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
窗外,鐮刀似的的月亮斜掛在夜空。天幕中,繁星點點,像是黑色幕布上點綴著的顆顆寶石。一縷縷清淡的月光,從窗口透到窗前。我躺在床上,望著窗外那繁華的街道,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今天看的《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里面的情節就像放電影一樣,再次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故事里的小主人公金鈴和我的情況差不多,也是一位六年級的學生,她是一個成績中等,但機智、善良、正直的女孩子。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那一份天真、純真,和家長做出了許多“抗爭”。但是因為金鈴媽媽總是拿比金鈴好的孩子來和她比,所以每次考試都不相信自己,總是錯一些簡單的.題目。
這位小主人公的家庭和我的家庭極相似,,我媽媽也拿別的孩子和我比,并且總是數落我,搞得我好像是世上最差的小孩,什么都比不過人家似的。這每一句話,就好像一股洪流,拼命地沖刷著石頭上的棱角,拼命抹殺著我們獨特的個性。每當這時,我鼓勵自己,我們可不要像金鈴那樣把大人的每一句話信以為真,我們只能把家長的話作為成長的動力,來激勵自己。只要有信心,我們就有希望超越別人。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2
這些天,我讀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是黃蓓佳寫的。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主人公金鈴,她剛過11歲生日,在本市新華街小學讀六年級。她身高155厘米,重50公斤,標準的重量級選手。因為她胖,臉、鼻子、嘴巴都是圓嘟嘟的,一看就叫人喜歡,一喜歡就忍不住要在她臉上揪一把。金鈴從小到大臉蛋被人揪過上千次,用她的話說,都快揪出老繭來了。
金鈴和我共有一個特點就是“自來熟”,她無論男女老幼尊卑貴賤,她一概都能搭得上話,聊在一起,時不時還能把對方逗得哈哈大笑。從她早上上學、放學回家,一路上要經過四個雜貨店,三個小吃攤、一個美發廳、一個修自行車店、還有一個新開張的禮品店,這些店里的老板和伙計,都是金鈴的忘年交。
金鈴有一個壞毛病——粗心。因為她把“既”寫成“即”,“再”和“在”也不分,“看”和“著”總是忘記寫最后一橫。她不是不會,只是每次寫字總是會粗心大意寫錯。其實,金鈴挺聰明的`,作文寫得不錯,但錯別字有20個;數學口算題10題錯6題。讀到這里,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粗心,我不想讓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還有對我抱有希望的人,讓他們的心血白白浪費。我以后再也不粗心了,你們看我的行動吧!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3
好孩子,好孩子不是次次100分,也不是三好學生獎狀滿房,而是善良、正直、寬容、大度。而《我要做好孩子》的金鈴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想象豐富,卻有些粗心大意。
《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主要寫了金鈴在六年級所發生的事,她從原本意志薄弱到后來因孫奶奶的幫助而對自己有了信心,俗話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金鈴的學習成績逐漸上升,進入了班級前十名。
金鈴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她的`人品又那么優秀,在他發現小鳥被幾個孩子傷害,她奮不顧身,趕走了孩子,救了小鳥。而且他對蠶寶寶也發出善心,向它伸出了援助之手,回家把它們養了起來,還因為它們而四處找桑葉。對比她,我有些慚愧,也有些驕傲。我經常對路邊奄奄一息的小動物置之不理,有一次還放火燒了螞蟻洞,使洞前留下許多螞蟻的溫熱尸體,使許多螞蟻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相比她的慈善,我自愧不如。但是她在成績不好時瞞過媽媽,還用膠帶紙將媽媽的簽名撕下再貼在試卷上,以仿照媽媽簽名。而我卻勇敢的承認。
在艱難的人生路途中,我們祝愿金玲越走越好!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4
金鈴,我感覺她已經是一個好孩子了,可她的的母親和老師以前卻不這么認為。母親每天給金鈴買這買那的,結果全是復習題。從此,上六年級的她,除了給母親買菜的時間,就再也沒有一點玩的時間了。似乎書都長了手,硬要把她拽回去不可。
金鈴是一個丟三落四的女生,可她的口才能力十分好,令人刮目相看。同時,她做事也考慮很周到,這兩點我一定要向她學習。
先說說她的口才能力。在貓和老鼠你喜歡哪個中,金鈴用充足的理由說服了母親,讓母親把貓送回去。天啊,關于貓和老鼠的聯想出自一個11歲孩子的口中,帶著那種銘心刻骨的.哀傷幽怨,構成了對成年人的震撼!
