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我的大學》讀后感
《我的大學》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9-01 00:21:36
  • 相關推薦
【熱門】《我的大學》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大學》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的大學》讀后感1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本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的童年、少年、青年時的那些磕磕碰碰的生活。

  自從阿廖沙的父親去世后,阿廖沙就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并在那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隨著母親的`去世,和外祖父家的破產,可憐的阿廖沙只好自己到處掙錢生活,得到好心人的幫助,完成了自己讀書的使命。后來,阿廖沙為了自己的讀書理想,背井離鄉,來到碦山求學,在一群進步人士的熏陶下,他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開始了新的生活,開始了新的追求。

  學習的機會是多么寶貴,勤奮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大學》讀后感2

  在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我們是否想過《我的大學》生活?在我的大學,是否也會像童年那樣“風調雨順”呢……讓我們一起走近作者的大學生活吧,讓我們一起感受進一步的人間生活。 在第一篇,就講了“我”是如何為了填飽肚子,到碼頭當搬運工的`事情,同樣也“相信”自己上大學是件美夢。但是,人不通過自己的拼搏,怎么能達到對岸?光想著天上掉下來餡餅的事情,也許會被你碰到一次,可是以后會嗎,這種事情會永恒么?所以,第一章短文就教給了我:人間是現實的,大人賺錢也是不容易的。

《我的大學》讀后感3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的第三部,小說記敘了飽嘗人間辛酸的阿廖沙,抱著進大學讀書的理想來到喀山,不久便參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動,可俄國的`腐朽和個人的困境使他自殺未遂而受傷,傷愈后,他帶著新生的力量離開了喀山,重新踏上了流浪的道路。

  高爾基(1868―1936年)是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今高爾基城)。

  高爾基的爸爸是木匠。高爾基童年喪父,從小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就開始獨立謀生,高爾基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貧窮和受人欺負的家里度過的。

  苦難、辛酸,磨練了他的斗志;他在為別人做保姆時,勤奮學習,次被主人罵;有時差點油燈被眼睛熏壞。

  是!只有讀書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我的大學》讀后感4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的第三部。

  阿廖沙充滿希望的去了喀山,準備在那兒上大學?墒,他后來明白,上大學對于窮人的孩子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此后,他寄居在一個窮人的家里,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住在大雜院里不得不經常和痞子、流氓打交道。這惡劣的環境并沒有改變阿廖沙學習的熱情。他十分喜愛看書,常常是卷不離手。

  我看到這句話,我的臉立馬紅了。想想自家里書柜上的書滿滿的,可是有幾本才是自己真正用心讀過的?現在的時代和阿廖沙的時代無法比較,我們有很好的生活環境,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好好學習呢?

  學習就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蔽乙欢ㄒ湎н@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將來用知識為祖國效勞。

  我要學習高爾基的.這種堅持學習的作風,學習他鍥而不舍的學習精神。心里一直銘記“學無止境”這個成語,一直記著高爾基這位勤于學習的好榜樣。

《我的大學》讀后感5

  自從我讀了《我的大學》之后我被高爾基的勤奮所感動。

  高爾基在昏暗的油燈下讀完了大學,當時他的生活是那樣的艱苦可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還是執著的學著學著……

  高爾基能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習而我有比他好一千倍一萬倍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怎么反而比不上他這是為什么?是因為我們貪玩、自滿所造成的。難道在相比之下的我們不應該努力嗎?有一名言這樣寫到“勤奮+謙虛成功”高爾基做到了。而我們卻是“貪玩+自滿失敗”我們的結果就是如此,難道你們想看到父母為你們的前途渺茫而憂心忡忡嗎?我希望同學們能把眼光抬高一點,把事情看遠一點,不要只看到現在的歡樂,也要展望一下你未來的生活。

  在此我呼吁那些貪玩的小朋友,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理想努力吧!讓高爾基的作風流傳天下吧!讓我們為歷史的史冊再添一筆輝煌吧!

