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
耳邊回蕩著徐志摩的“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我獨自漫步在康橋上,欣賞著平靜優雅的劍河。誰能想到這淡雅莊重的康橋邊會發生一場美麗的邂逅,亦會經歷一場痛苦的離別。
眾生紛繁,每個人都用不同的外殼包裹著自己,有的人冷漠,有的人活潑。但我相信在每個人層層外殼的包裹下,都藏有一份美好、一份純潔。我們會為一片落葉而悲傷,為一只飛鳥而雀躍,為一朵流云而失落,為一次邂逅而心動。
我迷上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迷上了輕柔的風,迷上了花前的細雨,迷上了春的光影,也迷上了山柔水軟的江南。她,生活在許多人的夢中,亦永遠生活在四月天的云煙中。
林徽因是一杯清茶,那素凈芬芳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縈繞,難以消散。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熱戀才能刻骨銘心。有時候,一份清淡,更能歷久彌新;一種無意,更能讓人魂牽夢縈;一種簡約,更可以維系一生。也許正是這素凈芬芳使她走得如此匆忙,不帶走一片云彩;走得如此果斷,徐志摩從此只能遠遠地看著她的背影。可能正是這果斷的回絕、堅毅的離開、優美的背影,才使得徐志摩日日夜夜為她牽腸掛肚。
看過繁花,賞過煙火,品過烈酒之后,人們往往會向往一片落葉,一點螢火與一杯淡茶。林徽因亦是如此,她在康橋之戀后,累了,她不愿背負過去,只想要現世安穩;她不愿也不敢像陸小曼一樣為了愛情眾叛親離,不愿讓自己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她只愿在這山溫水暖的故鄉,生活好自己的一輩子,與青梅竹馬的梁思成一道,度過自己的余生。
回到故鄉的林徽因,平靜地面對自己的親人,好似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人前人后依然談笑風生,云淡風輕。沒有人知道這個未滿十八歲的小姑娘到底經歷了什么。
在山水環繞的水鄉,她與梁思成一起看戲,一起賞花,日子慢慢地過去。但令林徽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徐志摩為了尋她,從倫敦來到了這里。可惜物是人非,林徽因心中的風早已吹向他處。盡管他與妻子離了婚,孤身一人,但錯過的終究錯過了,再也無法追回。
“幾程山水,千般故事,皆化作夢幻泡影。”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往事如煙,曲終人散,就此別過,不必留戀。揮手道別,笑看春風,輕道一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2
老實說,剛開始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并不是很喜歡,故事平淡,對白無趣,情節緩慢,人物不討喜,等等等等。但是,末了那塊寫的不錯,劇情緊湊,有畫面感。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煙火,前面的鋪墊,只為最后的那一束燦爛。就是時間太短。作者的文筆不錯,故事不算好,但也不差,但是,給不了我再看一次的欲望,因為,我還來不及喜歡上主角,故事就結束了。
我知道,如果讓我再看一次,我依舊不會喜歡里面的主角。怎么說,主角沒有自己的.靈魂,也不真實,我無法理解這個故事的人物,作者沒告訴我,他們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人。還有故事里莫名其妙失蹤的人,我以為是個會和主角發生故事的人物,可是卻無聲無息消失了,結尾時,連個面都沒露。我有時在想,除非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路人甲乙丙,不然,像一些重要關頭出現的人物,總不能在故事還沒完結的時候就默默消失了吧。
這本書,給我一個感覺,就是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咸不淡的一本書。可能因為主角的年齡階層是我這個年紀無法理解或是接受的,也就是說,我們之間存在一定的鴻溝,以至于,我無法理解人物的一些行為做法。
讓我覺得賞心悅目的,卻是后期發展時,兩人產生誤會的那時,情節,人物神態,動作反應以及心理活動,我才隱隱約約覺得高潮來了,只是,這種期待只維持了短短的幾分鐘,因為我發現,故事快完結了。
在看《失戀33天》的時候,我喜歡王小賤,喜歡黃小仙兒,他們都擁有各自的靈魂,包括閨蜜,小仙前男友,包括那個姓魏的和他的未婚妻,讓人捧腹的臺詞,還有讓我耳目一新的情節,總而言之,那是一本值得我一讀再讀的精品。
