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書心得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讀書心得 1
《弟子規》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弟子規》規范了人的行為,每句話都有一個道理,每句話都發揚著一種思想,《弟子規》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對于我們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是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師益友。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于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現它——《弟子規》的內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中的的《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在才發現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于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以為賺大錢給父母并能照顧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為會賺錢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臨下說教任何人。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不僅是賺錢給父母,必須從細小入手,身有傷,貽親憂,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是切身處地站在父母親的角度體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丶铱纯础,讓父母安心,放心。養父母之身、心、志、慧。小時候媽媽經常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薄兜茏右帯纷屛腋靼琢恕案卸鳌保焊卸魈斓亟o予陽光空氣和水,感恩國家培養護佑,感恩父母給予的生命、感恩領導的教導,感恩同事的關心幫助,感恩親友批評指正。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于精彩的電視節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目結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已沒有飯菜了。我氣憤極了大喊:"媽媽,我要吃飯,怎么沒有了呢?"媽媽急急忙忙的從房間走出來:"沒有了!你要吃飯?我給你去做。"于是媽媽急匆匆的為我去做飯......而我還在埋怨著...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為我們耐心的講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現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發......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后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品讀《弟子規》,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吧!
《弟子規》讀書心得 2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規》的書,熟讀的過程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
原來自己覺得只要聽父母老師的話就行,但讀完這本書后才發現做人要有這么多的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如何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育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天下沒有不愛兒女的`父母!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親人愛不愛你,用什么樣的方式對待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悌〉,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而信〉,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學生身份;無論是說話做事都要適可而止,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議論其他人的長短,這樣是不道德的。 人要寬容大方,誠實可信,遠離私心雜念,力求心胸寬廣,這樣才會健康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
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別人怎么說怎么做,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弟子規》又一次讓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把他們當成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成長很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讀書心得 3
