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云邊有個小賣部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云邊有個小賣部的讀后感1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后悔了,因為這本書搶奪了我太多的淚水,心情突然變得低緩起來。在看《云邊有個小賣部》之前,我并沒有太多了解,看著書名的時候,我以為是很美滿的,結果越往后看,我就越難受。這本書看似是圍繞劉十三周圍的人或物來展開的,不過歸結還是劉十三自己的生活經歷。劉十三自幼跟著外婆(王鶯鶯)生活,王鶯鶯在自家院門開了個小賣部,王鶯鶯雖然說話粗糙,但是心里十分疼愛這個可憐的外孫(劉十三)。劉十三的媽媽很早就改嫁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劉十三為了媽媽僅留的一段話,他發奮努力學習想考取清華北大。雖然他很努力,卻沒有考到心儀的學校。但是劉十三在大學期間被他的女朋友(牡丹)出軌了,在送別牡丹的時候意外與兒時好友程霜相遇,程霜、智哥與劉十三一起去找牡丹做最后的決斷,也正因為這次決斷讓劉十三知道自己被出軌的事實,劉十三甚至和牡丹認可的男朋友(小平頭)廝打了一通。后來劉十三在工作上屢屢遭受挫折,被偶然來探望的王鶯鶯拉回山里。但當他再回到山里的時候,一些人和事都完全變了。劉十三自認為和他青梅竹馬的牛大田肯定會幫他的,結果應了程霜的話:“人是會變的”,后來劉十三又碰見了機靈卻又可憐的球球,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在程霜、球球、王鶯鶯的幫助下,劉十三的保險推銷逐漸見到了成果。而在這時,曾經的伙伴們卻一一離去......
這本書的文筆乍一看感覺比較接地氣,可是看下去又有一種文藝清新的感覺,人物形象清晰透徹。程霜是幸運的,卻又是不幸的,從小確診癌癥,但是活潑、樂觀、善良、為人正義爽快。她與劉十三一共有三次相遇:第一次相識,劉十三得知程霜活不久了;第二次偶遇,劉十三見證了程霜生命的奇跡,她撐了二十年;第三次相逢,在劉十三長大的地方,程霜幫助劉十三推進保險工作的進行。然而當劉十三去新加坡看望程霜時,卻只看見一幅畫名叫《一縷光》,程霜的生命里已不再有光。“少年的后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
劉十三最終也是完全忘記了曾經刻骨銘心的牡丹,只是程霜的悲傷,一直在劉十三的身上留著印記,無法消逝......
王鶯鶯雖然表面上霸道強勢,但她也有一顆溫柔的內心,她雖可憐但從不認慫。王鶯鶯年輕的時候遠嫁他鄉,丈夫去世之后被婆家趕走,回到了云邊鎮,后來一個人撫養劉十三長大,一個經受過世間苦難的女人。70歲的王鶯鶯獨自開了一天一夜的拖拉機把喝醉了的痛苦的外孫接回家中。然而王鶯鶯不幸的因為癌癥離開了人世間,我記憶最深刻是在王鶯鶯臨終前一直無意識的流眼淚,一直耀武揚威的王鶯鶯也是很脆弱的,“天太黑,走路害怕”深深戳動了我的心,劉十三從小依靠的外婆走了,就這樣令人心疼的走了。“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劉十三長大了,外婆卻隨天邊的云一起飄散了。
牛大田雖然是劉十三以為的童年摯友,但是長大之后小時候的情誼不復存在了,尤其劉十三去牛大田開的賭場請求幫忙的時候,牛大田一聽到劉十三窮了之后,立馬變得六親不認。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很常見,很久不見的朋友,排除少數真性情的朋友,只要斷了聯系,日后若相見張口閉口都離不開錢財,一般都會根據你的社會地位、收入等因素來決定對待你的態度,在此也不評論好壞,社交丑陋的一面而已。