在看《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時候,我喜歡程又青,喜歡李大仁,雖然故事情節會比較幼稚了一些,但是,它呈現給我的也是一個完整清晰的主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3
這本書看的時間有些久了,以至于有很多細節都記不得了,做婚禮以后,總感覺自己變感性了,時至今日,再次翻開這本書,書中優美的語句,仍讓我留戀往返。作者用浪漫的筆調,描繪了林徽因優雅傳奇的一生。
林徽因,有人這樣評價她: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她是許多人夢中期待的白蓮。當愛情接踵而至時,她短暫的停留,又義無反顧的離開,她讓每次轉生都成隔世,又讓每次相逢都成永恒。她總是那樣潔凈,任憑世事萬象叢生,她的內心始終山明水秀。一個詩情畫意的女子,一名熱愛事業的建筑學家。短暫的一生,五十一載,絢爛多姿。
她一生愛過三個男人,徐志摩是她靈魂的伴侶,為詩人的氣質驅遣,狂烈的感情燒熔了理智,他像一團火,點燃她內心的激情;梁思成是她溫暖的港灣,門當戶對,兩小無猜,像一把傘,撐起一個安定的家,成了眷屬;金岳霖應該是最懂她的人,也是最愛她的`人,那是心底的一種相知相遇。林徽因走后,金岳霖為她默默的守候一生,此情此愛超越多少海誓山盟。金岳霖始終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顯示出一種超脫的襟懷和品格。
林徽因也許是聰明的,她總是坦然的面對人生的溝壑,走過四季風霜,游走于三個男人之間,她不想讓自己逆水行舟,即使自我救贖也以一個最美的姿態優雅轉身。是她已經看透,人只有將寂寞坐斷,才可以重拾喧鬧。其實,相遇相知是一種境遇,生如夏花般的濃烈,秋葉般的靜謐,停駐成青春最美的風景。
“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金岳霖提筆的挽聯,概括林徽因的一生。
記得見過下面一段話:相信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愛,在見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羈絆一生,就注定像一棵樹一樣,生長在心里,生生世世。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此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4
林徽因,這個睿智溫婉的女子,出生于詩意含蓄的杭州,是不染纖塵的一代江南奇女子,也是在百花爭艷的民國里,一道獨好的風景。她如蓮般地綻放在這個渲染的紅塵中,永遠帶著一份安靜素然的優雅,走過的地方,有一樹一樹的花開;呢喃的梁間,還留著余溫優存的夢。
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在如煙世海中丟失了自己。可林徽因沒有,她的性情不曾放縱,亦不曾破碎,所以即使是春天過了,她也仍然蒼翠如初。她溫和卻不軟弱,清新卻不薄冷,安靜卻不寡淡。林徽因這個清澈若蓮的女子,沒有張愛玲的傲氣,亦沒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樂觀而執著,堅定又干脆,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亦不招搖,她不曾給別人帶來粗礪的傷害,也不曾為他人所傷。她是那樣的溫婉又堅韌,詩意又真實。
最令我感動的是林徽因對于事業和文學的執著與熱愛。建筑是她心靈的詩歌,她力主保存北京的古城風貌,并提出了修筑城墻公園這個新設想;文學是她心靈的樂章,給乏味枯燥的人生描上色彩,讓靈魂自由伸展,生生不息。而整整四年的臥病生涯,讓曾經那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已不復舊時的容顏。可病弱的'林徽因卻一直懷有一顆堅韌不拔的心,哪怕病到形銷骨瘦,也依然不肯丟下她摯愛的文字和事業。
人生的每一次遇見,都應該是前世緣。讀林徽因,我們必然會去讀她的情感歷程。在他的一生里,徐志摩是她最初的夢,梁思成是她相伴的紅塵,而金岳霖則是她相守的藍顏。她愛得清醒,愛得透徹,安然地行走在她的世界里,牢牢地駕馭著屬于她自己的情感與內心。林徽因沒有同張愛玲一樣沉迷在愛情里無法自拔,亦沒有三毛在愛情中的自由隨性。她渴望的不是遺世獨立的孤高,不是驚世風華下肆意燃燒揮霍的光陰,而是如尋常人家最渴望的那樣相夫教子、柴米油鹽。她最終選擇了梁思成,過安穩平淡的生活,他們相敬如賓,從生活到事業,都如此和諧。或許她的選擇是正確的,至少她這一生恰似白蓮,純粹靜好,波瀾不興。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讓我讀到了一個如水般溫柔,如風般神秘,如竹般堅毅的林徽因。她的溫婉和堅韌拖起了我夢中的藍天,她更是我成長路上的人間四月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夢中的白蓮,我的林徽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5