還有就是她做事考慮很周到,很大度。從倪志偉讓金鈴扮演豬八戒中,她就用自己很周到而細密,又不傷害大家的方式,打敗了倪志偉,真是小人得志和君子報仇呀!
金鈴,你真是我的學習榜樣之一。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5
我最近讀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金鈴,她是一個13歲的小學生,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但作文寫的好。她能跟任何人“自來熟”。她有一個當編輯的媽媽趙卉子和一個當副教授的爸爸金亦鳴,這本書就是講的他們和同學之間的故事。
我從這本書中懂得了學習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看一個人好不好,必須先從他的品德方面來看,因為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的學習再好,工作再好,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書中的班長倪志偉,他雖然非常層聰明但他也因此而驕傲,一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顧的樣子。而且他還喜歡捉弄女生。他最大的缺點就是道德敗壞:幫別人寫作業要收10元;幫別人寫一篇作文要收5元;曾經偷看過女生上廁所;挑撥同學之間的關系,然后又來當“和事佬”,要求是給他10顆彈珠……同學們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卻誰也不敢告訴老師。最后,金鈴實在憋不住,一一把這些事告訴了老師,老師氣得火冒三丈,把他的班長職位撤掉了。
比起金鈴,我很慚愧。因為我前幾天看到有人在買小攤上的東西,而我身為少先隊員卻沒有制止,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我要像金鈴那樣勇敢、伸張正義,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孩子!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6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叫《我要做好孩子》。里面主要寫了小主人公金玲和她平常生活里的各種事情。金玲,女,11歲,在新華街小學讀六年級。身高1。55米,體重50公斤,標準的重量級選手。因為胖,她的臉、鼻子、嘴都圓嘟嘟的,一看就讓人喜歡,一喜歡就忍不住在她的`臉上揪一把,用她的話說,都快揪出老繭來了。
有一次,因為“墊子事件”,她背上了黑鍋,當她明白后,她就不動聲色地把整件事情處理好,該是誰的責任甩回給誰。她還幫助了無家可歸的小妹妹——幸幸;她寫作文還經常獲獎,成了“獲獎專業戶”……
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金玲在別人冤枉她的事情上,她表現出了她的機靈、正直和是非分明的品質,她并沒有忍聲吞氣不再追究這件事,而是冷靜地處理。她買了一枝康乃馨送給生病的老師;為蠶寶寶找桑葉而跑遍整條街道、翻過石墻……我看出了金玲富有同情心和對老師的濃厚的感情。
我看到她平時的校園生活,因為她的成績并不好,所以使得她對考試和分數之類的東西產生敏感,而家長和老師們又非常注重分數、好學校、壞學校和差生、好生。這更讓她感到有巨大的壓力壓在自己的頭上,像一塊大石頭一樣。成績考好了,父母會破例帶你出去吃麥當勞、KFC,考砸了,當然不會有好果子吃。這種情況在我們的身上也經常發生,考試就像惡魔般恐怖。
從這本書里,我感到,作者把我們當成朋友,以一種親切的完全平等的態度和我們談話,這是一種心靈的溝通,只有把自己當作小孩中的一員,才可以達到這個境界,而作者,她做到了。她肯定聽到了我們心靈深處里的心聲。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7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金鈴的六年級女孩,她想做個好孩子,于是她便努力去做。她學習成績一般,有時還有點任性,但她聰明活潑,喜歡閱讀課外書,興趣廣泛,有思想;她很善良,關愛鄰居家人無人照顧的小孩子,憐惜小動物;她為人正直誠實。她的行動最終讓老師。家長和同學都認同了她是個好孩子。