近期,根據公司要求,部門組織員工學習了《弟子規》,通過學習《弟子規》,使我了解到這是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有著弘揚和建設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做人、處事、交友、尊老、愛幼等道德行為規范。對當今建設文明和諧社會是百益而無害的。它能勝于法制強行,它能在人的心靈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約束,它能喚起人們的“仁愛”“慈悲”之心,從而能樹起人生的正確坐標,遠離是非避邪之路。弟子規讓我們學習怎樣和他人和諧相處,養成一種尊敬他人的良好習慣。弟子規提高了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讓人們樹立起正確的倫理道德和人生觀,同時對我們現實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想,一個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總要不斷完善自我,培養良好地道德情操,才能贏得人們的尊重,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從而更好地解決各種發展難題。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后,我要進一步深入反復讀誦《弟子規》,真正了解弟子規的精髓,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提高自身修養,指導工作實踐。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通過反復學習弟子規有關內容,使我深刻體會到做人父母的要重視和培養道孩子的品德素質,從《弟子規》學起。讓他們接受古圣先賢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惡,尊老愛幼。自己要以身作則,處處為孩子作好表率,引導和啟發孩子們的.“孝心”、“愛心”和“感恩心”開拓孩子們的道德智慧,為他們傳授圣賢教育的典范。對個人而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弟子規深刻內涵,同時把這些基本道理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相信我的工作會有一個新的起色。
總之,我認為《弟子規》是圣賢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適用于家庭教育,并且還適用于各階層不同年齡人的學習和效仿。是正規人生糾正錯誤的良方,在工作實際中,就是要正確理解和運用弟子規中所闡述的道理,使其成為自己工作實踐中的指路明燈。
《弟子規》讀書心得 4
通過近一年來車站組織學習《弟子規》,我們非常榮幸地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弟子規》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觀念,養成良好的習慣!兜茏右帯肥莻鞒腥寮医浀湮幕奈膶W作品。從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方面闡述。首先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孝道。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讓他們在晚年的時候不再操勞,不再替我們擔心受累,也不要讓他們做空巢老人,孤獨寂寞。多抽出時間看望老人,照料他們的飲食起居,給予他們家的溫暖和關愛,心里上的`寬慰,這也是一種孝道。血濃于水,兄弟姐妹同是一家人,對長輩尊敬,愛護晚輩,做到謙虛禮讓,長幼有序,這樣才能使家庭和睦,社會才會安定團結。其次在外要珍惜朋友及我們身邊的人。另外《弟子規》講述了日常起居的行為規范!耙沦F潔,不貴華!贝┑囊路蓛粽麧嵕涂梢裕@樣給人以清新之感,無需高檔華麗,更不能相互攀比,我們僅需保持真正的自我,做最好的自己。愛你本來的樣子,不論是什么人,我們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尊敬。人無完人,再優秀的人也會有他軟弱的一面,別人短處不應到處宣揚,應當取長補短。仁愛寬厚,以德服人。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與人坦誠相待。
今后在工作中,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多向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再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細節決定成敗。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做好,那就會出現“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不平凡。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也許是仁愛的最高境界。因為愛自己,所以愛父母,因為被人愛,所以愛人,因為愛生命,所以感恩愛。我們生命有限,但愛是無限的,因為愛,才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能變成和諧的世界。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己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情懷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認真讀過學習過,用心去做,并且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便可終身受益。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弟子規》讀書心得 5
《弟子規》是一門國學,已經開課一個學期了,學了它后我也有了很多的體會,然而,在眾多的體會中最大的就是我變了。
以前的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著。而如今學了《弟子規》后的我,變的勤勞懂事了。早晨不再讓媽媽叫著起床了;一些該做的.事我也不會不做而讓媽媽做了;此刻每一天晚飯后都由我來刷碗、擦地,也經常給父母洗腳,替他們分憂。
此刻的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農民們的辛苦。所以我此刻變的十分的節儉。在飯桌上時,我都會細心翼翼地吃飯,怕把飯粒掉到外邊來。浪費了農民們用辛勤汗水澆灌而出的果實。并且每當吃飯前我都會在心中默背"感恩詞".
我不光懂得了珍惜事物也懂得了珍惜時間。以前我總是說一句話:"還有時間呢!不著急!"往往也都是因為這句話使我總是在最終一分鐘才開始著急,而前面的大好時光也都白白地浪費掉了。此刻可不一樣了,有事我不會再拖時間做了,總是很進取地做著,很快就會做完,剩余的時間我也不浪費掉,用它來干一些有意義的事,讓我的生活中沒有空白的部分。
除了珍惜我還懂得了愛惜和環保。我不再亂扔垃圾了,反而開始遇到垃圾就撿起來仍進垃圾箱里。鄰居家的叔叔總是喜歡在草坪里遛狗,小狗也經常把糞便排到草坪里,造成了環境影響,我也開始經常到他家做客,總是給他和他的家人講一些環保知識,勸告他們不要帶狗到草坪中去,讓他們好好保護環境。
我最大的變化就是言行舉止和我那臭臭的牛脾氣。此刻的我十分的有禮貌,在學校遇到教師就問"教師好!"并深鞠躬,遇到客人也熱情問候,在家中我不再那么刁蠻了,懂得了關心父母,不再和父母發脾氣了。媽媽他們都說我長大了,懂事了。在外邊我更是做的講禮貌了。串門時受到親人們的贊賞,在路上時也會受到路人的好評,此時此刻我真的覺得自我長大了!兜茏右帯肥刮覐貜氐椎椎刈兞,變的成熟了,變的懂事了,變的越來越好了!相信我以后會繼續的變,變的更好!