最近,我在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它是由江南女作家白落梅為林徽因寫的人物傳記。書名本身給人以暖暖的、溫馨的感覺,特能撩起人閱讀的欲望。正如書中所說,“像是對某個遠去故人的祝福,又好似對所愛之人一聲溫和的叮嚀。”
我很欣賞林徽因,不僅是因為她有滿腹的才華,而更多的是因為她處理感情的理性。相比較于之前我所聽聞的其他女作家,她沒有三毛的那種灑脫和放蕩,但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一代風華的絕世佳人,才華橫溢傾倒眾生,讓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大才子癡迷鐘愛一生。她有徐志摩為之傾其一生的'愛戀,更有梁思成的相濡以沫,更有文學泰斗金岳霖的愛慕。徐志摩與她相愛于康橋,于是有了《再別康橋》。后來又有梁思成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更有金岳霖的決心為其默默地奉獻一生,終身不娶。
書中六卷的標題就是林徽因的浪漫一生。讓我們感覺身為一個女人,林徽因是命運的寵兒、真正幸福的女人。天生麗質、優雅尊貴;聰穎慧智、事業有成。做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徵圖案的設計者;做為作家,為我們留下過千古名篇《你是人間四月天》等美麗的詩篇。
白落梅在書中,以恬靜、飄逸、清麗、婉約的寫作風格向我們描述著才女林徽因: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左邊西天的云彩......”今天在這本書里再一次被白落梅的文字感動,夕陽中的新娘——清純明凈的林徽因和徐志摩一起徜徉在康河的柔波里,如果說林徽因是在水一方中那朵美麗的白蓮花,那么徐志摩就是水中搖曳的水草,梁思成就是身邊呵護的荷葉,金岳霖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守護著心中的那朵美麗的白蓮花,該是什么?現今這樣的男人還有嗎?那一份塵封百年的愛情故事,今天讀來依舊讓人感慨不已。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6
周老師你好:在兩周前,我受推薦讀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天閱讀大概二十頁,家長非常支持我的閱讀,而我,也非常喜歡閱讀,閱讀是我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對于這本書,談不上喜歡,但也不能說毫無意義,不痛不癢就是了。與副標題“林徽因傳”大為不符,若是帶著以了解林徽因生平的目的來閱讀這本書,恐怕就大失所望了。整本書真正描寫林徽因往事的并不多,只是簡單描寫了林徽因與三個男子之間情緣。閱讀時常會感到很累,通篇拖沓啰嗦重復的議論讓人忍不住不斷掠過。不斷重復不斷拖沓的抒情散文竟然湊夠了一本書的厚度,簡直讓人稱奇。也許算是一本言情小說?不管怎樣打著林徽因傳記的標題還是不免讓人有被欺騙的感覺,且并不大適合廣大中學生閱讀,只能說其中不乏清麗優美的'語句,值得積累及運用。
在與林徽因有過感情糾葛的三個男人中,我最傾向于金岳霖。世上最難莫過“永遠”二字,徐志摩同時還有陸小曼,梁思成也在妻子過世后再娶一位,只有金岳霖是扎扎實實一生只愛著守護著林徽因一人,可惜終究,還是被辜負的。
讀完此書,我收獲在寫作上。應做到全文圍繞標題寫,寫作時應時刻小心“空洞”二字,沒有具體內容空有抒情議論的文章最終只會被評價為風花雪月無病呻吟,沒有真情實感,無法打動人心。
我認為讀課外書大有所益,關于閱讀我的期望在希望能得到一些真正好書的推薦,不希望將時間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書上。自己閱讀的不足在于還不夠精讀,對于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文章通常一掠而過,應學會接受不同類型的書,全面的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富自己的閱讀。
不論是好是壞都不會拒絕自己讀過的任何一本書,是正是反都會有收獲。人生亦是如此,經歷的任何事都會有值得總結或反思的地方,珍惜每一次,讓它們成為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7
