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
最近,我們班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有了很大的感觸。
《陶校長的演講》一文開頭就告訴我們要談“每天四問”這四個問題。
當我讀到第二問,問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時,我才明白,原來“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社會。”讀到這,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因為我從來也沒問過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更不要說每天了。因此我的學問總是進步不大,和好同學相比,他們真是只強壯的大象,多么偉大啊!而我卻是只小小的螞蟻,多么渺小啊!
陶校長的`第二問,問的好,我不僅找到了與好同學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不足的原因:因為我平時遇到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就氣餒。正如陶校長所說:“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達到勝利的彼岸。”讀到這里,我就有了信心。只要按陶校長說得去做,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品學兼優的同學。
讀完這篇文章,我掩卷深思:如果自己能像陶校長說的那樣,堅持做到每天四問,那么我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今后我一定不辜負陶校長對我們的希望,用“每天四問”來不斷地激勵自己。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2
今天,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字叫《陶校長的演講》。
《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陶校長讓學生們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每天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陶校長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取得長足的進步。
當我讀到“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 真人’ 。”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當空。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車去江北的姑姑家。168路車上非常擁擠,我像小泥鰍似的在人群中鉆了一遍也沒找到個座位。唉,算了,看來今天只能站在車上看長江的江景了。好不容易過了江,到了橋北路站,終于一位下車的阿姨給我讓了個座位。我一屁股坐了上去。真舒服呀!我的腳就像踩在云中那樣,不再酸疼了。可是,阿姨下車的同時,上來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老爺爺顫顫巍巍地走到了我的座位旁邊,我的心里頓時矛盾起來:讓吧,我可憐的.腳又要更酸了;不讓吧,我可是個少先隊員。更何況一年級時老師就諄諄教導過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到這里,我站了起來,對站在身邊的老爺爺說:“爺爺,您坐這兒吧!”爺爺激動地說:“孩子,你坐吧,我不累!”我一邊把爺爺扶上了座位,一邊說:“爺爺,尊老愛幼是我應該做的。”老爺爺高興地說:“謝謝你,好孩子!”我笑了。
其實,在公交車上讓座也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像陶校長說的那樣,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學會做一個講究公德和私德的小公民。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3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這幾天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陶校長演講的主題是“每天四問”,讀了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
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在這一問里,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如果我們生病了就不能去好好學習,就無法實現崇高的理想。所以我們要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筑起“科學的健康堡壘”。
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在這一里,我知道了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學習知識是我們的主要任務,要想讓我們的學問有進步,上課時就應該專心聽講,不懂的知識要尋根問底地把它解決。努力地去學習,一定能苦盡甘來,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在學校里我們每個人都擔任過工作。這些工作能培養我們的.自信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還能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長大以后成為祖國的棟梁。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進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已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要想自己的道德有進步,需要我們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長城”,使自己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如果我們每天這樣問問自己,這樣各方面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4
在實驗二小,我每天都聽見老師說:“每天進步一點點”這句話。讀了《陶校長的演講》,我才明白了老師為什么總要對同學們說這句話。
陶校長在演講中,提醒同學們每天問問自己的學問、道德、身體和工作有沒有進步。讀了這篇演講,我思考著: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就可以,如果你沒有一點進步,那一天、兩天、一個月,你就白過了。
“今天你進步了嗎?”媽媽問我。“有!”“你進步了什么呢?”“我今天加強了自己的身體鍛煉,跑了一個小時的步,和爸爸打羽毛球,還和爸爸比跳繩呢,覺得自己力氣大了!”我自豪的說。小的時候,要多加強鍛煉,鍛煉能加強你的力氣,還能讓你不生病,不打針。
“今天你進步了學問嗎?”進步了。語文課上,我回答了不少問題,收獲了不少知識。
“今天你進步了道德了嗎?”進步了。下午家里來了一個下午來了一個客人,我熱情地說:“請進!”“謝謝!”“喝水么?”“不用了,謝謝。”阿姨說。
今天你工作進步了嗎?在課堂上,我在老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作業,數學、語文成績大大的.進步了。
我們的道德、學問、工作還有身體,每天都要自己問一問,有沒有進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一天看書能記住一個詞語,日積月累,一個月你就能記住30個詞語。所以每天一定要問問自己的學問、工作、道德,還有工作有沒有進步。只有這樣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在一年跨越一大步!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5
