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簡·愛》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簡·愛》有感1
難道因為我沒有錢、沒地位、沒容貌,身材又小,你就以為我沒有感情沒有靈魂嗎?你錯了!你有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我一種都不少;你的靈魂什么樣我的也什么樣,一點兒不比你低級! ——題記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便深深的愛上了它。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分的裝飾,有的只是平淡、真實的吶喊,卻表達出最真摯的情感。
主人公簡·愛自幼父母雙亡,寄住在舅媽家。她被舅媽厭惡,被表哥侮辱、毒打,連仆人們都嫌棄她……然而,她并沒有絕望,并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她依然堅強不屈,積極樂觀,不向命運低頭。
同樣,長大后,在桑菲爾德莊園,她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雖然她只是一個仆人,但她也應受到別人的尊重。即使是在羅斯切特面前,她也認為他們是平等的。她的純潔、正直、善良與堅強,使得羅切斯特從內心深處為止感概。她身上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使他深深愛上了她。但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當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離開了……
這不就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縮影嗎?作者和簡·愛一樣,都有著強烈的自尊,有愛,有靈魂。寫這本書,也不僅僅是為了寫這一段浪漫纏綿的愛情故事,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尊嚴。我們要敢于愛,更不能沒了靈魂。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如果沒了靈魂,便只是一副驅殼。我們需要自尊,需要他尊;需要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也需要社會的尊重。如果簡·愛沒有那份強烈的自尊,她早已和有妻子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有了金錢,有了地位,但她不會幸福。
簡·愛曾經帶著滿腔怨恨離開了她舅媽,但當她聽說舅媽生命垂危,很想見她的時候。簡毫不猶豫地回到了她舅媽家,這個她曾經厭惡至極,做夢都想要離開的地方。當她見到里德太太時,簡忘卻了她之前對她所做的一切折磨,放下了對她的仇恨,所剩只有憐憫與同情。她甚至原諒了里德太太活生生地奪走她改變命運的`機會,還不住地安慰她。
當我看到這兒的時候,我被簡·愛那巨大的人格魅力給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頓時高大起來。雖說時間能使人忘記一切,消除想要報復的渴望,平息仇恨,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有些人不是想忘記就能忘記的,尤其是對自己傷害很深的人。現在的人們,從來都只會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想著報仇,把自己受到的傷痛加倍的還出去。而簡·愛,她的無私,使我感慨至深……
她是那么大度、善良、無私,那么大的仇恨她都能放下。她的愛,是那么無私;她的靈魂,是那么純潔美好。她善良、勇敢,她真誠、慷慨,她正直、堅強。她就是一個天使,帶來簡簡單單的愛。
她擁有愛,而更是一個有尊嚴的靈魂。
讀《簡·愛》有感2
一本《簡·愛》令我廢寢忘食,書中的女主人公簡·愛令我魂牽夢縈,看完《簡·愛》,令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簡·愛》主要寫了自幼失去父母的簡·愛從小受到了他的舅母及其子母的虐待和歧視,最后被送進帶有孤兒院性質的洛伍德教會學校。在那兒,饑餓、體 罰、疾病、和呆板的宗教教育使簡·愛在肉體和精神上繼續受到摧殘。
長大后,簡·愛為了追求獨立和自由的生活,來到了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她與莊園主人 羅切斯特深深相愛,正當她與羅切斯特結婚之際,卻發現羅切斯特仍有一個活著的瘋妻,為了平等的愛情,她毅然出走,幾經坎坷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她拒絕了牧師 表兄桎梏人性的愛情,回到了她深愛的但以殘疾的羅切斯特身邊,找回了屬于自己的真正平等的幸福。