《我的大學》讀后感6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阿廖沙抱著上大學的愿望來到喀山。但理想無法實現, 為了生存,他四處奔波,到處流浪,靠打工養活自己,艱難的生活使他懂得了社會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學,這個大學更鍛煉了他的堅強意志,使他對未來更充滿了希望。

  喀山的貧民窟與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彼什科夫無處棲身,歷盡了磨難。后來,因接觸大、中學生秘密團體的`革命成員,思想發生了變化,直至最后參加了革命活動。

  也讓我知道了,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須要堅持下去否則會一事無成。

《我的大學》讀后感7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我的大學。這本書里有精美的圖畫,優美的詞句,豐富的語言等。

  這本書里的內容是:高爾基【1816——1836】生于俄國中部的`尼日尼若夫戈羅德城,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勤勞的母親因無法養活他,就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他只上過三年學,十一歲就走向社會,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搬運工,守夜人,面包工等。十六歲時,他一個人來到喀山,進入了社會大學,在與命運的戰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低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包嘗了生活的艱辛,從而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

  高爾基酷愛學習,在1889年開始了文學創作,1892年他的一篇小說馬卡爾楚德長出版了。1898年又一篇小說出版了。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只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我的大學》讀后感8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我的大學》,這本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之一。

  作品敘述了少年的“我”懷著上大學的愿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以后,不得不為生存而四處奔波,住在“大雜院”,買苦力,與窮人和大學生交朋友。他進入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那里學到了在有圍墻的大學里學不到的'知識,經過痛苦的思想探索,終于成為一個革命知識分子。

  我今天生活在這么幸福的時代,國家給我們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要做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我的大學》讀后感9

  《我的大學》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時代的生活及命運,還使我懂得了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

  這本書敘述了主人公抱著上大學的念頭來到喀山,但很快明白窮人上大學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貧民窖里,為了生存,他去當碼頭工人,又在面包坊中干活,使他深刻體會到了受剝削壓迫的痛苦。

  這部書是1923年完成的,作者高爾基本人出身貧寒,有著不幸的童年。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受過欺凌與虐待。就是在這悲催而艱苦的`生活中,高爾基仍如小草般頑強生長。我多么渴望像高爾基那樣,做一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草!多么渴望像他那樣,在風雨的洗禮中純潔清新!

  讀完《我的大學》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學習高爾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對社會大有貢獻的人才。這部文學使我受益匪淺,銘刻在我的心中。

《我的大學》讀后感10

  我的大學我已經讀完了,讓我給你講講吧:

  這部分說了高爾基到了喀山,帶著去大學讀書的愿望去了大學,可高爾基沒錢,所以高爾基只能流浪,和小偷、乞丐在一起。社會上的`腐朽使他想自殺,可是沒有成功又受了傷。傷好以后,他離開喀山,重新走向回鄉流浪的道路。高爾基飽經了人間的辛酸,高爾基面臨的環境相當惡劣,在重重困難面前,他始終堅持讀書,堅持追求真理和知識,不放棄,希望就在前方。而且他不論在碼頭當搬運工還是在面包房做學徒,只要一有空,就會抽時間看書,并且要將自己所學到的一切用到生活中去,這讓我敬佩。

  我最喜歡高爾基的是渴望讀書的那種精神,這讓我震撼。所以我喜歡高爾基。

  這部分很好看,我推薦大家看。

《我的大學》讀后感11

  讀了《我的大學》這本書。我知道阿廖沙十六歲那年背井離鄉,懷著理想只身去喀山求學。但現實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以他的條件要上大學只是一個夢想。希望破滅后,他不得不為生存而奔波。住平民窟,賣苦力、在伏爾加河流浪、在面包店工作、與搬運工人、乞丐生活在一起。

  最后,他跟古里·普列特尼奧夫、杰連科夫以及“霍霍爾”這樣的大學生和進步人士的接觸中,他投身進了一所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這所大學里,他經歷了精神發展的復雜道路,經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驗,對人生的.意義、世界的復雜性進行了最初的探索。