金鈴的正直和機敏令我佩服,元旦聯歡會上,狡猾的班長讓她和同學受了委屈,她選擇不是去告密,而是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把班長的不良行為寫了出來,最終班長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她卻受到了表揚。
金鈴的善良和愛心更令我感動。當自家巷子里修自行車的老人突然中風去世,丟下了只有五六歲的小孫女幸幸無人照料。金鈴把這個沒家的孤兒領回了自己家,非常細心的給她洗澡穿衣服,還用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錢為幸幸買芭比娃娃;讀《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好孩子不一定學習成績優秀,但一定要正直和善良,要懂得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我是一個愛勞動的同學,中午我自己不在操場上玩耍,而是在教室里幫助同學做值日,有時我會把黑板擦得干干凈凈,有時去吧地上的碎紙片撿起,有時去把桌椅擺放整齊.我覺得為班級做事十分高興。
善良給人降福,像主人公金鈴一樣,在付出中我感受到快樂。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8
暑假里,我第一次翻開《我要做好孩子》時,就一下子被書中的故事給迷住了。
作者黃蓓佳阿姨的筆下跳出了一個活潑,善良,可愛,寬容的小女孩金玲。她在老師生病時主動送去花兒問候老師;當好朋友尚海被別人欺負時,見義勇為;當她看見小鳥被頑皮的小孩弄死時,很傷心,寫下了《我想為你造一片森林》,表達了她愛護小動物的心愿。
我也發現金玲和我許多類似之處。比如說粗心,它就像口香糖一樣,緊緊地粘在我身上,甩也甩不掉。數學曾是我的“軟肋”,就是因為粗心,所以經常沒能考到滿分。經過漸漸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就在這次期末考試中,數學取得了最棒的成績一百分!果然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很多孩子會認為,好孩子的標準就是:聽話,成績優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這樣只是單單表達了學習上面,好孩子不僅僅是這樣。金玲也是一個好孩子,她富有愛心而又善良,感情細膩,寬容大度。就像書里說的那樣:“好孩子的內涵太豐富,它不全是100分組成的。”
一本經典的書,能給予我們幫助,打開我們的心靈,在我們的心里播下知識的種子。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9
我在寒假里讀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
這本書講的是新華街小學六年級學生金鈴身邊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最后一個兒童節》,這篇文章講的是有一天老師問他們明天是什么日子,全班沒有一個人回答,直到老師說出了答案。金鈴聽到答案嚇了一跳,因為明天是最后一個兒童節了。“初中不給兒童節放假的”老師說,隨后老師又說:“明天大家想干什么呢?”“看電影!吃零食!開聯歡會!”老師卻都搖頭。金鈴也想:兒童節不能就這樣過了。于是她站起來對老師說:“開班會!”老師笑著同意了。當晚回到家,她翻箱倒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件粉色裙子,開心極了。第二天,女生全部裙子,男生西裝長褲。黑板上寫著幾個大字,金鈴還沒看清楚,老師就來了,她只得坐回去。老師說:“這次班會我們說一說自己的理想。”剛說完,就有人舉手。金鈴沒有想好,老師也沒有叫她。別的同學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宇航員……大家爭先恐后地討論著,氣氛越來越熱烈,每個人心中都有著遠大的理想,每個人都憧憬著美好的.明天,班會結束了,卻點燃了大家的夢想,也增加了對兒童節的依依惜別之情。金鈴回到家,收到了爸爸媽媽送的禮物,睡覺前,她默默念了一句兒童節,永別了,才慢慢睡著了。