書中的女主人公簡·愛在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筆下是一個性格堅強、樸實、剛柔并濟、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女性。書中多處地方體現了簡·愛是一個 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女性,比如:“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的職責、習慣和見解以及師生們的聲音、臉孔、話語、衣著、偏愛和好惡,這就是我所熟知的生活的一切。
現在我感到這些已經遠遠不夠了,在一個下午之內,我突然對這八年的生活慣例感到極其厭倦。我向往自由、渴望自由、祈禱自由,但這種自由的愿望卻是隨風 而逝。”這段話字里行間都體現了簡·愛對現在所處的環境不滿,她渴望向往自由的生活。而本書中的男主人公羅切斯特雖然生活十分富裕,卻沒有像富家公子弟那 樣不學無術。自私自利的舅母和善良的簡·愛行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別處心裁。
《簡·愛》這本書,簡·愛的個人感情在當時社會觀念中追求自己理想中的愛情,她的反抗,她的自尊,她的智慧在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讀《簡·愛》有感3
讀了《簡·愛》之后,我忽然懂得了一個小道理:愛與尊嚴,缺一不可。文章中的女主角簡.愛就是這樣的。
簡.愛從小就缺少疼愛,整天受她舅母和兄弟姐妹們的歧視和虐待。后來又被送進了勞渥德孤兒院,孤兒院中的管理又十分嚴格,不過她在這里交了一個知心朋友,憑著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個朋友同她一起渡過了艱苦的童年生活。
簡長大后,應聘到了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不久,她與莊園主羅切斯特相愛了。但他們的'愛情并不是一帆風順,在他們結婚當天,簡得知羅切斯特在多年前已經結婚,她傷心至極。終于,在一個凄風苦雨之夜,簡.愛離開了羅切斯特,離開了桑菲爾德莊園。過了一段時間,簡又因心里還想著羅切斯特而重新回到了桑菲爾德莊園,可是莊園卻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羅切斯特也變成一個殘疾人。不過簡.愛依舊愛著他。在經歷了許多磨難后兩人終于結為夫妻,過上了幸福生活。
簡.愛是個積極進取,能為尊嚴而犧牲一切的女孩,敢于抗爭的女孩。我們要學習她為尊嚴而抗爭到底的精神。
讀《簡·愛》有感4
《簡·愛》講述了一個名為簡·愛的堅強女孩,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簡·愛是個孤女,她出生于一個窮牧師家庭,父母雙亡,在舅母的家受盡各種欺凌、折磨,后來被送進羅沃德孤兒院。所有人都認為她是個喜愛撒謊的壞孩子,簡·愛默默地承擔了這一切罵名,化悲憤為動力,最后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成為一名和善的家庭教師。就在此時,蘭心蕙質的她迎來了愛情的'春天,她愛上了她的雇主,羅切斯特——一個相貌丑陋且喜怒無常的中年男子。當她意識到這一點時,她開始勇敢地去追求這份易碎的情感,并用博大的胸懷包容這個并不優秀的男子,終于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
讀完《簡·愛》,我這樣問自己:簡·愛,一個從小受盡欺凌、無人關愛的女孩,為何她能獲得優異的成績?為何她能另旁人刮目相看?為何她能收獲美好的愛情?……我認為這全歸功于她的堅強與豁達。她將她所經歷的一切都歸納于命中的注定與生命的必然。也正因如此,才使她從一只渺小的毛蟲銳化成一只翩翩羽碟。
簡·愛是一位熱愛自由、堅強樂觀的女性,我被她那崇高精神與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但最另我嘆為觀止的,還是她對平等二字的感悟。
“平等”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什么“男女平等”“人人平等”之類的愿想層出不窮,但真正理解、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簡·愛的言行很明確地詮釋了此二字:比如她從未埋怨欺騙過她的愛人;比如她仍會幫助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比如她對幫助過她的人永遠感激萬分……她那關于平等的話語我至今仍銘記于心:“我們是平等的…至少我們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到上帝的面前。”
《簡·愛》這部世界婦女必讀之經典,會讓我們聞到愛情的芳香,看到平等的可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讀《簡·愛》有感5
《簡·愛》,喊出了下層平民的心聲,反映了男尊女卑的社會的不足,教會了人們尊嚴與愛。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個貧困的牧師家庭,五歲時,母親便患癌癥去世,父親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也許就是因為這不幸的家境,夏洛蒂·勃朗特才會把無數女性心中的典范——簡·愛刻畫的淋漓盡致吧!