《弟子規》讀書心得 6
讀了弟子規后,使我深受教誨。今天我要踐行弟子規。
吃午飯時,我看見媽媽還站著,我就想到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比绻L輩還站著,晚輩不應先坐下;長輩坐定后,允許我們坐才可以坐下。于是,我等媽媽坐下,對我說:“坐下吃飯吧!”我才坐下。
開始吃飯了,我想到了“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睂︼嬍巢灰籼奁,而且要適可而止,不要吃過量。我就把蔬菜、土豆和肉都夾在了碗里,吃飽了,我就把碗筷都收拾好,端進了廚房。
晚上睡覺時,我換上睡衣,我想起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泵弊雍鸵路敺孔庸潭ǖ奈恢茫灰S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臟。我就把我的衣服全放在了床頭的凳子上,準備睡覺。
今天我收獲不小,學習又踐行了弟子規,很開心。
感恩老師對我的教誨,感恩社會對我的包容,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給了我生命以及無限的親情。我之所以明白,要對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都源于《弟子規》的指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脾氣越來越大,性格越來越急躁,面對父母嘮嘮叨叨的教育,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面對父母的斥責,我甚至會摔門而出,根本不顧父母的感受。那天在房間里讀《弟子規》以后,我羞愧難當,知道自己錯了,并且錯得很過分。當自己摔門而出時,并不曾顧及父母當時的感受時,沒有父母心碎的樣子。
父母是我們人生中的太陽,他們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光明,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他們為了我們辛勤勞作。當你失敗時,總會有一雙手關心你,呵護你,告訴你:“你永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別忘了,自己背后還有我們的支持”;當你受冷落時,總會有兩個人出現在面前,伸出雙手給你溫暖;當你受挫折時,還是這雙手將你從困難中拉出,讓你沖破挫折走向成功。
感恩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們要盡力孝順他們,不要在父母永遠離開的時候,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該盡的孝心沒有盡到。不要在父母永別了,才涕淚滿衣地在他們墳前哭啊,嚎啊,到那時才知道悔恨。這是我讀《弟子規》感悟出來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報父母,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
我感謝《弟子規》,它讓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猶如一盞明燈照我成長,為我指引方向。我將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弟子規》的真諦,回報父母,感恩社會,就讓我們在《弟子規》的指引下,快速成長吧!
《弟子規》讀書心得 7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規,家有家規,而今天我要講的則是《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后由清朝賈存仁改編,改名《弟子規》
下面,我來說說《弟子規》中幾個典型的守則。
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雖小,但也不能善意妄為;物品雖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另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兩句話都告訴我一個同樣的道理:千萬不能以為事情很小,而可以肆意妄為,積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終有一天,會變成無惡不作的壞人。
親愛我,孝方難;親惡我,孝方賢。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親人疼愛自己,那么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親人厭惡、討厭自己,自己仍能盡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實的確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觸一個對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觸一個對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難的。父母養育了我們這么多年,恩情無以為報,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應該盡子女應盡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么難伺候,我們也要加倍孝順他們。
《弟子規》雖然是一部古人用來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則規范,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仍應遵守這些古訓,古人的守則規范,不要以為事小而可以擅為,也不要因為父母的脾氣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們更應該以《弟子規》來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弟子規》讀書心得 8
學校要求我們每個人要背誦《弟子規》,我已背完了‘入則孝’‘出則弟’,爺爺聽著我背書,問我:“父母責,須順承”是什么意思?我答不出來,因為我只知道死背書。所以爺爺為我借了這本有解釋,有故事的《弟子規》。從小我每個禮拜天去教堂,因為耶穌就是愛,圣經里有愛的教育。爸爸對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愛,這個世界就會美滿幸福!”
《弟子規》里有愛的教育,[泛愛眾]就播下了愛的種子,涌出了幸福的源泉,扣下了和諧的紐帶,打下了文明的基石!彩侨耍韵鄲,天同覆,地同載!覀兇蠹叶忌钤谕黄{天下,同一塊土地上,為什么我們不能相愛呢?
《弟子規》里有‘信’的教育,外國人最講誠信,圣經也教導我做人要誠實。
《弟子規》里有‘書’的教育,‘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教我要讀好書,不要迷戀網絡游戲。
《弟子規》里有‘親人’的教育,‘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嬖V我要結交好朋友,才能長進。
《弟子規》里有‘禮’的教育,如果養成每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的好習慣,還會牙痛和傳染禽流感嗎?
