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的教育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麗的教育讀后感1
教師的魅力來自人格,以前我只是粗略的了解這句話,現在讀完孫蒲遠老師《美麗的教育》這本書,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有這樣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各有所好。山水本是自然,就教師而言,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有賞心悅目的心情至關重要。即使山不是很峻拔,也用悅納的心態去欣賞,即使水不是很清醇,也用發展的眼光去贊美,則是“山水”之大幸也。孫蒲遠老師的學生是幸運的,他們找到了一位好老師,孫老師用心發現著每一個人的閃光點。
愛在這本書里體現的尤為深刻,教會我們如何去愛,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去愛學生?
尊重,是愛的起點。尊重是人的高層次的心理需要。這不僅是成年人的心理需要,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而成年人往往忽略了孩子這一不亞于穿衣吃飯,甚至比穿衣吃飯還重要的需要。從小被尊重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或者說孩子會自己努力用完善的人格來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被人尊重的孩子也會去尊重別人,如果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那么我們整個民族的自尊感就會提高。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一味的重視孩子的成績如何,要給孩子真正的關心,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愛,是沒有疆界的。愛要寬容。寬容不同于縱容。寬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寬恕能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產生要改正錯誤的意志力。”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寬容絕對不是對學無原則的.遷就和讓步,它是以學生認識錯誤為前提的。氣是孩子的特點,是正常現象,犯錯誤是難免的,你不可能限制他,你要從他的淘氣中找尋身上閃光的地方,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氣,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空間,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
《美麗的教育》使我明白了許多。教師的魅力來自人格,來自我們對學生無限的愛。我們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對待教師這個職業,以欣賞的角度來觀察每位孩子,愛無處不在,讓我游走在愛的海洋吧!
美麗的教育讀后感2
19小時前老夫子平凡而不平庸,低調而不頹廢!這段時間挺喜歡看教育類書籍,某天偶然從網上看到《美麗的教育》,看評價如此之好,于是到新華書店買回來賞讀。不自覺的被書中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導讀非常的精彩,插圖也挺精致的,看來這本書確實不錯。我從事這教育崗位有十六年了,要問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工作太繁雜了,從早到晚總是忙忙碌碌,生活就像是電視劇似的重重復復的上演著,盡管劇情每天不同,但還是覺得有些疲累。
我讀完了這本書,仿佛從黑夜里探出了一盞明燈,給我明示了前進的方向,于是我不再迷茫了,我也不再困惑了,讓我在迷惑中勇敢的邁出了腳步。書中一個個生動有血有肉的例子,好像就活是在我身邊,作者孫老師對待學生是那么的耐心細致,不厭其煩的充滿耐心的去處理、去對待,他每時每刻都用他那平凡而偉大的愛心去感受去溫暖著每一位孩子。
我認為孫老師之所以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非凡的魅力,完全來自于對事業的真誠的愛。正如孫老師說:“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而我在以前對這些卻很少重視,總覺得小孩子哪知道這么多,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蹲下身來和孩子們好好溝通過。讀了孫老師的書,我才突然醒悟,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師尊嚴,師生關系的融洽,關鍵在老師,教師要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氛圍,這樣孩子才愿意接近你,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到今天,我才從孫老師的身上找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或者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素養,更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我們應該“俯視”孩子,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情感。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做得太不夠了。
如果讓我再次遇到同樣問題時,我決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感謝您,孫老師。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老師也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老師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為“美麗的教育”。
美麗的教育讀后感3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真沒感覺,只得順手翻翻看。但一看,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導讀是如此精彩;插圖同樣精致;是的,做重要的事情永遠是有時間的。在這里我引用孫云曉老師的開場白。讀這本書既使花去我大量的時間,也是值得的。因為這本書確實不錯。
我從事班主任工作盡管只有8年,要問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工作太繁雜了,班主任記錄本記盡管作樂一些刪減,但仍滿滿的,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從早到晚總是忙忙碌碌。我讀了了這本書,就像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我不再迷茫,我不再困惑,一個個生動鮮活生動的例子,似曾相識,孫老師是那么耐心細致的,不厭其煩的充滿奈心的.去處理去對待,他時時刻刻用他那平凡而偉大的愛心去溫暖著每一位孩子。孫老師之所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對學生具有非凡的魔力,是來自于他對自己事業的真誠的愛。正如孫老師說:”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辦主任常說的話將成為這個班的座右銘,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我在以前對這些卻很少重視,總覺得小孩子哪知道這么多,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蹲下身來和孩子們好好溝通過。讀了孫老師的書,我才突然醒悟,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師尊嚴,師生關系的融洽,關鍵在老師,教師要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氛圍,這樣孩子才愿意接近你,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到今天,我才從孫老師的身上找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備什么,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我們應該”俯視“孩子,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情感。
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老師也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為美麗的教育。
【美麗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美麗班主任教育格言12-29
美麗心靈讀后感09-27
《美麗的規則》讀后感10-23
美麗的古文讀后感07-23
美麗的喬讀后感08-07
《美麗的吻》讀后感01-25
《美麗的喬》讀后感08-13
美麗心靈的讀后感09-29
美麗的謊言讀后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