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科學家故事讀后感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10-06 17:51:23
  • 相關推薦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家故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

  《科學家故事100個》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講述了一百多個關于科學家的故事。

  科學家的一生是漫長的。《科學家故事100個》只選取了科學家一生中有趣的一個故事,仿佛用照相機拍下科學家一生中精彩的鏡頭。

  《科學家故事100個》已被列入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閱讀研究所推薦的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三十種之一。

  選取科學家一生中最有趣的一些故事,仿佛用照相機拍下科學家一生中最精彩的`鏡頭。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么勤奮,惜時如金;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么勇敢,知難而進;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么謙遜,永不滿足;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么好學,孜孜不倦;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家是多么堅定,捍衛真理;從這些故事中,你將可以學習科學家的種種優秀品質,進而向科學的高峰進軍。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附有科學家的畫像,科學家的簡歷。這樣,你還可以知道科學家是什么長相,他的簡歷和對科學的貢獻。

  不論哪一位“大科學家”,都曾是“小科學迷”。愿你讀了《科普系列:科學家故事100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成為一個“小科學迷”。長大了,為祖國的科學事業作出大貢獻!在這本書里,作者向讀者介紹了古今中外100多位科學家的故事。

  這些故事短小、生動、有趣,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科學家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2

  在這幾天,我閱讀了葉永烈寫的葉永烈講訴科學家故事100篇這本書。科學家故事100個里講的都是名人,他們各自都發明了東西,讓現在的我們帶來了幸福。

  里面一個個故事吸引了我,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里面寫的是牛頓請來一個還就沒有見到過的`一個老朋友。他端來了一盤燒雞給老朋友吃,后來他說要去拿東西了,但是老朋友見他好久也沒有來,就自己先吃起了燒雞,再等一會兒,牛頓從實驗室里走了出來,打開盤子,見里面有骨頭,牛頓一拍腦子,說我聽好了飯了,我記性怎么這么差啊,說完,又回到研究室里,讀到這兒,我的心被打動了,牛頓學習是這么嚴謹認真,一絲不茍我要學習牛頓那樣可貴的精神,我再往下看,牛頓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可是我看到最后,但是我真有個小問題憋在心里,為什么牛頓會發明望遠鏡,他這種東西是哪來的?他怎么會發明,他成功的目的是什么?科學家故事100個 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讓我們懂得許多道理。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3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很久,一本記錄這個個科學家的故事的書,那本書并沒粘多少灰塵,我將它放在最上方,經常閱讀,在那一刻,我的心才能平靜下來,

  今年是20xx年了,記得我最后一次翻開時,正是20xx的2月,我又一次摳響了通往科學的'大門,我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

  翻開第一頁,很普通,是一面目錄,上方寫了即將為我們講故事的名人名字,而研究鐳的居里夫人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能夠救治病人,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是極具危險的,而居里夫人卻為了人民的安康開始研究鐳,在研究過程中,居里夫人沒有一絲失望,居里夫人幾乎把所有時刻放在了研究上,雖然居里夫人并沒有像牛頓那樣不吃飯,但發奮了過后的結果是好的,居里夫人研制出了鐳,給社會帶來了便利,但這位在科學上堅持不懈的女強人卻永遠的離開了,頑強拼搏不正是這篇故事所告訴我們的嗎?

  不管是誰,只要有一顆真誠對待的心,我就會堅信,我們也能夠為社會作出偉大的貢獻!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4

  最近,我在暑假讀了《大科學家講小故事》,有了很多的感悟和啟示。

  《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只要講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換舊畫時從梯子上摔了下來,他覺得好奇,便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這個想法對他研究相對論有很大的啟發。愛因斯坦十分珍惜時間,一次發在等學生,朋友看見了,誤認為他在揮霍時間和青春,他卻不以為然,說自己得出一個出色的想法。無論在成名時還是在成名后,他總是穿著一件大衣在街上行走,朋友們都很疑惑,他卻處之泰然。

  再看看我們,生活在溫暖舒適的家庭里,既怕苦有怕累,老師不能持之以恒地發奮學習。做數學題遇到難題,不勤于思考,不會的就往旁邊一扔,或者抄別人的答案。愛,真是太不應該了。自從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懂得了只有請與思考成功才會和你握手。

  從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愛因斯坦是一個善于思考、珍惜時間、生活儉樸的人。魯迅說過“節約時間等于延長一個人的生命”愛因斯坦的事跡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嗎?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了巨大貢獻,難道不是珍惜時間善于思考所得出的.說過嗎?