前陣子因為看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而熟悉了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一生。在我看來,那是一個何等清醒、亮麗而又貞絕的女子。
說她清醒,是因為她在每一個時刻都明白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因為清醒,故而有了與徐志摩的決絕,也成就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建筑家,也才有了在美國在轟炸日本奈良之前與梁思成一起保護奈良古建筑的美談。
說她亮麗,卻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裝扮、服飾,更因為她在文學創作上的亮麗、輕盈。她說: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她也說:你舒伸的像一湖水向清空里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澗澄清;她又說:冬有冬的來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多么亮麗的話,多么亮麗的詞語!
而說她的貞絕,是因為她有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貞與決絕。不是因為這樣這個女子何來的勇氣在保護北平古建筑的問題上和北平市長拍案而起,又何來的力量在物質極為匱乏、生活極其艱苦的情況下斷然拒絕美國友人邀請留在國內。也是因為貞絕這個女子在國破城毀時方能和她的'孩子說“我們的家門前就是揚子江”的話。
但這個女子的一生豈又是這三個詞能形容概括的了的,她的清高、她的達觀、她的機智、她的幽默……哪個詞不是描寫的林徽因呢?
都說讀一本書就是與書中的人進行了一段對話,而我正是因了這本書,面前站了一位林徽因。
因為讀《林徽因傳》的緣故,也順帶了解了民國的另外幾位才女,如陸小曼,如張愛玲,如宋清如,如張幼儀。這幾個女子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美,她們共同的便是有才。但我不喜歡張愛玲在情感中的沉迷,不喜歡陸小曼的放縱揮霍;而張幼儀雖后來成為一代女企業家,但更顯然她似乎在徐志摩帶給她的自卑里走不出來;而宋清如雖為朱生豪奉獻一生,晚年也更從容達觀,但她的一生似乎更平穩和清麗。
而相對于她們,林徽因的一生似乎要更濃墨重彩,也有更大的舞臺。她不僅有她的家庭,她的愛情,更有她的建筑,有她的藝術,有她的設計,有她的文學。
雖然說她不一樣的人生給了她更多的體驗與建樹,但首先因她的智慧,她才會將他人的學識和論點用作己用,充實自己的思考與創造吧。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8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狗饉起重愁?”
繼徐志摩那惆悵且激昂的《再別康橋》,我又品了一番白落梅撰寫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初讀,竟不是普通的凡間愛情,而是給人以一曲歲月靜好的詠嘆調……
林徽因,一個聰慧而高潔的女子,她僅憑一支素筆,寫盡了山水風情,百態人生。她,超凡脫俗,不愧于“一代風華絕世佳人,才華橫溢傾倒眾生”。也正因為她那美的不可方物的心靈,內涵,才讓徐志摩懷想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一生。她走過人家四月天,嘗過幾多人情世味,宛若一嗅清雅的茉莉花香……
林徽因與徐志摩那段刻骨銘心的“孽戀”,讓我思緒萬千。她與徐志摩情深意切,卻還是沒能長久。她知道不能只顧自己而傷害質樸的張幼儀,為了愛,她學會放手,學會體會每一個人的心。我覺得,這也是她能真正吸引這么多才子的原因。她不是只有外表,還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我佩服她,因為她不是一個只癡迷于愛情的人,更不是無趣的女子,她能在花季從容不迫的綻放。在每個轉彎口,她都懂得斟酌幾分,選擇一個不會讓自己后悔的決定。
在與梁思成結婚后,她赴美升華她的建筑學,豐富她的才識。這,才是真正悟徹人生的女子。我也思考過,她為什么沒有選擇安安靜靜地停下求學的腳步,做一個跟隨丈夫的婦人呢?因為,她要自由,她與眾不同,只要生命不息,她就會有無止盡的追求。
浮生未歇,愿在康橋彼端又與你重逢。林徽因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病逝,或許,在靜待花開時,她安詳地離開,又或許,她離開時,獨一彎殘月伴她安眠。歲月,似乎給她的時間并不長,但她的人生卻是璀璨的。沒能和徐志摩共度余生,似乎是她最大的不舍和遺憾吧。
今生與他相識、相知,如有來世,定會加以珍惜!