  從這我知道阿廖沙把社會當成大學,來學習生活的經驗。阿廖沙從小就受苦,但是他沒有放棄,我想我應該學習他,雖然人生的道路困難重重,但是只要我們有決心一定會給自己開辟一條新的道路。我更要學他的品質和激勵向上的精神。時常鞭策自己,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我的大學》讀后感12

  這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著作,是高爾基三部曲的第三部。講了:在一個中學生的股動下,阿廖沙來到喀山準備讀大學,卻發現夢想根本實現不了,只好在復雜的生活環境中小心工作,并認識了很多有思想的熱心人,自己也成了一個有抱負有責任感的新青年。

  當看到《我的.大學》這個名字時,我還以為是講的阿廖沙在大學的生活,其實卻不像我想的那樣。阿廖沙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連上大學這個愿望都那么難實現。他那么愛讀書,考上大學一定沒問題,可是他很窮,沒錢讀書,只能打工掙錢,掙夠錢了,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但這并不妨礙他一直追求理想。

  我一下就想到了今年陜西省高考理科狀元李寧寧,她家也很貧困,可是她考上了北大,北大還免了所有學費,還給了獎學金。所以,如果生活在現在的社會,只要學習成績好,不用為錢發愁。

《我的大學》讀后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本書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寫了作者的成長經歷。

  這本書主要講了:高爾基幼年喪父后,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居住。他在11歲時母親也去世了,隨后,外祖父破產,高爾基被迫走向人間,獨立謀生。期間他曾當過鞋店里的伙計,在輪船上當過洗碗工,也當過小傭人……在人間的時候,他受盡屈辱、飽嘗辛酸,不過,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最終,他當上了著名的作家。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高爾基的.童年時悲慘的,因為在我們享受父愛時,他卻只能享受母愛,當我們享受母愛時,他卻只能自食其力、獨立謀生,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我的大學》讀后感14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去黃埔書店買了不少書,有《童年》、《在人間》、《母親》、《我的大學》……其中在這些書里,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大學》這本書。

  《我的大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高爾基在上大學的時候,高爾基的父母親去世了,但高爾基仍然還不斷的堅持學習和讀書。

  想想自己,現在我們有了這么好的學習環境,還不用功去讀書是沒辦法解決困難的,我們以后到了社會是不會等著你的',只要你差一點兒都是不能工作的,因為你的資格不夠,所以是不能工作的,讀后感《我的大學讀后感300字》。只有我們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遇到不懂的問題能馬上告訴老師,讓老師幫你解決困難,這樣你不斷的學習才能有很大的進步。

  我們從現在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要向高爾基這樣勤奮好學的精神,使我懂得了我們要珍惜時間,從每一分每一秒做起。大家行動起來吧!

《我的大學》讀后感15

  今天我又把高爾基寫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在人間》讀完。八歲的阿廖沙先后到了鞋店當學徒,圣像作坊里當學徒,撿過破爛,捕過鳥兒,先后兩次在輪船上做過幫廚,好幾次跟著繪圖師工作。他的工作經歷,讓他碰到了些各式各樣的人。是廚師斯穆雷、女鄰居瑪爾戈王后、司爐工雅科夫等好心人,給了他好多的幫助,讓他讀到了好多的書,讓他重新考慮以后的生活該怎樣過。阿廖沙雖然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一條學習的道路。希望我們以后好好學習他。

【《我的大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后感02-02

《我的大學》讀后感08-30

《我的大學》的讀后感02-09

我的大學讀后感01-29

(經典)《我的大學》讀后感04-29

我的大學作文03-09

《我的大學》讀后感【精】04-13

【精】《我的大學》讀后感04-09

【推薦】《我的大學》讀后感04-07

《我的大學》讀后感【推薦】04-0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日本好爽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 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