  我們要像愛因斯坦一樣做一個善于思考、珍惜時間、生活簡樸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插上成功的翅膀飛的更高、更高。

  《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是一部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去讀的,在里面能夠學到許許多多的道理。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5

  我在寒假里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里面講了畢升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制造了幾千個“活字”;李時珍翻山越嶺尋訪各地才寫出《本草綱目》;祖沖之廢寢忘食地算:“圓周率”;達爾文走遍全國才發現“生物進化論”;牛頓發現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才發現“萬有引力”;愛迪生憑著心靈手巧平均每十五天就發明一樣東西;居里夫人用了很多礦石才煉出一克“鐳”。

  在書中所講的科學家中,我最喜歡愛迪生。他從小家境貧寒,為了生活他池了報童。有一次他在火車站賣報紙,看見一個小孩在火車軌道上玩,他叫了幾聲,來到那兒時,火車就要壓過來了,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帶著孩子跳出了軌道,這時在火車里走出一個人,伸出一只大手,把愛迪生的小手握了好半晌,原先他就是火車站站長耐肯基,耐肯基還是一位出色的電報報務員。為了報答救子之恩,他答應將電報術傳給愛迪生。之后,愛迪生成了真正的電報報務員,并且在好多電報局工作過。在最終的一個電報局,他發明了第一樣東西(二重發報機),然后他又發明了第二樣東西(留聲機)。

  看了這一個個故事,我才發現: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科學家們都是在一遍遍地堅持刻苦鉆研、頑強克服困難、努力超越自我的過程中磨練出來的`。這不正應了愛迪生的那句話嗎?“天才可是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一向銘記在我心中,它將時刻激勵著我勇往直前,永攀高峰!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6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科學家的故事》的書。里面有很多偉大的科學家,但我最喜歡的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全名叫瑪麗·斯可羅夫斯卡,她從小母親就去世了,一直跟隨父親過著貧困的生活。但是越是艱苦的生活就越鑄成了她堅韌的的性格。并且在十六歲那年榮獲了金質獎。她因為身為波蘭女子,沒有上大學的權力,她便在鄉下當了五年的家庭教師,等到存夠了足夠的錢,來到巴黎,進了巴黎大學理學院讀書。而且她還比別人勤奮了十倍,還常常學習到深夜。

  靠著這樣的學習方式,她很快獲取了兩個碩士學位。

  1895年,居里夫人先后發現了軸和釷的'礦物,在居里夫人的不斷努力下,她很快發現了一種新元素“鐳”。

  1904年4月,居里夫人的丈夫因為車禍而去世,居里夫人忍著巨大的痛苦擔任了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講授了最新的一門科學———放射學。

  居里夫人不僅是一個堅持不懈的科學家,還是一個把一生獻給科學的人。她值得我們去學習,因為她是一個值得讓我們去尊敬的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7

  暑假里,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書里面講了達爾文,李四光,張衡……但是,讓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愛因斯坦的故事。他從小就被人嘲笑,三歲的'時侯才“咿呀”學語,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不如正常人。

  直到十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里,他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大家都說他“笨家伙,什么課程也跟上!”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在中學里,他喜歡上數學課,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托,尋找力量。

  他決定報考蘇黎士大學,可是失敗了。但是,他沒有放棄。一年以后,經過努力,他終于考上了蘇黎士大學。多年以后,愛因斯坦成了世界上最杰出的人物。

  我覺得愛因斯坦的精神非常可貴,他的勤奮,正確的方法和少說空話務實的態度,使他由“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沒有人能輕易獲得成功。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會經歷無數困難,但我們不能灰心,不能放棄。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8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很久,一本記錄這個個科學家的故事的書,那本書并沒粘多少灰塵,我將它放在最上面,經常閱讀,在那一刻,我的心才能平靜下來,今年是20xx年了,記得我最后一次翻開時,正是20xx的2月,我又一次摳響了通往科學的大門,我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

  翻開第一頁,很普通,是一面目錄,上面寫了即將為我們講故事的名人名字,而研究鐳的居里夫人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可以救治病人,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是極具危險的,而居里夫人卻為了人民的安康開始研究鐳,在研究過程中,居里夫人沒有一絲失望,居里夫人幾乎把所有時間放在了研究上,雖然居里夫人并沒有像牛頓那樣不吃飯,但努力了過后的結果是好的,居里夫人研制出了鐳,給社會帶來了便利,但這位在科學上堅持不懈的女強人卻永遠的.離開了,頑強拼搏不正是這篇故事所告訴我們的嗎?

