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寫愛和自由讀后感
寫愛和自由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8-23 01:21:07
  • 相關推薦
寫愛和自由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愛和自由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寫愛和自由讀后感1

  “只要我們潛心地去愛兒童,兒童就會變得非常美好。只要愛兒童,我們就會給兒童自由。有了愛和自由,兒童就具備了成長的基本條件。有一天,自由和愛就會在漫長的童年時代過去后,在一個身上形成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質。”——摘自孫瑞雪《愛和自由》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于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了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曾經有位姐姐帶著自己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接著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說了吧!接著,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么著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么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并且對什么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里,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寫愛和自由讀后感2

  讀了《愛和自由》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也有一些困惑:

  一觸動:

  書中最觸動我的地方是關于父親的愛對女兒的影響這一段,“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夸獎的話,她長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這一段雖然這不是這本書的主流思想,但的確對我的觸動很深。我小的時候爸爸從來不夸我的,他不是不愛我,也不是不喜歡我,但他們那一代人似乎不懂得怎么去愛孩子。當家里有客人來我家,客人夸我哪里哪里很好的時候,爸爸都會說:“好什么呀”這讓我很灰心。

  前段時間和老公有些問題,那天我們半夜跑到小區的草地上談心。老公問我問什么做什么事情都那么需要他的肯定,我說:“我那么盡力地去做一件事,都得不到你的肯定,我當然不舒服。以前工作的.時候有老板和同事的肯定,現在不工作了,一個全職家庭主婦,能得到誰的肯定呢?當然是你。”老公說:“你為我和為我們這個家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里,我知道你為我們也犧牲很多,但我覺得沒必要總是掛在嘴上啊?如果你真的這么在乎,我以后每天都夸你好了。”

  看了《愛和自由》后我明白了,原來是我在小的時候沒有從父親那里得到足夠的夸獎。

  二:困惑

  關于配對,對于一個小bb,我們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我們說的和他感覺的配上對呢?就如書中的例子,一個孩子咬一下梳子,再咬一下毛巾。如果這個孩子在咬毛巾,我們是該說“柔軟”還是該說“毛巾”?我弄不明白,我們怎么能知道孩子這時候的注意力是在這個東西本身,還是他對這個東西的感覺?

  還是這個東西的顏色?蒙氏要求簡潔,要求將一個概念和其他事務隔離開,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怎么能夠做得到呢?比如教具色板,舉起來,說:“紅色”,但孩子可能注意的是這個木板的形狀哦。

  三:疑問

  蒙氏的孩子走到社會上真的能完全適應嗎?書里有談到這個問題,但她說的是紀律,這個我沒有疑問,我有疑問的是其他方面的適應。就比如尊重這個問題。蒙氏的孩子在院里是受到尊重的,可是到了社會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那么對別人沒有理由的不尊重孩子會如何應對?書里有談到一件事情,講作者的朋友把她的兒子逗哭了,她說她們院里的孩子是沒有人逗的。但孩子不能總生活在幼兒院里呀,他要出來呀。出來以后的環境完全是不同于院里的,孩子怎么適應?目前社會的大環境還不是蒙氏,那么怎么解決蒙氏和非蒙氏接口的問題?

  四:感慨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么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寫愛和自由讀后感3

  看完這本書,會讓你覺得心頭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那樣,真的,很沉重。 書的作者是一位長期從事蒙氏教育的工作者,她的理念、她的思想,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你,尤其是為人母的你、為人師的你感慨萬分。到底,我們都對孩子做了什么!我們真的是在愛孩子嗎?或許,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我們更愛的是我們自己?

  說到愛孩子,我們的爸爸媽媽們或許都會拍著胸脯肯定自己,但是如果是問給孩子自由了嗎?很多爸爸媽媽們都不敢出聲了。我們老師呢?對孩子,我們又給了他們足夠的自由嗎?答案是:沒有。

  在我們傳統的思維里,自由代表的.就是放縱,就是不聞不問。所以,我們掛著“愛”的旗號,包辦了孩子的一切。怕孩子摔疼,我們始終牽著他們的手不肯放開;怕孩子弄臟,嫌他們慢,我們堅持喂飯、幫他們穿衣、穿鞋襪;為了孩子“好”,我們幫他們做好了所有的選擇,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玩什么,而且還幫他們安排好了時間。孩子們什么都不用考慮,按著我們為他們安排好的路線一步一步的走著,如果偏離了這條路線,就是不聽話……

  天啊!多么可怕,這就是我們給孩子的愛么?

  我非常慶幸自己看了這本書,因為我從中明白了孩子他一生下來就蘊涵著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將按照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

  那我們要給予孩子的是什么呢?是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孩子感知到您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而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孩子生命發展了解的基礎上。有很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快樂無比。

  還有一點想說的是讓孩子從愛走向獨立。因為孩子是靠愛而走向成長、走向獨立、走向充滿幸福的人生。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所以當媽媽很“倒霉”,你必須多愛孩子,不能多愛自己。那為什么我們大多數的成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我們也沒有長大,也在渴求愛,也在走向獨立的途中。

  是的,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們想我們會更愛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比我們成長得更好,但我們卻做不到。因為我們的童年大都成長得不好,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作為潛意識積淀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在用這些東西對待孩子。

  所以,要更好的愛我們的孩子,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任何人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能尋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先讓自己長大、獨立,讓自己內心充滿愛!

  讓我們期待:孩子因為愛而愿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

【寫愛和自由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 15篇01-17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15篇)02-17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07-14

《愛和自由》讀后感03-16

[精選]《愛和自由》讀后感10-22

《愛和自由》讀后感01-18

愛和自由讀后感02-18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01-30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01-1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 亚洲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色七七在线综合视频 | 亚洲香蕉综合在线 |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 欧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