主人公簡·愛自幼失去了父母,唯一疼愛自己的舅舅收留了自己后又早早去世,隨之迎來的便是寄人籬下的生活,在那時,小簡·愛就已經在嘗試學會所謂的堅強與適應社會的現實。也許這些就是她能在慈善學校堅持整整八年的原因吧。
整部小說都十分精彩、耐人尋味。但我覺得小說中最精彩的內容應該就是她和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了吧。當他們好不容易打破傳統的地位觀念即將要在一起時,卻得知羅切斯特已經有妻子了。礙于尊嚴和婚姻的合法,簡·愛強忍心中的傷痛離開了羅切斯特。但在故事的最后,他們還是擁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簡·愛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面對遭遇時的.勇氣卻令人敬佩。其實,我想把簡·愛比喻成雪。因為雪是純潔的,而且每一片雪花都是獨一無二的。簡·愛就像雪一樣,不沾染污穢,即使快要融化或消失于一片茫茫當中。“雪為什么是白色?因為它早已經忘記了自己的顏色。”我很喜歡這句話,但是我并不認為簡·愛忘記了自己最初所擁有的顏色。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盡管迷茫過。而且她本身的顏色就是純白的,神圣而不可侵犯,因為她懷揣著自己的尊嚴和愛。她并不像《仙俠奇緣之花千骨》中的白子畫一樣不食人間煙火,也不像瓊瑤筆下的女子一般柔情似水、不在乎功名利祿,只在乎世間真情。她就是她,看似柔弱而內心卻極具剛強的她,一直具有尊嚴與愛的她。
小說結局不像童話故事一樣是那么的圓滿、膚淺,但也不像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一樣以悲劇收場。即便已經結局,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也不忘告訴讀者,人只要有了尊嚴和愛,幸福的生活就會與你只距離咫尺,即使已經被一些記憶、經歷所玷污,但是就因為這樣它才更顯出美麗而透明的琉璃色彩。
小說不僅告誡人們要擁有尊嚴與愛,同時還反映了社會的黑暗與在其中茍延殘喘而無所事事的人民的愚昧、庸俗。約翰·里德、布羅克爾赫斯特在文中雖然沒有做特別詳細的描述,但他們的點滴、所作所為也能折射出社會與部分人民的人格的腐敗。敗家子、偽君子在當今社會上數不勝數,可是這能怪他們嗎?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來就是壞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快樂和煩惱,都會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東西,都會有自己的堅持和放棄。然而當他們走上歧路時,要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指引者把他們帶回正軌,那他們面對的除了深不見底的深淵還有什么呢?每個人都可以做別人的指引者,無論你的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是什么,只要你尊重他人,懂得付出愛而不僅僅只是收獲愛,你沒準就可以為迷路的人兒點起一盞指路明燈。
說實話,簡·愛的故事不就像一盞明燈嘛,能夠激勵我們勇敢尋找尊嚴與愛。我們可以以簡·愛為楷模,在任何時候都不屈不撓不放棄。而且簡·愛以不安于現狀、不甘受辱、敢于抗爭的形象,完全可以成為21世紀人們的“女神”。即使她并不是那么的美麗,但她的頑強的意志、獨立的人格足以使她充滿魅力。給她“女神”這樣的桂冠,有何不可?