今天,我學習了一篇令我深有感觸的課文,名字就叫做《陶校長的演講》。
課文中的陶校長就是有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而這篇課文主要講的就是陶行知還在學校做校長的時候,講的'一次演講。那次演講的主題是:每天四問。
第一問,是問自已的身體有沒有進步?因為健康是生命這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本錢去實現理想。
第二問,自已的學問有沒有進步?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這樣,將來才能更好的造福社會。
第三問,自已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因為工作的好壞對我們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這樣可以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
第四問,自已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在這些問題中,我覺得第三問我的進步是最大的。三年級時,我第一次當選為語文組長,那時候,我每次都收得手忙腳亂,有時候,我甚至一不小心,會把別人的本子掉到了地上,被別踩臟了。
可到了我五年級時,我又被評選上語文組長,這次我有經驗多了,兩只手扶著本子,本子一個一個的放好,最后到第一排把本子順的井井有條。下課了,再按時把作業本發下去。以后我會按陶校長說的方法,每天這樣問問自已,在各方面全面發展,爭取有長足的進步。
我要感謝陶校長,陶行知的這篇演講,因為這篇演講經了我很大的啟發,比如:到學校里上課不但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做人。再比如:要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筑起“科學的健康堡壘”等等。還有許多知識、啟示在等著我們去發現。
我喜歡這種類行的課文,真心希望以后課本能多多出現一些這種類行的課文。
這就是我讀《陶校長的演講》的感想。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6
這篇課文講了陶校長的演講中他提到的“每天四問”—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問自己,我做到“每天四問”了嗎?這篇課文讓我深深得到了啟發:要安排好合理的作息時間;多讀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要有責任心,做事情要負責;在公共場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道德風范,講究“公德”和“私德”,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 課文中提到的:健康是生命之本,我覺得這句話講得很有道理,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沒有意義,比如:有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拼命的.賺錢,老了,得了絕癥,無所依靠,兒女不管他,孤獨至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健康是無價之寶。
有一次,我沒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把原來寫作業的時間延遲到9點。原因是我不好好寫作業,而是一邊寫一邊玩,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所以我們不能心不在焉的學習,既損壞了健康又耽誤了學習,你說這值不值?
社會上有些人,他們學問很高,天文地理全都知曉,可是他們去抵擋不住誘惑?是因為他們學問雖高,但卻沒有“道德”。文中有句話說的好: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一定要把“每天四問”牢記心中,每天都這樣激勵和鞭策自己,讓自己在身體、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7
上星期我們學了《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他主要是要求學生每天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激勵和鞭策自己,體驗了老一輩教育家對下一代的關心。
學完這篇課文,我覺得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每天四問非常值得我們學生去思考。首先,是身體健康。現在大多數的學生都挑食、偏食,所以營養不良。有很多人是亂吃零食和垃圾食品,缺乏必要的運動,引起過度肥胖。營養不良和過度肥胖都是不健康的,我們應該合理飲食和運動,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邁出理想的第一步。其次是學問進修。現在學生在學習方面一般是完成老師的書面作業,沒有復習和預習的習慣。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能抓住這關鍵的40分鐘,學習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會退步。所以我們要專心致志地學習文化知識,養成我要學的`習慣,有了學問才能追求更遠的目標。再有是工作效能。無論是什么工作都要有責任心。我家隔壁有一個做苦工的伯伯,因為工作賣力,包工頭給他的報酬比別的工人多。而村里的一個老板,因為沒有好好經營自己的的企業,整天沉迷賭博,最后終于因為資金周轉不了,只得關閉了工廠。
所以無論自己在工作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都要有強烈的責任心,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在社會中發揮自己的才能。最后是道德品格。現在我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給老人、小孩讓座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馬路上的痰、煙頭、垃圾越來越少了,說明現在的人有公德心了。而有些國家干部卻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收受別人的錢財,不但使國家受了損失,而且自己也身敗名裂。因此,一個人不但要有公德心,也要有私德心,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只有堅持做到每天四問,才能有所進步,才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8
這篇課文講了陶行知囂張在育才學校建校三周年晚會上的演講。他提出了著名的“每日四問”——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讀完這篇課文,我不禁問自己,我做到“每天四問”了嗎?沒有做到。這篇課文讓我深深得到了啟發:要安排好合理的生活作息;
多讀課外書豐富自己的知識;身為班干部,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在同學面前要以身作則;時刻注意自己的道德風范,講究公德和私德,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人。
有一次,我沒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把作業從七點寫到了十一點。原因是我不好好寫作業,而是一邊寫一邊玩,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心不在焉地學習,使我沒有安排好睡眠時間,損害了健康,這值不值得呢?