《弟子規》里有孝的教育,“父母責,須順承”嬌生慣養的我被父母寵了,昨天我寫字時,眼睛靠桌太近,爸爸責備了我一句,我就是不聽,還哭了。昨天我朗讀‘詞林采頡’,爺爺在旁邊監聽,我就不讓他看書本,爺爺說:“你不讓看書,我怎么知道你讀得對不對呢?”可我就是不聽!
從小到大,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爹媽叔姨為我付出多少,可我有孝順他們嗎?圣經里說神喜悅順服的人,我順服了嗎?今后要做順服的孩子,我要聽長輩的話。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泵慨斘曳_《弟子規》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中國文學寶庫中有許多珍寶:《大學》、《中庸》、《論語》……早已聞名遐邇。《弟子規》雖然不太出名,但是它卻給我很多啟示,也是我最感興趣,感悟最深的一本書。《弟子規》,顧名思義,是孔子平時用來約束他的弟子們的一些規定,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前者比后者更加全面、細致。《弟子規》在大到一個人的思想,小到一個人如何走路說話,都有一個詳細的規范。讓我感受最深刻的'一段話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币馑际钦f:當長輩站著時,你不能坐著,長輩坐著時,讓你坐你才能坐下。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要低,但是又不能太低,以剛好聽到為宜。長輩讓你進去時,你得快一點,讓你出去時,你要等他事情吩咐完再慢慢退出。長輩問你話時,你要站起來回答,并且眼睛要看著他?鬃尤绱私逃约旱膶W生,一定是別有用意,他要讓學生懂得尊敬長輩,這也是報答長輩的的方法。并且走上社會后也會懂得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
而現在的一些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太陽”,天天要家人圍著轉,只知道自己過得舒服,為所欲為,尊敬長輩又何從談起,長大以后又怎能在社會上立足呢?不尊重他人,也是不會得到他人尊重的。我希望大家都能讀讀《弟子規》,它簡單易懂,其中又蘊含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是一本很實用的書藉。
《弟子規》讀書心得 9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兜茏右帯吩鲩L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總是愛鬧別扭,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訴說,想想自己多不該啊,不擔沒有關心父母,相反卻總是帶給他們煩惱。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發愿:無論爸媽還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盡一份孝心,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在單位里與領導和同事共事總是很難相處,關系不和睦,入黨申請書總是在抱怨不公平,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績再突出,對領導不夠尊重,我行我素還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如果我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夠很好的協調好上下級的關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比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文,但力行,任已見,昧理真。”曾經的我便是那樣的人生,F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果教育他們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于心的人!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了無遺憾!
