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
《紅星照耀中國》是埃德加·斯諾的紀實類文學作品。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的目光就鎖在了作者名字這一欄,為什么外國人要寫這本書?于是好奇心便激發我讀完了這本書。
最終看完發現,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十分客觀地陳述了戰爭期間的事情。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非常深刻,我發現歷史并沒有我所了解的那樣簡單。我看見戰場上那英勇奮戰的軍人,他們無所畏懼,所向披靡;我聽見每一次戰爭的槍炮聲,它們聲聲入耳,十分殘酷;我聞見每個戰場上血灑的味道,它們血染戰衣,凄慘無比……總而言之,斯諾以十分細膩的手法寫完這本書,每一章都使我在閱讀時仿佛身臨其境。
印象最深刻的是長征那幾個章節,曾經學習《七律·長征》時,僅僅體會到了紅軍不怕困難的精神,并沒有完全了解困難如何解決。但當我閱讀完時,不能說是感同身受,不過我很清楚,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這種幸福安康的生活,每一個為成功付出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
在看最后一篇“再回百色世界”時,我也曾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也曾暗罵幫著外人出賣自己人的愚蠢;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在那個不被世界看好的中國,在那個有家卻不敢回的時光里∶有為未來奮斗的人,有賣國求榮的人,有無家可歸的.人,更有無數的冤民。
而現在,21世紀的今天,是和平安穩的時代,是幾乎所有人都認可的中國,是四海都可以為家的時光里∶仍有為未來奮斗的人,但少有賣國求榮的人,更沒有無家可歸的人。我們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要以一往無前的姿態去譜寫屬于我們的新時代的篇章。
如今再次回想之前的疑問,那便是迎刃而解了。我明白,這是見證者對事件的敘述,也是他們記錄的歷史故事。我清楚,《紅星照耀中國》的非凡之處在于它記錄了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一本書,是無數革命人一生的寫照,亦是后世千百萬人民了解歷史的有效資料。
最后,我想說∶百年滄桑,中國巨變。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弘揚光榮傳統,延續紅色血脈。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
中國是很強大的,我們看了這本書,會了解到,很多關于中國的事情。
有了這本書,讓我們中國人看到,會很欣慰,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外國人,說明外國人都比我們中國人還了解我們以前中國的故事,說明這本書是非常重要的,是值得大家去看的一本書,看了這本書,我們中國人會更團結,更勇敢,這是我到初中以來讀過最好的一本書,這本書讓我懂得和同學友好相處,不怕困難,勇于抗爭。
上次我們去拓展,去玩那個逃生墻,我們同學齊心協力,還有老師最后一起,上個那個逃生墻,我們用了很短的時間完成了,在這之前,我就看看紅星照耀中國,懂得了團結。
這本書記載了,我們紅星勝利了80周年,當我們去攻擊日本人的時候毫不留情,直接上場殺敵,大吼一聲,我看見彭德懷,指令領軍隊,拿下勝仗,革命戰爭是非常久的,到現在已經80周年了,還成立了馬克思主義,這本書影響了我的一生,如果更團結,更用信心,這本書的作者是斯諾,是個美國人,他都這么了解中國,咱們中國人應該還沒有他這么了解過,說明咱們要看這本書,才能了解咱們以前中國的故事。
看看現在我們的長城是以前我們的',軍隊給我們建造的以前的軍隊是特別厲害的,敢于犧牲,黃繼光同志是非常好的,他用生命贏取了中國的勝利,嗯,中國簽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都是自己,打不過別人,而簽訂的條約是非常不平等的,把領土,和別的地方都讓給了別的國家,現在還沒有完全回到我們國家,所以我們國家是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把數于我們自己的領土要回來。
我看過這本書的好要流淚了,這本書寫的太感動了,有些軍隊團都壯烈犧牲了,我讀過這本書,深有感悟。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3
