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1
《山羊不吃天堂草》寫的是一群來自農村的手藝人在城市的打工生活,描繪出了此類弱勢群體打工生活的酸甜苦辣。
年少的明子由于生活所迫,與黑罐一起隨師傅“三和尚”遠離故土,憑著一身木匠手藝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嚴峻的生存環境使得木匠們有時也會為了攬活而爭斗,善良的明子將好不容易等到的活兒讓給了來自安徽大別山的小木匠;明子認識了一位腿有疾病的城市女孩紫薇,他給她做拐杖并鼓勵和幫助她堅強地學會了走路……
明子用紫薇一家幫助他的200元錢全買了彩票,結果只刮出了一大堆生活用品。后來,明子又一次攬到一大筆活兒,并且拿到了1000元定金。明子從來沒有一下子見到這么多錢,這些錢可以幫家里很大的忙,他動了卷錢逃走的念頭。但是,他這時想起了家鄉,想起了那群羊,那群饑餓的山羊,面對一片長得高貴誘人的“天堂草”卻死也不吃,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壯烈地倒斃,他還想起賣羊的商販說的那句“種不一樣”。
這部作品1993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看到標題,我以為講的童話故事,同時心中有個疑問,山羊為什么不吃天堂草?天堂是地名還是草名?這跟兒童成長有什么關系?看了一半,都沒提到山羊為什么不吃天堂草,想想是不是我太孤陋寡聞不懂得作者深意了?作品到最后,才通過明子的回憶寫到他們家曾經養的那群羊,寧愿餓死也不愿吃“天堂草”。我想,標題更多的是寓意,是一種對尊嚴的捍衛,和在困境面前對真善美的堅守。
有的人,可能一出生就決定了他的性格和命運。比如明子,雖然從農村來到城市,可是他跟城市是那樣格格不入,城市給他的感覺是繁華卻又冰冷,空氣里彌漫的都是傲慢和冷漠,甚至在師傅籌劃已久難道一回泡澡,在浴室因遭遇幾個城市“貴族”的輕侮而發生沖突。在他們決定下館子得到的是服務員的漠視和置之不理……他們是如此羨慕和向往都市人的生活,但是現實讓他們明白了,他們似乎永遠也無法走進那個世界。
可是,現實并沒有壓垮明子。雖然有自卑和不滿,但他憑借自己的聰明勤快維持了家里的'生計。奮斗的姿態可能不美,但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自食其力,學有專長,不是很了不起了嗎?尤其在最后,通過老鄉的介紹他攬到一大筆活兒,并且拿到了1000元定金。明子雖然有過卷錢逃走的念頭。但是,他很快打住念頭,并想方設法去做彌補。就像那群山羊,結局雖然悲壯,但它們捍衛了羊的尊嚴。明子用自己的善良堅守住了底線,在他身上展現出人性的光輝。雖然道理上我們都知道,明子那樣想是不對的,可是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不久的年代,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一切朝著錢看,身邊一個個莫名其妙地富起來了,能夠堅守道義固守貧窮的人真的不多。
生活或許有諸多的無奈,朝著法律和道德的對立面行動可能更容易成功,可是,生而為人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堅守,自己的底線。很多時候,我們不應看周圍的人怎么做,應多問問自己的內心,不輕易被外界所誘惑,有自己的堅持。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2
當大家第一眼看到《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書名時,還以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吧?NO,其實它是由我國文學作家曹文軒先生創作的一篇生動易懂而又耐人尋味的長篇小說。
初讀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各個善良人物品質所打動。越往后讀,那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越發在我腦海中豐滿起來。書中主要敘述的是因生活所迫,以三和尚為師的木匠手藝人,帶領兩個本應在學校讀書年紀大小的孩子明子及黑罐遠離故鄉,外出闖蕩謀生。他們嘗盡了酸甜苦辣,看盡了這個世界的冷暖,才明白:錢是最重要的東西。這個結論雖不對,卻也反映了那些生活在最底層人的辛酸。在他們相處的時間里,我看到了他們濃厚的師徒情、友情、親情、兄弟情,我被他們復雜的感情感動著……
書中我最敬佩的`是明子。他聰明有靈性,不懈奮斗,很快就掌握了三和尚教的手藝并在師傅的贊許聲中單立門戶;他富有同情心,偶遇殘疾女孩紫薇,傾力相助,免費給她做拐仗,并放棄攬活時間接送紫薇醫院康復治療,還鼓勵她學會了走路;在攬活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把好不容易攬到的活讓給了來自大別山的小木匠;他有骨氣,不為生活所屈,不向命運低頭,當三人窘迫日子即將來臨,三和尚慫恿他去偷盜木材時,他勇敢喊出“這是偷,我不干”;
當他想把私藏的一張阿根廷比索跟留學生交換,留學生因不值錢,不接比索而答應送給他20元錢時,他覺得不能白要人家的錢而不接受;他有主見,當黑罐抵擋不了賭博的誘惑陷入其中時,是明子把他拉了出來。面對師傅的冷言善心,他敢于和師傅使臉色,最終使師傅屈服;他愛憎分明,面對摳門看不起自己的主顧,他把一大碗肥肉倒入柜子夾層,“讓他聞到臭味還找不出臭味在哪兒”。
當他面對父親來信,困難接踵而來時,感受到了貧窮帶給他的絕望。這時,明子接到一個大活,并收到了1000元訂金。現在,這訂金成了一個巨大的誘惑。是拿著錢跑,還是遵守承諾,后天去干活?在煎熬中,明子突然想起小時候,債臺高筑的父親為了生計,借錢買了一大群羊。因村里羊多地少,父親只好把羊群趕往離村四十里地的地方,因為那兒有一大片長滿“天堂草”的草灘。“天堂草”名字高貴,長得也確實高貴,除了純凈的綠之外,沒有一絲雜色。然而,饑餓的羊群面對這一望無垠際的草灘,不論明子和父親怎樣折騰,羊群寧肯壯烈的倒斃,也不肯去吃這誘人的“天堂草”。“不該自己吃的東西,自然就不能吃,也不肯吃。這些畜生也許是有理的。”在回憶中,明子驚醒,最終選擇了正義,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堅定地向前走去。
這本書讓我明白:“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前幾日,杭州一位賣花老奶奶,在一酒吧門口拾到一個黑色手提包,發現內裝萬元現金及各種證件、銀行卡,老奶奶為了等到失主,在酒吧門口等了一夜未果后,將包交給了派出所。每日僅靠著賣花賺點菜錢的老奶奶,并沒有在面對巨款時心生歹意,據為己有。當失主為了感謝他抽從包里抽出幾張錢以表謝意時,“錢不是我的,我不能拿的”老奶奶這句至簡的道理,也表達了足以崇高的骨氣,“人窮志不窮”,世上最終有比生命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骨氣。我堅信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東西。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羊不吃天堂草好詞好句09-28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書筆記04-02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02-12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07-07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讀后感02-22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書心得04-06
讀《山羊不吃天堂草》有感09-03
【精品】《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09-12