命運,是不公平的。但他不會讓每個人的人生價值有所不同,因為人生價值等于尊嚴加愛。然而《簡·愛》這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就很好的闡述了尊嚴與愛之間的關系。
讀《簡·愛》有感6
當我靜靜地合上書本,從不一樣的世界醒過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本書叫做《簡·愛》,剛剛看完它的我,有著諸多感觸。
“簡·愛”是書名,同時也是主人公的名字,她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由里德舅舅帶回家,從此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在里德舅舅死后,她的生活更加悲慘。舅媽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打罵她,盡管她已經盡力做到最好,希望能得到舅媽關心。她的表姐和表哥常常欺負她,可舅媽始終不會站在自己這邊,因為在舅媽眼里,自己就是一個壞得不能再壞的“壞孩子。”
后來簡·愛去了慈善學校,在那里過著艱苦的生活,但學會了很多,畢業后,她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教師。遇見了羅切斯特先生,羅切斯特被簡·愛深深吸引,兩人相愛了。可是,就在婚禮當天,簡·愛得知自己的戀人已經有了妻子,她很難抉擇,但最后她忍痛離開了他。小說的最后,羅切斯特殘疾了,簡·愛義無反顧地選擇陪他在一起……
小說講述了簡·愛的愛情故事,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相離、相守,她勇敢地追求愛情,但絕對守住自己的原則,崇尚自由,平等的她,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么?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
簡·愛的確不美,但她不自卑,知識廣博,直言不諱,她也受人尊敬,讓人喜愛。我也想像她一樣遵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做最好的自己,最真實的自己。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語,就像每個人也有屬于自己的幸福,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吧!
讀《簡·愛》有感7
對簡·愛來說,尊嚴一定要保持著驕傲。
——題記
媽媽打斷了我的思緒,她叫我趕緊準備一下,要上街去了。我只好放下手中的書。書中那個瘦弱的女孩成了我的牽掛。我有些生氣,剛剛看到緊要關頭,簡已經在回桑菲爾德的路上了,不知道結局如何。但我還是得跟媽媽上街去。一路上,我也沒什么心情看看路邊的風景。
剛走到菜場門口,就聽到一陣二胡聲。我抬起頭來,是一個乞丐。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紀,因為他全身都臟兮兮的,頭發也有些長,蓬頭垢面的樣子,把臉都遮住了。他的衣服跟他的人一樣,灰不溜秋的,讓人頓生憐憫之心。但是有些從他身邊經過的人常常露出鄙夷的神色。我有些生氣:他看上去已經夠可憐了,這些人為什么不去可憐可憐他,反而去看不起他呢?
一位穿著考究的時髦小姐從他身邊經過,也露出了一股嫌惡的神情。突然,那小姐隨口就把嚼著的口香糖吐在了他那只行乞的破碗里。
二胡的聲音戛然而止,安靜的有點兒讓人透不過氣,遠處傳來的一聲犬吠打破了沉靜。他抬起頭來,那是怎樣的一張臉啊——古銅色的臉是扭曲的,臟兮兮的頭發掛在前額上。但他的眼神卻是十分堅定的,甚至是憤怒的,他就這樣看著那個時髦的小姐。那個小姐也許是被盯心虛了,一轉身就想走開。他卻說了一聲:“小姐,麻煩你幫我把碗里的口香糖拿出來,扔進垃圾桶,謝謝。”那位小姐氣得臉色都發青了,轉回身來:“你個要飯的憑什么要我幫你做事?”“我是在靠自己的`勞動掙錢”他看了看手中的二胡,“我不是一個乞丐。”他的聲音并不大,卻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那小姐又瞪了他一眼,他也不甘示弱,依然是堅定的眼神。就這樣僵持了幾秒鐘后,那小姐哼了一聲,還是蹲下身,把口香糖撿起來,氣沖沖的把它扔進一旁的垃圾桶里。
二胡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看熱鬧的人群也漸漸散去。我卻為我剛剛的想法感到羞愧:他不需要別人去憐憫,憐憫對他來說,跟鄙夷沒什么兩樣。他那份驕傲的尊嚴像極了簡·愛。他們同樣身處逆境,卻寧折不彎,不向權貴低頭。他們都認為人的生命只要是善良的,就都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貴賤一說。但是,這樣倔強的他們,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嗎?我不知道謎底,或許,只有回家去看完《簡·愛》才能知道答案。