無論是多年前飽受欺辱的蘇維埃,還是現今日漸強大的新中國,其實,一直都有一顆紅星,在我們的上方高高懸掛。只不過,時間久了,我們都已忘卻了它。近日讀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看到了一位美國記者眼中的中國后,那顆許久不被想起的,早已蒙上了灰塵的紅星,在我的心里,突然發光發亮起來……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現在,也就只能摸著那一張張薄薄的紙,去想象當時那般暗無天日的生活。可在此事中,我卻不自覺地跟著一雙無形的大手走進了書中,走進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時代,跟隨著埃德加·斯諾的步伐,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毛澤東毛主席。一直以來,我都以為他小時候因為家里窮,沒錢讀書,所以成為書記、主席后,才會廢寢忘食地工作、讀書。但我錯了。原來,毛主席從小就愛看書,并且上學習字,自己趕去離家50里的地方,只為念到書,只為獲得更多的知識。他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不會聽信別人的讒言。更令我欣賞他的是:他很謙虛。在談論自己時,他不自覺地就談論到了他的好戰友,總是將自己置于一個集體中,不驕不躁,平易近人,讓人感覺非常的親切。不只是我們的'毛主席啊!從上到下,從總司令朱德,又到彭德懷,還有張學良,再到那些不知姓名的士兵……他們誰不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誰不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誰不是鐵骨錚錚的漢子?他們,都是。他們闖過了一道道險關;他們受傷時咬緊牙關;他們永遠都將傷口留給自己,笑臉迎給我們。那時的紅星十分耀眼,奪目;今日的紅星更加奪目,更加美麗!這是美國人眼中的紅軍,是美國人眼中的中國!
今日的我們,一定要守護我們的紅星,呵護好我們的中國!紅星,是什么?我想,是先烈們的鮮血吧。請記住這樣一句話: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4
在即將上初二的暑假中,我與埃斯加·斯諾一起走過這條雄偉的紅色之路。
1936年是中國國內局勢大轉變的關鍵性的一年。作者埃斯加·斯諾帶了當時無法理解的關于革命與戰爭的無數問題,六月間由北平出發,經過西安,冒著生命危險,進入紅色區域,成為了第一個進行采訪的西方新聞記者。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斯加·斯諾的不朽名著,被譽為“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百科全書”。作品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日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紅色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作者善于表現人物的外貌、心理、個性,大量采用白描、細節描寫、對話、特寫等表現手法,將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斯諾在書中用細膩的筆觸寫到了多位紅軍將領:氣度恢宏、學識淵博的`毛澤東,溫文爾雅、談吐不凡的周恩來,健壯如虎、疾惡如仇的賀龍,德高望重、老當益壯的徐特立,信仰堅定、熱情真誠的徐海東……這些傳奇式的人物個性鮮明,頗具特色。
《紅星照耀中國》讓我們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燒、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深深地感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光輝歷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感受到偉大的英雄壯舉,從而擦亮心中的信念之燈,點燃心中的紅色激情,并將自己融入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中,讓紅色精神在不斷地傳承中獲得永生。
如今,在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共產黨就似一顆紅星,永遠照耀著中華大地!紅軍長征精神永存在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
近幾日,因為學校的推薦,我去讀了一本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報道性文學作品,其作者是埃德加·斯諾,一位十分優秀的美國新聞作者,他來到了當時動蕩的中國在報社工作,跟隨著紅軍共同生活,而這本書則描寫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這本書一共有12章節,語言雖然樸實平和,沒有過于繁雜的辭藻堆積修飾,但確真實可信,字里行間都透露著濃濃的情懷,刻畫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毛澤東、周恩來等;同時又敘述了一件件入木三分的`故事,如蘇區教育、長征、西安事變。
在眾多事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本篇主要記述了他采訪毛澤東的情況,通過與毛澤東幾個晚上的談話,他了解到毛澤東的生平,童年時期如何反抗他的父親,如何讀書,如何影響他一生的故事;如何從軍,如何進入長沙師范學校,投身政治活動,創立文化書社,反對軍閥,組織工人運動等等。尤其是他如何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以及作為共產黨員毛澤東的輝煌事跡。毛澤東是億萬農民的大救星,領導中華民族走向解放,而且文采斐然,詩詞字字豪放,有著“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壯志豪情,如今很多人的家里還掛著毛澤東的畫像。就是這樣一位偉人,在做出大事業前,總也免不了刻苦學習,堅定信念,將來如若我們也要干成一番大事業,必將這樣才好。