我們的人生也一樣如此,雖不是那么華美、絢爛,但也要懂得在光陰里,雕刻人生中屬于自己的最刻骨的印記。
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金岳霖為她送去了挽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也終是為她,終身不娶。
春風十里,那個行走于人家四月天的曼妙女子,驚鴻一瞥,留下微塵也好,散作紅塵也罷,今生再不復與見。只不忘留下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9
原來,才女身上所流落的氣息韻致,就像那藏有百年故事的老房子里留下的檀木香衣柜,總是高大沉厚的樣式,何時打開來,都彌漫著淡淡香味,李清照是,林徽因亦是。
自古才子佳人多多情,徐志摩也好,梁思成也罷;抑或林徽因、陸小曼,哪個不才情橫溢,哪個不多情?徐志摩為了林徽因,丟下了結發妻子張幼儀;陸小曼為了徐志摩,離開了丈夫王庚;林徽因雖與梁思成喜結良緣,但心里還裝著徐志摩以及金岳霖。因為他們的多情,才有了“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也才有了“記憶的梗上,誰不有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無名的展開”“這跳動的心怎樣安插,田里一窄條路,八月里這憂愁?”“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但他們的多情,于我這個情感不豐富的平凡人,顯得很遙遠,如隔云端。也為此而慶幸,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先生汪。
她們的情感是我不認同的,就如我永遠也成不了詩人、文人一樣(也許正是因為我缺少這樣的'情感的原因),但我被她們的才情深深的折服,她們讓我敬佩。就如林徽因,20歲擔任印度詩人哲泰戈爾的翻譯;25歲設計出了東北大學的校徽圖案;35歲為云南大學設計女生宿舍;45歲與清華大學設計團隊設計國徽,并于46歲時通過由他們設計團隊設計的國徽圖案……詩歌、散文、小說等也伴著她一生。這樣的才情,世間能有幾個女子有之。
我更感慨于梁思成的大度,當林徽因對從外地考察回來的梁思成說,她苦惱極了,因為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么辦才好。梁思成聽罷一夜不眠,次日他告知自己的愛妻:“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愿你們永遠幸福。”梁思成這是灑脫?是大度?是太過愛林徽因?還是不夠愛林徽因?抑或……
愛情,婚姻于我,不允許它有瑕疵、有雜質。也慶幸和自豪,我有著這樣的愛情和婚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0
亦不知是白落梅的文采斐然,還是這個本身就出生在煙水迷離的江南如同蓮一般的女子,已深深將我打動,印入心底。
我也曾經在夢中期待與這白蓮一般的她在康橋,那個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康橋,擦肩相逢,亦或是在某個能望見康橋的小屋中,獨倚幽窗,靜看轉角處的青石小巷,有一柄久違的紙傘,遮住屋檐的光陰后,有她和徐志摩走過,我想在那里看到她和徐志摩的`曠世絕戀,也想看看在康橋給他們美好的相擁之后,她是如何做到在那個雨霧之都的倫敦竟然能山水兩相忘,獨留愛君一人徜徉在康橋,而只留下自己華麗轉身的背影。
我很想在夢中尋得答案,那個十六歲懵懂的她,那個很愛他的她,是如何當機立斷,抽走千萬情絲的。我嘆服在那個如癡如愛的年紀,她竟能做出如此理智的抉擇。若更多不諳世事的少年,少女們看到她的故事會作何感想,不知還會不會那般的鬼哭狼嚎,為之他們所說的“愛”痛不欲生了,倘若少男少女們真的是愛,我想相對于林與與徐的愛而言也是小“愛”見大愛了。
我想許多人羨慕這個走過人間四月天,似一朵永不凋零如花的女子,羨慕她那空前絕后,似乎在小說里才會出現的愛戀,與徐志摩相愛并成為其一生的紅顏知己,與梁思成漂洋過海共譜一段眷侶佳話,,與金岳霖跨越生死的相依,世人皆道女子如此便已足矣。許多人做了歲月的奴,匆匆跟在時光背后,自己年輕時的諾言早如綠蘿拂過衣襟,已然飄遠,而她讓卻讓自己短暫的一生充滿光環。