我催著媽媽趕快回家,當路過那位拉二胡的人時,我還往那兒看了一眼。
回到了家,我沖進書房,把《簡·愛》捧起來繼續看。當我把這本書的最后一頁合上時,天色已晚。我望著天上僅有的幾顆星星,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簡愛終于回到了她的愛人身邊,即使她的愛人,羅切斯特先生已經是一個又瞎又殘的可憐人,簡還是感到濃濃的幸福,她的名字正式成為簡·羅切斯特。
感謝夏洛蒂·勃朗特,她成功的塑造了一個不屈于世俗,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簡。我也很高興簡最終獲得了幸福。耳邊又恍惚般的傳來了一陣悠揚的二胡聲,我深深的祝愿他也會得到幸福。
其實,我們只要一直像簡一樣保持這種驕傲的尊嚴,就能得到幸福。
讀《簡·愛》有感8
昨晚把《簡·愛》這本厚厚的小說給啃完了,這本書前幾年就買了,放在角落里被遺忘了,前幾天收拾東西的時候正好看到了就拿起來讀了一下,結果眼前一亮,越看越有意思。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國”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大姐,她非常擅長描寫人物外貌、內心獨白以及優美的自然環境。這在《簡·愛》一書中有非常明顯的體現,全書共三十八章,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有大篇幅的內心獨白和環境的描寫,體現了勃朗特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小說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寫了一個從小父母雙亡的貧窮孤女在經歷了人生種種的磨難后堅持內心與自己心愛的人羅切斯特先生終成眷屬的故事,有點像灰姑娘的偶像小說,但是勃朗特志不在此,她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謳歌了女性獨立性格,諷刺了上流社會拜金主義的.社會現狀。
小說故事線非常清晰,10歲前在蓋茨黑德府受盡舅媽一家的虐待,10歲后被遺棄到勞沃德孤兒院,在勞沃德當了2年老師后想追尋更美好的生活去到桑菲爾德府當家庭教師,后因知羅切斯特先生有在世的夫人離家出走遇到圣約翰一家人,再次回到桑菲爾德府發現羅切斯特先生被大火燒成殘疾人而更加愛他,最終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雖然說勃朗特一生與疾病相交只有短短39年的歲月,但是她的名字會被歷史所銘記。
讀《簡·愛》有感9
簡愛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喚醒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圣潔的,美好的生活。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深深愛上了她。
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雖然說:“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我覺得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在于讓我們明白了:“即使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再低,再貧窮,再弱小,也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因為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我們沒有理由去歧視任何一個人。”
簡愛成功的演繹了一個灰姑娘不放棄自己,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奮斗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她一樣無論何時何地做自己,堅持自己,不放棄自己!
讀《簡·愛》有感10
《簡.愛》是19世紀英國最出色的小說之一,講述了一個平凡女孩的成長故事,它描述了人生中最渴望得到的幾樣東西,那就是勇氣、愛與尊嚴。