《弟子規》讀書心得 10
《弟子規》是以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為基礎的生活規范。它規定了學生的六門主修課和一門輔修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謹慎,言語要信用。與公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親近有仁德地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要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知識。今天,我讀了這本圣賢書
媽媽說,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弟子指的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孩子;一般來說,弟子可以說是每個人。為什么?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自然是學生。不管老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看什么是弟子規?規則是什么意思?是規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范。從這三個字,我們可以知道這本書的意思是什么?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我輕輕地翻開書,仔細地讀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是無比的贊嘆。
《弟子規》教會了我很多道理。在弟子規則中,我懂得孝敬父母和老人;與朋友相處要團結友愛;我也知道生活中一些必要的常識。以前和弟弟分蘋果的時候,從不謙虛。讀完《弟子規》后,我開始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首詩,于是把大蘋果給了弟弟。在過去,在爺爺面前,他夸耀自己的學習。讀完《弟子規》,我會想起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這首詩不見能。所以,靜靜地聽爺爺的教育。以前頭發不整就想出去玩。讀完《弟子規》,我會想起冠必正紐必結襪子與履,俱緊這首詩,于是,我紅著臉跑回家,頭發理好了才出來。以前不洗漱就想上學。但是讀了《弟子規》之后,我想起了晨必洗漱兼漱口便溺回這首詩《凈手》。當我挑食時,我想到了飲食勿揀擇食適可不要過則這首詩。當我粗心大意的時候,我想起了不要忙忙多錯勿畏難不要輕視這首詩……《弟子規》是教我們如何做人的基本規范。每個人都能理解你應該如何做人,這將提高你的個人修養。從長遠來看,社會會會有很大的進步,我們的國家會繁榮昌盛。
《弟子規》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它和我一起成長。
《弟子規》讀書心得 11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他的名字叫《弟子規》。這本書講的是做人的基礎,要孝敬父母和尊敬長輩。要認真學習,誠實做人。要熱愛勞動,整潔衛生。
孝順篇:是講要孝順父母和長輩,還要愛護幫助比你小的人。
尊長篇:就是講的要尊敬長輩,比如說,在坐下或走的時候要讓長輩先,自己后。大人叫你的時候是應該及時回答的,不能慢慢吞吞,或不回答。
慎行篇:穿衣服的時候,要穿的整齊,在小時候是不能喝酒的,早上起來的'時候,應該疊好被子,才能下床。下床之后,還要刷牙和洗臉等。
交往篇:做人是不能胡說八道的,而要誠實,也不能撒謊說謊話,做事的時候不要急。
學習篇:在學習的時候,是要一心一意的,而不能三心二意。在看書的時候要安靜,而不能吵鬧。在寫字的時候要寫得漂亮,而不能寫的很丑陋。借來的書,看完的時候,如果還想看的話必須先還回去,再借來看。
這本書是教我們怎么做人的。希望同學們都認真的讀,認真的做,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不信不立”。作為一名高級動物,一個人講究誠信是最基本的!靶拧贝┩溉说能|體,穿透人的靈魂,讓它奪目和耀眼。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本句話雖然短小精練,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撒過謊吧,有善意的也有惡意的,但如果張口就罵人,瞪眼就說謊,那樣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人敬而遠之,最后徹底不和你接觸。我希望大家說話要注意,都要說實話,但也不能太實在了。
我想六中對于口才教育是非常合格的。在六中的課堂,老師不僅教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嘴兒好,更應該誠實。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每天都有演講來鍛煉我們的勇氣,有時候輪到了自己演講的時間而沒有準備這又成了失信!兜茏右帯愤教會我們吐字要清晰,我們在回答問題時要保持洪亮的嗓音,聲音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小,應該讓師長們聽見。
犯了錯誤要及時承認,要敢于面對缺點,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斑^能改,歸于心。倘掩飾,增一辜”。只要徹底地改掉缺點,就還是一個好人。
讓我們一路守信地敲開人生生命之門吧!
《弟子規》讀書心得 12
幸福的生活又匆匆過去了。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讓末學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么天真無邪,一切都那么純真善良。這讓末學更加害怕放松和顫抖。對每個孩子、家庭和自己負責。
因為:童蒙養正圣功也。兒童是長養天性的時期,先入為主。他們現在是一杯水,一張白紙,給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言行總是影響著孩子們,我們的言行是由思想決定的,所以,最重要的選擇.就是擇念。所以面對孩子的種子.我們需要的是解決,而不是指責。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正如蔡老師所說,千萬不要沖動用事,用自己的看法下結論,否則會后悔莫及。一定要用理智和智慧來判斷。那么,要想有智慧,就要不斷學習中國圣賢的經典智慧,因為它是經過時間驗證的永恒真理和規律,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古今中外都需要。只有這樣的智慧值得我們用短暫的生命去追求和深化,這樣才不會走太多彎路,不聽老人的話,在我們面前受苦!