球球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在她媽媽生大病的時候,以前跟她家借過錢的人都躲了起來,借錢不還,球球爸爸挨家討回借出去的債,卻沒有討到,最后花光了賣店的錢,家里再無他法湊錢,球球媽媽的病還是治不了,球球媽媽絕望跳河身亡。在球球媽媽去世后,球球爸爸帶著球球繼續討債,債沒討到,球球爸爸卻因受了太多刺激瘋了,球球為了照顧爸爸,拒絕了人家的收養。后來球球爸爸失控砍了人,被警察無奈擊斃。球球沒有了爸爸,進了福利院,就這樣球球也離開了劉十三。我猜球球的家庭應該是個善良的家庭,因為他們也曾經幫助過那些困境中的人們,但是被救助的人們不僅無一點感激之心,在球球的媽媽急需要錢救治的時候,居然耍賴躲起來不還給人家錢,這也是一種現象吧,善良不一定會得到善報。我覺得善良不能是盲目的善良,善良之舉只給有德之人,。我們仍要保持善良的秉性,但在幫助他人的時候一定要理性,在討求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的時候不要懦弱,要有原則性的維護自己的應有權利。
而劉十三大概代表著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我們都曾有雄心壯志,我們都渴望著去大城市追求自己的美好未來,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各種不順利都在慢慢消磨著我們的斗志。劉十三或許還幸運一點,開始的劉十三至少有智哥這個朋友陪伴,可以互相傾訴,但是后來智哥離開了他,劉十三在外面的世界里孤身一人 ,被外婆強制拉回家鄉之后,他慢慢感覺到了家鄉的溫暖,身邊的人的可貴。但是沒有什么是永久的,或者說是很短暫的。在他周圍的一切開始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他的.外婆、程霜、球球漸漸的都離開了他,就感覺很讓人惋惜。其實想想,生活不就是如此嗎?給你時間珍惜的時候,你拼命追求你所謂美好的事情,可是當你認清現實的時候,分辨出你最重要的人是誰的時候,你又沒有多少時間來珍惜了,甚至沒有了機會。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山和海,在生活中,我們的那縷光似乎從來未斷過,只是給我們光的人一直在變,我們舍不得曾經的光,更舍不得曾經的人,但是我們現在我們只能祝福那些遠離我們的人,因為思念,或者說曾經擁有過。
晝夜交替的不僅僅是常規的自然現象,更是我們人生歷程的記錄表,它記錄著我們的悲傷和希望。黑夜當然是不討喜的,但是白晝卻是一直帶給我們驚喜的,雖然白晝里都會有陽光,但是每一天的陽光就像每個階段的好朋友一樣,他們溫暖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不再孤獨。即使他們有一天會離開我,但是我會在心里留住每一天的陽光,如此的絢麗燦爛,如此的讓人難忘。生命還在奔跑,陽光還在繼續,我們沒有理由因為一些失去的美好而停止前進,我們不能辜負失去的美好,同時也不能讓未來的美好失望......
雖然表面上劉十三是這本書的主角,但我覺得這本書中沒有絕對的主角,書中的王鶯鶯、程霜、球球等人都是主角,他們一起構成了劉十三生命中寶貴的一束光,然而在他們的生命中又何嘗沒有光?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我們的生活從來不是普通的,既沒有普通的地方,也沒有出眾的地方,讓我們生命中的光一直延續下去的地方就是寶貴的。建議淚點低的伙伴們準備好紙巾再閱讀這本書,別和我似的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還找不著紙巾。我覺得《云邊有個小賣部》很貼近我們的生活,正在上學的小朋友們可能沒有多大體會,但是一般工作之后的人們多少都會有些感觸的,因為這本書真的很現實,建議大家有時間閱讀一下,很清晰、很接地氣的一本書,好評!
