別當他們生病時,更需要我們的問候與關懷,當學生生病時,一方面我們應該耐心地去關心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更要試著開導他們應學著堅強。這樣一個鼓勵的眼神,肯定的動作,學生會在心理心存感激,更能激起學生強大的動力,而當學生對老師心存感激時,班級管理難道還會不成功嗎?
其次,要因材施教,幫助每一位學生成長成才。
不得不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是客觀的,表現是普遍的。同時,個別差異的存在對教育工作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們應該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個性”。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計”的名稱:暴雨篩、苦肉計、平地雷、催笑彈、變形記、隨形影、垂范員、“生死”關、緊箍咒、親情劍、魔術炫……這些誘人的計策名稱下,有簡單的總述,有精彩的案例,有精辟的分析,還有“要訣”提煉?梢哉f,讀起來引人入勝,不覺疲累,令人拍案叫絕。讀了這36計,我理解到了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要學會因人而異,不斷變換管理策略;要學會因材施教,不斷更新教育手段;還要學會因時因事,不斷創新溝通技巧。如此,方能讓教育成為和諧的教育,方能讓學生成為發展的學生,讓教師成為幸福的教師。這正如萬瑋在本書最后所說的一樣:兵法三十六計,不是固定不變的,即使背得滾瓜爛熟,也不一定能打勝仗。教育三十六計同樣如此,別人的故事總是別人的精彩,自己的故事需要自己來書寫。只有接受變化,主動變化,每一個人才能創造屬于自己的三十六計。
再次,巧用智慧,讓學生從心底上信服你。
我所教的是高中生,同學都有一些青春的叛逆,甚至有些學生視老師為天敵。這就是因為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我們應了解學生中的思想和流行動,與學生交朋友。向引用萬瑋的話:學生最佩服的教師是什么類型的?讓學生服氣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讓學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師的智慧了。師生是分屬不同陣營的,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戰”之中,如果能夠智勝一籌,學生會甘愿做你的“手下敗將”的!既然要以智取勝,我們就不能不依靠兵法,兵法中有大智慧。例如,當學生犯錯時,不要一味地指責學生,而是先從自身開始反省,針對不同的學生,我會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我們班是重點班學生,學生一般都比較聽話,所以每次學生做得不好時,我就會先跟他們說:或許你們沒做好也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的問題,我當你們的班主任沒能把你們教好,那是我的失職,是我做得不夠好,我沒能力教你們,要是你們的習慣還是改不了,那麻煩你們另某高就。不過針對不同的情況我們采取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傊,《班主任兵法3》這本書對于一個班主任管理班級有著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但是,我們更應該與自己的實際聯系起來,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習、總結、積累。如果我們能注重總結,我想,我也一定會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兵法”的。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和班主任我想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4
在讀了萬瑋的《班主任兵法》之后,我感觸良多?赐赀@本書,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而這幾年的教學生活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教師這個詞的真正含義。也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
從我的經驗看,想做一名好的班主任,就要首先認識什么才是教師。從古至今,在人們的眼里,教師擁有著很高的權利。在學校里,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講,孩子在家里不聽他們的話,卻把教師的話當做圣旨。我們的言行影響著學生成功還是失敗,賦予學生權利還是剝奪學生權益,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像其他權利一樣,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權力就很危險,極易產生負面效應。不加約束的權力會破壞班級里的信任關系,極大阻礙學生的身心發展,F在想想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有時錯誤的批評了一個學生,他可能會終身銘記。
要如何避免這些錯誤,做一個好教師呢?我認為好的教師必須達到以下的條件。說到做到,從不失信;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尊重學生,一視同仁;講求效率,仔細認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精讀細講,教學相長。這些看起來簡單的道理,要做起來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這需要耐心和毅力。
其次,要教育好自己的學生,還要認識到什么才是學生。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而且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講,更加需要關心,更加需要被尊重。尤其是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有很嚴重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突出表現為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為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開頂撞。而所有的教師在處理這類學生的時候幾乎都不會有好臉色給他們。卻很少有老師去過問他們為什么會這樣。有些學生是因為家庭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壓得他們不過氣來。