她的性情溫和,不曾有太多的放縱,追求的是平和與淡定,這也就注定了她要選擇煙火,平和的與梁思成走過一生,而非是如夢如幻,詩情滿腹的英俊才子徐志摩。她并不是那個只會雪月風花的嬌柔女子,在事業上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風范,她的輕描淡畫,畫出了我國建筑事業的半邊天,驕傲如她,即使是她在落魄潦倒之時,在臥病在床之時,都不曾有過絲毫的屈服,她要的是無悔,她將自己旺盛的青春釋放,執意要不負她凡響的一生。
她的康橋值得我們向往,她的一生值得我們回味,自此我懂得,一程山水,一程人,拂去眼前浮華,放下執念才不會迷失荒徑,既是注定,那么天涯的彼此,各自安好,就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1
借著這次學校讀書會的機會,拜讀了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結識了林徽因這個美好如四月的女子。總的說來,我覺得林徽因是個感性卻又理性的人。
說她感性,可以從她的作品中看出,在她30多歲時寫的《你是人間四月天》中不難看出她是一個情感細膩的人、從《一天》中:今天十二個鐘頭,是我十二個客人。第一個來了,又走了,最后夕陽拖著影子也走了!我沒有時間盤問我自己的胸懷,黃昏卻躡著腳,好奇地偷著進來!我說:朋友,這次我可不對你訴說啊,每次說了,傷我一點驕傲。黃昏黯然,無言地走開。孤單的,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懷抱。可以看出她的憂愁,為時局而憂,為寂寞而憂,為沒有高朋滿座而憂,為彼時的徐志摩不在而憂,為自己的健康而憂。就是在這個寂寞的春天,病中的林徽因用她獨特又寂美的文字,表達了她惆悵難言的心境。
說她理性。
16歲花樣年華的林徽因與徐志摩在康橋相遇相戀,茗茶對詩,花前月下,但是知道徐志摩結婚,她就果斷逃離,不留后路。在徐志摩離婚,回到北京的再次接觸,和在接待泰戈爾時,他們一同出席活動,合演泰翁的詩劇《齊德拉》,一度讓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徘徊,但理智的她知道自己想要過的是現世的安穩,所以在一個黃昏約見徐志摩,說明兩人的.關系。但說她理性呢,又不全是,在徐志摩葬身空難后,林徽因讓趕往現場的梁思成帶回一片飛機的殘骸,掛在自己的臥室,表示紀念。似乎一點也不顧及梁思成的感受。
同時,我覺得她還是一個熱心事業的人,在那個女人還是很少拋頭露面的年代,她為建筑事業四處漂泊,以致肺病越來越重,一次到了已經要醫生告知必須靜養,而還有一次更是一病,臥床不起,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幫梁思成的書作序,還承擔起全部的校對任務。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2
沒錯,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亦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六十三年前的四月一日,你安詳的在北京同仁醫院閉上了眼。可是,在我心里,那么獨特的一個你,只會在時間的流逝中,沉淀出更加不一樣的美。或許,只是因為你的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便足以讓我為之傾倒,使你在我心里變得更加閃耀奪目。
欣賞你的才氣,絕不是單純的留戀那些文字,更多的是你對它們的熱愛和堅持。康橋上的回眸,在我理解來是你對自己過去的釋懷。或許,如果沒有你和徐志摩的康橋之戀,便不會有后來膾炙人口的那首“再別康橋”。這位少女啊,你是那么的高潔傲岸,足以讓人心甘情愿地支持你,欣賞你。的確,你是愛,是暖,是希望。自古就有“腹有詩書氣自華”一說,你無不更好的.詮釋了這句話里蘊含的深意。你靈魂中充斥著墨色書香,襯出好一個人間四月天!