女人公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寄養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那時小小的簡愛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百般努力去做個好孩子,仍然難以討舅媽歡心,她為此迷惘而痛苦。后來,她得知有一個進學校的機會,便努力為自己爭取,盡管這意味著10歲的她將孤身上路,獨自奔赴渺茫的前途,但對學習和新環境的渴望讓她不再畏懼,是勇氣為簡愛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機,之后,她又來到桑菲爾德府做家庭教師,并與羅切斯特先生相愛,雖然她的感情多次受挫,但她卻從未放棄,最終成為了一個善良的妻子。我們都知道,當人生經歷了一次次打擊后,我們或許都會被打垮,失去生存的希望,而簡愛卻始終都沒有放棄生的希望,總是努力去創造機會,她自尊自愛,所以在困難面前從未膽怯過。經歷了人生的苦難,她也學會了寬容與理解,這是比自尊自愛更廣闊的愛,是除了能帶給自己尊嚴,也能溫暖他人的博大的愛,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所以,作為新一代的兒童,我們就應該學會像簡愛一樣堅強,無論是挫折還是成就無論是喜悅還是憂傷,都有學會勇敢的去面對,這樣,你就會發現,在我們自己的人生中,同樣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深刻的感悟。縱使世界無情,人情冷漠,孤獨的你無地自容,但只要你有一顆勇敢的心,一顆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純潔的心靈,我想,再大的`厄運在你面前都會迎刃而解,簡愛就是一個獨立的女性,在沒有親人的陌生的世間,她孤身一人,打造著屬于自己的新生活,這就是我們需要崇敬的靈魂。
愿世間有更多的簡愛出現,不畏艱苦的生活,努力走向光明,走向未來,活出一個充滿希望和個性的自己。
讀《簡·愛》有感11
簡·愛的童年里沒有父母的陪伴,有的只是舅母的斥罵,同學的嘲笑,簡·愛的人生之路布滿荊棘,可她從不放棄。她永遠以一顆積極樂觀的心面對生活。
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簡·愛》中的女主人公。這部作品講述了簡·愛的成長故事。簡愛失去父母,被寄養在舅舅家,但因為舅母對她的厭惡,她又被送去一所學校讀書。在這所學校里,同學們認為她是野蠻的,向她投來歧視的眼光。在讀者看來,她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可簡愛并沒有因生活的不公平而喪失信心,她努力學習,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最后成為一名家庭教師,與自己相愛的人羅切斯特在桑菲爾德莊園共同度過了一般美好的時光。
如此黑暗的人生路途,她都能從中找到曙光,而我們與她相比,是多么的幸福呀!我們又該怎樣正確面對生活呢?
生活是海,怎會沒有波浪;生活是藍天,一定有暴風雨來襲。如果你把“精彩極了”記在心里,那么你會生活得越來越快樂,如果你把“糟糕透了”掛在嘴邊,你的生活將是一片黑暗。
還記得上周老師講的學校飯堂有幾位女生借酒消愁的事嗎?這種做法多么糊涂呀!
“舉杯消愁愁更愁”,況且這種行為與中學生行為規范相違背。生活難免有困難,我們應敢于面對困難,像簡·愛一樣,學會把絆腳石當作墊腳石,這樣才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學會傾訴,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將自己心中的苦悶講出來,可以向父母、老師、同學尋求幫助,這樣可以使我們的身心得以放松。如果感到自己很不幸,請想想簡愛,與她相比,我們每個人都是幸運的。簡·愛的.故事可以啟迪我們的思想,讓我們更加有勇氣面對生活,給我們前進的動力。
簡·愛的生活困難重重,她從不向失敗低頭,從不放棄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也應學習她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
進入高中階段的第一次月考成績下來了。因為成績的不理想,時常聽到同學們的嘆氣聲,有的同學還自暴自棄的說道:“我到底該怎么辦呀?”
這些打擊自己積極性的話會使我們心情低落,失去信心。此時的我們,不能停留在失敗的陰影里,應該加倍努力,找回自信。就像班級口號喊的那樣“花開不敗”,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取得成功,收獲快樂。
永不氣餒,永不言敗,永遠樂觀、積極、向上,這就是簡·愛的精神。我們要向簡·愛學習,不怕困難,只有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我們才能看見雨后那絢麗的彩虹!