對于這個時常在我們學校出現的問題,我認為除了必要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和教育藝術水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包括創造良好的班集體,充分發揮集體規范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緒失控的學生,經歷被責罵的反抗情緒,“受冷落”的委屈,冷靜的反思,成為了一位用功讀書的好學生。我想,只有真心地去為學生著想的老師,才會有這樣的好點子。相較自己,有時為了一篇作業,為了課堂上的一句話對學生大發雷霆,也不去想了學生們的感受,實在相形見絀。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當學生與你當面頂撞怎么辦?你感覺到全班學生內心反抗情緒很激烈,怎么辦?這個時候千萬要記住這個原則:自保是第一位。先估量估量、實在不行,先避其鋒芒,日后徐徐圖之”。這段話,看似調侃,實為至理名言。』叵肫鹱约旱谝荒甑墓ぷ髦,自己所執教英語的班級中,有個學生當面頂撞我,我叫他出去,他偏不走,又長得牛高馬大的,班里的同學也不敢和他對抗,他不出去還好,還用筆在桌子上敲,弄的場面很尷尬。我見情況不妙,馬上叫全班同學大聲讀書,不理他,同學們的注意力很快轉移了,大約10分鐘后,終于安全下課了。仔細回想一下,其這個男生確實比較偏執,但我這個老師也不無責任。憑心而論,我也屬于那種膽汁質型的性格,而且第一年教書也沒什么經驗,倔強地認為我是老師我怕你么,你對我兇,我要比你還兇,否則我會顏面全無。其實,這樣任性的想法是錯的,在讀了《班主任兵法》后,我更發現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和幼稚!與學生起沖突時,尤其是面對一個激動的學生,他在氣頭上怎么能聽得進去你的批評呢?而此時的責罵只會激化茅盾,弄得兩敗俱傷。而且在學生面前與學生沖撞實在是下下策!坝龅竭@種情況,就該像書中所說的“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其實我完全可以在課堂上先冷處理之,課后再找機會與他談一談或是創造條件為他輔導一下功課,用真心去感化他,相信、效果會比直接對著干要好得多。
其中《一立千鈞》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面對自修課上違反紀律的學生,“我心潮澎湃,想大發雷霆,但是另一股力量卻不斷提醒我,要冷靜,要冷靜!薄拔覐妷号,竭力控制住自己。”讀到這里,我就想起了我的“自得”學生——蔡永栩,應該說他是一名聰明的學生,伶牙俐齒。正因為如此,有時候他犯錯誤,我進行教育時,他總是狡辯,我們免不了就要動口角。現在想起,這些口角,固然他犯錯在前,但也與我的不冷靜有關,讓他過于激動,說出許多不講道理的胡話,最終與教育目的.背道而馳。而萬瑋老師自有一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心。他總會盡量克制自己,冷靜之余,說:“我要好好反思一下這段時間來對你們的教育,為什么竟然如此失敗!”最后采用了“自罰”這種出其不意的方式,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萬瑋老師這樣說:“那個晚上的一個小時的站立,給所有學生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雖然如此但是他對學生心靈的震撼也時有分寸的,我們都知道心罰是比體罰更厲害的一種懲罰,學生心靈一旦留下傷疤是永遠愈合不了的,《點石成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為了讓被懲罰的學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態過好學校生活的每一天,萬瑋老師創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讓他們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看到了新的希望,安撫了他們脆弱的心靈。所以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學會變通,對于班級里那些畏懼行為習慣較差的外地學生,就要給他們這種機會,讓他們也能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從而形成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
我希望與所有的教師一起銘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5
這本書是本學期初新教師培訓上,一位有多年經驗的班主任給我們這群“菜鳥”新教師推薦的。雖然我在這個學年沒能擔任班主任一職,但是冥冥中覺得這本書對我在今后與學生的相處交流會有很大幫助,所以我找到了這本書來閱讀、來學習。這本書中的觀點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認真研讀了這本書,收獲頗豐。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介紹班主任工作和學生管理的一本書,此書的作者是萬瑋老師。它記述了作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讀過之后,覺得許多做法操作性強,有借鑒意義,收獲很多。 這本書主要是把古代的《孫子兵法》恰到好處地運用在教育教學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來詮釋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作者把兵法運用于班主任管理實踐中,這種做法很創新。 這本書一共分為二個篇章,上篇:理論篇:自保第一、攻心為上、戰略戰術、陣地戰、游擊戰等篇。又給我們生動地詮釋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幽默風趣,獨到精辟。下篇:實踐篇,書中的每一個標題,都是四字詞語:倒轉乾坤、一聲嘆息、當頭棒喝、敲山震虎、順水推舟、一石二鳥等,新穎的題目帶著我們走進幾十個動人心魄的故事,他以愛學生為前提的,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想方設法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去影響學生,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讀書的時候回想到一些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時時對照自己的做法,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一次語文老師跟我們分享學生的作文,作文主題是學生眼中的老師。從她口中我得知自己原來在學生眼中是一個“沒有威嚴”的“和藹可親”的“大姐姐”,學生們表示一點都不“怕”我。書中提到,“對一名新教師而言,與學生保持一定距離是自保的一條途徑。因為新教師還不太懂教育的規律,與學生太近,很容易被學生所傷。這就好像與敵人作戰,如果敵強我弱,那還是與敵人離得遠一點比較好。與學生保持距離,可以彌補新教師經驗的不足,因為離學生太近,被學生一眼看出虛實,從此對你沒大沒小,甚至稱兄道弟,這教師的威信可就一點都沒有了。很多有經驗的老教師,是絕對不會讓學生靠的很近的。學生對他們可謂既敬且怕,一些平日里不茍言笑對學生冷若冰霜的教師偶爾露出一點笑臉,學生會覺得特別溫暖。作文里都會寫上。而新教師即使對學生笑得再燦爛,學生可能還不會買賬!