面對重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深化方案設計,你率領團隊不辭辛苦,勇往直前。歷經數月的努力,當周總理宣布清華小組的設計圖案以布局嚴謹,構圖莊重中選時,你那回眸一笑,人間四月便已百媚生。如此成果,給你原本燦爛的人生又增添了一抹華麗的色彩。而在我看來,這次中選,早已在你的“運籌帷幄“之中。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記得這樣一個女子,她曾經走過人間四月天,又與蓮花有過相濡以沫的約定。她與四月天相遇,相知,卻不能相守。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著屬于自己的使命,對于林徽因來說,她的使命便是成為人們心中那多白蓮,在四月天走過后,便留下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五十一歲的你,在北京悄然離去。或許是命運的不公,讓她早早地離開了我們;又或許是命運對她的眷顧,許她去追尋徐志摩的腳步,一同品茗賞詩,讓她如此疲憊的身體得到心靈上的緩解。但最終,你還是在屬于你的四月天里離開了我們。
時光微涼,那些遠去的往事被春風吹拂,不經意間提起后,卻感慨萬千。繁花次次落地成霜,而你,終究在人間的四月天中,匆匆的來,輕輕的去,揮一揮衣袖,沒有帶走一片云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3
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界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便是林徽因——這本書的大主人公。
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中,我讀到了一個如水般溫柔,如風般神秘,如竹般堅毅的林微因。她雖出身于仕宦人家,卻不染風塵俗氣。自小天資聰穎的她,在姑姑林澤民的教導下,學會了讀書寫字,便開始慢慢懂得了這個世界。
書中有一張林徽因三歲孩童時的照片。那一個小小的女孩,尚未記事,眼神是那般單純,卻渴望了解這個對她來說相對陌生的世界,渴望探求這世間的風云變化,這便注定林徽因自小與眾不同。
都說上蒼是公平的,林徽因在擁有一個優秀父親的同時,也有著一個平凡的'母親。父母親之間這段毫無感情的婚姻,使林徽因備受煎熬。對于雙親,她是又愛又恨,由此更催熟了這顆小女孩的心靈。小小的她過早地便懂得了世事無常,也懂得了完美的背后亦藏著許多的無奈,開始多愁善感。在我看來,林徽因的《繡繡》,便是小時候家庭生活的寫照。只是相對于繡繡的最終病死,她確實幸運許多,懂得什么是兩情相悅,又怪造化弄人,無端生出這么多癡男怨女,不得盡如人意,只是徒增傷感罷了。因此,林徽因懂得了取舍,在后來對于她與那三個男子之間的感情做到了收放自如。林徽因永遠那般清醒、高貴、美麗,正如詩中所說: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面對感情,林徽因不會讓自己愛到卑微,愛到不知所措,她在寧靜里不慌不忙地堅強著,她始終是她,她不屬于任何人,亦是無人能抓住她的心。在倫敦,她愛上了那個風流倜儻的男子——徐志摩,但最終與她攜手一生的男人,是那個在原地等她的梁思成。
“我說你是人間四月天,笑啊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一首《你是人間四月天》讓我們品出了那如白蓮般清雅、詩意靜美的林徽因。
無論過了多少時間,人們依然會記得那個如蓮般的東南才女——林徽因,那一座康橋,那一段康橋之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4
很久沒有寫過讀后感了,還記得那會上小學的時候,以前每讀一篇文章,老師總是要我們寫讀后感,或許那時的我們是為了應付吧,基本上每次寫讀后感都是按照固定的格式:就是這篇文章寫得什么什么,那個主人公有什么什么樣的精神,他/她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怎么樣怎么樣學習,我們以后應該怎樣怎樣做。這就是小學時候的讀后感。呵呵,想起來真是感覺挺有意思的。
近日,經同學推薦,進入了一個圖書網站,翻閱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后,始終都不知道哪本書好,總是感覺那些書寫得很空洞,都是講些大道理,如果我真的買這些,讀的我都會打瞌睡的。偶然間,我的眼神定格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幾個字上,我不知道為什么,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覺得這里面很有故事,當我在網上瀏覽了大概后,我才知道這不就是高中時候學《再別康橋》時老師給我們講的那個故事嗎?雖然已記不清老師當時講的些什么,但是卻還迷迷糊糊的`記得那個著名的詩人徐志摩。這吊起我胃口,我很好奇,當時到底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徐志摩寫下的這首詩。于是毫不猶豫,我訂購了這本書。