讀《簡·愛》有感12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里,我的生活豐富多彩,其中我讀了一本名叫《簡·愛》的書,讓我深有感觸。
《簡·愛》這本書講述了一位主人公簡·愛的經歷,她從小沒有父母,過著貧困的生活,長大后,她來到了桑菲爾德這座大房子里當教師,一幕幕感人的故事連連不斷的'發生。在生死關頭,她敢于同命運抗爭,遇到挫折她也從不氣餒。而我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就會退縮,而不是堅強面對,因為我害怕面對困難,自己不愿受一點苦,但是我覺得我不能向困難屈服,俗話說的好:“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應該向簡·愛學習,以后要勇敢面對困難。在她的朋友海倫生命垂危之際,是簡·愛毫不害怕的照顧她,陪同她度過了人生的最后一個晚上,她們離別時感人的畫面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想起了我跟伙伴之間就為一點點小事就鬧了矛盾,傷了感情,有時我還會誤會伙伴,我真是感到慚愧!經歷了種種困難后,簡愛已經殘疾,她身殘志不殘,她那種敢于同命運搏斗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她一直深深地愛著羅切斯特,也就在那一刻,羅切斯特感受到了女神的歸來,他發誓,他會永遠和簡·愛在一起。并一起度過幸福生活,這畫面不禁讓我永遠的祝福他們。
這本書激勵了我,讓我學會了要勇敢面對困難,這本書改變了我對生活的看法,讓我學會了做會真正的自己。
讀《簡·愛》有感13
暑假期間,我去奶奶家樓下的書屋借了《簡·愛》這本書。其實我很早就聽聞這本書有多優秀的了,只不過一直沒機會去看,現在終于能利用假期來讀一讀,看看是不是浪徒虛名。
《簡·愛》是英國女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寫的。書中主要簡述了主人公簡·愛的勇于反抗的一生。簡·愛是個孤女,出生于一個窮牧師家庭。父母由于染上傷寒,在一個月之中相繼去世。幼小的簡寄養在舅父母家里,并受盡了里德家的各種欺辱。當簡準備進入渥德學校讀書時,里德太太竟撒謊告訴布斯先生說她是個愛撒謊的小孩,然后謠言傳布開了,簡也因此受人排擠,只有丹伯爾相信她是被冤枉的,并幫她洗刷了冤屈。簡在渥德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這所學校任教兩年。離開了這所學校后,找了一份家庭教師的'職業。在那里,她受盡了溫暖和理想的待遇,并對莊主羅徹先生有了好感。誰知,好景不長,羅徹先生的妻子竟然出現了,而她還背負著悲慘的婚姻。簡選擇了離開。在尋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簡風餐露宿,沿途乞討,歷盡唇難,最后在澤地房被牧師圣·約翰收留,并在當地一所小學校任教。而簡終究惦記著羅徹先生,并決定重新去找他。她回到了她擔任家教的地方,意外地得知羅徹先生那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放火燒了這個莊,羅徹先生也因此眼睛瞎了。然而簡并沒有嫌棄他,她留在他身邊照顧了他一身。
······
合上書,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這個曲折的故事讓我意猶未盡,而簡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更是將我震撼。簡從小寄人籬下,上學時還被冤枉,受盡了冷眼相待。然而她并沒有屈服于現狀,而是敢于去面對現實,即使是被虐待,也得挺住。這便是我喜歡簡的理由。一個人可以受到屈辱,但不能不去反抗,否則生活也就沒有了意義。簡在那所曾讓她受盡艱苦的學校整整呆了八年,這讓我對她更敬佩了。簡她有著廣闊的胸襟,可以不計前嫌,重新對待每一樣事物。然后當她來到了桑恩費爾德莊園——一個十分美麗的莊院,當家教時,讓她體會最深的也就是那兒格外善良的人了。無論是和藹可親的女管家愛麗絲太太,還是活潑可愛的學生阿黛拉,都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溫馨。
而她得知羅徹先生的妻子仍在世時,她又毅然離開了,離開了這個充滿溫馨的莊園。后來當簡得知羅徹先生受傷,又選擇了終身陪在他身邊照顧他。簡就是那么一個直爽的人,敢作敢當,想好了就不再去改變主意。而這也成了讓人們喜歡簡·愛的一大理由。
