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1
微笑是人的天性,它比電還便宜,卻比燈更燦爛,不僅照亮自我,更能溫暖他人。微笑是最奇妙的禮物,得到它的人會因此更加富有。給予它的不會因此變得貧窮。微笑有著無窮的魅力,雖然只是短短一瞬間,卻留下永恒回憶。
這段話選自《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之中的一篇文章《微笑面對每一天》,它讓我明白了微笑是彼此愉快的助推器,是直通人心的世界語,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是燦爛生活的舔加劑。
書中舉了一個真實的事例,是記載著希爾頓飯店創立于1919年至今的成功史。希爾頓飯店生意之所以如此之好,財富增長如此之快,是因為創始人希爾頓把飯店創造出“賓至如歸”的文化氛圍,并通過服務人員的微笑體現出來。優質的服務為希爾頓飯店帶來了超值的回報,得到顧客們的`好口碑,使得希爾頓飯店名聲遠播,客流不斷。
現實生活中微笑,如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教給我們快樂的接受法:當你遇到麻煩的事,不要報怨,要微笑面對它,正所為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也對你微笑,這時你心態擺正了,做事也很輕松的接受了。不信你可以試試。
微笑是無言的禮貌,一個微笑也許會使你贏得整個世界。當我們在生活上遇上難題時,不要抱怨。科學家實驗過,一個生氣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毒死一個小白鼠,如果一件事無論如何都要去做,現在你會選擇開心的去做還是生氣地做呢?我相信你會選擇面帶微笑地去做。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應該用微笑面對每一天。從今天起,從現在起,時刻面帶微笑對待生活。讓我們一起來體會到微笑的作用。用微笑來譜寫自己的人生經歷。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兒時,我并非真正懂得這詩句的含義,直到踏入書聲瑯瑯的校園,學習了知識,我才明白,這首詩原來是歌頌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的。不錯,老師正如詩中所說春蠶與蠟燭一樣毫無保留地將知識傳授給了我們這些年幼的晚輩。
當我讀到《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中第十課的時候,我更加感激我們“潤物細無聲”的老師了。在這一章中,令我最刻骨銘心的是一篇名叫《天堂里,你還是我的`老師》的故事,故事真實地講述了在四川5.12大地震中,北川中學的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他們用生命上完了有生之年的最后一課。看著看著,我被深深的感動了,早已淚不成泣。在生死關頭,老師用強大有力的雙臂與勇敢無私的愛撐起了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筑起了一座愛的豐碑!我認為老師就是我們學生的“再生父母”,他們用知識和汗水澆灌著我們,才使得我們茁壯成長。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3
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之后,我知道了文明美德對我們是多么的重要。
有一次,列林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碰見一個女工正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見是列林,就要退回去給他讓路。列林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經走了半截,而我空手上樓,請你先過去吧!”他把一個“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了樓,他才下樓。
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隨地吐了一口痰,結果,被俄國記者大肆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文明的行為提升個人形象,不文明的行為卻會喪權辱國,這是不是值得我們三思呢?
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有的同學甚至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對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4
翻開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讀本,那里面的一個個道德故事案例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在感嘆故事主人公高尚的道德品質之余,更讓我由衷的感嘆到文明美德在中國這個有著優良傳統的禮儀之邦世代相傳,這便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魂。
作為00后的少年兒童,我們應該怎樣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呢?一次偶然的際遇讓我的心靈和行為得到了一次完美的融合。
那是一個初春的日子,陽光普照大地,萬里無云。鳥兒傾心鳴囀,花兒競相開放;柳枝隨風飄揚,蝴蝶翩翩起舞;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馥郁的花香......