對學生如何保持距離,是不是意味著就要遠遠的離著學生呢?這顯然也是不合理的。與學生“近身戰斗”,首先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走進學生內心教師首先得敞開自己的心靈,這需要老師很高的技巧。這個技巧需要我在今后的學生工作中不斷的實踐積累。
言傳身教是老師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身教也是自保的重要途徑,F在的學生和家長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很強,對于教師和學校的一些做法,部分家長會選擇投訴。平時的言行舉止不要太過隨便,自己覺得是不拘小節,但是在學生眼里他們會想“老師這么做,是不是意味著我也可以”。上學期末晚自習坐班的時候,一個學生向我請教問題,我給他作了解答,等解答完畢時我發現許多同學在交頭接耳。當我讓大家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們告訴我自己在問問題,并且老師你也在給人解答,問什么我們底下就不可以?當然,夾雜在中間,事實上還有很多渾水摸魚聊天的同學。這種情況就是我沒有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與學生相處,想要獲得學生的喜愛,比較好的做法還有要保有一些自己的“絕活”。比如有的老師有特殊的技能。和我搭班的一個老師,會彈吉他,并不一定談得特別棒,但是軍訓期間,他就憑借這手絕活,俘獲了班級學生的認可。比如專業知識非常淵博,如果一個老師在學生問問題時都回答不了,那又如何讓學生信服?如果有這種情況,也許就該多看專業書,多做練習題了。
幽默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同樣水平的.老師,有幽默感的那個一定是更容易與學生拉近距離的老師。如果幽默感實在太差,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多參加體育活動。更學生一起打個羽毛球,一起討論一下籃球比賽。也許,在學生心中這樣的老師一定更受崇拜。
書中提到: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以善于用兵著稱。他的軍隊,常常以少擊多,以五百人、八百人打敗金軍幾千人、幾萬人,金兵哀嘆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治軍,除了嚴之外,更強調“恩”。部下如果生病,岳飛會親自參加探望親自熬湯煎藥,部下將領中如果有人遠征,岳飛就派自己的夫人去探望他們的妻子,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部下戰死,岳飛親自參加葬禮,憑吊死者。所以從普通士兵到將領,無不感恩戴德,愿意以死相報。戰斗中,人人向前,從來沒有怕死退縮的。在對待下屬中,岳飛是把他的“恩德”做到了極致,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如果也能這樣對待學生的話,他不成功都很難。普通任課老師如果也能這么做,他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能受到更多支持。
好的老師應該是剛柔相濟的。該剛的時候要剛,該柔的時候要柔。他可以為維護教師自身的權威而對班級不良風氣進行大刀闊斧的處罰,也可以在學生情緒激烈之時審時度勢,稍作退讓。而總體來說,老師對待學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既有要求又寬大為懷。老師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要體諒學生的難處,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學生犯了錯,要盡量原諒他,學生沒有取得預期的進步,要有耐心,永遠給學生機會。這樣的老師學生自然信服。既要把談心看作是心理溝通的過程,更要把談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過程。談心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說教,而是為了達到教育目的和學生的一種互動。談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在談心的過程中要學會聆聽,聽學生的想法,聽學生的心聲!才能建立良好的談心氛圍,才能談的攏、談得好。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金子”,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讓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書中關于新教師應該如何對待學生,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的部分對我的指導意義是會非常重大的。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6
最近,讀了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一書,當我一口氣看完這本書時,感觸頗深。他是一個神嗎?為什么所有的孩子在他手中個性都能得到充分飛揚?我只能望文興嘆,什么時候我也能有這樣的火候呢?
