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首先,感謝我們的工作室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在學習中可以相互監督、相互鞭策、相互扶持、共同成長,走向美好!
這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系統地讀一位教育專家的書籍——《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基于蘇霍姆林斯基30多年的經驗之談,都是具體的事例和方法,簡單易學可操作性強,比起一些只談高大上理論的課程具有更強的實用性。整本書按100條建議展開,這些建議看似是相互獨立的,實則是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
最后,就我已經看到的內容談幾點收獲。
01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要把愛融入進去,這種愛是對事業的愛,對人民的愛,對民族的愛,是無私的愛,但又不同于父母的愛,是有距離的愛。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孩子的天性是純潔的、要求上進的、可以教育的,不要把孩子分為三六九等。對后進生不教育不鼓勵,甚至挖苦打擊,讓其自生自滅。我們要對學習困難的孩子們施以合適正當的關愛,讓孩子自己相信自己,理解老師,一步一個腳印建立學習信心。
02
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
基礎知識如同大廈根基,但主要靠學生自己付出努力積累,因此我們要著重培養學生會學習的能力。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教師也要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的積累放在平時,養成自覺閱讀習慣,描畫重點、旁批感悟、點滴積累,把厚書變薄,溫故知新、聯系實際、遷移運用,再把薄書變厚。這樣以身作則,培養學生邊讀邊想和邊想邊讀能力以及書寫能力,讓教師的工作變得輕松,在上課時也更有精力分配注意力。
03
精細教學
針基礎知識如同大廈根基,但主要靠學生自己付出努力積累,因此我們要著重培養學生會學習的能力。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針對班上基礎和認知能力參差不同的學生,我們要把工作做細,精心備課、因材施教、分層訓練,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獲得成功的喜樂,我們的課堂就變得輕松愉快,自己也不會覺得疲憊。
以上是自己最近看書的心得,不妥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相關文章: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7-06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6-26
(通用)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8-08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范文06-07
【推薦】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6-30
給教師的建議教師讀書心得02-16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5-25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5-15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