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
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11-01 15:11:55
  • 相關推薦
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1

  《培根隨筆》就是一部寫道理的文章集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聲情并茂的人物,只有無限的`討論與研究,真是是物必談,無所不談。

  本書作者,自然就是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和文學家。一六〇三年被封爵士,一六一三年升為首席檢察官,一六一七年成為掌璽大臣,一六二〇年被封為子爵。一六二一年被控受賄,從此下野,脫離官場。一六二六年死于實驗。本書的道理,均是其一生中經歷中總結出來的。

  還有其中一些完全是十七世紀的思想,例如:世上的確有人好見異思遷,視固守信仰為枷鎖纏身,故而在思想行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

  雖說專講道理,但也不乏有趣的比喻:一位先人曾因詩能滿足想象而稱其為魔鬼的酒漿。而有些話也是經典:所有感情中最令人神魂顛倒這莫過于愛情與嫉妒。

  本書也似乎是借助《圣經》來說明道理。

  從書中所用的人名、地名、事名,更可以看出他的才識來。

  我悶在生活之中總會不經意之間說幾句富有哲理的話,只要用心記錄,你也會成為培根。

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2

  《培根隨筆》為英國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耳熟能詳話就出他之口。這本書分為《談學問》、《談旅游》、《談虛榮》、《談野心》、《談運氣》、《談憤怒》等數十篇隨筆。

  在眾多隨筆中,我最欣賞的是《論逆境》,我讀了又讀,每次它帶都給我不一樣啟示。"順境帶來的幸運固然可貴,逆境造就的品質更令人折服。順境的德行是節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撓。"這是全篇中給我啟示的兩句話。我認為,這是這篇隨筆的.濃縮精華。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遭遇逆境可以理解為人生中的不幸,因為他給我們帶來困難,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可以理解為人生中的萬幸,因為逆境給我們一個鍛煉的機會,它考驗了人的意志,還磨練了人的心智。逆境的磨練,造就了歷一批又一批的偉人。

  這讓我想起了鄧稼先研究原子彈。一次,兩次,上百次,上千次。面對諸多失敗的考驗,他沒有選擇放棄研究。這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貝多芬也同樣如此,雖然自己雙耳失聰,但是他始終認為"誰也無法超越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最后,他譜下了《月光曲》、《第九交響曲》等傳世名作。

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3

  前幾天翻開了很久沒看的培根隨筆集,記得我以前以培根所寫的|《論讀書》寫過一篇口頭作文參加過比賽,那次比賽對于我來說使一次新的挑戰,記得,那位老師和我說了題目后,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培根的那篇文章,論讀書中講到讀書之用有三:一是:心曠神怡、二是:增趣添雅、而三是:長才益智。

  這三點我深有體會,但卻不覺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從來不會如此認為,但是這確實真正的原理,愛學、想學那就必須會覺得所講的沒錯。

  我這次,我所看到的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憤怒。培根的筆者翻譯得很好,人之所以會有怒是因為人很脆弱,經不起波折,但是易發怒者,脾氣就必定會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卻無法克制發怒的傾向,所以培根就說“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發怒而犯罪。”其實,筆者認為,要克制再一次發怒,就就應反省每一次發怒的原因,從而改變。到哪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時間慢慢的改變。不可急于一時。

  看完這篇文章,我發現自我也如此,易發怒,但卻從未反省。也學這就是人吧。

  而《圣經》里說人要有耐心。我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推薦“要持續冷靜,耐心等待”這樣,你必須能夠打敗憤怒的。

【七年級培根隨筆讀后感】相關文章: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01-12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05-24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11-07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09-28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精品)07-31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優秀08-27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14篇01-14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4篇10-17

培根隨筆讀后感10-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 久久精品女性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