當我正陶醉在這美好的時光中,突然看到一個老奶奶望著那條車流不息的水泥馬路,眉頭緊鎖,眼里不時泛起一些憂慮。我想,這位老奶奶一定是有什么急事。我便快步迎上前去,問道:“奶奶,您是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幫忙嗎?”那位老奶奶說:“我——想過馬路到我兒子家去,但車子這么多,我不知道——該怎么過去。”我聽完這話,心想:助人為樂乃快樂之源,就讓我今天幫老奶奶一次吧。于是,我攙扶著老奶奶小心地穿過那條車流不息的馬路。
過完馬路之后,突然聽到那位老奶奶焦急地對我說:“小同學,我不記得我兒子家的門牌號!”我當時也慌張不知所措。但為了幫人幫到底,我只好陪奶奶在這條街上挨家挨戶的尋找。
太陽這時也顯得格外熱情,火熱地陽光全照在我身上,汗珠從我的鼻尖上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掉。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在尋找的途中,我們有幸碰見了一位阿姨,那位阿姨一見到老奶奶,就連忙打招呼:“哎,這不是張大媽嗎?您這是去哪兒呀?”我忙對那位阿姨說:“這位老奶奶找不到她兒子家了,您既然認識老奶奶,那就麻煩您帶個路吧!”阿姨連聲答應,還夸我是個熱心腸的好孩子。
我把老奶奶送到家后,正準備返回時,老奶奶對我說:“今天真辛苦了你這位小同學,要不是你今天我真回不了我兒子家。你看,快要到中午了,就留在我兒子家吃頓午飯吧。”這時她的家人也過來連聲道謝,盛情挽留。可我堅決不肯,借口說父母肯定正在家里焦急地等我回家吃飯,至此奶奶也沒辦法。于是,奶奶硬是往我口袋塞了幾塊糖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5
中華的文明與美德,是在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孕育出來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正是這文明與美德,令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家園被世人譽為禮儀之邦。暢游《文明美德伴我行》,就是一次對自我心靈的洗禮。
傳說中,舜是一位很有美德的人,他待人寬厚,做事勤懇,人們喜歡和他一起生活。因此他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只要是他居住過的地方,一年后形成村落,兩年后變成小鎮,三年后成為繁榮的城市。正因為舜寬厚待人的高尚品質,所以在部落中才有了極高的威信,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名優秀的領袖。身為一個班干部的`我,曾經總是試圖以自己的職務來壓制、管束同學,而沒有想到用嚴于律已、寬以待人來樹立自己的威信。最終,導致在新一任的班委干部競選中名落孫山。慚愧啊!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時刻,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的破壞性地震。大災有大愛,大愛最無私。11歲的何亞軍在被救援的50個小時里,給同學喂水120多次,獲救后的手術前,他不忘用那顫巍巍的小手對著醫護人員寫下了“謝謝”二字。13歲的小女孩何翠青本已走出教室,但她意識到發生了地震,又折身跑進宿舍,將10多名還在午休的同學從床鋪上搖醒逃生,自己卻被壓在了廢墟下,她憑著巨大的求生欲望和驚人的毅力,在50個小時后獲救……我們面對困難挫折時,總是怨天尤人,總寄希望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可這些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們在災難面前,心里裝著的是同學、好友。
15年前,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果樹班同學李寶元因病去世,對于已經失去大兒子、已經蒼蒼白發的李維賀夫婦來說又是一次沉痛的打擊。 “寶元的父母咱得管!”這句承諾讓寶元的同學資助老人至今。“人無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在世俗淺薄的喧囂中,誠信并沒有消失殆盡,她依然是淳樸的心靈中綻放出的花朵。而在生活中,因為我的不能信守承諾,未能如期而至學校,讓“六一”前一周的那個彩排成了泡影;因為我的不能信守承諾,未能如期而至約定地點,讓我的朋友在寒風中足足等了我半小時……想想這些,我倍感無地自容,同時也堅定了我心中今后該如何去做的信念。
寬厚勤懇、舍己為人、誠實守信……這些詞語隨著我深入地閱讀,已經銘刻在我的心里,并指引著我今后的行動。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多助人為樂,別損人利己;多大公無私,別自私自利;多信守諾言,別出爾反爾……這個共同的家園定會更加和睦,更加和諧。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6
寒假里,我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我被祖國那悠久的文化歷史所震撼。了解到了我國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原因。那是因為中華民族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還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規范。了解到了講文明,重美德的重要性。
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敬意的道德準則。文明禮儀,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道德水平,還能體現出我們城市,我們國家的形象和風貌。文明禮儀有許多種,如:公共禮儀,家庭禮儀,就業禮儀……文明禮儀,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要做文明的主人,與文明禮儀同行。讓我們都來爭當文明好市民。讓禮儀之花開天下。
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概括起來有8個字那就是:忠、孝、誠、信、禮、義、恥、廉。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代代傳承了許許多多傳統和美德。從季布的“一諾千金”到“誠信老爹”吳乃宜,從寬厚待人的舜到鄧小平的孝敬繼母……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讓我們行動起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做五好少年。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不僅教育我們要懂文明禮儀,還教育我們如何做人。讓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7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我本來不喜歡,但我還是耐著性子看,在我看到第二課的時候,我慢慢開始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對古代的發明比較感興趣。
這本書中的希爾頓飯店是全球最大的飯店之一是因為如果旅店只有一流的設備而沒有服務員一流的微笑,那些旅客會認為我們提供了他們最喜歡的東西嗎?如果缺少服務員的美好微笑,就好比花園里失去了春天的陽光和春風。假如我是旅客,我寧愿住進只有殘舊地毯,卻處處洋溢著微笑的旅館,也不愿走進只有一流設備而沒有微笑的地方。這里正有著一流的設備也有著一流的微笑,所以這里成為了規模最大的飯店之一。這也是我們要向希爾頓的每個員工學習的地方。我們要微笑地面對生活,面對一切。
再比如:一場具有毀滅性的災難突如其來,老師張家春正在上課,感到腳下一陣劇烈晃動,張老師反應過來是地震了,教室是在一樓時逃生有利的地方,他推到講臺后面,指揮同學們撤離。磚頭,碎石,泥塊傾瀉下來,教室門框變形了,再也承受不起越來越大的壓力。眼看生命之門就要關閉,張老師一個弓箭步跨過去,用魁梧的身軀頂住門框,撐起了孩子們求生的希望。在最后一個男孩出去時,無情的'水泥板砸了下來,張家春老師被垮塌的廢墟吞沒了——這個年僅二十九歲的男子漢,用生命講完了這一課!