萬瑋老師很年輕,是一位教齡僅七年的年輕教師。他在大學畢業后第一年擔任班主任工作,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經歷,但正是這段經歷,成了萬瑋老師極富價值,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有了這一段難忘的經歷,歷時一年多的咀嚼、總結、感悟、反思,加上不斷地閱讀鉆研,萬瑋老師終于進入“豁然開朗”境界,躍上了一個較高的新層次,不僅在工作上得心應手,還寫出了這本在實踐和理論上都具有創新價值的《班主任兵法》。
從學生的心理感受來說,教師的教育方式無非有兩種:感化式的和震撼式的,我們的教育,總的來說,比較注重、倡導春風化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從《班主任兵法》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視“感化式”的教育方式的同時,也常常會運用“震撼式”的教育方式(該書“實踐篇”部分的“黔驢發威”、“當頭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讓學生的惡習、頑疾崩潰。作者是一位對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實踐、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作出了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探索。
一、對學生要充滿愛心
引用萬瑋的話:學生最佩服的教師是什么類型的?讓學生服氣、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讓學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師的智慧了。師生是分屬不同陣營的,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戰”之中,如果能夠智勝一籌,學生會甘愿做你的“手下敗將”的!既然要以智取勝,我們就不能不依靠兵法,兵法中有大智慧。
在學生工作中,如果說一定有什么東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愛學生應該是第一位吧。學生是敏感的,你愛不愛他們,他們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是欺騙不了人的。在愛學生的基礎上,如果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一點,那么研究學生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教學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德育要研究學生的行為心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好的班主任應該該剛的時候要剛,該柔的時候要柔。
二、有謀有略方能百戰不殆
《一石二鳥》中,以倒數第二取代倒數第一當數學課代表,既讓倒數第二傾盡全力,提高學習成績,做好本職工作,又讓倒數第一不肯甘心,奮力直追,二者相互促進,想不好都難!
《圍而不打》中,“女大王”李艷芳帶頭大鬧寢室,破壞公物,拒不認錯,情節惡劣,如何處置?萬老師設計從外圍突破,先幫助其他同學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女大王”眼睜睜挨到最后,不用再費唇舌便乖乖自動認錯,且“淚流滿面”。
《點石成金》中,對犯了錯誤已受處分的同學,提出要求,明確任務,給予其撤銷處分的機會,使他們“不再一蹶不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即將到來的每一天”。處分只是手段,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點石成金”的故事,包蘊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與點撥,理解與寬容,呵護與關愛!
及至讀到《自保第一》《攻心為上》《戰略戰術》《預篇》《形篇》《勢篇》等文章中對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時,說實話,我慚愧了——很多淺顯的道理原本也懂,在急功近利自以為是的工作中卻漸漸疏忽了,淡忘了,以至于處理一些問題不能得心應手,教育某些學生仍然屢戰屢敗,在抱怨自己被班級工作拖累得焦頭爛額之際,冷靜想想萬老師指出的“培養幽默感”“對癥下藥”“教育工作也要備課”“教育不能操之過急”等重要為師原則,有豁然開朗、撥云見日之感。
三、及時運用
孫子兵法說:功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原則,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萬瑋老師認為,這也是一切學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現在是暑假里第一個試驗的.當然是自己的孩子了,女兒寫字很慢但很漂亮,今天女兒和她的好朋友劉圩湘一起寫字,她倆一起比賽,計時30分鐘,我在一旁看書,手機提示時間到了,我過去一看,女兒才寫了兩排字,劉圩湘已經寫了2頁了,我說你輸了,太慢了,她不服氣:劉圩湘寫得不好。我看了一下她朋友的字說:湘湘你寫的很快但你的字和拼音都寫的不好。你慢點寫,寫好一些,這次你不用寫多寫好了一頁就停下來。計時30分鐘,我在一旁看書,我想女兒這次肯定還是寫不完,怎么辦呢?懲罰?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電腦?老一套沒有意思。想到剛剛看過的書,我在腦子里不停地思考,有了!30分鐘過去了,女兒這次寫了3排字,湘湘一頁都寫完了。女兒還是不服氣:她還是寫得不好!我說再比一次,然然還有幾排?2排。我對湘湘說:你看好了,我在她的本子上示范寫了3個字,邊寫邊說,我可是幫助你的,平時我都不高興教然然寫呢!你照著我的寫,要寫得好!她開心地答應了。要求:只有寫錯了才能用橡皮!很快10分鐘過去了,女兒寫好了2排字,我表揚了她:看來你能寫得又好又快了!再看湘湘明顯把字寫好了,我說:哇!湘湘寫的真好看,看來你也是能寫好字的!在第二天的練字時間里我們規定40分鐘寫完一頁,女兒按時按質完成了。我改變懲罰為激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以次為準備,則我們的工作將事半而功倍,無往而不勝。
四、反思自我
令我感覺收獲最大的還有,我發覺自己以前太容易固步自封,停止不前,以為以前積累的一些經驗完全可以應付所有的問題,F在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總是在憑感覺在處理班級事物,沒有成熟的,上升到理論層面的方法可用,平時缺乏觀察,缺乏與學生的心靈交流,這些都是我急待改進的地方,F在我終于有一些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很感謝本書的作者,不過去實踐時我肯定還會遇到困難,不過至少我的心態比以前好了。我羨慕萬瑋老師,也渴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天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踏雪無痕”的境界。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相關文章: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04-19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10-01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05-03
讀班主任兵法有感08-24
《班主任兵法》讀書心得03-05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5篇01-13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9篇10-12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13篇)03-18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13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