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居秋暝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居秋暝讀后感1
王維的那首《山居秋暝》,我早已成誦。早先我只是覺得這首詩對仗工整,朗朗上口,近日再讀,卻別有心得。
同為唐代詩人,王維相比于李白的氣勢磅礴、杜甫的沉郁悲歌、白居易的直抒胸臆,風格迥然不同。他的筆觸清新自然,恰似一幅恬淡的寫意山水,宛如一款崇尚淡雅的宋瓷,宛如一片崇尚隱逸的山菊,宛如幾支崇尚獨立的清荷。
開局是平實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歲值初秋,雨后初霽,青山如洗,氣溫微涼。頷聯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行走天空,松林影落溪澗,清泉奔涌,濤聲訇訇。頸聯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喧鬧,因為浣女歸來,荷葉搖動,因為漁舟往來。最意味深長的.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芳落盡,無怨無艾,心懷真意,瀟灑自在。空山、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荷葉、漁舟,都是一些普通而尋常的景物,那么漫不經心地涂抹在一起,亦詩亦畫,如夢如幻,達成超然的境界。
每讀這首詩,卻會讓我感慨萬分。此詩手法上字字珠璣,動靜有序,技巧上抑揚頓挫、頗合音律,就像一支舒緩的竹笛和著此起彼伏的松濤,與此類似的還有他的"松含風里聲,花對池中影"(《林園即事寄舍弟》),"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積雨輞川莊作》)".他的詩歌巧妙地將繪畫的精髓橫穿詩歌的字里行間。蘇軾嘆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再從這首詩細細品味,我們仿佛在這平實的詩句里看到了這樣一幅圖畫:閑來靜處時,一位峨冠博帶的文人,漫步山溪邊,看月照赤松,聽泉過苔石,聽竹林鳥喧,看舟分青蓮。他從不艷羨世間繁華,他只愿留住眼前美景。在王維的眼中,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美好的,同時也構成了他美好的心情。用哲學的思辨來看,這正是詩人內心對自然的感觀和自然對內心的反觀。王維由眼前之景表達灑脫之情,由灑脫之情而入飄逸之境,無需豪言壯語,一首五言律詩足矣。
查閱王維的背景資料,才知道他是一位與佛結緣的居士,有"詩佛"之稱。這讓我想起"清晨入古寺,紅日照高林"的唐代詩人常建(《游破山寺后禪院》)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北宋詩人蘇軾。他們都是經常進出寺廟并與高僧大德為友的居士。自從唐宋文學與佛結緣,文壇風氣為之驟變,主張清新靈動、超凡脫俗,追求內心的寧靜,淡泊功名利祿,讓人感到與此前大不一樣,清冷幽邃、遠離塵世、充滿禪意,似乎是換了另外一副肚腸。
王維也曾戎馬征戰,他的邊塞詩也極具表現力,鏡頭感十足。"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許是到了晚年,才發現山水間的真意,悟透了生活的真諦。
山居秋暝讀后感2
王維的那首《山居秋暝》,我早已成誦。早先我只是覺得這首詩對仗工整,朗朗上口,近日再讀,卻別有心得。
同為唐代詩人,王維相比于李白的氣勢磅礴、杜甫的沉郁悲歌、白居易的直抒胸臆,風格迥然不同。他的筆觸清新自然,恰似一幅恬淡的寫意山水,宛如一款崇尚淡雅的宋瓷,宛如一片崇尚隱逸的山菊,宛如幾支崇尚獨立的清荷。
開局是平實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歲值初秋,雨后初霽,青山如洗,氣溫微涼。頷聯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行走天空,松林影落溪澗,清泉奔涌,濤聲訇訇。頸聯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喧鬧,因為浣女歸來,荷葉搖動,因為漁舟往來。最意味深長的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芳落盡,無怨無艾,心懷真意,瀟灑自在。空山、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荷葉、漁舟,都是一些普通而尋常的景物,那么漫不經心地涂抹在一起,亦詩亦畫,如夢如幻,達成超然的境界。
每讀這首詩,卻會讓我感慨萬分。此詩手法上字字珠璣,動靜有序,技巧上抑揚頓挫、頗合音律,就像一支舒緩的竹笛和著此起彼伏的松濤,與此類似的還有他的"松含風里聲,花對池中影"(《林園即事寄舍弟》),"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積雨輞川莊作》)"。他的詩歌巧妙地將繪畫的精髓橫穿詩歌的字里行間。蘇軾嘆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再從這首詩細細品味,我們仿佛在這平實的詩句里看到了這樣一幅圖畫:閑來靜處時,一位峨冠博帶的文人,漫步山溪邊,看月照赤松,聽泉過苔石,聽竹林鳥喧,看舟分青蓮。他從不艷羨世間繁華,他只愿留住眼前美景。在王維的眼中,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美好的,同時也構成了他美好的'心情。用哲學的思辨來看,這正是詩人內心對自然的感觀和自然對內心的反觀。王維由眼前之景表達灑脫之情,由灑脫之情而入飄逸之境,無需豪言壯語,一首五言律詩足矣。
查閱王維的背景資料,才知道他是一位與佛結緣的居士,有"詩佛"之稱。這讓我想起"清晨入古寺,紅日照高林"的唐代詩人常建(《游破山寺后禪院》)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北宋詩人蘇軾。他們都是經常進出寺廟并與高僧大德為友的居士。自從唐宋文學與佛結緣,文壇風氣為之驟變,主張清新靈動、超凡脫俗,追求內心的寧靜,淡泊功名利祿,讓人感到與此前大不一樣,清冷幽邃、遠離塵世、充滿禪意,似乎是換了另外一副肚腸。
王維也曾戎馬征戰,他的邊塞詩也極具表現力,鏡頭感十足。"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許是到了晚年,才發現山水間的真意,悟透了生活的真諦。
【山居秋暝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居秋暝》說課稿02-25
山居秋暝詩詞07-10
《山居秋暝》古詩譯文11-22
改寫《山居秋暝》作文12-26
山居秋暝古詩鑒賞03-30
王維詩歌《山居秋暝》賞析02-26
【優】《山居秋暝》古詩譯文01-20
《山居秋暝》王維古詩賞析11-22
關于山居秋暝古詩翻譯及全文賞析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