云邊有個小賣部的讀后感2
少年人總是被告誡,要努力讀書,要考個好大學,要找個好工作,卻很少有人提醒他們,并非每一個理想都能成功實現,并非所有的未來都會斑斕多姿。而在你探索新世界的時候,時光之河也會奔流而下,許多珍貴的人和事都被卷在里面,或許再也找不見了。
劉十三就是這樣一個少年人。自小生長在云邊鎮的他,與外婆王鶯鶯相依為命。王鶯鶯靠開小賣部維持生活,劉十三卻不愿意成為小賣部的“繼承人”,更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困在鄉村,所以他出去打拼,出去賺錢,卻是創業失敗,被外婆“綁”回了小鎮。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劉十三在故鄉重新開啟自己的保險事業。開始的時候,他一門心思想要簽更多的保單。但當身邊的人因為各種原因逐漸離開時,他才慢慢意識到,比起賺大錢,生命中還有太多值得熱愛、值得追尋、值得珍惜的東西。
文中有個片段至今還歷歷在目,我當時讀到那兒的時候鼻子一酸,各種復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差點哽咽。其實那是一段外婆說給劉十三的話,可能因為我從小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看那段話時,心里的防線像是被撞擊了一樣,特別壓抑。
小時候,我特別期待長大后的摸樣,想象著自己會坐在哪個辦公室里,想象會住在哪個地方,想象著一切。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逐漸害怕長大。這或許是因為我慢慢了解到成人世界的不易與艱辛,又或許是其他,思考了許久,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開始有了“離別”的概念。就像書中的劉十三與外婆,與程霜,愛你的人或你愛的人終會有一天離開你。
我相信劉十三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新年的雪夜。他將燈籠系在腰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雪向山頂攀爬,為逝去的外婆點亮回家的路。這一夜,舉國祝福,闔家團圓,歡聲笑語灑滿街道,但他劉十三卻沒有家了。
王鶯鶯對外孫的認知從來都是透徹的。雖然在外人面前,她從不吝惜對劉十三的夸獎,但她始終知道,自己的`孫子是一個性格綿軟的哭包,擔不起大事。所以在患病之初,她不敢將自己的病情告訴還在城里打拼的劉十三。但她還是想再看看劉十三,她知道她的人生沒有多少時間了。于是,她駕駛著拖拉機,找到劉十三說過的地址。王鶯鶯對抗不了生死,她只能忍痛將劉十三從城里拖回來,再拼盡最后一絲精力為劉十三安排好在鎮里的事業與生活。
外婆走后的那個春天,劉十三遵循錄音里的囑托,用老李留下的錢為鎮里的學生買保險。從前密謀吞錢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但這一次,他不會再惦記這份錢,他會認認真真地成全老人們對云邊鎮的心意。劉十三終于長大了,但那個總是坐在貨架旁聽收音機,在廚房里燒美味的泡椒江團,偷偷在他行李箱夾袋里塞錢,舉著笤帚滿鎮子追他,在云邊一家小賣部搬箱子等自己外孫回家,信誓旦旦地說要永遠陪著他的王鶯鶯,卻再也找不到了。
滿身缺點的劉十三,在人生路上走得磕磕絆絆,但或許正因為這份不完美,他的故事才更加觸動人心。每個人都希望能活成熱血漫的經典主角,但事實上,我們之中的很多人,或許都不得不接受,自己只是蕓蕓眾生的一員。就像劉十三,時而奮斗,時而懶惰,時而積極,時而頹喪,沒有聰穎的天資,也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但誰又能說,劉十三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呢?所以,無論是什么樣,我們都要抱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好好珍惜如今的生活,好好愛你想愛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后悔。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在我們的路上,從未斷絕。
努力描繪屬于自己的人生吧,帶著那些愛我們的人給予的光,堅強地迎接明天與未來。
1、《云邊有個小賣部》簡介
20xx年7月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嘉佳。
