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感恩的心》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感恩的心》有感1
有一本書,它教會了我感恩,給予了我溫暖,它的名字叫《感恩的心》。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沉思: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她爸爸很早就過世了,她只好和媽媽一起相依為命。媽媽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著,但每次回來時都會給小女孩帶一塊小小的年糕。
有一次,已經過了媽媽下班的點好長時間了,可媽媽還沒回來。于是等不及的小女孩就沿著門口的路走了很遠,一邊走一邊尋找媽媽的身影,終于她找到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小女孩大驚失色,跑到媽媽身邊,用小手搖著媽媽,試圖喚醒她。可媽媽沒有回答她。小女孩以為媽媽太累了,就把媽媽的頭放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舒服一點。
這時,她發現媽媽已經死了,就一邊哭一邊用手語“唱”《感恩的心》。
我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是他們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我們,是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因此,我們要珍惜自己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在他們健在時,你可以伴他們看千山萬水,一起去看美麗的風景,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如果等你長大后才明白這個道理,那一切就晚了。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動。
讀《感恩的心》有感2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可是在現在這個社會卻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去關心,不能夠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有的人雖然和你素不相識,在你遇到麻煩時卻能伸出援助之手。
其實感恩的方法有很多,如:當你東西掉地時,別人幫你撿了起來。你說了一句謝謝,或者你的一個微笑。這都可以表現出你的感恩之情。有的人幫助了別人,卻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姓名。
相信大家都知道白禮芳老先生吧!這位老人靠一腳一腳的蹬三輪車,掙下了35萬元人民幣,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心和小學,前后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從1993年到1998年,老人資助了紅光中學的200多名藏族學生,每個月都給他們補助,直到他們高中畢業。但自己的生活卻是幾近乞丐,他的私有財產帳單上是一個零。在他幫助過的學生里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白禮芳先生的生活十分艱苦,每頓飯都是饅頭加白開水。有的時候往開水里加上幾滴醬油在他看來已經算得上是美味了。許多孩子很懂事,用努力學習來報答白禮先生對他們的幫助。這就是感恩。
也許會有人這樣認為,白禮先生離我們比較遠。那離我們十分親近的父母呢?這應該不遙遠吧!父母為我們付出這么多,可是有些人不但不知道回報父母,還一再地傷害父母。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能有多少人會想到這天是母親節。在6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又會有誰能想到這天是父親節。
恐怕在迷兩天能為自已的父母挑件禮物的人就更少了。可能這兩個節日在大家的記憶里已經被淡化了。只知道過那些愚人節、圣誕節之類的節日。父母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卻不懂得珍惜,更有甚者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是父母應該做的,這都是錯誤的。
許多人經常為朋友過生日,在朋友生日那天還會為他們挑一件禮物。可是又能有幾個人會記得父母的生日呢。在父母生日那天,又有多少人記得為父母挑一件禮物呢。在我們過生日的那天,我閃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我們的母親。
因為,我們生日的'那天是母難日。許多人在父母老了以后,并不能夠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更有甚者只知道對父母一味地索取。也有人雖然盡到了贍養父母的責任,每個月都會給父母寄錢,但他們卻不知道父母缺的不僅僅是這些,他們所想要的是,每個月自己的孩子能夠回家看看。
他們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風靡全國,是因為這首歌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我們應該學會對他人懷有感恩之心。不論是對與我們只有一面之緣的但卻幫助過我們的陌生人,還是對每天與我們相處的朋友,都應該對他們懷有感恩之情。
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讀《感恩的心》有感】相關文章:
讀《感恩的心》有感01-11
讀《感恩的心》有感14篇06-08
讀《感恩的心》有感15篇04-04
感恩的心02-17
《感恩的心》讀后感07-21
感恩的心讀后感03-07
感恩的心作文12-03
感恩的心作文12-10
詩歌《感恩的心》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