從本書一字一句中,我都能體味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大無畏主義精神。紅軍用火一樣的愛國情懷,燃起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熱情;用鐵一樣的堅定意志,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解放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著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6
1937年的十月,埃德加·斯諾發表了《紅星照耀中國》。贏得了億萬讀者。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書之一。
通往“紅色大門”,認識了周恩來。通往延安的道路上,認識了毛澤東、朱德。在紅軍大學認識了校長林彪。就讓我們跟著埃德加·斯諾的腳步走進這“紅色大門”吧。
當斯諾走進紅軍隊伍時,軍中的場景使他很是驚訝,看見有這一個普通的人,難道他就是毛澤東,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紅軍裝,戴一頂普通的紅軍帽子,左胸上衣袋中裝著一個陳舊耳磨亮的鐵煙盒子。他酷愛抽煙,單憑這一點就能知道這是誰了吧,談笑間他已經抽了幾根煙,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他那爽朗的笑聲。似乎可以給人無窮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困難險阻。可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他帶動和指揮著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革命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
當斯諾吃中餐的時候,他看到,當時的菜也是十分簡單,主要吃的是粗米和饅頭,蔬菜和肉早已成為當時的珍貴物品,就連他這種“稀客”吃的`都如此“簡單”。無法想象紅軍吃的有多差,但就是這樣,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隊伍,怎么會有精神和力氣去搞生產,干革命,作為他們的領袖,毛澤東又是如何帶領他們做到的呢。
通往“紅色大門”的路途中,斯諾漫步在陜北的窯洞中,思考著,探索著,破舊的窯洞里,除了幾間簡陋的家具,其余都是書。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的各種書籍,讓人愛不釋手。突然,他被一張掛在土墻上的照片吸引住了,照片上的人正劍眉微皺,雙眼望向遠方,目光炯炯有神,神態自如,他渾身散發出一種神圣而堅定的氣質,這個人就是毛澤東。照片傳遞出來的是眼神中的鎮定和豪壯,多年的戰火不曾在他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
從斯諾的真實描述中,我知道了毛澤東,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在世界歷史中,大家會永遠銘記一個偉大而平凡的名字——毛澤東。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7
近日,讀罷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了有關紅軍、紅軍領導人以及蘇維埃共和國等的種種,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也當屬紅軍了。
首先是為人處世方面。在此,當以兩個方面來敘述,一是紅軍整體對待人民的態度,二是紅軍領導員對待紅軍戰士的態度。而不管哪個方面,都不可否認地體現出了紅軍的待人厚。
在紅軍對待人民的方面,從老百姓的反應中就可以得到結果。在此引用一段斯諾在書中所寫的一個少年在談論紅軍時所發表的意見:“咱們以前有過閔妃的學校嗎?紅軍把無線電帶來以前咱們聽到過世界新聞嗎?······你說這苦,但是······這就不算苦!”由此段就可以輕松地看出,紅軍的行為不僅使小孩認同,而且連小孩也自愿加入紅軍的行列!這就相當于說,紅軍得到了相當的認可!而人民對待白軍方面的唾棄、叫苦不迭,就與他們對待紅軍的態度形成了極大的對比,這也就更加體現了紅軍的待民親和。
紅軍領導員對待戰士時平時是以平等著稱,據斯諾介紹,紅軍指揮員不僅吃住與戰士們混在一起,而且還經常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其樂融融。并且,在打仗時,紅軍指導員區別于白軍指導員的是,他們常常帶上戰士沖鋒陷陣,而不是“運籌帷幄”。
其次是紅軍打仗時的英勇神武。書中所講述的事例“大渡河英雄”就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當面對空蕩蕩的.鐵索橋時,當面前是舔人的火舌時,紅軍戰士都沒有絲毫畏懼,沖了上去!且不說讓讀者自己想想一下,光是同他們的敵軍相比,敵軍就不知道遜色了多少倍!如此勇敢的戰士,怎能不讓人敬佩?