本書講述了云邊鎮少年劉十三的成長故事。少年劉十三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努力讀書為了離開小鎮,追尋遠方與夢想。在城市里四處碰壁受挫的劉十三回到了小鎮,與少時玩伴程霜重逢。小鎮生活平靜卻暗潮洶涌,一個孤兒,一場婚禮,一場意外,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為了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劉十三拼盡全力,卻不知道,生命中更重要的正在離自己而去。
張嘉佳,1980年6月22日出生于江蘇省南通市,作家、編劇、導演,畢業于南京大學。出版作品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讓我留在你身邊》《幾乎成了英雄》等。
2、熱血漫
即熱血動漫,令人熱血沸騰的動漫,是動漫的一種。貫穿著“友情、努力、想要勝利”的精神,宣揚勇敢、善良、奮斗、努力和責任,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讀者都能在熱血動漫中找到共鳴的角色。該類動漫的主角多為少年,講述主角及其伙伴一路成長,為夢想奮斗的經歷。可以說,夢想,友情,戰斗(也可指為學業,愛好奮斗)是三大主旨。
少年立志當拿云,未來斑斕多浪漫;誰知云邊相依命,并非熱漫經典角。“人總是被告誡,要努力讀書,要考個好大學,要找個好工作,卻很少有人提醒他們,并非每一個理想都能成功實現,并非所有的未來都會斑斕多姿。”追去總向完美,而現實總是殘缺;反過來說,因為現實殘缺,所以追求完美,在這個意義上,接受自己只是蕓蕓眾生的一員,卻依然熱愛、追尋、珍惜值得的東西,這就具有了存在的完美的價值。如此,滿身缺點的劉十三,其人生不僅值得一過,更值得借助悲傷和希望編織的那縷光觸動人心。
外婆說給劉十三的話觸動了你的同理心,讓你鼻子一酸,體會“離別”的概念,這其實是復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的少年的豐富與成長。而從期待長大到害怕長大,這恰好說明,人生擔當不是說說口號,表表決心,而是需要經受錘煉的。
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其特殊性,經歷的過程體現著各自的生命價值。“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重溫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里的名言,愿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的熱血漫的主角。
云邊有個小賣部的讀后感3
“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這是他曾日夜相見的山和海。在遙遠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有他未曾見過的山和海。”后來,他才知道,有些告別,就是再也不見了。——題記
你叫劉十三,在保險公司試用了三個多月,沒有賣出過一份保單。你極具突破性,連續度過各家公司的試用期,沒有獲得一次轉正的機會。你也不是沒有努力過,可就如從前一樣,你沒有得到回報。
你的母親在你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去了她心目中的遠方。你的外婆叫王鶯鶯,你向來不叫她外婆,只是叫王鶯鶯。你出生在云邊鎮,家中有個小賣部,叫做鶯鶯小賣部。你的母親希望你去清華北大。你便發了瘋一般努力,刻苦奮強,但還是只上了京口科技大學。
大學期間,你有一個好看的女朋友,你為她拼搏,在心中不斷描繪著你和她的未來。你就那樣癡癡地幻想。劉十三,你看見她戴在手上的戒指了嗎?她是你兩年的女朋友,卻在兩年的許多清晨才回到學校,徹夜未歸。你卻自欺欺人的認為她在勤工儉學。在她生日那天,她對你說,分手吧。她要去南京了,和另一個男孩子。天空中仿佛有一萬滴眼淚墜落,說,再見。
從前的從前,也有一個很美好很美好的女孩子,她叫程霜,她也很好看,像個霸王一樣,堵在上學途經的橋前,向你要早餐。后來的后來,她走了,你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但你知道,醫生說她活不了多久。你看見她給你留的'紙條,她說,下一次,如果遇見,她做你女朋友。過了好久的好久,你還是記得那個夏天,那個女孩眸中的閃爍。
你悶頭喝酒,喝醉了,像個孩子一樣念著王鶯鶯。她開了好久好久的拖拉機來見你,又開了好久好久的拖拉機把你綁回家。她一邊哄著你,一邊心酸的落淚。
后來,你再次遇見了程霜,那個你以為去世的女孩,她笑得那樣明媚,只是你心中全是你的前女友。你的上司,換成了你前女友的男友。他嘲弄著你,炫耀著他和她的如今。你立下一個夢,要賣出一千零一份保單。那個笑容燦爛的女孩,說,她會陪著你,一起賣保單。就像過去的你,一直陪著她,為她帶早餐那樣。
再后來,你發現你的昔日玩伴早已混得風生水起。你去見他,卻被冷臉相見,你也只是苦笑。你幫他出主意,幫他追到了他的她。望見他們終于排除萬難在一起。劉十三,你會不會想起那個她?