  不管是誰,只要有一顆真誠對待的心,我就會相信,我們也可以為社會作出偉大的貢獻!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9

  今天早上我寫完媽媽給我布置的作業后,看了一本書。書名叫《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它一共寫了4位無人不知的著名人物。分別是:祖沖之、愛迪生、達爾文、李時珍。除了祖沖之以外,愛迪生、達爾文、李時珍這3位,我們都在語文書上學過。那我就介紹一下大家語文書上沒學過的祖沖之吧!

  祖沖之:他是生活于1500多年前的南朝偉大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歷法等等,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祖沖之真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古代人民的驕傲!他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方法,求得了3。1415926和3。14159927之間。祖沖之計算出來的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數,是世界上第一個最精確的圓周率。定制了一個新歷法——《大明歷》(就是每391年便安排144個閏年)。提前兩個月精確的推算出月食的日子

  這四位名人,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職業的人(祖沖之是“全職”),但是有一點是相同,都有恒心,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有永不放棄的精神,都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都從身邊的事物上得到發明另一個東西的靈感、啟發。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都刻苦鉆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都是他們祖國的驕傲,他們都超越了前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0

  我看了一本書,名叫《科學家的故事》。在里面,我了解了很多關于科學家的故事,其中我對童第周印象特別深刻。

  童第周是一個生物學家,他成功剝離青蛙卵膜,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這里我非常佩服他!童第周在中學時,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最后,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1930年,童第周來到比利時,成了歐洲著名生物學家勃朗歇爾的學生。一次,勃朗歇爾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外的一層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幾年來,許多人都做過,但都失敗了。勃朗歇爾把這個難題交給了童第周。只見他坐在顯微鏡前,用一把尖利的鋼鑷將青蛙卵鉗到玻璃盤中,然后用一根鋼針在卵細胞上刺了一個小洞,當看到卵細胞松弛下來,并由球狀變成扁圓形時,童第周操起兩把鋼鑷,用細尖的鑷尖夾住細胞的中央,均勻的向左右一撕,卵膜馬上被玻璃的.干干凈凈。

  童第周完成剝離青蛙卵膜手術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別人用幾年的時間都沒有完成。我實在太佩服童第周了!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1

  假期時,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不光我愛看,我的爸爸媽媽也喜愛看。

  《科學家的故事》講了許多科學家從小到大的故事和經歷。其中有許多我國近代科學家,如:袁隆平、華羅庚等。他們都為我國科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袁隆平是一名水稻雜交專家。他生長于大城市,為什么會選取農業呢?原來那里也有一個故事:小學時,老師領同學們參觀一個資本家的園藝場。園藝場里鮮花盛開,袁隆平想:如果長大后能在這樣的地方工作該多好。這件事使袁隆平最終選取了農業。

  華羅庚是著名的數學家。小時候,父親讓華羅庚學算命,可他七算八算,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于是,又專攻數學。他自小愛解難題,有一次他居然發現大學教授蘇家駒解錯了題。他就寫了一篇論文,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之后,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發現了這個奇才,就把他請到清華大學來,在以后的.半個世紀中,華羅庚寫了不少著作,成了一名享有盛譽的科學家。

  這些科學家小時候雖然買不起書,上不起學,甚至被別人恥笑,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而放下對知識的渴求,而是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頑強拼搏的精神攀登科學高峰,最終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想想此刻的我們,不僅僅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更有專門的老師教導。我們的學習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啊!我們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2

  這本書是葉永烈寫的,里面講述了100個科學家的故事。

  我選了其中之一的《數學怪人》陳景潤,故事講述了有人到福州市英華中學作過調查,發現好多書卡上都有陳景潤的簽名。不僅有自然科學還有許多大學里的書,有的書還借過兩次,從這些簽名中可以看出陳景潤準備開始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了,果真,他作出了貢獻。

  比起一般的.人,陳景潤的確有點怪。他的衣著很隨便。比如,鞋子忘了系鞋帶,紐扣沒有扣齊等等。他的吃飯也很隨便。有時過了吃飯的時間,他就吃冷饅頭,舀點開水喝,算是一頓飯。