《紅星照耀中國》,這是歷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跡!是它,使我久久不能忘記那些紅軍戰士!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
84年前,一位帶著重重疑問的記者踏上了旅程,只身一人來到這個充滿了疑團的地方,“紅色中國”,這被銅墻鐵壁所遮擋住的革命根據地,即將為他揭開神秘的革命精神。這個年輕的記者,就是埃德加·斯諾。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斯諾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宣揚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共產主義精神。要知道,當時還沒有一個外國記者遠渡重洋的揭開紅色中國的秘密,斯諾作為一個先驅者,坐上前往西安的慢車,會見了一位位革命的棟梁。
斯諾通過重重封鎖,來到了周恩來,毛主席的面前,他們都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在困難面前冷靜思考。在充滿硝煙的歷史中,為了解放天下所有被壓迫的人民而奮斗!帶領著群眾一步步邁向成功,晚霞的余暉映照著,微弱的火光,在草地上亮了起來。
在這些革命家的帶領下,在同一個偉大目標的指引下,一個個無名英雄站了起來,他們性格各異,卻又有著同一個偉大的目標,他們質樸無華,但戰士們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在一次次的沖鋒陷陣中,紅軍的英勇無畏,仿佛如一幅畫卷展開在了我的眼前,草地上的每一顆紅星,如希望散發出的光芒,漸漸模糊了,這紅星指引著方向,這難道不就是歷史中閃耀的.光芒?在深黑的夜里,散發自己微弱的光……
回到當今,歷史早已翻篇,英雄們仍在我們心中,重溫了這段歷史,我汲取到前進的動力,面對如今的困難,我們應響應時代的號召,在困難之時,獻出自己微弱的火光,這,就是紅軍精神!
夕陽西下,似血般的晚霞染紅了無邊際的草地……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9
從保安到西安,這一路上,紅軍的足跡遍及了山川;過草地,走索橋,紅軍從不喊苦,他們幫助貧民,上萬人加入他們,這是一支傳奇的軍隊。
還記得,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辛,一連走了十天,還不見人煙,細雨綿綿加上一望無際,他們吃野菜,無從援手,可他們,還是勝利地經住了考驗,從不掉隊,互相團結,重重困難沒有壓倒他們。可現在的我們呢,一點挫折也受不起,自殺,跳樓一件又一件,甚至,還有的大學生,為找不到工作而,輕生難道生命就如此的不珍貴嗎?你想想看,我們如今的物質生活比紅軍那時候好多了,為何這樣的生活還支撐不起你強大的內心?知足吧,沒有紅軍那樣的團結一心,我們至少要有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念。什么信念?為正義,為祖國拼命的熱血情懷!如今的中國,全是建筑在死去紅軍的血肉之上,不為你自己,也要為祖國,那是多少人逝去的青春,又是多少人夜以繼日的努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自殺,這樣的革命價值,是警鐘是不可估量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起碼要珍惜好它,才談得上自身為祖國的奉獻。
再說說,紅軍外有敵人,內有憂患,自己人都想至紅軍于死地,這樣一只兩面受夾擊的軍隊,卻成為最后的勝利者,他們紀律森嚴,不沾染一切惡習,堅持不拿人民群眾的.一針一線,他們為無產階級的人民打仗,幫助貧民,人們都惦記著他們的好,自愿參軍,錚錚男兒血本性。而如今的社會,男生沒有血氣,做美妝博主,不務正業,寧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參軍,化妝,打耳釘不在話下,想想在戰場上殺敵的男生,頭破血流,都是家常便飯,他們才拿出了男兒的本色,超越了自我,這是男兒,這是革命時期最man的人。