老師還說,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行為,行為決定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從個人到國家、社會,解決問題和沖突,只是在思考中。如果每個人從小就知道如何感激利他主義,我認為整個社會一定是和諧和完整的。
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傷害他人和自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它的根源仍然被欲望所移動。欲望是一個無底洞,是無盡的。我們應該教孩子們長期的美德,而不是欲望。
厚德才能載物。大學里說:有德,有人,有人有土,有土,有財,有財,有用,德者本也,財者終也。只有一個接一個,我們才能。
《弟子規》讀書心得 13
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
以前,我和同學之間不那么友好,經常和同學吵架,但是學了《弟子規》后,我不再那樣對待同學,同學們也和我和好了。下面我就給你們講講我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吧。
有一天,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學校,我見同桌沒有來,便把她的書給藏了起來。同桌來了之后,發現自己的書不見了,非常著急,問我見到她的書沒有。我說:“沒有啊!彼絹碓街保f:“那本書是我第一次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從青島讓人捎來的!蔽也恢滥潜緯鴮λ心敲粗匾,連忙把書送到她手里,并對她說,對不起。她見是我把書藏起來了,就一下子把我推倒了。“為什么我把書還給了她,還向她道了歉,她還要把我推倒呢?”我頭腦里閃出了一個念頭,就想和她講道理。就這樣,她一句,我一句,一直吵到老師來上課,我們才停了下來。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都故意不理睬對方,也不在一起學習和玩耍了。
直到我學了《弟子規》以后,我才知道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不應該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吵個不停,鬧個不停。并且,我主動向她道了歉。
最后,我們成了好朋友。從那以后,我和班里的每一個同學都很友好,我們一起學習、玩耍,別提有多快樂了!
《弟子規》讀書心得 14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受益匪淺,體會很深,而且從中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首先它教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一些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其次,我通過學習《弟子規》,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越來越懂事了。已經在有意無意間把書中學到的知識用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原來只要別人關心自己就行了,現在懂得了要關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周圍的'人。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還送給了媽媽禮物。媽媽病了,會主動端水拿藥給媽媽吃。以前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現在我會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時幫忙煮飯、洗碗、掃地和澆花;雙休日在家里洗洗自己的襪子,整理自己的寫字臺。
我學會了理解和支持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回家會有些晚,我不會著急,會自己自覺學習,完成好作業,如果遇到了不會、不懂的問題會自己打電話問同學。
我所取得的進步都是學校老師辛勤培養和學習《弟子規》所得到的結果,以后我一定更加認真的學習弟子規。
《弟子規》讀書心得 15
《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范。作為學生的我們,應當認真遵守《弟子規》中的每一條。
首先,我們應做到孝敬父母。現在,父母們都把我們捧在手心里,無比的疼愛我們,可有的孩子卻不知道感恩,目無尊長。
《弟子規》上說:“親憎我,孝方賢”,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不喜歡我們,我們還能做到孝順父母,那才是難能可貴的。更別說父母是那么的愛著我們,而我們卻不懂得珍惜父母對我們的愛。好像父母做什么事都是理所應當,我們為什么不替父母想一想?我們難道不應該體諒體諒父母嗎?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意思是:我們照顧父母時,冬天要讓他們溫暖,夏天要讓他們清爽涼快。早晨要向父母請安,晚上要幫他們鋪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體諒父母,尊敬父母。
不能給父母丟臉,照顧好父母,好好孝順他們。平時我們可以幫父母倒杯水,為他們捶捶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菜、洗碗,掃地……關鍵是不能一時興起,而要長期堅持,每天都把關愛像父母那樣回報給我們的親人。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對我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父母,用最優異的成績去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弟子規》讀書心得 】相關文章:
弟子規讀書心得09-10
《弟子規》讀書心得01-14
弟子規讀書心得02-01
《弟子規》讀書心得09-30
《弟子規》讀書心得(15篇)02-10
《弟子規》讀書心得15篇02-06
弟子規讀書心得(15篇)02-06
弟子規讀書心得15篇02-04
弟子規讀書心得精選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