怎么樣啊,這本書不錯吧,你也可以來看看啊。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0
暑假里,我讀了《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黃蓓佳寫的作品,讀《我要做個好孩子》有感。
書中講述了六年級的小主人公金鈴在這小學的最后一年里和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金鈴,一個十分可愛的女孩,長得胖嘟嘟的,可招人喜歡啦!她的學習成績中不溜,語文和英語的成績還行,數學就說不過去了,加看成了減,乘看成了除,直到一天,金鈴給小蠶找桑葉,闖進了一位老奶奶家院子里,老奶奶喜歡上了她,幫她補習數學,使得金鈴的'成績有了進步。
金鈴的爸爸——金亦鳴是一名教授,但管起家里的事粗心大意。金鈴的媽媽——趙亦紫是一本雜志封面的編輯,細心地管著家中的事和金鈴的成績。
作者黃蓓佳用童趣,吸引人的種種手法,描繪出了金鈴的生活。有心酸,有興奮,有意外,但更多的是幸福。爸爸的學生送來的大魚,天上掉下來的小妹妹,愛她的老師、同學……在黃蓓佳的筆下栩栩如生。
讀完這本書,我意識到童年的短暫。金鈴的童年雖然離去了,但我相信童年的友誼、幸福會永遠的保留在她心中。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1
我這幾天讀了一本書,是《我要做好孩子》,主人公是金鈴。
金鈴身高 1.55 米,體重五十公斤。因為胖,從小到大,臉蛋被人揪過上千回。金鈴最大的特點是和誰都能“自來熟”。有一次,回家時,遇見一對青年男女,便和他們聊起來。回到家,和媽媽說起這件事,結果媽媽臉都嚇白了。
金鈴還很粗心,開學,媽媽買的一大盒橡皮,沒幾天,就被金鈴全弄丟了,媽媽就說:“以后回家先檢查橡皮,如果在就可以吃飯,不在就別吃了。”第一天,金鈴一放學,就和媽媽說:“今天橡皮沒丟。”說著,便找起了橡皮,結果翻遍了整個書包和口袋都沒有找到橡皮,眼看媽媽要發火了,金鈴突然喊道:“我找到啦!”原來是金鈴怕橡皮丟了,就把橡皮一直放在手心里,放學后自己忘掉了。金鈴的作文寫得很精彩,就是錯別字套多了。王老師經常給金鈴打 98 的'高分。新老師姓邢,金鈴常和媽媽說邢老師講課沒有王老師精彩,邢老師太嚴厲了 ……
看,這就是主人公金鈴。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2
暑假里,我讀了黃蓓佳的著作——《我要做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金鈴,是一個六年級,學習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為了做一個讓老師滿意、家長順心的好孩子,她付出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的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做出了許多頑強的.“抗爭”。最后,她和同學們一起充滿信心的走進了升學考試的考場。
有一次,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就我自己一個人,我想:既然沒事干,就做手工吧,我想到今天在學校老師教我們編中國結,那我不妨試試,看我編的怎樣。我把書找了出來,照著上面左鉤鉤,右拉拉,可是,似乎怎么也編不起來,我急了,心想:不如看會兒電視吧,反正也編不起來,算了吧!走到電視機前,心想:我要學習金鈴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好好的去編,一定能行的。沒一會兒,我仔仔細細的做好每一個步驟,就真的編好了一個中國結,我高興的不得了,等到媽媽回來,我給她看,媽媽也說好呢!我好高興呀,我終于學會編中國結了!這也正是做事學習堅持的道理,只要努力堅持,終會取得成就的!