看完了《簡·愛》,讓我對簡·愛這么個人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我想,我將來也得當一個像簡·愛這樣的人。
讀《簡·愛》有感14
簡· 愛是一個相貌平凡、身材矮小卻又敢于反抗、敢于爭取自由和競爭平等地位的姑娘,她從小失去父母,只好寄養在舅舅家里,可是不久,愛她的舅舅也去世了,從此簡就生活在舅媽和表兄妹的訓斥和責罵中,經常還要挨打。勇敢的簡奮勇的反抗,卻被送到了條件惡劣的寄宿學校。在那里,她用真誠贏得了友誼,并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成長為一名老師。
為了尋求自由,她來到桑菲爾德府,當了一名家庭教師。她蔑視財產和門弟,信奉人格的平等,努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心靈的相通使她和富有的羅切斯特相愛了,然而在婚禮上,她得知羅切斯特原來有了妻子(有家族遺傳的精神病癥,被關在桑菲爾德的.鐘樓上),簡痛苦的離開了羅切斯特,承受著心靈的巨痛開始了漂泊的生活,直至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表兄妹,并意外地獲得了一大筆遺產。最終,她將財產分給了表兄妹,并拒絕了不相愛的表兄的求婚,回來探望她深愛的羅切斯特。當好發現羅切斯特的莊園被他的瘋妻子燒毀,而瘋妻子也死于火災,羅切斯特先生已殘廢時,簡毅然地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
這是我讀的最長的一篇小說,也是主人公形象最吸引我的一本書。盡管 書中愛戀的情境是我無法領會的。可我對她幼時悲慘的身世感到難過,對她 成年后為離開惡劣環境而力爭上游感到敬佩,更對她為追求平等自尊的愛而 敬佩不已。希望同學們有時間都認真讀讀這本書,我相信在陽光下,鮮花里 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 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讀《簡·愛》有感15
從這本書中讀到了簡愛人性的美麗,讀到了羅切斯特對愛的執著不悔,也讀到了圣約翰的敏銳與嚴肅,更讀到了里德太太的無情,無恥……
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的,極偶然,人要循物競天擇之道,于萬類夾縫間存活。自生自息,自存自滅……此乃一悲。但我們在原始的世界中又創造,一個“文明”的世界,“關愛”的世界。我們在苦難的世界中,又造一“情”的世界。
“發現”的世界……此乃一欣。這是《散文》中的一段卷首語。這不正是簡愛的'遭遇嗎?無獨有偶,泓水法師臨終前也寫下了四個大字“悲欣交集”。其一,簡愛一生中童年是痛苦的。然后在青年是享受了一段快樂的時光,晚年也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生活。簡愛的一生有悲有欣。其二,羅切斯特先生一生中,青年開始就是一位富人。可中年是有了一段苦難的時光。羅切斯特顯示一生中也有悲有欣。其三,里德太太雖然享盡了榮華富貴,可萬年自己的兒子卻不能讓自己安息。一生中也一直懷著仇恨度過。她的一生也有悲有欣。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馬的故事吧!塞翁的馬有一天走丟了,鄰居都為他傷心。可翁塞卻說:“這難道不是喜么?”幾天之后,他的馬帶回了一大群大宛馬。大家都來道喜。可塞翁卻十分傷心。他的兒子愛騎馬,不慎摔折了腿。大家又十分傷心。可塞翁說:“這可不是大喜?”。
幾天后朝廷來征兵,他的兒子因為腿腳不方便未被征入。可這次戰斗,王朝大敗,全軍無一人返回。他的兒子幸免一難。人的一生中就是由悲與欣組成的,有悲必有欣,有欣必有悲。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悲極有欣,喜極生悲……綜上所述,人有悲必有欣,有舍必有得,有缺必有全…萬物無全美,天下無全悲。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努力向前,快樂就在前方。
【讀《簡·愛》有感】相關文章:
讀《簡·愛》有感08-11
讀簡·愛有感04-22
讀《簡·愛》有感(15篇)08-19
讀《簡·愛》有感14篇01-09
讀《簡·愛》有感(精選15篇)01-08
讀《簡·愛》有感8篇09-26
讀《簡·愛》有感(精選25篇)06-07
讀《簡·愛》有感合集15篇09-21
讀《簡·愛》有感通用15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