半年前的五月份,那個在你眼中會一直陪著你的王鶯鶯去了一趟第一人民醫院。惡性腫瘤,肝癌晚期。老太太只有半年了,她決定誰也不通知。“如果劉十三知道她生病,恐怕要哭昏過去,她這個哭包,做起事綿綿軟軟,讓他做決定,還不如自己來。”70歲的她跌跌撞撞地尋找外孫,那個晚上的拖拉機背后,是她心中對你放不下的眷戀。她的淚水和汗水滑過了皺紋。
你與王鶯鶯告別了,在臘月二十三。“祖祖輩輩葬在這里,才叫故鄉。”你守著她,沒有掉下一滴眼淚。程霜就那樣陪著你,和你一起見證你的悲傷,然后一起守著老太太的靈堂。
恍惚記得,很久很久以前,你問她“王鶯鶯,為什么天空那么高?”老太太回答:“你看到云沒有?那些都是天空的翅膀啊。”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很多事情已經很多年。
或許是你的命運注定悲慘吧。那個始終陪著你的女孩子,自小有絕癥,撐了二十多年,她要去做手術了。她這一輩子,就出了三次醫院,一次四年級,一次二十歲,一次就是現在。“真好啊,每次都可以遇見你。”
她給你留了兩句話。“第一句,別來找我,如果我活著,肯定會來找你,不管你在哪里,我都會找到你。第二句,如果下次相見,我們就結婚吧。”
你用力點頭,腦海中滿是她笑容滿面,伸手比畫,雙臂張開的樣子。
但是后來,你沒再見過她。
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九日,你來到了新加坡。那是程霜父母住的地方。你按下門鈴,就像每個男孩子第一次上女朋友家里那樣,對開門的中年婦女緊張地說:“阿姨好,我叫劉十三,程霜的朋友,想給她過生日。”
那個中年婦女輕輕柔柔地說:“你就是她生前一直提起的劉十三啊。”她眼中淚光閃爍,“你不聽話哦,她不是讓你別找她嗎?我跟她打賭,你一定會來,看來我贏了。”
你的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那個溫柔了你的歲月,驚艷了你的時光的人,也像老太太那樣,離開你了。
她離開你之前,笑著對你說:“因為你呀,是我生命中那么亮,那么亮的一縷光。”
她給你留了一幅畫,畫名叫《一縷光》。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你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告別,看見過了太多太多的眼淚。劉十三呀,那個女孩曾披著滿身燦爛,對你說:“你是我的一縷光。”她又何嘗不是你的一縷光。你是否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回想起你的女孩。
你告別了許多人,卻仍戒不掉心中的詩和遠方。一千零一份保單,不再遙遠。可過去那段艱難的時光里,始終陪著你的兩個人,卻鉆進了歲月里,消失了痕跡。
“有些人刻骨銘心,沒幾年會遺忘。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旁。”
文字的背后是悲傷、希望與告別。總有些人會在你的腦海中留下印記,揮之不去。你可能會絕望,但路上總有一束光,帶著你去見你心中的山和海。你總會與它告別,然后去追另一束光,同時回想你的曾經。
人生是一列向前開的火車,到站了,總有人要下車,你無法挽留,只好揮手說再見。或許再見,是再也不見。
“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后一面。”劉十三告別了過去,他相信總有一天,會重新遇見。他是江南里走來的白衣少年,卻敵不過她的告別……
在遙遠的遠方,有一個小賣部,里面有一個少年,叫劉十三。他告別了許多人,也與好多人告別。他在等,等一個早已與他告別的女孩子與老太太……
