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聊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聊齋》讀后感1
假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聊齋志異》這是一本曲折離奇的的`鬼妖故事,還是一本百讀不厭的古代奇書。我看著看著就入了迷!比如像《促織》,這個故事說的是:成名一家為了捉一只蟋蟀應付官差,害的愛子慘死。兒子死后化為蟋蟀,所向無敵。后來被獻給皇上,成名因此驟然富貴。《聊齋志異》這本書里面的每一個故事的寓意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沒有好下場!
《聊齋》讀后感2
如果你喜歡聽鬼故事或講鬼故事,那么《聊齋志異》就是你忠實的好伙伴!
《聊齋志異》的作者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之意,“異”之奇異故事,《聊齋志異》的內容十分廣泛,以狐,魔,花,妖,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
在《聊齋志異》中,我感受到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不管是魔是妖,他們都有好的一面,看似每篇講的都是鬼,狐,仙,怪,其實都是人,情,世,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聊齋志異》中還體現出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希望大家可以閱讀《聊齋志異》,能發現書中隱藏的奧秘!
《聊齋》讀后感3
今天,我又讀了一遍《聊齋志異》。
說白了,這本書講的就是鬼故事,也不是很恐怖,只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清朝的蒲松齡,看起來虛妄無稽,但卻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時代的社會狀況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當讀完促織這個故事時,我深刻的體會到我們這個時代是多么幸福。在明朝,找不到蟋蟀就要挨板子,而現在打人都是犯法的。
《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書中的任務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代表了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人要多做善事,少做違背天理的事。
《聊齋》讀后感4
我在想為什么要取這個標題,莫非另有其因?一看前言,便恍然大浯“聊齋”乃作者蒲松齡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之意,“異”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內容廣泛,以狐、妖、仙、鬼,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出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我喜歡看席方平和于中丞的故事,席方平很孝順他的.父親在地府被人打,他就去搞他,他死都要給父親申冤,最后他父親活了過來。
于中丞是個神官,有一次。一位家中的錢不見了。他去查一查就知道。
這可真好看。
《聊齋》讀后感5
聊齋聊齋,聊的`是鬼神,講出來的道理卻是做人,人善逢難必不死,人賤必定有天譴。人介于鬼和神中間,有道是:難做人啊!可是每個人都拋棄心中的魔鬼,那么不是人人都是神嗎?何必虛情假意對著一個不會動的石頭拜呢?
《聊齋》讀后感6
最近幾天,我讀了 《聊齋志異》 ,里面講了《勞山道士》、《蟋蟀》、《雷曹》、《俠女》、《商三官》、《荷花三娘子》、《刁梨販》、《羅剎海市》、《黃英》 ……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刁梨販》。
《刁梨販》講一個商人——趙大,開了一間叫“ 公平號 ”的水果店, 他自稱“ 趙厚道 ”, 遇到客人還價, 從不較, 可是稱上總要少一點, 后來被大家發現,都不來買他的梨子了……結果生意越來越冷清, 從此走向破產……
這個故事讓我懂的'了賣東西要將誠信,買東西要小心商販,小心假幣!
《聊齋》讀后感7
想到“鬼”,我們就一定都會想到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在我們的想象當中,“鬼”都是無惡不作的反面角色,但《聊齋志異》這本書,所描寫的鬼都是善良仁義的.好鬼。
《聊齋志異》中寫面目丑惡,官官相護;寫科舉考試,那些應舉者鸚鵡學舌,考官則有眼無珠;寫花花公子,貪色酗酒,誣以人命……但寫到的小謝、花姑子、小翠、青娥……這些鬼卻都是善良仁義、勇于反抗、敢于復仇的化身。
看完《聊齋志異》,我深深地感嘆道:“鬼居然比人好呀!”
《聊齋》讀后感8
假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聊齋志異》這是一本曲折離奇的.的鬼妖故事,還是一本百讀不厭的古代奇書。我看著看著就入了迷!