閑暇之余,讀完了它。讀完了林徽因,這個偉大而聰慧的女人的一生。我沒有像很多看客一樣看著他悲慘的一生淚流不止,而是靜靜地品味著他這不平凡而又毫無遺憾的一生。她這一生足夠了,他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讓世間形形色色的男子仰慕了一生,并且在自己的事業上輝煌了一生。她是幸福的,她讓三個卓越的男人為她癡迷了一生,而她可以將這三份感情打理的妥妥帖帖;她是美麗的,她的一生像夏花一樣絢爛。他們曾經的康橋之戀,最后徐志摩卻為了趕赴她的一場演講而坐的飛機墜入谷底,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她永遠都是一杯淡雅清茶,那素凈的芬芳在每個人心中久久地縈繞,無法散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15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林徽因
或許偶然,又或許必然,在我最心生浮躁的時候,讓我遇到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這本書,亦如林徽因這個人,從不落俗、高潔、寧靜,如那四月的天,靜靜綻放那無法讓人忽視的美。
難怪胡適先生稱林徽因為“民國第一才女”,她的這一生,既能沉魚落雁,也能吃苦耐勞,更能寫得一手好文章。能文能武,能剛能柔,或許她,就是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的最佳模范吧。
她,雖靜,卻不柔弱。面對自己喜愛的建筑事業,她從不放棄,在重病期間,依然和丈夫梁思成四處考察研究。男人能做的臟活累活,她也做,看似手無縛雞之力,體內卻爆發出了令人無法想到的能量。
她的堅持與韌性,給了總是輕言放棄的我巨大的心靈撞擊。面對生命的考驗,她亦能堅定的跨過這道坎,我們生活中那些小小的挫折,又算的了什么呢?一個人只有學會了堅持,磨練自己的意志,才能如那鳳凰涅槃般,尋找到那個最棒的自己。
她優雅、安寧,淡然處世,也平靜對人。我想,在她的情感道路上,最放不下的,還該是那徐志摩吧。梁思成的寵愛,金岳霖的陪伴,都未曾令她心痛,而徐始終是她一個解不開的`心結。
那一場康橋絕戀,那一個深情、有才的徐志摩,讓情竇初開的林徽因徹底心動了,可她又是何等的機智,在自己還未受到傷害的時候便華麗轉身,留給世人一個優雅的背影。她平靜得驚人,讓她最親近的人都幾乎猜不透她的心思。
有些事真的不用解釋,懂你的人自會懂,無緣的人終不會理解。我想這也是這本書教會我的另一個道理吧!或許真有那樣一種境界,令語言變得蒼白無力,唯靠心與心的碰撞、交流……
感謝林徽因,是她讓我懂得了做一個人,就要活得有價值。人的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竭盡全力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的時候,你會將一切置之度外,用心感受,用心去領悟,你才會發現你的意義。
靜下來吧,褪去世事鉛華,回歸本色,看淡那些無義的功成名就,做一個安靜、優雅,如四月天般的女孩,因為你該懂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相關文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文01-04
(必備)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文03-22
若安好,便是晴天作文02-24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類似的句子10-04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文[實用15篇]01-04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01-18
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感10-23
若你們安好便是晴天作文02-24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后感6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