向光而行,告別曾經。
他被迫告別,笑得苦澀。(黃盈嘉)
云邊有個小賣部的讀后感4
今天我想把之前沒說完的話說完,沒寫完的字寫完,話說到一般終究不會痛快,字寫了一半,總歸心里癢癢的。主角還是劉十三,我想說說他那哭笑不得的愛情與支離破碎的親情。
劉十三很不幸,他的不行有普世性,也就是很多人都擁有這樣的童年,在一個偏僻的小鎮,叫云邊鎮,和自己的姥姥一起生活,父母不在身邊,一個人獨自探索這個世界,父母或者是因為忙于工作,或者是忙于其它比陪孩子重要的事請,劉十三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位,他的父親是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錢,母親沒有臉繼續呆在這里,也只好遠走他鄉,他還有姥姥,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吧。姥姥不溫柔,在這個溫柔的南方小鎮中,顯得如此突兀,每次劉十三出格的行為都會招來姥姥的棍子。這個堅強的老人,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女兒,守著外孫在云邊鎮堅持著,為得就是讓孩子能出人頭地。老天是有幽默感的,劉十三很努力,但是這樣的孩子能如何呢?一直努力,劉十三堅信只要不打開窗簾天就沒有亮,他就仍有時間多背些題,不會的題就背下來,那有如何呢?還是沒有考上清華或者北大,去了京口的一所專科。寫到這里讓我想起曾經的一些過客,說出來有些殘忍,他們在我的記憶里已經沒有什么血肉了,只是一個符號,當我們都熄燈睡覺時,他們在用手電筒在被窩里看著自己的書、借來的筆記,可憐的成績單無法匹配他的努力,不知道歲月的蹉跎中,他們是否一如既往地與命運抗爭。
繼續聊咱們的主角劉十三,他的存在也許即使作者為了增加大家幸福感。他真的太不幸了,可是又太幸福了,這很矛盾,說他太幸福因為他有位愛他的姥姥,還有一個不是愛人勝似愛人的女孩兒——程霜;他的不幸是因為他喜歡牡丹、他雖努力卻仍一事無成。程霜是來小鎮探親的,來云邊鎮體驗生活的女孩子,她蠻橫、暴力,搶劫劉十三,而劉十三卻不反抗,被搶劫后還絞盡腦汁地給她弄好吃的。直到劉十三偷了外婆的酒,二人酒醉之后,女孩兒趴在男孩兒的背后,哭訴自己要死了,僅剩兩個月的生命,這是他們的初識——僅有兩個月的時間,程霜就離開云邊鎮了,留給劉十三一張紙條:“喂!我開學了。要是我能夠活下去,就做你女朋友。夠義氣吧?”,這也是劉十三的幸運。而牡丹則是劉十三追求的`女孩兒,她有自己的情人,但是還是和劉十三交往,笨笨的劉十三竟然沒有發現,也就是在全完不知情的情況下當了第三者。留一下一個問題:劉十三算不算受害者呢?沒法評說,但是事情總有真相大白的時候,當劉十三萬念俱灰的時候,程霜居然出現了,本該只剩兩個月生命的女孩子,兩個人再一次的相遇也是同樣戲劇性,帶著劉十三去找牡丹,這事讓人哭笑不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當了奸夫,難道要給自己的知情權討一個說法?每當讀到這里我都會笑出聲。高潮來得如此突然,劉十三居然和人家的正牌男友打起來了,沒用的劉十三,打架都打不贏。當然這次去見牡丹并非沒有收獲,比如劉十三因此差點錯過補考,并且補考失敗,在考場放聲痛哭,著實讓監考老師和一同補考的同學驚慌了一回。不得不承認咱們的主角劉十三同學還真是打不死的小強,排除想要活下去的生物本能,還有就是從未對生活放棄希望。這是我喜歡張嘉佳的原因,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喜歡讀張嘉佳的書呢?