比如像《促織》,這個故事說的是:成名一家為了捉一只蟋蟀應付官差,害的愛子慘死。兒子死后化為蟋蟀,所向無敵。
《聊齋》讀后感9
前兩天,媽媽在開元超市給我買了一本《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反應的社會面非常廣,提出了社會各個方面的.問題。當時清政府進行專制統治,制造文字獄來限制人們的行為和思想,贓官污吏和惡霸豪紳互相勾結。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明白清朝統治時期的社會風貌。
《聊齋志異》中塑造了許多溫柔善良、機智聰慧、忠于愛情、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通過這些人物形象,體現的青年男女要求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婚姻的愿望,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
大家看過嗎?如果沒有看一定要看,雖然講得有一些是鬼,但是一點也不可怕!
《聊齋》讀后感10
這本書有許多這樣感人的故事,他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如: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心能融化世間的邪惡和丑陋的一面;開心和生命是重要的,有了生命但不能沒有開心,但是有了開心沒有生命更是不行的,生命和開心要同時具備才可以生活的更有意義。
《聊齋》讀后感11
學校發的《聊齋志異》連環畫中,我讀了《嬰寧》這本書。書中說嬰寧是一個狐女,在墳墓里長大,他能擺脫人世間任何的束縛,不受封建禮教的規范,不受庸俗的世間人情污染,天真無邪,純潔透明,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樣是一個思想單純、感情真摯的男子,作家讓著兩個人自由的'結合,曲折的表現了他對世俗婚姻的不滿。
《聊齋》讀后感12
讀過《西游記》后,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這就是我們在語文書上學過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斷”的道理。讀了這個故事我還知道了我們要學習唐僧師徒四人執著、不畏艱險,勇于克服困難、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但我自己有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不了,真是慚愧極了。今年我們已經三年級了,以后我每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終,不管我是否做好,我都會用心去做,爭取成功的。
《聊齋》讀后感13
在同學們心中,《聊齋志異》只是普通的妖、魔、鬼、怪的故事。再大人們心中,卻是別的故事;然而在我心中,《聊齋志異》卻別具著一番風味!
《聊齋志異》集歷代靈異、志怪小說之大成,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別具一格,其玄奇、獨特的.鬼怪傳說,歷來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經典話題,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在這個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鬼、狐、仙、怪,折射著人、情、世、態……
作者在字行間無不飽含著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所展現的美好情感、真實人性和現實生活令人難以忘懷。
《聊齋》讀后感14
我是讀過《聊齋志異》這本書,你呢?
我認為這本書雖拿鬼為主題但是老少皆宜,因為里面雖有鬼但是鬼不是亂殺人而是為了某件事才出現不然他們不輕易出現。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鬼也是有人性的不然她不會亂殺人。這句話是對怕鬼的人說的因為鬼是有冤才能變成鬼的你只要不做虧心事就不怕鬼敲門。
我讀了這個故事是從這以后我的膽子就大了,不象以前膽子小的.像個老鼠一樣,干什么事都要大人陪,就算是大人陪了我還是害怕。可現在一點也不怕了。
我建議膽小的朋友讀讀這本書。
《聊齋》讀后感15
今天,我讀了這本書,這本書是由清朝作家蒲松齡寫的,這本書里有許多故事,如:羅剎海市,畫皮,酒友,聶小倩等許多故事。
這本書里的故事之所以人盡皆知,是因為它包含著永不泯滅的人性;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其蘊含著不朽的精神傳奇;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享譽世界,是因為它時時奏響著真與美的'旋律。當它們匯集到一起時,就搭建起了世間最大的神圣的文學殿堂,暢游其間。
這里面還有許多,其中許多縣官都被有錢的人賄賂過,平白無故的誣陷好人。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真想做一個能懲罰全天下的的大官。
【《聊齋》讀后感】相關文章:
聊齋志異的讀后感01-05
《聊齋志異》讀后感01-07
聊齋讀書心得04-16
聊齋志異讀后感09-02
《聊齋志異》讀后感14篇03-02
《聊齋志異》讀后感(15篇)02-02
《聊齋志異》讀后感15篇01-09
聊齋志異的讀后感14篇03-24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