社會上就有一些人,他們的學問很高,天文地理全都知曉,為什么他們考試時會作弊呢?阻擋不了金錢的誘惑呢?是因為他們的`學問雖高,但卻沒有道德。道德是做人之本,沒有了道德,即使他們的學問再高,都不會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一定要把“每天四問”牢記心中,每天都這樣激勵和鞭策自己,是自己在身體、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9
陶校長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今天我在語文課上看到了《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立刻像磁鐵一樣吸引了我。我想陶校長的演講一定很精彩,很生動。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陶校長的演講》一文開頭就告訴我們要談“每天四問”這四個問題。
當我讀到第二問,問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時,我才明白,原來“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社會。”讀到這,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因為我從來也沒問過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更不要說每天了。因此我的學問總是不會有進步,我作業上的字很差,學習各方面都不如別人,和好同學相比,他們真是只強壯的大象,多么偉大啊。而我卻是只小小的螞蟻,多么渺小啊。
陶校長的第二問,問的好,我不僅找到了與好同學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差的原因:因為我平時作業馬馬乎乎,遇到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就氣餒。正如陶校長所說:“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達到勝利的比岸。”讀到這里我就有了信心。只要按陶校長說得去做,相信自己一定回追上那些好同學。
讀完這篇文章,我掩面卷思:如果自己能像陶校長說的那樣,堅持作到每天四問,那么我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今后我一定不辜負陶校長對我們的希望,用“每天四問”來不斷地激勵自己。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0
一陣微風拂起,勾起了我的回憶。重新翻開以往的語文書一篇經典的文章《陶校長的演講》,使我發出不斷的感觸。
這邊課文是一篇演講稿,就要圍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個方面問問自己,并鞭策自己,就一定能在以上四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教育有方、愛生如子的陶校長。
正是因為我深深記住這四點,才使我在生活方面有了改變。
記得一次我們一家子在外旅游,我口渴了便去買甘蔗解渴。一根香甜多汁的甘蔗映入眼簾,我口水直流,是餓狼般的將甘蔗快速咀嚼。一頓享受過后,我面對這一大堆甘蔗渣,心中在猶豫:我是客人,垃圾應該讓老板來收拾,而不是交給顧客。正當我剛要起身走的時候,一陣清風吹醒了我。忽然,我的眼前立即浮現出陶校長那一手拍案,一手豎著四個手指,嚴肅說話的`情景。腦海中浮現出幾個詞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我這三個方面都沒問題啊,還缺了什么呢?我回過頭來想:對哦,道德品格!我現在這種不衛生的做法不正是玩我的道德品格方面抹黑嗎?于是,我便向老板要來了垃圾袋,細心地將垃圾收拾好。這一舉動被旁人看到了,一個個都讓我豎起了大拇指,也正是因為陶校長,才讓我得到了眾人的贊賞。
我想正是因為學了《陶校長的演講》這篇經典課文才能讓我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個方面有長足的進步。講是因為這篇經典文章才能使我鞭策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好。每每犯錯誤時,一想到陶校長的模樣,就能立即改正過來。
誦讀了《陶校長的演講》這篇文章,使我認識了這個優秀的中華文化,正是這四個文化一直鞭策著我自己。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1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陶校長的演講》。課文的作者是陶行知,他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
這篇課文是圍繞“每天四問”來寫的,就是每天都要問自己四個問題,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自己所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以及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沒有進步呢?我問了問自己,在這方面,我做的還不行,所以我一定要堅持鍛煉,多加強體育運動,這樣不僅增強自己體質,也可以提高體育成績,平時也要注意飲食衛生。
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呢?我問了問自己,在學習方面,我做的還行,但有時也會犯一些不應該的錯誤,因為粗心,明明會的題目做錯了。老師說過,粗心是學習上致命的弱點,所以,我要盡量改掉粗心的毛病,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
自己在工作勞動方面有沒有進步呢?我現在負責班上的'垃圾清理,每天,我都把班上的垃圾倒得干干凈凈,每當我看見垃圾桶的周圍很干凈,心里都有說不出的開心,我要每天都堅持這樣做,為班上的清潔盡自己的一份力。
自己的道德品格有沒有進步呢?我反思了一下,發現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時候看到了長輩,我老是忘記叫人,還要媽媽提醒。我要改正這些缺點,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以后,我要經常問問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要繼續保持;做得不好的方面,就要改正。有句話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嘛。只要我也堅持“每天四問”,時刻提醒自己,我相信,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2
《陶校長的演講》文中提到的“每天四問”,其中有一問就是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學問也是做人的基礎,有了學問才能更好地學習,更好地做人。
我們要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作為一名小學生,不僅學習要好,還要有一顆純潔且善良的心,讓大家都愿意接近你,與你成為最要好的朋友。因為,有一顆品德優良的心,才是團結友愛的源泉,因此,自然而然的,我們也應團結友愛,保護大家的友誼。
站在某個角落四處望望,數不勝數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而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他們都會在別人感謝他們之前悄無聲息地離去。這些人正是有了一顆純潔而且團結友愛的心,才是大家愿意與他們接近。反之,若有美麗的外表卻沒有一顆艷麗的心,那無非是披著孔雀盛裝的小麻雀,只是一幅華而不實的畫。我在我們班的人緣還算可以,我認為這與我每天早上問自己昨天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存在緊密的聯系。
我將品德優良放在人生起點的首位,為的是能與大家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畢竟我已經六年級了,在母校的時間已不多了,以往充滿酸甜苦辣的'生活已隨著時間的河流,或多或少地消逝了,所以,更應該在這時保住友誼而不對任何人造成心靈創傷,不是嗎?