多感人的畫面啊!在生死關頭,無私的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留給了自己;老師是我們可親可敬的人,人間大愛莫過于此。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8
這學期,我讀了一本書,是由“關心下一代”的工作委員編寫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讀完后,我深有感觸。
本書以文明美德為主題,為了讓我們這一代的人傳承文明,踐行美德。因為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與財富。我們青少年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傳承文明,餞行美德,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
本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與文明美德有關的故事,如《誠實守信人人敬》、《做祖國的好孩子》、《尊重每一個人》、《勤儉節約不浪費》、《保護環境》……。其中,我最喜愛《誠實守信人人敬》。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爹住在一個偏遠的小漁村,他的四個兒子為了買漁船,四處借錢。可四兄弟卻遭遇滅頂之災,只有二兒子死里逃生。有不少債主上門討債款,可發現老爹的境況時,都認為這債是要不回來了。可老爹卻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說:“做人要講信用,這錢,我一定會還!”他的行為感動了鄉親,感動了每一個人。他就是“誠信老爹”吳乃宜。這事讓我明白了: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惟有信與義。我們以后也要學習吳乃宜老爹,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知慧創造了獨具的精神文明,我們一定要傳承文明,踐行美德。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9
愛,緩緩地從天而降,灑落遍地,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感染著神州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題記
時間匆匆流過,帶走了許多人的青春年華;帶走了許多人的哀嘆,惋惜;卻給我們留下了最珍貴的東西------愛,我們神州大地上的許多人,不惜犧牲自己,而給予了其他人安全,幸福,美好的生活。
舍生忘死,用生命和忠誠刻劃出人生的閃光航跡。
20xx年11月14日,11時17分,飛行員李劍英駕機起飛,執行空中巡邏游獵任務。12時04分01秒,戰機在五邊下滑著陸過程中,突然有異常飛行物吸入發動機,血在座艙蓋前的防彈玻璃上彌散開來,帶血跡的羽毛如同用膠水緊緊粘在玻璃上,模糊了飛行員的視線。李劍英馬上意識到:不好!飛機遭鳥了!跳傘立刻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此時的李劍英深知,飛機下方有密集的村莊和正在田中勞動的大量村民。飛機和剩下的800多升航油,載有100多發航彈、1發火箭彈,加上氧氣瓶等易爆物品,如果失去控制的飛機掉在村莊,將像一顆重磅炸彈一樣爆炸,勢必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毀滅性的危害,后果不堪設想。生死關頭,李劍英沒有逃生,而極力拼搏,迫降!不巧的是,當沖至離第一接地39.3米處,被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護坡阻擋,飛機撞擊后解體,爆炸,李劍英壯烈犧牲。
當李劍英遭遇險情報告跳傘后,是跳傘還是駕機迫降,生與死的選擇嚴峻地擺在他面前,并且不允許他用多幾秒鐘的'時間考慮。跳傘立刻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但失去控制的飛機可能落到村莊,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為了人民的利益,李劍英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因機場地形限制而成功概率極小的迫降,最終壯烈犧牲。從遇險到犧牲,僅僅16秒鐘時間,這16秒對常人來說是平常而短暫的,但對李劍英來說卻是生命中最為悲壯的16秒。這驚心動魄的16秒向人們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追求,顯示出了他整個人生的光輝軌跡,譜寫了一曲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軍隊的壯麗凱歌。
多么無私的愛,多么偉大的愛,在自己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個關頭,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讓其他人受傷,自己卻永遠常存在了這浩瀚的藍天之下。
他的愛,送給了全天下所有的人,而且是那么的默默無聞,雖然,他犧牲了,但是,他的愛卻永遠從那一刻起灑落遍地,滴落在每個人心中。
如果,每個人都現出一份愛心,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會沉浸在這片愛的海洋之中。
愛,在人間,文明美德,在我們的心中!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10
我閱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后,知道了文明禮儀對我們小學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燦爛的文化歷史和傳統美德,素以文明古都、禮儀之邦著稱。
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人們總是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就說交通方面吧,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美國人也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廣告上也說:斑馬線不是起跑線,無須爭分奪秒!