我敬佩他們,男生應該忙于事業,為社會奉獻有奉獻,因此,革命中的紅軍是覺醒的東方雄獅,既有血性,又有信仰,他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
在那個硝煙紛飛,槍聲起伏的戰場上,有一群紅軍戰士在草叢里埋伏,他們一定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0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再讀《紅星照耀中國》賦予我的意義。
自律之美。吸煙在紅軍隊伍中是禁止的,且吸煙的戰士很少。當作者邀請戰士們吸煙時,他們多數解決,戰士們都喜歡玩一種叫做識字牌的游戲,這個游戲可以幫助不識字的隊員認識基本的漢字,還有更多的紅軍戰士學習軍事戰術和人體衛生知識等,這便是紅軍戰士的生活,并不十分有趣,但卻極其嚴格自律。現在我們學生所需要的,也是這種嚴格的`自律精神。比如,有些同學一有了手機,便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從而使自己的成績一落千丈。我們只有如紅軍一樣自律,心懷遠大的理想目標,并持之以恒,定能離夢想更近。
堅韌之美。兩軍相爭勇者勝,在紅軍戰士強渡大渡河中,我體驗到了紅軍的堅韌之美。在安順場以西四百里,峽谷高聳,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一座鐵索懸橋——瀘定橋。狡猾的敵人把煤油倒在橋上,讓橋燒起來,這是多么駭人的高溫,可面對如此高溫的鐵橋,腳下湍急的河流,敵軍的密集轟炸,赤著腳的紅軍沒有絲毫的膽怯,他們冒著敵軍的炮火蜂擁而上,撲滅了火焰,并在橋上鋪上了木板,正是紅軍這種團結一致的堅韌在氣場上壓倒了敵人,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種堅韌精神也為我們提供了無限動力,這股動力鼓勵著我們不斷往前走。
《紅星照耀中國》,它以不一樣的口吻,用不一樣的角度去向世人敘說這段傳奇故事,讓這段傳奇在歷史的長河里閃耀,永不熄滅。它也告訴世人,紅星不僅僅照耀著中華大地,也照耀了整個世界,照耀著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讓全世界感受到紅軍的力量,來自中國的力量。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紅軍的精神指引我們,讓我們能明辨是非。在那個年代,紅軍苦中作樂,被斯諾稱為“最幸福的中國人”,今天我們在如此和平的年代中讀書學習,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我們更應該成為“最堅韌的中國學生”。為了新的征程,讓我們擁有一顆堅韌的心,一起昂首出發!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1
紅軍長征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大渡河、鐵索橋,過草地等傳奇,構成現代中國蕩氣回腸的集體記憶,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書寫。創下這些奇跡的不僅只有蘇維埃的代表性人物,更是有那些臉上充滿稚氣,朝氣蓬勃的.“紅小鬼”們。
“紅小鬼”們幾乎都是十四歲左右,都是熱愛紅軍,反對國民黨等剝削者的少年先鋒隊員。熱愛紅軍,在今在似乎只是成了人們口中一句口號,一句簡單的語言罷,有誰會真正地奉獻于黨呢?想畢,說出來也沒人相信。而那群“紅小鬼”卻不同,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信賴紅軍,就好比斯諾所采訪的第一位小鬼—“不用問他是濁是喜歡紅軍,十三歲的孩子是不會跟著他所痛恨的軍隊走上六英里的。”
他們對紅軍忠貞不貳,堅定如一的精神令人嘆眼!
