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了《目送》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了《目送》有感1
人們有時常常會想,若靈魂能掙扎出身體的禁錮,盤旋在城市高遠的上空,以俯視的姿態觀望人世的處境,那么所有事情,都能清醒一些。
讀龍應臺對于受時代摧殘的人的悲憫與感慨,記憶中清晰浮現的,是幼年鄰家的阿婆。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在加拿大做教授,一個在中國赴沙特的醫療隊工作。女兒在北京做白領。我五六歲的時候見過一次在中東的哥哥,他說,等我下次回來,帶那邊的椰棗給你吃。不久后的'新聞聯播,快習以為常的自殺性爆炸襲擊,發生于沙特阿拉伯中心城市。爆炸的巨大轟鳴聲,卻如同傍晚腥色的火燒云,混合著熱淚,從加拿大,到沈陽,一直燃燒至北京。
書中說,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讀到《目送》的這一章,思緒就像是冰洋深海里的魚,不停游弋,在四周冰冷的水流中彷徨。然而有時候,時代卻比這深邃的汪洋更加冰冷。
誰也不會知道,生死之間的界限有多細瘦,是不是,可以窄過一筆橫塹折勾。
看《目送》,總想起我摯愛的那位老人,曾在我幼時執一直年代久遠的毛筆教我認字,我那時也常自己拿筆來寫,不過宣紙的一角總是些幼稚的圖畫。
讀著龍應臺懷念親人的文字,忽地興起,想像從前一樣寫寫字。沒有毛筆,就從家里的梳妝臺上抽一支眼線筆下來;沒有宣紙,索性在桌子的玻璃板上寫寫畫畫。筆鋒依舊有些僵硬,寫的還是幼時練習簡單的字符。所以你看,除了鼻尖不再有幽微的墨香,耳邊不再有悄聲的話語,身側不再有隱約的體溫,一切依然如故。
深夜里風聲涼薄,在桌前泣不成聲。我永遠不明白,你四年的孤寂是否如同黑暗的寒冬。
愛一個人,就是在心里為他植一片樹林,鳥兒在樹林間高歌,螞蟻排著隊搬運食物。當他離開的時候,再在心里把這片森林全部砍伐,只留下一望無際突兀的木樁。不再有盛夏的蟬鳴,不再有路過的梅花鹿。可他還是占據了一方土地,只是之前郁郁蔥蔥,現在一片荒涼。讀書筆記我從來以為這年月時光洶涌,我們有那么長的時間可以一起慢慢度過,那些無奈和不安總有一天可以由時間風干撫平。可世事無常,命如晨露,生老病死從來不由我們掌控,我留不下,抓不住,追不到,這被折斷的時光之箭終究無法到達未來。
也許凡塵俗事不過紅燈一盞,它由何時亮起,又到何時熄滅,皆不遂人所愿。
春秋共來不共去,離時同安不同歸。走進我的生命又將慢慢淡出的人,你只需要在冗長的時光里記得,我深愛你這件毋庸置疑的事,無關歲月凋零。在從今往后與你不復相見的日子里,我仍喜你溫柔快樂,歲歲平安。
讀了《目送》有感2
龍應臺的文字,時而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時而溫柔婉轉,如微風過麥田。把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描繪的淋漓盡致。用魯迅的一句詩句來形容,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翻開書,第一篇散文就是《目送》,文章通過寫送華安去機場的事反映了當今子女們排斥父母的現象。“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兒,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和父母告別時的畫面。那時,我是否也是這樣的?也許,那時,他們正在心里悄悄的流淚。“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們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幾句短短的話語,透露出當時作者內心淡淡的憂傷。父母含辛茹苦培養我們,大半輩子時間都花在我們身上,告別時控制不住的感情,卻被我們排斥、漠視。他們想得到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利,更不是什么榮華富貴的東西;他們希望得到一個擁抱,渴望聽到我們說幾句溫暖人心的話語,更想得到告別時的回頭一瞥,回眸一笑。這些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往往是最可貴的。等我們長大以后,告別,也許意味著一兩年都見不到,而不是一兩天。告別時父母內心的不舍之情,或許比較夸張,但我們必須接受,因為他們是辛辛苦苦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
記得和同學們去三亞玩的'那一次,到了機場,和同學們會面后,和爸爸媽媽說了再見,又強忍著聽了幾句媽媽的叮囑,立刻玩了起來。好像監獄里的犯人被囚禁了十年后獲釋了一樣。“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在和父母道別時的不耐煩,他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流淚。我們留給他們的,只有背影。告別時,父母內心深處的不舍、憂傷只能通過目送我們的背影來緩解。
處在叛逆期的我們,渴望自由的飛翔,不想再想溫室里的花朵一樣。離開父母的同時,也許,心里正在暗暗的竊喜:終于可以自由生活了!但是,不論我們走到海角天涯,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父母;最掛念我們的,也一定是父母。告別時給他們的回頭一瞥,回眸一笑,就能讓他們一顆懸掛的心立馬放下,對我們一萬個放心。
告別時,我們不能讓父母目送我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在外面不會有事的,讓他們對我們的出行一萬個放心。
【讀了《目送》有感】相關文章:
目送作文03-04
目送的好句08-27
目送的作文11-05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05-12
讀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有感08-16
關于目送作文02-23
龍應臺目送語錄10-25
關于目送的作文07-12
目送作文[集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