再說誠信吧,這個詞語人們很熟悉,誠信是最大的美德,社會上誠信的人很多,但由于利益的驅使,也有許多不誠信商家的出現,假煙、假酒、假藥,各式各樣,害人害己。俗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作為我們小學生,要從小事做起,講文明懂禮貌。在這方面,我做的還不夠好。有一次,我們家來了許多客人,而我卻沒有向那些叔叔阿姨們問好,對他們不理不睬,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媽媽一看我這個樣子,趕忙對我說:昊宇,快向叔叔阿姨問好呀!我支支吾吾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便繼續干我自己的事情。之后,我被媽媽訓得眼淚在打轉。從這件事當中,我明白了:要講文明,懂禮貌,從小事做起。
只有人人都有教養,做到真正的品德高尚,心靈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昌盛,民族才有尊嚴,人民才能安定團結。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11
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八課尊重每一個人”中的一個故事——“29分錢的捐款”。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天夜晚,德蘭修女在貧民區臟亂的街道上快步走著,一個乞丐不好意思地攔住她,請她接受自己一天乞討到了錢:29分。德蘭修女不僅收下了29分,還把自己未及時吃的晚餐:一塊面包和一瓶水送給了那個乞丐。后來,德蘭修女多次在演講中說了這個故事金光閃閃的道理:“窮人沒有錢,沒有地位,但不缺少互相幫助和體諒的愛心。這正是窮人的偉大所在。只要愿意的話,我們每個人,即使是一個身份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對他人獻出愛心,對他人有所幫助。”窮人并非那么窮,那顆充滿愛的心不就是他們的亮點嗎?
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的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只要我們肯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就會邁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種力量,好像奧運火炬手傳遞火炬一樣,火炬經過每人的手中后,便可以匯聚更多的熱情、釋放更多的熱情。
做文明人就要從身邊的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這樣就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更加美麗。讓我們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吧!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12
中國有著自己獨有的文明,獨有的傳統美德。有這樣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為了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內在素質,學校給我們一本《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我讀完了整本書,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古代世界有四大文明,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古代中國更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隨著歷史的變遷,其他三大文明都因為各種原因消磨殆盡,只有中國文明綿延至今。中華文明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黃河、長江哺育了華夏民族。聰明勤勞的華夏民族,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長城、瓷器、漢字、四大發明等等,凝聚著古代華人智慧的'結晶啊!
古代人民不但智慧,更有許多優秀的品格:堅強不屈,講究禮儀,勤學好問……正是有了這些品格,中國菜會有如此燦爛的文明,才會成為禮儀之邦。
文明需要傳承,需要延續。我們肩負著歷史的使命,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傳承這些偉大的中華文明,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照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之光,在我們的努力下,發揚光大,弘揚優秀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 篇13
假期里,我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感想挺多。
剛一打開書,我似乎被請進了教室。里面的“老師”在短短的幾個小時里就給我上了15堂“課”。有養成好習慣的,有誠實守信的,有勤儉節約的等等。
本書告訴我們:文明不僅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關系,還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它要求人們不但要追求個人道德的`完美,還要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等。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祖先們的許多優良品質、文明美德千古傳唱。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師重教、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也必將受益終身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我們,這些當代的少先隊員,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們,更應該秉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從熱愛勞動、尊敬長輩、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點滴小事做起,將祖輩們的文明美德傳承光大。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努力吧!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相關文章: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02-17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15篇11-10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有感05-04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通用26篇)03-14
美德伴我成長作文08-11
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的讀后感04-03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讀后感09-11
文明美德伴我行作文09-28
文明伴我成長作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