小說藝術的展現了一個小學畢業生的學校、家庭生活。情節生動、情感真切、語言流暢,富有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能給讀者一些思考和啟迪,通過讀《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使我懂得好多事情,是需要努力和堅持的,只有付出才能有收獲。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3
期末的腳步,近了。我看了看書桌上的試卷,再望了望窗外溫暖的陽光,揉了揉發腫的眼睛,一轉瞧了瞧四周,我的眼神,再次停留在那《我要做好孩子》上。金鈴的.身影,浮現眼前……
金鈴,一名擁有微胖身軀的小學生,一張白白圓圓的娃娃臉上總是掛著天真的笑容。成績中等的她,仿佛對即將到來的畢業考漠不關心,而奔紫與老師,早就猶如那熱鍋上螞蟻。
她的腦子里總有一些奇思妙想,她總愛在回家的路上逛著屬于自己的“商場”。她還有些粗心,在數學卷上“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而語文呢,她總能用自己獨特的思想,寫出一篇令老師震撼的文章。
面臨即將來到的期末考試,現在的我,仿佛與金鈴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當真正試卷下發時,我們都站上了無硝煙的戰場。
金鈴面對這無盡的試卷,雖表示著習以為常,但背負著媽媽期望,老師期望的金鈴無時無刻接受著與他人的攀比,當她內心深處那顆委屈的火種爆發時。我的心被觸動了,我流淚了……
可當我閱讀到奔紫為金鈴的付出時,我仿佛看見了我與媽媽影子。
每當我坐到桌前寫作業時,身后總有一人為我送上鮮美的水果,為我打氣……我的眼眶有些濕潤。
慢慢合上書,我揉了揉疲憊的雙眼,看著桌上的試卷,不禁在心中為自己吶喊:“加油!美雅少年!”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4
今天,我讀了黃蓓佳寫的《我要做好孩子》。文中小學六年級學生金鈴,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但機靈、善良、正直的女孩子。為了做一個家長、老師都滿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做了許多“抗爭”。最后,她和同學們一起充滿信心走進升學考試的考場。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現在老師、家長總是給我們施加壓力,報這樣那樣的輔導班,還說是讓我們全面發展,可他們知不知道,那樣會把身體搞垮的,緊張的學習中也應該有適當的'休息,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電視上也說:孩子們在玩耍時學到的知識要比書本中學到的東西多得多。還有,一個人如果不喜歡學語文為什么非要他學呢,可以讓他學一些感興趣的科目,那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年是短暫的,如果這時候不玩,等長大以后,記憶里就會一片空白。我的童年我做主,為什么非要讓大人剝奪去用來學習呢?
金鈴因為成績不好而經常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我覺得分數不是衡量一個學生的標準,能力才是最主要的,一味地追求分數只會迷失學習目標、降低學習興趣。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5
在每個人的心里,肯定都希望成為一個好孩子。而在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金玲也希望成為一位好孩子。她的語文還可以,可是到了數學就不怎么樣了,英語成績馬馬虎虎,90來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她才想成為一位好學生的。
在這里我想問大家:“你是喜歡貓,還是喜歡老鼠?”我想你肯定是說喜歡貓了,可金玲說她喜歡老鼠。她媽媽問她為什么?她說:“貓,出了會抓老鼠,別的還會干什么?可是它憑什么要欺負老鼠呢?老鼠在大自然中應該是平等的,每一個生命,無論它多么弱小,總有生存的權利。貓并不比老鼠高貴,老鼠也不比貓卑賤。人們喜歡貓,只不過因為貓的模樣比老鼠漂亮!”她媽媽摸了摸金玲的頭,感覺她沒發燒。金玲滿臉是淚地大喊道:“因為我就是可憐的老鼠,樓上的文峰,我們班的好學生胡梅.劉婭如. 倪志偉......他們就是討人喜歡的貓!”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沒想到,她能夠用喜歡貓還是喜歡老鼠的問句,說出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真心話!她說出的話,揭示了她那單純而色彩斑駁的內心世界。多年不被看重,就像個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棋子。她常常用快樂把自己掩蓋起來,而實際上她心里一直想得到父母的寵愛和稱贊。看到這個呼喚,一定能使人感到她的真誠和那感人肺腑的期待!
金玲是一個正直.善良.機靈的小女孩,她可不是“窩窩囊囊”.“爛泥巴扶不上墻”。她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如:她擅自將一個小女孩帶回家.用一塊二角買了一只康乃馨送給老師.為了蠶的生死,她翻過鐵柵門,摘下桑葉,卻意外遇到了好運......因為她們班成績好的人太多了,并且她知道媽媽希望她可以考上外國語中學,所以她想做個好孩子。同學們,如果想做一個好孩子,就請從現在開始:講文明.懂禮貌.多讀書。向好孩子的目標看起吧!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相關文章:
我要做好孩子作文09-17
我要做個好孩子作文12-23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0-13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熱】01-14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精華)09-06
[薦]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11-21
《我要做好孩子》讀書筆記07-16
我要做好孩子讀書筆記01-07
《我要做好孩子》的讀書筆記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