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韓寒青春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韓寒青春讀后感1
《青春》,或正是他長大的一個代表吧。書中記錄了韓寒一年多在博客上寫的雜文,那是一直走路的辛苦和對現實丑惡面淋漓盡致的批判。書中寫了許多對于當時時事的感想與看法。首篇“青春”便是當年鬧的沸沸揚揚的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誰說韓寒冷眼,這是一種對于社會莫大的關心與責任。有時候,這個世界就這樣:你想說,有人不讓你說,你說多了,有人卻說你是假的。“這些年輕人是無解的,多麼可悲的事情,本應該在心中的熱血,它卻涂在了地上。”
從開始單純的關注學校、教育,到現在的社會,韓寒一路走著,一直在路上。青春,多麼美好可愛的人生階段,只憑聽也能讓人平添幾分遐想,可是,有些人卻把它浪費在了成長的'路上。韓寒以青春命名或許也是紀念自己已逝的青春時代吧。畢竟當年的韓少慢慢的變為了韓老,而今也是而立之年,是個做了父親的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個人輕狂的青春或許也該有個結束了,讓自己成長的腳步歇一歇,有些累了。“所以我們在文學作品和歌詞裏經常看見一句話,那就是讓心去流浪,當然身體還在城市裏交房貸。”
現實與理想總是隔著許多讓人躊躇的東西,青春的我們經常做著現實不了卻又不舍得放棄的夢。夢裏的自己是孤傲寂寞的,至少心靈上總不愿讓別人參與。那是屬于自己一個人的夢,夢很美就像青春。漸漸的現實越來越的逼近,把自己的夢映襯的那麼廉價,甚至一文不值,那時的我們是否還會如當初般執拗的追尋自己的夢呢?有時候,現實的殘酷不是讓你一無所有,而是讓你直接死在了想擁有的路上。
韓寒青春讀后感2
今夜無眠,看了韓寒的新書《青春》,字眼還是那么犀利直接,字字句句都是現實,真正的現實!我覺得了解現實并不是打擊人的,而是一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憤青,不滿社會,不滿制度,各種不滿,各種吐槽,但我認為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但不可利用的。道家有一種八卦圖用本人淺薄的知識來理解就是陰陽平衡,萬事有利必有弊。類似韓寒這樣“冒大不韙“寫作的作家不是少數,他們的存在是讓我們平常老百姓更清楚的了解社會現實,知道自己身處的是一個怎樣的環境,但很多人讀他們的作品帶入更多的是極其負面的感情色彩,對世事進行無限的吐槽、無限的'不滿,但吐槽不滿后還是一樣的不思進取,保持現狀,循環反復,人生在眾多不快抱怨中結束。世界上之所以沒有”大同世界“,就是因為大同世界本就是一個不平衡的世界。認識現實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他、適應他、改變他,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吐槽。之前看過一本叫做”secret“的書,大致說的是只要你有一個美好的目標、并且堅定不移的實現他,宇宙中的某種磁場就能感應之,并且輸送正能量幫你實現目標,用中國的一句俗語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反之,如果你每天都是活在抱怨當中,那相應的宇宙就會傳輸負面能量給你。如果能把”憤青“都改為”奮青“我覺得社會比我們想象中更美好,開心活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就選擇開心的活吧。
我覺得西方的感恩節是個很好的節日,感謝如韓寒一樣敢于揭露現實的作家,也感謝社會國家所給予我們的磨煉,更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奉獻。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閱讀時感到不適的癥狀,請自動屏蔽。
韓寒青春讀后感3
隨著韓寒與方舟子論戰的落幕,我開始關注了韓寒的博客并買了他的新書《青春》。當初,我本只想買本《小窗幽記》,但是還是買了《青春》。
說實話,我一向都比較喜愛畢淑敏畢阿姨的書。對于韓寒的'書,我也只是偶爾看一看。大家都說,他是80后的精神領袖。我不知道他是不是80后的精神領袖。但是最近我每一天睡前都要翻一會這本《青春》,此刻看了1/2。我不得不說,他的語言的確犀利,敢言敢怒。我從中也看到了“憤青”的影子。當然,我不是反感“憤青青年”。相反,我很佩服他。我是學理工科的,向來比較理性,也沒怎樣干過文藝的事情,只是喜愛寫點東西發發牢騷。
至于韓大哥的此類文章,我也看過一些。但是我認為人只有在滿足自己的物質條件后才能有潛質憤青。記得本科時,我們班很多憤青青年,當然這也包括我。但是我們對一切的不滿都只是用嘴發泄出來。或許我們大學同學從學校的一些不合理的改革等等就已經被轉型了,由“憤青青年”變成“社會青年”了。雖然我還沒踏入社會,還在學校讀研,但是從讀研期間導師、研究生、學校等等也感受到了一些社會現實。我不確定此刻的我是“憤青青年”還是“社會青年”。我有不滿依舊采用“牢騷”方式發泄,如果有哪位網友看到了這篇博文,我就是在發牢騷了。
倘若韓大哥是憤青青年,那我就應算是躲在實驗室里埋怨“外面的花花世界雖好,但是壞人那么多”,但最后還是到外面花花世界的小龍女型憤青吧!正因頂多和未來的“楊過”說,世間怎樣如此吧!
韓寒青春讀后感4
隨著韓寒與方舟子論戰的落幕,我開始關注了韓寒的博客并買了他的新書《青春》。當初,我本只想買本《小窗幽記》,但是還是買了《青春》。
說實話,我一直都比較喜歡畢淑敏畢阿姨的書。對于韓寒的書,我也只是偶爾看一看。大家都說,他是80后的精神領袖。我不知道他是不是80后的精神領袖。但是最近我每天睡前都要翻一會這本《青春》,現在看了1/2。我不得不說,他的語言的'確犀利,敢言敢怒。我從中也看到了“憤青”的影子。當然,我不是反感“憤青青年”。相反,我很佩服他。我是學理工科的,向來比較理性,也沒怎么干過文藝的事情,只是喜歡寫點東西發發牢騷。
至于韓大哥的此類文章,我也看過一些。但是我認為人只有在滿足自己的物質條件后才能有能力憤青。記得本科時,我們班很多憤青青年,當然這也包括我。但是我們對一切的不滿都只是用嘴發泄出來。或許我們大學同學從學校的一些不合理的改革等等就已經被轉型了,由“憤青青年”變成“社會青年”了。雖然我還沒踏入社會,還在學校讀研,但是從讀研期間導師、研究生、學校等等也感受到了一些社會現實。我不確定現在的我是“憤青青年”還是“社會青年”。我有不滿依舊采用“牢騷”方式發泄,如果有哪位網友看到了這篇博文,我就是在發牢騷了。
倘若韓大哥是憤青青年,那我應該算是躲在實驗室里埋怨“外面的花花世界雖好,但是壞人那么多”,但最后還是到外面花花世界的小龍女型憤青吧!因為頂多和未來的“楊過”說,世間怎么如此吧!
【韓寒青春讀后感】相關文章:
韓寒青春讀后感05-07
韓寒《青春》讀后感10-29
韓寒的經典句子03-08
韓寒犀利語錄01-26
韓寒格言90句精選07-31
精選韓寒的語錄46條02-22
精選韓寒的語錄60條11-01
精選韓寒的語錄40條10-19
精選韓寒的語錄58條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