在這樣小鬼中,我個人最驚嘆一位叫邦的小紅軍。由于他父母缺少考慮,于是他便有了一個十分可笑的名字,而這給他帶來無盡的恥辱。但他卻是以最整潔禮貌的形象代人——他不知從哪弄到一條軍官吏帶,穿一套整潔合身的小軍服,帽檐什么時候發軟了,總是襯上新的硬板紙。毛澤東在他旁邊也顯得像一個江湖流浪漢。在他與斯諾談話時,細心的寫下他的名字,并謝了他,莊重的鞠了一躬,又向他行了那個敬禮。這一系列行為,似乎讓人很不解,也讓人很可笑,但他卻是個有尊嚴,值得敬重的小紅軍。他不曾在任何取笑他的人面前低頭,不曾埋怨父母為何取了這樣的名字。
每個紅軍小鬼也如同一般,透明直率,不曾丟失尊嚴。
從書中走出,不禁驚嘆,在那時,倘若換作嬌身貫養的我們,蘇維埃怕是淪陷了吧。那些活潑天地真的紅小鬼們,或許在那十幾年不斷抗日中早已身益異處,不知葬在何處,或許攻上都已荒草萋萋了罷。但,當厚重的民族使命和家國情懷壓在他們雙肩,他們不曾喊停,喊苦,只是默默流著汗與血。我仿佛在不遠處,飄揚在紅旗之,閃爍著稚嫩卻不失堅定的目光,那便是民族,國家興旺之光。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2
1949年前的中國,也許并不完美,但是她卻擁有一群完美的締造者。
——題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無疑是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豐功偉績,但是卻只被濃縮成了幾個偉大的代名詞;無數英烈光華閃耀的姓名,僅僅只是被“共產黨”,“紅軍戰士“這樣籠統的稱謂所代替。
我,不知所言。
今天,我想有些人,也應該被銘記,比如“鄧發”。
鄧發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在國共內斗,共產處于下風之時,依然鋌而走險,深入敵內,不斷提供重要情報。可以說,共產黨的勝利,鄧發功不可沒。
在《紅星閃耀中國》中,作者埃德加·斯諾對于鄧發有如下一段描寫:“他的青銅色的臉上露出惡作劇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鏡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偽裝,他并不是個坐辦公室的官僚,而是個戶外活動的人。”
短短幾行,卻飽含了不少的訊息:鄧發是個臥底,他熟知作者身份,且經常鍛煉,身體健康。
在書中對鄧發并沒有太多的文字去描繪,只有寥寥數百字,而字字皆為精髓,我讀到的是一個幽默風趣,在敵人的狼窩中,憑著冷靜睿智,與敵人周旋,也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心態,不畏任何危險的偉大共產黨員,一個置生死于度外的,為國無私奉獻的鄧發。
我想,新中國的成立,也是有著許許多多像鄧發一樣的.人,發著光,發著熱,盡管最后泯于無形。如果樹立一個紀念碑,或許應該有許多從未耳聞,卻立下豐功偉績的英烈被銘刻吧。
也許1949年前的中國并不完美,但是,她有一群完美的締造者,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今天這個前途無量的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3
幾張紙輕描淡寫下的一段曲折歲月,卻承載了幾代人濃墨重彩的奮斗青春。我們無法回首親視那段傷痛的歲月,卻可以在此書中窺見一斑。
當時之中國正值兵荒馬亂之際,在北洋政府與軍閥割據不斷交替的混亂統治和日寇野心勃勃的外敵侵略中,一批國人終于在不斷探索中覓得一條共產主義路。幾千幾萬的'知識青年被激發出偉大的夢想,又投身民間,激起無數無產階級的一腔熱血和激烈號召,其中不乏有像果敢謙遜的農民學生毛澤東,像法國求學的獨立共產者周恩來這樣的人。他們深信他們的終會造就更豐滿的生活,又為之而奮斗。
有人不遠萬里赴保安,有人年紀尚小就一腔熱血自愿當紅小鬼,有人棄國從共,有人未成家立業先鞠躬報國。他們或義憤填膺,嫉惡如仇,或至死不渝,血戰到底。面對這對中國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危難,文人投筆從戎,壯士獻身為國,他們深信革命必勝,自由之花必將盛開。
然而,在博古和李德的左傾錯誤下,紅軍被迫展開了戰略轉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紅軍強渡烏江,攻克泉州,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高聳入云,白雪皚皚的大雪山,穿過杳無人煙,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地,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造了中國精神,打開了革命的新局面。既表現了紅軍的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又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意志。
時至今日,長征精神仍照耀于國人,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而長征本身也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我們再無需奔波抗戰,奮勇殺敵。但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必要以長征精神為信念,嗜學勤奮,以天下為己任,所欲有甚于生者。傳承紅色基因,讓紅星永照中華,讓中華之風永駐世界之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4
有這么一顆紅星,不僅照耀在人們的心中,還永遠地照耀在人類的心中。《紅星照耀中國》,一本譜寫和記錄了中國紅軍的故事的書,一段閃耀的歷史,一段刻在中國人民心頭永不能抹去的歷史。《紅星照耀中國》一書,是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蘇區,通過采訪紅軍領導人后所撰寫的真實的所見所聞所感。埃德加·斯諾是第一個來采訪中國的外國記者,他滿懷對紅軍的好奇,來到中國,并鋌而走險來到蘇區,揭開了一個一個的秘密,并用筆記錄下來,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他對紅軍的敬佩和贊美。他用優美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現了當時紅軍戰士奮力抗戰的身影,領導人沖鋒陷陣的形象,他的文字打動了我,在書中提到的我所敬佩的人物之外,我同時也被這位熱愛中國土地,對它戀戀不舍的外國記者所打動,他對中國的熱愛遠不止書中流露的那些!
