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阿q正傳讀后感
阿q正傳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8-25 00:26:55
  • 相關推薦
阿q正傳讀后感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阿q正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阿q正傳讀后感1

  《阿q正傳》,魯迅代表作之一。寫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發表于北京《晨報副刊》,后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后一個畸形的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人民的真面貌。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和經濟。而《阿q正傳》也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共九章,采用章回體的形式寫成的

  文章主角,阿q的性格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末代‘農民’的形象,他有農民種地就是種地,鋤地就是鋤地的優點,也有當時人們所具有的缺點,自私、保守、愚蠢的缺點。

  而文章最主觀的還是啊q的那種‘精神安慰’的做法,他的'想法可笑又可贊。在文中阿q以一種即使現實中以失敗者的身份存在,然而在精神世界中仍然要以‘最高者’自居。從文中;結果往往是輸。輸的時候對自己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心里充滿了優越感,如果優越感被粉碎了,他就又想:我是個“能夠自輕自賤的”大人物了,便又心滿意足了;這時,小尼姑走了過來,這下好了,阿q對她又是罵臟話又是掐臉蛋,終于覺得剛才的憋氣都散了,又充滿了自豪感。

  在文中的這兩小節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阿q那種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輕自賤、畏強凌弱、忌諱缺點、以丑為榮等種種手法來自欺自.慰的行為。

  我們常說一個國家的形象是由人民決定的,而文中阿q表達的是什么!懦弱、自私、保守、自給自足?而在那長達8年的戰爭,我們取得的不僅是勝利,還有一次偉大的蛻變。我們變了變得自立、堅強、強大。

  戰爭是的確是令人憎惡的存在,但你不能否認我們在戰爭的見證下,成長了。

阿q正傳讀后感2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我發現他筆下所描寫的阿Q是舊社會的腐敗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阿Q正傳讀后感感。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了人性的善良與丑惡。在這篇小說中,我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精神勝利法”,這是一個要不得的方法。

  “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種種挫折后所發明出來的東西,其高明之處在于遇到困難就逃避,不想去真正地解決問題,不找問題根源所在,只能轉身就跑,讀后感《阿Q正傳讀后感感》。如果我們讀書用“精神勝利法”,就會在同學當中無法立足。而小說中的阿Q為了減輕外來的壓力,他只能用自欺欺人的辦法來逃避現實,以自負來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使自己永遠活在自己所編織的美妙的虛幻世界里。

  自己明明處于劣勢,但因為外在的種種挫折,無奈中,于是只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慰籍,但這畢竟是一種自我麻醉的辦法罷了,它并不會使自己更強。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沒有屬于自己的土地,他只能賣勞力生活,經常做短工,別人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還要接受有錢人的欺辱,以及村里人的戲弄,這個現象讓我十分氣憤,如今社會也有類似現象發生。

  看完這本書,我體會最深的是:不論何時何地,我們應不要逃避現實,而是要敢于面對困難,打倒困難。其實,這也是魯迅先生所想要告訴我們的。

阿q正傳讀后感3

  本書的作者是魯迅,一直聽說其作品難以讀懂,故此次想領略一番。這本書的章節有我們熟悉的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等。

  一開始講述的是狂人日記,當我讀這一章節的時候,我感到滿滿的都是吃人的味道,幾乎可以說每一處都時時刻刻在講述一個群體想去吃掉個體。里面主人翁是一名被吃者,主人翁發覺自己可能被眾人當做吃的對象時,十分害怕,即使看到路上的小孩還有狗,都認為他們那眼神是極度想吃掉自己的眼神。表面是吃人,個人覺得更多的是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整個基層人民的困苦。

  接下來便是講孔乙己,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名老實人,識那么幾個字,但往往大街小巷的人都想看他笑話,從不欠飯錢的他,當老板說出“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就知道,孔乙己也許已經死了。在講“藥”這一章節時,小孩得病了,長輩是給他吃“鮮紅的.饅頭”,以為人肉包治百病。可看出當時人們思想封建腐朽,迷信。

  到了阿Q正傳,我覺得這個人是當時時代基層人民的縮影。文章中阿Q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那所謂的精神勝利法,被人打了,總有安慰自己的理由,給人一種軟弱的感覺,其實那是當時中國人大部分人的劣根性——軟弱。當他知道自己應結婚生子的所表現的魯莽行為,以致被雇主趕出家門,到后來選擇到城里去偷東西,變賣成銀兩,這是他的中興時期,但偷東西總有破綻的時候,從此走向末路。