劉十三有個外婆,從小失去父母的劉十三與王婆王瑩瑩相依為命,王瑩瑩不止要扮演慈母對劉十三百般呵護,有時候還得扮演慈父教育劉十三當一個有出息的人。大實話中有句話這么唱:“父母親,說也不算親,父母不能永生存。”王瑩瑩七十幾歲得了癌癥,得知自己只有半年的時間了,獨自一人開著拖拉機行駛一夜從市里接回了因感情與事業雙重失敗而買醉的外孫。王瑩瑩心疼外孫,聽著外孫的哭訴,王瑩瑩帶著外孫回到了家中,誠如古人言:人窮則返本。正如在外漂泊、打拼的人,事業不如意,都會想著給家里打一個電話,家才是情之所系,家是哪怕你再落魄都會無條件讓你回來的地方。
又回到云邊鎮,又是王瑩瑩的小賣鋪,這次劉十三又遇到了程霜,王瑩瑩很喜歡這個準孫媳婦兒,中秋節,明月掛在天上,桂花飄香,王瑩瑩含笑看著程霜與劉十三“打情罵俏”,情倒是沒有,打倒是真的。
前幾天讀資料,發現一個統計特別真實,同時也特別幽默,就是人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我自顧自笑了很久,每個人都可以活到死,人類文明史也已經幾千年了,從沒有一個人活到今天,活著的終點都是死亡。王瑩瑩的時間到了,我們小時候應該都有過長命百歲的愿望,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永遠陪著自己。劉十三小時候也許過類似的愿望,此時傷心到麻木,新年之前,鞭炮聲送來了喜氣,卻吹不散小賣鋪里的悲傷。程霜一直陪著劉十三,她知道劉十三很脆弱,擔心他想不開。劉十三鄭重表示自己會活下去,讓程霜回家吃飯,自己在這里等她。
云邊鎮有掛燈籠的習俗,和東北“燒天梯”有些像,目的是讓已故的親人找到回家的路與升天的路。新年的大雪不曾停下,劉十三順著山坡爬,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半山腰的時候,鞋就丟了一只,掛上了一盞燈籠,我們的主角倒下了,像戰士一樣。程霜竟然找來,一邊哭一邊埋怨劉十三:“我知道你會上山來掛燈籠,讓外婆找到回家的路。”
程霜陪著劉十三度過了那段最悲痛的時光,程霜還是離開了,并且還是對劉十三說:“前兩次不算,這次如果我還活著,我就做你女朋友。”很多人都希望有這樣的紅顏知己吧,不會對你多好,但是不會讓你死得很慘。
幾年后,劉十三找到了程霜的家,道明來由,程霜的母親請劉十三給程霜上香。活人是不會接受上香的,相框中的程霜微笑地看著劉十三,程母給劉十三程霜生前畫得一幅畫,畫下有字: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之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所有我能做的了。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悲傷似乎已從紙張中飛出來,劉十三是否泣不成聲,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王瑩瑩與程霜都希望這個運命的弄潮兒能活下去,哪怕是為大家多提供一些優越感。《孝經》中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我想過好久,最近得出的結論就是人類需要延續,而我們的祖輩是用我們的眼睛看著這個世界,通過我們的雙手觸碰這個世界。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生活可能會枯燥,也許這也正是生活的魅力,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我們該追求的境界。正如《曾國藩》一書中所言:含雄奇于淡遠中。最后借張嘉佳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寫給我們所遇見的希望與悲傷,和路上從未斷絕的一縷光。”
【云邊有個小賣部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書筆記12-04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書筆記【熱】08-24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書筆記(通用42篇)10-29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02-18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書心得02-17
讀云邊有個小賣部有感06-03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書心得02-25
讀《云邊有個小賣部》有感06-17
讀《云邊有個小賣部》有感[優秀]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