我們要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光是學習好,卻弱不禁風,那又有誰會和他玩呢?所以要想人緣好,殺手锏之一就是身體好哦!另外,活潑開朗也是殺手锏之一,每天開開心心的,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幸福,大家的笑容,也是我們最想看到的東西。
為了祖國,為了我們自己,進行新的奮斗吧!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3
今天,我讀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校長的演講,讓我感觸很深。
陶校長的每天“四問”,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身體有進步,因為我每天早晨起來跑步鍛煉身體,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打羽毛球鍛煉身體,我做到了第一問。我們只有堅持鍛煉身體才能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我們一定要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筑起“科學的健康堡壘".
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有進步,我每天吃完飯都會看書和復習和預習今天所學的課文和明天要學習的知識,我做到了第二問。我們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頭等大事,要想自己的知識更豐富,就要堅持每天多讀書、讀好書、寫提綱。要認準目標、堅持不懈才能夠達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問:自己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有進步,我每天打掃學校衛生區的時候,我負責的一片場地總會保持的很干凈,說明我做到了第三問。這些雖然是小事,但是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認真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我有進步,我知道尊老愛幼,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我做到了第四問。我們既需要有公德心,也要講究“私德”,我們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最主要的是要學習做人,要做一個“真人”。俗話說得好,不成才要成人。
我一定要每天都問問自己,今天“四問”做到了嗎?如果我沒有做到,我要改正自己,彌補過去沒有做到的。以后一定要在學問進修、工作效能、身體健康、道德品格方面嚴格鞭策自己。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4
今天上午我們學完了《陶校長的演講》這一課,深有感慨。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聽到這句話,覺得很慚愧。早睡早起我做到了,可鍛煉………每次鍛煉都堅持不下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暑假時我在奶奶家晚上散步,頭幾天天天去,可是到后來,就不愿意去了,奶奶早上5點起床,弄好早飯,就去操場跑步,晚上8點,去外面散步,一散就是1小時。我應該向奶奶學習。
“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我們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堅定的意志力,而我們就沒有做到。像考上清華,北大,哈佛,劍橋的`大學生,考上好的學校,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憑真本事,他們都是一如既往的學習,提高水平。不像我們,不專心,沒有意志力,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別人,老師,家長的事情。
“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
上學期沒有參加班干部竟選,一是沒信心,二是怕影響學習,但是,不管自己擔當什么職務,都在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媽媽上了幾所大學,在每個大學里,媽媽都擔任過一些職務,雖然那時學習很緊。媽媽說“:長大以后工作會很辛苦,如果你小時候擔任過某一項職務,對我們今后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是呀,我一定要好好工作!
“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習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聽到這句話,我們班一些人應該感到慚愧。記得三年級時,我們班一位同學把別人的書包藏起來。經常往別人后背貼紙條等等。現在看來是惡作劇,但卻為以后的道德敗壞埋下了伏筆。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許多道理,我們要反思呀!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15
近日,我們學了一篇文章:《陶校長的演講》,我的感觸很深。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這樣的故事:在校會上,我國的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校長要求同學們每天問自己四個問題,問一問自己的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方面都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問是一切前進的活力源泉,工作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每天這樣問問自己,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說的很對。尤其是在身體健康這一方面。陶校長把我們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方面,我很感動。陶校長很關心同學們的身體,所以要求同學們持之以恒地鍛煉,作為每天自省的第一個問題。他想讓同學擁有強壯的體魄和免疫力,是位關心同學的好老師。他教育同學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告訴同學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從小樹立同學們身體健康的保護意識。因為人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擁有健康的前提下進行的。
假如讓我每天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就要問問自己:今天你過得充實嗎?快樂嗎?生命很寶貴,我們只有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并利用好每一分鐘,才能讓自己生活更美好。快樂的利用好每一分鐘,會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生活的樂趣。而快樂是可以傳染的,我們的快樂可以影響到周圍的人,使我們周圍的人都快樂地對待每件事,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要每天問問自己:今天你的身體、學識、工作、道德方面都有進步嗎?今天你過得充實嗎?快樂嗎?這樣,才能天天進步,健康快樂的成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讓我們每天自省,讓自己更完美吧!
【《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陶校長的演講有感04-05
讀《陶校長的演講》有感04-04
玩陶泥作文12-29
做陶泥作文【經典】06-23
陶行知的名言08-23
捏陶泥作文12-25
做陶泥作文11-08
《陶行知》讀后感06-08
《陶行知》讀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