在書中,曲折而艱苦的生活經歷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求知欲望是十分強烈的,他經歷了不同的事情后思想不斷發生變化,最后他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成為了紅軍偉大的掌權人,他反對封建思想,他支持推行馬克思主義,他擁有令人嘆服的經歷,他博覽群書,平易近人。還有朱德,也是一位厲害人物。書中談到的人物還有彭德懷、周恩來、徐海東等。在斯諾的.筆下,他們雖然擁有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經歷,但他們都擁有一顆同樣熾熱的愛國之心,他們散發著正義的力量,他們的精神感染著我們。
紅軍有著堅定的信念,在雪山上、草地上彈盡糧絕之時,是信念支撐著他們向前,戰勝一切困難,面對**的捕殺、兇殘的毒打,他們仍前仆后繼,愿意為祖國犧牲自己,在現在的每一寸國土上,哪里沒有沾染他們的鮮血?看完全書,重溫歷史,《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記錄了珍貴的歷史真相,它給予了后人無窮的精神財富,它值得我們細心的品味。
這顆紅星將永遠在人類心中閃爍!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5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每當聽到或看到這句話,我就有一種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在看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后,更讓我明白“中國紅”含義,明白了“中國紅”的偉大。
《紅星照耀中國》是以一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視角,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程的一本著作。這本書分為多個章節,從探尋紅色中國入篇,步步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變革。它讓世界人民真正了解了中國共產黨,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戰士的堅韌不拔與英勇無畏。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對于紅軍長征艱難行程的描述。讀著書中的文字,我仿佛體會到了紅軍戰士“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感受到了“大渡橋橫鐵索寒”的驚心動魄;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革命樂觀主義和無畏的英雄本色。當紅旗插上六盤山時,屹立在前線時,那招展的中國紅,更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中國共產黨偉大而堅韌的體現。
“中國紅”不僅是一份歷史的沉淀,更是一份榮耀。還記得電影《戰狼》中的一個片段:外國人正在激烈的槍戰,正當大家擔憂害怕如何躲過這場災難時,吳京手舉五星紅旗,號令出發。當手持危險武器的外國人看見了中國鮮艷的五星紅旗時,立刻停止槍戰,讓一車的人們順利通過危險地帶。是什么讓這些兇神惡煞的人放下“屠刀”,那就是“中國紅”,中國榮耀!
1028,一個普通的數字,卻是華為的孟晚舟被押加拿大忍辱負重的天數。無論美國如何施壓,政治迫害,孟晚舟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不曾屈服。最終,她以“中國紅”的著裝重返國土。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人民一直是英勇無畏、堅韌不拔的,中國是會創造一個個偉大奇跡的民族。
如果說奇跡有顏色,那一定就是中國紅!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愿你我努力向上,不負時光不負己心,不負英雄不負中國紅!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01-24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05-29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11-17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08-15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范文11-02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06-09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08-28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10-11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心得02-12
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