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暖愛》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薄暮。風攜著幾枚樹葉作伴,拜訪每一朵將上“夜班”的云朵。最后一縷陽光借著微風,吹起簾角,又吹起我擺在桌上未來得及翻攏的書頁。這本柔情似水的書顯出了她的名字——《暖愛》。
“暖”是個極溫柔的字,舌頭微微翹起,呵氣兒樣的,再輕輕吐出。她便落地生花。朵朵純美,陽光琳瑯。當你放學回家,撲進家門,飯菜都已經擺好,那是暖;漫長的荒無人煙的夜路上,有人與你同行,那是暖;在你傷心不已時,尚有父母的擁抱在靜靜地等著你,那是暖;當你生病,久違的朋友發來一條問候……這些不都是暖嗎?那么多的暖堆積起來,變成了,愛……
《暖愛》是由多個小故事組成的一本書。我單方面喜歡她的第一輯:最美的語言。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梅的母親住在鄉下老家,每次梅回老家,她母親總會準備好親自種的糧食和蔬菜讓梅帶回去。梅從母親感激的眼神里讀到:在母親心里,只要兒女還肯吃她種的糧食和蔬菜,還沒嫌棄她不中用,就是對她最大的恩典了。同時,梅又談到了她的同事琴。琴因為下班晚,每天都去母親家蹭飯,母親為了她,每天挖空心思做各種花樣兒的菜,琴總是吃得興高采烈。有一天,琴的老母親突然走了,琴抱著梅失聲痛哭,說,我再也沒有媽叫了。是的,屬于琴的,愛的源頭,就這樣斷了。
我想,梅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與母親額上的皺紋賽跑,多回家看看,多叫幾聲“媽”,多多陪陪媽。
還有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母親不幸患病,而她的兒子只有四歲。她告訴兒子:“星星,媽媽要去天堂,給星星種一棵枇杷樹,枇杷長大了,給星星吃。”不久之后,媽媽走了,孩子不悲傷,他堅信媽媽去種枇杷樹了。
后來,孩子長大了,知道了死亡的含義,他沒有悲傷,有的只是感恩,因為媽媽的愛,從未離開過他。他也因此學會,在人生的無奈與悲痛里,接受自己的渺小和無能為力,種出一棵希望的枇杷樹來,而后靜待幸福的降臨……
正如作者丁立梅所說:“人世間,因愛而生暖。因暖而生美好,因美好而生眷戀,因眷戀,才有了生生不息。”人生不易,有悲傷有陰霾,但有了父母的關愛與關懷,一切便皆會春暖花開!
【讀《暖愛》有感】相關文章:
讀《暖愛》有感3篇06-26
暖暖的愛06-12
暖愛的讀后感03-07
《暖愛》讀后感(精選20篇)03-03
《暖愛》讀后感7篇02-16
很暖心很有愛的句子02-16
《暖愛》讀書筆記02-06
讀《愛的教育》有感12-11
讀《愛的教育》有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