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的智慧》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1
《人生的智慧》內容簡介:叔本華哲學思想被認為是柏拉圖的觀念論康德的認識論、吠陀的泛神論及厭世觀四者的融合。其中討論的話題眾多,內容樸素深刻,十九世紀末的很多大思想者,大都從中汲取了營養,尤其是尼采,對叔本華的理論一直情有獨鐘。更有好事者認為,尼采某種程度上是繼承了叔本華的衣缽,雖然二者哲學的最終結果不一樣,但都是唯意志論的大哲人,都認為意志才是世界的`本質。同時,叔本華的生存空虛學說也奠定了其悲觀主義哲學的基礎。
《人生的智慧》一書取自《附錄和補遺》,它其實是獨立成書的。這本書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里他盡量從世俗、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這本書尤其適合大眾閱讀。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2
叔本華封神之作,雞湯界的核彈。
熬過難啃的前幾十頁,會發現讀這本書很好讀,有幾節甚至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很多道理簡單明了,但在叔本華的書中讀到和在公眾號里讀到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生命長度決定了我們是階段性動物,童年、青年、以及老年,可以分為三個人截然不同的人,因為這三個階段我們的追求(好奇、性欲、和安穩)不同。青年時期更多的應該是積累,到了中年時期再爆發。沒有任何一個體育冠軍能做到青年、中青年一直奪冠,少年得志很難,大器晚成才是唯一能靠自己努力實現的.目標。把精力多放在真正的知識、技能研究上,世界上所謂人情練達的能人真的太多了,唯有技能可以讓人在獨處、面對災難、年邁時不至于變得無助。這條最重要!健康,比以上任何都寶貴。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3
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盡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于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因此,這本書著作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幸福的生存。
對于人的`幸福起著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于人類的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在這世界上存在三種力:明智、力量和運氣。我想運氣至為重要。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相關文章:
智慧的人生格言05-20
人生智慧哲理的句子12-26
啟迪智慧的人生格言02-24
夢啟迪人生的智慧之門03-20
經典智慧的語錄03-19
智慧的作文06-06
智慧的說說07-12
智慧優秀作文07-28
我們的智慧作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