  陳景潤不愛玩,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研究上,在美國一個多月,連最近的紐約也沒去過,他除了在飛機上看過兩場電影,在美國5個多月居然沒看過別的電影。在美國只花了2500美元,其余的獻給了國家。

  陳景潤攻克了一個數學難題。()國外成為“陳氏定理”,但他認為自己只翻過了一座小山包。

  陳景潤是個高尚、謙虛、勤奮的人,那“怪”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罷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成名以后,不能驕傲自滿,應該謙虛,還要繼續干下去。俗話說的好,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就是這個道理。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3

  我在暑假里讀了《科學家的故事》后,知道了電燈是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發明的,這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書中介紹了愛迪生、達爾文、高士基、居里夫人、牛頓等著名科學家的事例,他們熱愛科學,謙虛謹慎,刻苦鉆研,不怕困難,他們在科學上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對人類的發展取得了偉大成就。其中,最使我感到的就是愛迪生的故事了。

  愛迪生就是世界上有名的“發明大王”。他一生發明的東西大約的兩千多種,像留聲機、電燈、電影等。愛迪生對人類的貢獻可大了!在世界科學發展史上,億的名字像一顆明亮的星星,永遠閃爍著光茫。在愛迪生一生的發明的東西中,最發費心血的要算蓄電池了,他一共花費了10個年頭,經過了四十萬次的失敗,終于在五萬次成功了,經過無數的失敗,使他的助手都忍受不住了,有的朋友勸他不做實驗了,而愛迪生卻堅持繼續實驗,經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功破了千千萬萬的.難關,終于成功了。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教育。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給我布置了一條題目。我經過冥思苦想,怎么也不會做。當時,我要想過放棄,心想,讓表哥幫我算就行了。可是,當我想起了愛迪生花費了十三年的時間,才研究出了白熾燈,我遇到的困難與愛迪生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這里,我就把這條完成了。

  我在愛迪生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是: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4

  我看了一本書,名叫《科學家的故事》。在里面,我了解了很多關于科學家的故事,其中我對童第周印象異常深刻。

  童第周是一個生物學家,他成功剝離青蛙卵膜,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那里我十分佩服他!童第周在中學時,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最終,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1930年,童第周來到比利時,成了歐洲著名生物學家勃朗歇爾的學生。一次,勃朗歇爾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外的一層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幾年來,許多人都做過,但都失敗了。勃朗歇爾把這個難題交給了童第周。只見他坐在顯微鏡前,用一把尖利的鋼鑷將青蛙卵鉗到玻璃盤中,然后用一根鋼針在卵細胞上刺了一個小洞,當看到卵細胞松弛下來,并由球狀變成扁圓形時,童第周操起兩把鋼鑷,用細尖的鑷尖夾住細胞的中央,均勻的'向左右一撕,卵膜立刻被玻璃的干干凈凈。

  童第周完成剝離青蛙卵膜手術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別人用幾年的時間都沒有完成。我實在太佩服童第周了!我必須要向他學習。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5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書中寫了李時珍、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后,覺得他們真是偉大,很厲害,個性是李時珍,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家,我們都就應向他學習。

  李時珍三四歲就開始學習觀察植物,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等李時珍長大發現,舊本草術里有許多錯誤,于是他下定決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錯誤的.地方改過去,于是,李時珍翻山越嶺,到深山采集藥物,雖不是一帆風順,但他并沒有灰心,繼續做了下去。

  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又嘗試各種草藥上千種。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李時珍最后完成了《本草綱目》的修訂,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還附有1160幅插圖,還增補了374種新藥草。

  從李時珍的身上,我感到古人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就應感謝古人,感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它真是一部偉大的巨著啊。

  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本草綱目》,吃盡了千辛萬苦,還親自實驗,不怕困難,不怕死亡,我們要學習他這種精神,在學習上不退縮,不怕苦,不怕累,要多向其他的同學學習,要有細心,要有信心,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會有進步。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科學家發明的故事(精選25則)06-18

《科學家的故事》讀書筆記07-09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2-22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4-12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7-07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6-11

科學家的故事讀書筆記10篇12-03

科學家的小故事簡短(通用21個)10-09

科學家的故事讀書筆記6篇03-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