  到了鬧革命,想投降于革命黨的阿Q,最終卻被革命黨游行示眾殺了頭,這無非是在體現,當時的社會,槍打出頭鳥,鬧革命就會被殺死。槍斃前,阿Q并沒有說救命,也意味著革命勢在必行。

  以上便是我看這本書以來,最深刻的感想。

阿q正傳讀后感4

  學完《一件小事》,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經典之作《吶喊》中的另一個故事:《阿Q正傳》。故事中的主人公阿Q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阿Q的角色十分可悲,但卻是當時社會的縮影。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Q使用的精神勝利法。阿Q雖然只是個農村里底層的短工,卻鄙視城里的其他人,狂妄自大。比如他因為窮而娶不到老婆,卻說道“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

  阿Q可笑,但其實也是個可悲的人物:他總是受到其他人的欺凌,特別是來自有錢人的。可是他的貧窮和地位決定了他只能被他人欺壓。阿Q被欺辱后為了取得精神上的勝利,而發明了“精神勝利法”,只是為了用言語自欺欺人來安慰自己。處于社會的底層,又被別人看不起,只能通過自我麻痹來催眠自己,讓自己心里好受一點吧,可是這樣的做法終究只是自己騙自己罷了。如有一次,他被別人打完了,卻心滿意足的`自我安慰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后來他被其他人打的時候,又自我催眠道:“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牲畜”。

  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可悲的,也讓人覺得很心酸,因為打不過別人,所以只能靠精神勝利法來逃避現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自己被打了心里還能也只能得到一絲絲安慰吧。

  后來,阿Q進了城后賺了點錢,別人對他的態度就截然不同了,就連有錢人趙大爺家對他的態度也改變了,都對他恭恭敬敬的,還主動要買他的東西。我認為這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有錢人能受他人的尊敬,而窮人只能受他人欺凌,反抗不了。阿Q沒錢沒勢時,受盡富人的欺凌,而賺到錢后對他的態度又不一樣了。

  《阿Q正傳》這個故事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弊處和人性的善良與丑惡,是當時老百姓生活的縮影。

阿q正傳讀后感5

  阿Q是個可憐人,可他又不值得我們同情。若是同情,那需要同情人的實在太多太多,因為許多人都很阿Q。我讀出了一種歪七扭八的病態。阿Q有病,不只是頭上的賴瘡疤,周圍的人也有病,病情頑固,竟也傳到了這個時代。

  阿Q的精神勝利法大家早有耳聞,講好聽叫知足。可仔細思量,背后隱含的確是實力不足的咬牙切齒。打架打不過別人,便在嘴上占便宜。在形式上失敗了,但在精神上勝利了,于是心滿意足,自得其樂。這精神勝利法在今天有沒有?有。我曾看過這樣一個報道,在老北京的茶館里,上演話劇,劇中一個中國人對著一個美國人說,你們美國的歷史才倆百多年,還沒我們中國人養鳥的時間長。臺下引來一片叫好。您看,這病埋的夠深吧!非但往回看的精神勝利法無意義,往前看的精神勝利同樣萬萬要不得!

  啊Q欺辱小尼姑,響響亮亮欺軟怕硬,已獲他所謂的“成就感”。中國國足好像也這樣。前些日子的`亞洲杯,且把印尼國足當做小尼姑,中國國足當做阿Q,后來中國國足完勝,信心膨脹!采訪不可避免,回答“我們盡力了”,推卸責任也是不可避免,不說中國足球有頑固弊病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中國足球確實有病啊!

  許多的個體阿Q病態存在于周圍人群中,一些風氣又如何不阿Q?于是也就有了開頭的例子。遺傳病也好,亞文化也罷,至少我們目前不能否認他的存在。我們遠離了那個時代,但阿Q似乎離我們并不遠。我想,應該到了下點猛藥的時候了吧!

【阿q正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阿Q正傳》讀后感07-07

《阿Q正傳》讀書心得10-28

讀《阿Q正傳》有感01-11

《阿Q正傳》讀后感15篇10-16

《阿q正傳》讀后感(精選25篇)08-16

《阿Q正傳》讀后感[實用15篇]08-16

我的Q寵作文02-10

《j q x》說課稿01-25

情侶q名560個06-2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一级视频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啊v手机在线观看 | 香蕉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